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轉變念頭文章
問: 如果是以念頭為一根線,貫穿佛號。那麼還是持名念佛嗎?是否可以將念佛聲音作...
我們是一個普通的清眾,住在常住裡,沒有懺室、靜室,怎麼辦? 那就用你的心念聖號...
問: 師父,平時念佛的時候,我是上班回來,晚上坐下來,或者走著念,然後就是念不...
何為水到渠成呢?就是功夫純熟的時候,你嘴上在吃飯,你的心還在念。你們試試看,到...
定業就是說,這個業的結構非常堅固,它有主動得果報的力量,不必有其他的因緣就會主...
當我們站在佛教的角度,來觀察生命的時候,我們會發覺這當中有一句話是很重要的,那...
過去有三兄弟,都說自己高大健壯,某次三人一起守夜,兩位哥哥先睡,弟弟便獨自坐著...
講一個例子給大家參考。佛在世時,另外一個護法叫作波斯匿王。波斯匿王有三個公主,...
我們都知道這個識變化多端,我們常說觀心無常,就這個意思,就觀這個心識。不過,你...
五戒即五常,不殺即仁,不盜即義,不邪婬即禮,不妄言即信,不飲酒即智。所以在天為...
我們不能在因緣所生的一念心識去跟妄想對治,你不是它對手,因為這個妄想是它的活動...
打禪七,就是來用功辦道的。用功辦道是要吃苦頭的,坐在那裡不准動、不准說話、不准...
問: 學人心內有詛咒人的妄念、業障,不論凡聖,對於彌陀佛、觀音、勢至也有過詛咒...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處所跟內心的互動。環境我們是改變不了,但是你內心的...
問: 法師您講到說十法界形成的原理和念佛的原理是一樣的,這句話該怎麼理解呢? ...
聖嚴法師曾在金融風暴期間鼓勵台灣企業家,在面對各種危機與挫折時,要學會面對、接...
我們再看第二個,第二個很重要了相隨心轉。那麼相由心生,指的是我們接觸的第一個剎...
問:古人云:參究,在搬柴運水行腳處參。今之學者,要在靜坐,參功有力。若在四威儀...
隨煩惱二十:言失念者,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 失念就...
雙輪照禪人來參,且雲將隱居山中,單究向上事,乞老人住山之法。因示之曰: 古人住...
一切眾生就是妄心生滅永遠不停的,妄心生滅不停幹什麼?逐境,追逐一切境界相。就隨...
問: 請問日常生活中,如何鍛煉覺照?初學者從何下手?如從心下手,又怎麼下手?每...
吾嘗靜而思之,天下未始有吉凶也。吉凶之生,生於毀譽耳。故毀我者,則人凶而我吉。...
當自端心,正念求度。 要自己端正自己的心,要保持正念求度。倘是有了殺盜婬妄的念...
是故念一聲,有一聲佛名顯現,念十百千萬億聲,有十百千萬億佛名顯現。而不念時,便...
淨土宗它最強調的,就是臨終的正念,千念萬念為的就是臨終的正念。因為淨土宗,雖然...
住持,就是攝受的意思。他這一念心能夠把心中清淨的戒、定、慧攝持不失。因為攝持戒...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天,佛陀帶了諸位比丘到處游化,走到了一條河的地方,因為佛陀規...
諸位!反正我們一個三界凡夫,這一輩子是離不開污泥了,但是你有選擇。你要種一個牡...
好,各位騰訊佛學的網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有因緣借著這個頻道,借著網絡呢,跟...
參究這件事,要念念分明,心心清澈;念念分明則無妄想,心心清澈則無昏沉。只要分明...
人生世間,禍福互相倚伏。唯視當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心者,困苦艱難,皆為解脫之...
一天我們這個昏煩惱亂的事非常多,這都是由貪慾而起的。經過佛說法了之後,聞了正法...
有一個道友問我,說我曾經講過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這...
對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對任何事不罣礙,免得臨命終時念頭一起,就...
處在逆境的時候也能夠種植福田。這怎麼種植呢?那我們生命當中,也會碰到一些逆境。...
所有存款,為防養老者,亦須交與孫子。即田地契志等,亦須交代的乾乾淨淨。 就是把...
真正念佛,一定是持戒 信願行的行就是念佛。先由念佛的角度來說,真正念佛就是心念...
為什麼我們要打佛七? 因為要跟佛菩薩感應道交,必須具備一些條件;至少內心要有一...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一般的凡夫...
二別境五者:言念者,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謂數憶持曾所受境,而...
淨土之為教,仰承阿彌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願力,攝取十方一切眾生,凡具信心者...
我們念這句佛號念得非常親切,因為這是我自性本具的佛號,是我由心造作的佛號,是以...
【原文】 有誦六祖偈云: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揚揚自...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當我們今天...
一位國王,為了抵禦鄰國侵擾,而訓練一批精銳的良馬,鄰國自知不敵良馬而退散。 國...
承示近來做工夫,於本地漸有入處,欲得秘密一語,以為捷徑。原夫此事本來無密不密,...
在大乘佛法當中講到了這個阿賴耶識緣起。這樣的一個緣起法是非常微細、非常深入的探...
一聲大磬響,妄想頓時亡,思惟真心與妄想,又是怎麼樣。 昨天上課我們了解了,《觀...
問: 何謂念佛至一心不亂? 聖嚴法師答: 一心不亂這句話,出於《阿彌陀經》,在...
好人和道人是不同的。你看外道,或者說慈善家,他們也做很多慈善事業;你學了佛法以...
當受到傷害,遭受痛苦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天塌了,地陷了。這都是錯誤的!其實遭受這...
故無論粗細妄念,均須起滅隨無而善護修。 妄念有粗有細,粗妄和細妄有什麼不同呢?...
有一天,阿難尊者頂禮佛後,覺察到佛身體有恙。阿難尊者說:佛啊,您是天尊之體,為...
話頭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間內外,亦在中間內外。如虛空的不動而徧一切處...
不管他人說長說短,說是說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受益,什麼是受益呢? 他人發...
說這一部《法華經》,日月燈明佛說了多少時間呢?六十小劫。那麼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
我舉一個例子。比方說有一個老母親,老母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賣雨傘的,小女兒是...問: 師父,在家居士粗的邪婬容易戒除,意念上的邪念難以降伏。該怎麼樣解決呢?請師父開示。 存海法師答: 方...
觀宗寺,除平常在講課的時候,修一小時的止觀外,每到冬至節後,就把經都包起來,大...
用功的人,謂一人與萬人敵。這一句話,在古人最好,在今人則不行,何以呢?古人道心...
古時候的得道高僧說: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階前的竹影因風搖曳,掃不動...
我們剛開始建立佛號時,是在沒有煩惱時建立佛號,你不能夠說我一開始就去歷練,不可...
心能造業,心也能轉變業;業是由心造的,業也能隨心轉變。心不能轉變業,就被業縛住...

