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其他法師文章
【原文】 閨秀豈容玷辱。一生名節攸關。六親體面沒遮欄。結定怨家不散。縱使臨婚瞞...
要把功夫用熟啊!歷境驗心,二六時中檢驗檢驗,用功有多少時間?不用功有多少時間?...
從前的人沒有禪堂,坐什麼香呢?沒有。六祖說: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
【原文】 蕩蕩情天。昏昏欲界。智慧都迷。癡呆難賣。亦念夫夫婦婦。正家道以無乖。...
念佛法門,最為簡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無定志。所以千百人念佛,無有一兩人成就者...
一、廣闊的人生和宇宙觀 佛學在分析世出世間的森羅萬象時,小乘有七十五法,唯識發...
有人說: 念佛比參禪較為穩當。其實念佛一法,又有事念和理念的不同,事念是念一句...
齋僧供佛、燒香獻花、懸幡建塔、念佛禮懺,種種三寶上崇奉,以此功德迴向願生西方亦...
洪州黃檗希運禪師。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
北齊天平年間,有一居士,四十多歲,前來禮拜禪宗二祖慧可。他說:弟子身纏疾病,請...
我們在座的老年人多,家里的女兒、孫女、外孫、孫子,這些人就像自己身上肉一樣,他...
【原文】 黃書云云。邪婬者。凡屬他人之妻女。我以邪心犯之者皆是。即己之妻室。而...
從教理上來看 天台祖師把佛一代時教分為四種教,叫藏、通、別、圓四種教。 藏是三...
一、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 我們先引用一段經文啊,看經文說得很清楚,看一段經文:...
無始生死根本,有人分別心就想:我今生是生死人,這生死是從哪來的?今生是從前世來...
僧眾這麼多,當然龍蛇混雜,有聖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淨的,也有毀戒不淨的。我們僧...
詳夫心者。非真妄有無之所辨。豈文言句義之能述乎。然眾聖歌詠。往哲詮量。非不洞明...
問: 動念犯戒,在自家佛像前懺悔可以嗎? 天因法師答: 動念,意業的,責心懺,...
【原文】 又,舍利子!於此雜染堪忍界中,五濁惡時,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聞...
問:如何是大乘頓悟法要? 師曰:汝等先歇諸緣,休息萬事。善與不善,世出世間,一...
首先,應聽聞僧寶所說之正法(而不是網絡上論壇、博客之類的道聽途說,或白衣上座的...
【原文】 汪舟次曰。諸惡業中。唯色易犯。敗德取禍。亦莫過此。常即萬惡婬為首一語...
記者: 高旻寺素有冬參夏學的家風。廟里每年組織十二個精進禪七,每個禪七,您都親...
戒律,是萬善的根本。持戒品位的高下,能夠決定我們的成就。 《大智度論》云:破戒...
末那識有六個特徵:第一,它總是追求愉悅;第二,它嘗試逃離痛苦;第三,它忽視追求...
【原文】 問曰:想即無想,謹聞之矣!然《方等經》中,修無上深妙禪定,令繼想白毫...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覺母智難量 左持利劍煩惱斷 右執青蓮德相彰 孔雀神獅供乘馭...
道心是在磨練中磨練出來的,不是天生的啊!所以有人出家還沒有幾年,認為自己總是不...
夫學道者,先須並卻雜學諸緣,決定不求,決定不著,聞甚深法,恰似清風屆耳,瞥然而...
某某師!要是有人,你在那講經說法,或者你在放蒙山、結手印,他啪嚓啪嚓啪嚓!都給...
百丈懷海禪師是唐代著名的禪宗高僧,我國叢林清規的製定者。他曾寫有一首《一任清風...
古人說: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總的來說,不論什麼好壞境界,一落分別,就是識神。...
【原文】 無量清淨佛國諸菩薩、阿羅漢所居七寶舍宅,中有在虛空中居者,中有在地居...
【原文】 彼佛國中諸聲聞眾身光一尋①,菩薩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
【原文】 學道一要真為生死,二要具足剛骨,三要開見識。無真實為生死心,饒你有志...
打禪七的殊勝因緣,確實是難分難離。馬祖門下龐蘊居士講:世人多重金,我愛剎那靜。...
不知不覺又一天,你在這里打坐,打了多少個妄想?一剎那一個妄想,一剎那又一個妄想...
有嚴。俗姓胡,台州臨海人(今浙江臨海鎮),六歲時,皈依靈鷲寺的從法師。十四歲受...
當時,我們在雲居山,生活很清苦,工作勞動量很大。每天要劃定很大的面積開荒,白天...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
《彌陀疏鈔》中,蓮池大師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
參話頭是千年來禪宗門下最重要法門,但隨著禪宗的沒落,法門傳承也一絲如縷。民國至...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
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
一、阿彌陀佛,誰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極樂,誰不願生?而罕得往生,蓋念佛之人...
【經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
【經文】 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①,若一...
原文 : 又問:華嚴法界,密義重重,以無量修多羅而為眷屬,云何唯一念佛門而能普...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①,持八戒齋,修行諸...
【原文】 復次。二十邪法。隨有所發。若不別邪偽。心生愛著者。因或失心狂逸。或歌...
我們如何才能使菩提心不退呢?我們應如佛所說:「常想地獄苦」,為什麼要想地獄的苦...
香板下面出祖師,哪個調皮就一香板。不聽啊?以為我喜歡講開示?我也跟你們講了,我...
達本問:出聲念佛,每易發火,得默念否? 菩薩曰:汝一念佛,便雲火發。何故汝終日...
一、七寶金幢,輝映地表 【原文】 此想成已,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
蓮池大師談千佛衣 近世袈裟上遍繡諸佛,雲千佛衣,此訛也。佛像止宜頂戴在首、負荷...
準備食材 主料:糯米150g、粳米50g、蜜棗10粒、白蕓豆15粒、紅豆150...
【原文】 客問天如老人曰:修行求出生死,故貴無生。慕西方而願往,得毋乖於無生之...
我等現今幸得人身,幸聞佛法,復幸得聞如是微妙淨土念佛法門,圓頓直捷,簡便易修,...
【原文】 故念佛求生淨土之人,尋常有娑婆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之所牽,而不得...
問: 業障煩惱覆蔽身心時,是否一定須念《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和其他經...
【經文】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
【經文】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①,於第一義②,心不驚動,...
曾讀古德的淨土開示,有彌陀甚易念,淨土甚易生之語,覺得很親切。後來才知道,這句...

