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其他法師文章

觀一切法是空的,是假的

我們凡夫我們願意離苦得樂是對的,苦惱來了我不高興,我要離苦,這樣的要求是對的,...

要得無生法忍後,才能夠無分別

第四個是無分別故。這個無分別怎麼講呢?我們上一次說到一個頌,我們討論的時候說一...

佛為何不讚嘆世間上的榮華富貴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遠離般若波羅蜜,如恆河沙劫壽,財施、法施及禪定福德,迴向阿...

修不淨觀會不會生病

問: 請問師父,修不淨觀如果說觀到內臟腐爛的話,會不會生病? 妙境法師答: 修...

關於念佛助念法器的開示

第一個環節,叩磬人員的崗位責任和注意事項,引磬是佛教裡最常用的一種法器,主要是...

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

修智 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 前邊的文是約智慧解釋什麼是縛、什...

如何培養出離心

出離心的栽培的確是應該經過一個時期的栽培,我們才會有出離心。怎麼樣栽培呢?應該...

誰即身成佛了?

當然這個密宗的人也常會說這個話:即身成佛。沒有說立即開悟,但是即身成佛這句話是...

你能如理作意,煩惱就能不動

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是為二未曾有難得之法。 維摩居士這個房子、他的這個...

梵網菩薩戒的求受資格

1、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 我們先引用一段經文啊,看經文說得很清楚,看一段經文:...

您是尊貴的佛陀,為何也會衰老生病

有一天,阿難尊者頂禮佛陀以後,觀察到佛陀身體有些不舒服。阿難尊者問佛陀:佛呀!...

【推薦】無情物也有佛性嗎

有情眾生有佛性,但草木石頭等屬無情,是否具有佛性,歷來有爭論。但天台教理給出了...

略論佛教的時空觀

人類對宇宙時空的思考與探索從未止步,眾說紛紜,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佛...

歷代祖先和父母,需要地藏菩薩的大願力救度

藕益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祖師,他很長的時間都是住在九華山,一生當中受持《地藏經》。...

經律關於持戒的讚歎合集

1、《遺教經》: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

五方便念佛門

隋朝天台智者大師有《五方便念佛門》一文,其介紹念佛門的修法有五: 一、稱名往生...

丑陋也好、美也好,都是假的

如鏡中見其面像,菩薩觀眾生為若此,鏡中見其面像,就是照鏡子,鏡子裡面就現出一個...

禮佛拜佛時應該如何觀想

禮佛、拜佛,是佛弟子最基本的修行功夫。我們在禮敬諸佛菩薩時,除了身、口、意三業...

八宗共祖 千部論主

龍樹菩薩生於印度,是漢傳佛教禪宗、淨土宗、天台宗、華嚴宗等八大宗派的開山始祖;...

老來無三昧

我說幾句話。我是說過,年輕人發心修行是容易一點,但是這個生理上若衰退了就會困難...

佛的願力不可思議,所以往生是很自然的事情

又《法鼓經》說:若人臨終,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有這樣的...

六親眷屬指的是哪些人

我們在修學佛法時,常將自己的功德迴向他人,而迴向的對像之一便是六親眷屬。從字面...

三寶弟子的信仰守則

一、敬佛 (一)堅信佛陀為無上圓滿正覺,畢生以佛為師,忠於信仰。 (二)確信佛...

不小心傷害了小動物是否破戒

問: 在清理花園的時候,不小心傷害了小動物,是否破戒? 天因法師答: 平常稱破...

對佛源老和尚臨終的功夫特別讚歎

我親近佛源老和尚有十幾年了,一九九六年接他的法,是老和尚的法子。從佛源老和尚的...

沒有永遠的親人,也沒有永遠的仇人

《梁皇寶懺》中說:仇人皆從親人而來。這確實是很有智慧的一句話。在生命的路程中,...

出家人持金錢戒會障礙財佈施嗎

《解深密經》中,觀音菩薩請問佛:菩薩修行時,有幾種所應學習的事?佛為說六種波羅...

現代居士學佛多年,為何沒得到佛法的利益

現代居士信仰的淡化,雖然學佛多年,卻沒得到佛法的利益,信仰慢慢淡化了,最後歸咎...

《在家菩薩戒淺說》之不說四眾過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罪過。若破是戒,是...

初學者怎樣保持道心不退

無常的道理,對初學者來講,是很重要的觀念。比方說,我們從學校畢業了,到社會上謀...

畏懼三途之苦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懼三途之苦。經上常常講: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爪上泥。現...

「生」有什麼苦呢?怎麼叫做「生」呢

我們一般說生苦,生有什麼苦呢?怎麼叫做生呢?拿人來說,就是一投胎的時候,一開始...

阿賴耶識種子具六義

剎那滅、俱有,恆隨轉應知、決定、待眾緣、唯能引自果。 說出這六義的名字。第一個...

懺悔應具足十心

我們要懺悔業障,必須生起十種善心,從後翻破之,以為對治法門。 第一要 明信因果...

