1、又名施無畏者,或施無畏菩提薩埵,即觀世音菩薩的別名。
2、消除眾生的危難和恐怖。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術語)又云十如是。法華之十如,出於方便品。天台大師開演其深旨者,有玄義、文句、止觀、別行玄之四書。其中正釋...為金剛般若經中之名句。又稱無住心、非心。與般若心經中「空即是色」義同。意即不論處於何境,此心皆能無所執著,而...位於山東東阿縣西。又作魚山、吾山。魏之陳思王曹植曾游漁山,於岩谷間聞誦經聲,清婉遒亮,遠谷流響,遂模擬其聲而...亦名:媒嫁戒犯緣 子題:媒娶淨人一切僧殘、媒法、指腹、指印 戒本疏·十三僧殘法:「論犯八緣:一、人男女,二、想...日常之事,如搬材、運水、吃飯、穿衣等事。若用心體會,則日常一切無非佛法。[正法眼藏卷九十五] p4085...【須陀洹果】 預流果,又稱初果,指斷盡三界之見惑,預入聖道之法流,以第十六心入無漏聖道之階位。預流果聖者之輪...(術語)三聚之一。正定聚也。三乘之行人,各修其因,正得其果之位也。又名不退位。無量壽經上曰:國中人天,不住定...投生於畜生道的原因,即犯戒私竊、負債不還、殺生、不喜歡聽受經法、愚癡妄想的心很重等等。...全一卷。西晉竺法護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冊。本經為佛之本生譚,有廣說、略說二本。內容系佛陀述說其過去世為鹿母時,...【五因於苦愚癡】 p0278 顯揚十五卷七頁云:復次何因緣故,於實有苦境,諸愚癡轉?頌曰:失念,無功用,亂,不正思...【法智所緣】 p0761 品類足論一卷七頁云:法智何所緣?謂緣欲界系諸行,及一分無漏法。何故法智緣欲界系諸行及...佛說玉耶女經 失譯人名附西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孤獨,為子取婦,得豪貴長者家...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譯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林中阿那邠坻精舍,與大比丘...小品經序 釋僧睿 般若波羅蜜經者,窮理盡性之格言,菩薩成佛之弘軌也。軌不弘,則不足以寮群異指其歸;性不盡,則物...
什麼叫佛,佛一開始叫佛陀耶,到了中國3000年,就把陀耶去掉了,變成了佛了。其實佛陀耶翻譯成中文的話,就是覺明。...問: 請開示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的經義。 大安法師答: 這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的經文,...
如果我們想在臨終時順利地往生,那就必須在平時做好充分的準備,也就是要時時提起往生極樂世界的心。能提起這種心的...佛陀時代,一位沙門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見山間到處散布著金銀財寶,他心中暗自思惟:我在這山裡苦修了七年,...
問: 請問法師,弟子剛剛皈依,應當如何理解三寶的功德,恭敬三寶呢? 宏海法師答: 學佛開啟的第一步,就是皈依三...
(一)對治生死業障。 那佛陀陪著我們成長,要處理的第一件事就是生死業障,因為這個是最務實的。因為這種業障一來...問: 師父,人有虛榮心是好還是壞呢? 慧廣法師答: 先肯定的告訴你,所有為自己考慮的心態都對自己的修行沒有好處...有人說現代人的嗔心很重,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了暴戾之氣。所謂嗔,是個總名稱,它的內容包括不滿意、憤怒、怨恨...
施無畏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施行 | 下篇:顯色 |
(術語)黑色也。大日經疏六曰:黑謂如來壽量常住之身,如是妙身畢竟無像,故作深玄色。其形為八角。不思議疏下曰:...
十如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漁山
媒人戒犯緣
家常
須陀洹果
定聚
畜生因
鹿母經
五因於苦愚癡
法智所緣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大藏經】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莫問前程不求回報,這是最好的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的含義

【推薦】在日常生活中,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方法
化妝的比丘尼

修福從恭敬三寶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