心中默念,或持咒,或念佛,或參話頭。心中用什麼功人家是看不見的,打妄想人家也是...

慎勿於此十種對境犯婬

歷境驗心,二六時中都要檢驗

不可忘失自己清淨之心,這就是道

戒之在色賦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歡喜煩惱兩處中取證

唯識學的精華

念佛好還是參禪好,在於個人是否相應

一切善緣皆迴向願生西方

即心是佛,云何識自心

懺悔時當發七種心

平常都放不下,臨命終時能放下嗎

只要生起邪婬念頭,就已經犯了婬惡之罪

梵網經菩薩戒為何如此殊勝

梵網經菩薩戒的求受資格

你從什麼地方來

切莫隨便呵毀僧伽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

犯戒後在佛前懺悔可以嗎?以往的罪是否能消

聞此極難信法能生信解,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百丈禪師示大乘頓悟法要

居士應如何正確學佛與用功

諸惡業中,唯色易犯,敗德取禍,亦莫過此

高旻寺的禪門家風

戒律是萬善的根本,能夠決定我們的成就

末那識的第六個特徵

高聲念佛面向西方門

文殊菩薩——諸佛之母菩薩之師

何為用功法,辦道不污染

夫學道者,先須並卻雜學諸緣

遇到這種情況,心里是否感覺很風光

人不能過得自在,只因有太多的罣礙

所有顯現皆是識神所變現,切不可認以為真

極樂國虛空舍宅之因

彼佛國中有二菩薩最尊第一

學佛證道之人必須具備這三點

世間人都愛黃金,但真正修道人愛剎那靜

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

有嚴大師示「淨土易生」之理

出家人用功辦道,越艱苦道心越堅固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下生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中生

凡夫念佛十疑

禪宗參話頭法門疑情解析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上生

欲得成就一心應當存誠念佛

念佛人常念死時節,方肯切心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品下生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品中生

念佛普攝華嚴法界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品上生

證得鬼神邪法的表現

常想地獄苦,道念由此生

久參有禪,久住有緣

出聲念佛,每易發火,得默念否

極樂世界依報莊嚴之地上莊嚴

穿千佛衣如法嗎

靈隱寺臘八粥的熬製秘方,在家也能做

修行貴在無生,發願往生豈不違背無生之義

【推薦】念佛是大事中之大事

念佛難於往生的原因

業障煩惱覆蔽身心時,需要念往生咒嗎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上品下生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上品中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