淨土念佛與天台止觀相成

佛法自漢流入震旦,前後所明,共為十大宗,欲求其洞徹了達佛之智慧,深明如來一代時...

萬法皆空為何還要常行供養

【原文】 問曰:華者事也,理在何焉?信之與毀,交報在何? 對曰:華即理也,色即...

釋教三字經

(按:本文為明朝吹萬老人所著《釋教三字經》,經印光大師、楊仁山居士修訂而成,簡...

可以自己在網絡上受戒嗎

問: 請問在網絡前可以受戒嗎?哪些戒可以在網絡上受?看光盤可以受戒嗎? 天因法...

三皈依時應該要這樣觀想

第一遍的皈依拜下去,要這麼觀想: 觀想對十方世界十法界,一切有情無情的境界,誓...

有病痛的時候,如何身苦心不苦

問: 有病痛的時候,如何身苦,心不苦? 妙境法師答: 這是聖人才能這樣的!已經...

自修佛十力

自修佛十力,這是佛成就的大智慧境界,現在菩薩發無上菩提心以後,他也修學佛的智慧...

在家菩薩戒的精神所在

問: 請大略地重點解說在家居士菩薩戒的精神所在。 妙境法師答: 其實菩薩戒精神...

這世界最初是怎麼開始的

問: 弟子有個問題迄今一直不能找到滿意的答案,就是六道包括人類及地球整個宇宙,...

四種食

就是我們這個生命體要有營養,這個生命才能夠住持下去、相續下去,這叫做住。那麼這...

心能忍辱,你的相貌就會好轉

行忍辱慈,護彼我故; 怎麼叫做忍辱慈呢?護彼我故,就是保護自己,也能保護對方。...

不是遺傳,這是共業,就是自作自受

這個無明呢,就是微細的愚癡,微細的愚癡就是對於一切世間上的事情有所執著;這個聖...

發財重要還是修學聖道重要呢

問: 現代人生活忙碌,有時覺得想要修持佛法,心有餘而力不足,請問您有何提議和建...

父母過世為他們立牌位有用嗎

問: 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說有一次我們討論到我父母過世,就把他們火葬,變成骨灰...

六度波羅蜜令眾生遠離一切苦惱得大自在

這個檀波羅蜜,就是佈施,佈施將來能得大富,能得大富貴、能得大富。你有這個慈悲心...

你的遭遇就是你的思想行為的結果

斷天人貧,這個斷天人貧呢,你做種種的惡事,做這五逆十惡,那麼就到三惡道去,說我...

學佛人必須遠離這五種不正見

經典裡面所開示的五種不正見,這五種不正見就是凡夫和外道的五種不正見。五種不正見...

義淨大師臨終遺言,寫盡了一生的追求與信念

太極元年(712),義淨大師七十八歲高齡,身體出現了病症。大眾已經在準備他的後...

漸漸從多是酒肉朋友,提升到多為同參道友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餘何適,廓爾忘言。 華枝春滿,天...

任何境界都不能住,一住就是生死

欲界、色界、無色界都在當下一念。任何境界都不能住,一住就是生死。過去許多人出毛...

達摩大師:息諍論

夫法身至寂,近遠等同;理性弘幽,玄深叵測。虛融妙體,凡俗難明;進證得知,文辭未...

你不分別,就沒有那件事

修唯識觀分兩個部分,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像剛才說的,我們這一念靈明的心...

在家人如何體驗出家生活

我們都敬佩出家師父能夠放下萬緣,捨家離欲,出家修行。《賢愚經》上說:出家功德,...

怡山然禪師《禮佛發願文》

歸命十方調御師,演揚清淨微妙法,三乘四果解脫僧,願賜慈悲哀攝受。 弟子某甲(稱...

達摩大師:禪觀七門

問曰:何名禪定? 答曰:禪為亂心不起,無動無念為禪定。端心止念,無生無滅,無去...

藥王菩薩——施予眾生良藥,救治身心病

農曆四月廿八是藥王菩薩的聖誕。藥王菩薩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二十五位菩薩之一,受阿...

這「四勿」是遠離邪淫外緣的好方法

我們先舉個例子,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遠離邪淫的外緣。孔子在回答其弟子顏淵如何克...

有兩種念佛人最老實

念佛的生命,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講,需要法義的學習作為養分。至於那些不需要法義學習...

十二光佛度眾生,一句洪名攝十二光

阿彌陀佛又稱為十二光如來,其光明威神,欲廣嘆述,雖佛亦窮劫難盡。然亦不出光壽二...

九幅寺院佛系楹聯,感受清涼智慧【圖】

九幅寺院佛系楹聯,一起感受清涼智慧...

狗子為何沒有佛性

過去趙州老人,有人來問他說:狗子有沒有佛性呢? 趙州老人說:沒有佛性! 後來又...

看破生死無非三件事

談到死亡的問題,每個人都很憂愁、很恐懼。關於死亡,我們可以分成色身的死亡、心靈...

妄想如頑猴野馬一樣,該如何調伏

講了不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我看有些人就沒有用心去聽,你講你的,我做我的。我...