我們起心動念有好多過失,用經對照自己的心、對照自己的行為心即是念頭,行為即身口...

以念頭為一根線貫穿佛號,這樣還是持名念佛嗎

這個功夫不要把它看簡單了

念佛時一直想著其他事情,這個該怎麼辦

能夠這樣堅持,往生就能預知時至

定不定業對淨土宗的往生有什麼啟示

整個佛法的修學,都在修正我們的思想

盎覆不吉蟲喻

心強業重,得果報時那個勢力就不同

經常觀心中的相狀,就能知道自己的種姓

現前一念,能緣一切正報

你只要不隨妄轉,就有救了

他這念頭一動,你折了好大的福

內心總有詛咒別人的念頭,是否會障礙往生

為什麼真正「傷害」我們的不是外境

你念什麼就往那個法界走

【推薦】危機是人生的常態,不要懼怕危機

「相隨心轉」要如何轉

只要話頭得力,不拘動靜,自然不被他轉

失念者,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

萬境本閑,惟人自鬧

覺知前念起惡,止其後念不起

日常生活中,如何鍛煉「覺照」

如我無心,則物亦隨無心而化矣

端心正念,這是最要緊的

用佛號來取代你過去的念頭

千念萬念為的就是臨終的正念

從念頭來判斷你的來生

心念的不可思議

【推薦】面對改變不了的外境,有三種方法來解決

學會轉念,平復疫情中躁動的心態

念念分明無妄想,心心清澈無昏沉

善用心者,困苦艱難皆為解脫之本

能認識到妄想,這就是修道的收穫

你有這麼一念心,就能使你度過一切苦難

少一個念頭,則少一個業,多一個解脫

身處逆境巧作福田

臨終時心裡除佛號外,不使有別的念頭

當下的念頭若是念佛,就不會犯戒

跟佛菩薩感應道交,必須具備一些條件

【推薦】皆是識心分別計度,心態決定你的狀態

令心明記不忘為性

當妄心雜亂之頃,念佛自然隨念寂靜

系緣淨土之境,往生安養之國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

生命操之在我,心境決定處境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覺

妄念紛紜只是一念

你的每個起心動念,對生命都有重要的引導

轉凡成聖並不遙遠,只在一念之間

何謂念佛至一心不亂

「好人」與「道人」的不同

受到了傷害遭受痛苦,也是有大利益的

無論粗細妄念,均須起滅隨無而善護修

對修行人來說,疾病是恩賜而不是懲罰

妄起即覺,覺即妄離

修行人要放得下丟的開

延一念為無量劫,促無量劫為一念

境無好丑,你怎麼想就變成什麼相貌
邪婬念頭難以降伏,該怎麼樣解決呢

觀念念即住,覺妄妄皆真

一人與萬人敵,在今人則不行
一轉念天堂地獄就在眼前

平常起煩惱忘了佛號,臨終也自然會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