培植福德的十種方法

一、孝親 百善孝為先,所以孝親為修福第一要務,人間第一福德。文昌帝君曾作《元旦...

《華嚴經》中的十種善知識

我們學習佛法,經常會聽到善知識這個詞。對其含義,每個人都能說出大概,但詳細分別...

【推薦】大行無邊際的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梵語音多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或邲輸跋陀,亦譯遍吉。普賢菩薩被尊為華嚴三聖...

供僧功德殊勝,能長養一切善法功德

《盂蘭盆經》 云:若能以飯食、臥具、 醫藥,供養十方僧眾,藉此十方僧眾清淨共修...

妙境法師:四護法門

經論中有法門名為四護:一、命護 二、力護 三、心護 四、正方便護。 何謂命護?...

不是老僧定力大,便落凡間做馬駒

把眼睛收起來!眼睛像老鼠一樣骨碌骨碌轉地,只管跑到外面去玩好好的禪堂不好好坐香...

佛友間討論佛法,說錯了是謗佛謗法謗僧嗎

問: 佛友之間討論佛法的時候,說錯了話是否就是謗佛謗法謗僧了呢? 答: 佛友之...

修行人心不要急躁,也不要生卑劣心

《華嚴經》裡講: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所以這個信字非常要緊!但信了以...

在現代社會中,如何修學佛法

問: 在現代社會中,如何修學佛法? 傳印長老答: 不論何時何地何人,凡修學佛法...

【推薦】淨業的十種信心

徹悟禪師的淨業十種信心,是從信心上講的,這十種信心非常殊勝! 一信生必有死。(...

但肯生信發願持佛名號,定蒙彌陀垂慈接引

唯念佛求生淨土一法,專仗彌陀宏誓願力。無論善根之熟與未熟,惡業之若輕若重,但肯...

輕視傲慢出家師父就是招罪損福,不可不慎

我們不要輕慢出家師父,人家過去栽培多少善根福德才能出家,而我們身為在家弟子,更...

佈施滿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

《經》云:有善男女,佈施滿四天下眾生四事供養,盡於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

人生哪有來日方長,時時刻刻是無常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現在年輕力壯,身體健康,人生一切如常,何必念佛老惦記著死亡...

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

四煩惱六者: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為業。障善品者,以猶豫故,...

破妄說災福

夫佛祖正法,以本性彌陀為體,念佛信願為宗,自行化他為用,乃佛祖之格言,後人之龜...

為什麼惡業眾生臨終十念也能往生

問:眾生長久以來,造了無量的惡業。這一輩子如果沒有遇到善知識,結果又無惡不作。...

聞鐘聲,苦痛止

【疏】《阿含經》云:聞聲止苦者,凡業有定與不定,故苦有止與不止。若作業必定,聖...

為何現在的佛教一天不如一天

常說雪峰的飯頭,溈山的典座,堂裡參禪堂外參禪,總是一回事。所以當我們參學時要認...

皈依時聽不懂能成就皈依嗎

【疏文】 《多論》云:受三歸者,先稱法,後稱佛者,不成。若無所曉知,說不次第者...

住持正法,以戒為尊

原文 夫戒德難思,冠超眾象。為五乘之軌導,實三寶之舟航。依教建修,定慧之功莫等...

出家眾以修慧為主,在家眾以培福為先

【原文 道俗二眾,福智別修。理須識其分齊,別知其通局。非謂福智兩異、道俗別行。...

口雖說空,行在有中

【疏】罪從緣生,生便有業。招集增漏,偏非道務。今冒染大度,罪福本空,心同俗染。...

僧團如何和合共住

【原文】 《智論》云:佛法弟子同住和合,一者,賢聖說法,二者,賢聖默然。 准此...

內心裝自己少一點

內心裝自己少一點 現代人非常強調自我尊嚴,並且很多人對自我尊嚴這個命題的認識很...

出家有十八法,難行能行

【原文】 《淨住子》 說出家有十八法,難行能行: 父母是孝戀難遣,而能辭親; ...

六念法

【記】 六念,且制清晨,實通朝夕。利根之人,口口著著,不忘心觀。一心為能除,五...

客僧來寺,不可遮食

【原文】 真誠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厭三界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捨五欲之深著,...

忽然臨命終時,爾將何抵敵生死

預前若打不徹,臘月三十日到來,管取爾熱亂。有般外道,才見人做工夫,便冷笑:猶有...

吃飯寧早不晚是持護法

出家時節,知何不須?然於一食,日別常法。但用步晷一法,足定方隅,縱在山澤,有迷...

仰信三寶,自感僧福

佛在人專,故又行實;末代人濫,形服為上。外生物信,於諸僧海,自感僧福;非謂行缺...

若不觀心,略有十過

若不觀心內證,法、律、禪師等,各有十種過患。如《像法決疑經》云:三師(法、律、...

俗人入寺作出家因緣

原文: 且初入寺,背僧取異,云何得作出家因緣?經云:夫入寺者,棄捨刀仗、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