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看破放下文章
我們信解、領納這個理念,自然就能建立一個矢志不移的目標:將當生往生淨土作為吾人...
一個念佛人必須要以此緣生無性之一念,念彼無性緣生之佛名耳。這個很關鍵,就是念佛...
諸位!我們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麼用功,臨命終永遠記住一句話:往事不堪迴首!...
已經步入中年的我,之前是不願接觸任何信仰方面的信息的。2013年,婆婆家里人的...
大德,我現在要向你講幾句佛法,希望你靜下心來聽著。釋迦佛說末法時代的眾生要想超...
接到了你寫給明道法師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紀才二十歲,卻忽然夭折,對此我不禁...
唐朝是中華文化最為鼎盛的時期,然而生於大唐盛世的六祖大師,從小接受的卻是這樣的...
我們說了這麼多道理,就是要你做這件事情:請你把願力的成分提升,請你把業力的部分...
一、肝癌病苦,拚命念佛,水腫消掉 另外一位病人。昨天有來了一位菩薩,後來有出來...
汝已七十多歲,不久就要死了。現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頓好。心裡頭除過念佛外,別無...
蓮池大師在他的《竹窗隨筆》裡面寫了一個他同時代的故事,叫今日方閑。說杭州有一個...
在《入胎經》、《住胎經》這兩本經典裡,非常詳細地講解了人怎麼投胎、住胎,每個七...
財富無常,終會用盡,應當舍棄吝慳,廣結善緣;地位無常,終會衰敗,應當舍棄自私,...
那麼,點出「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之後,為什麼接下來卻先解釋「無相」、...
我有兩個親戚,她們的媳婦很像,都不做家事、好逸惡勞;都很會管先生,對公婆卻從未...
因心情很糟糕,徒步去了正定的臨濟寺,十多公里的路程,走了兩個多小時,終於到了。...
這世上只有一個人會讓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心生種種法生。我們凡夫眾生,心跟外境...
古代有個很有名的關於放手的愛的公案,說有兩個婦人在爭一個兩歲大的孩子,她們都說...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這個就是生滅心! 第一個,你今生會活得很痛苦,因為你的心作...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氣地去向老和尚告狀,說自己的媳婦是多壞,多不聽她的話。老和...
我們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在一種強大力量的推動下,在生活的軌道裡轉開了:上學、考...問: 如何堅定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信念? 大安法師答: 這個問題提得很大,如果我也講得很大,就空對空了。一...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 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能夠看破世間虛妄不實的種種...
前面說到我們最好趁年輕健康的時候把功夫準備好。什麼叫做功夫呢?並不是飛天鑽地奇...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被戲稱為事兒媽。望文解意,這事兒媽也就是生事兒...
有一個人搭船去英國,途中忽遇風暴,全船的人都驚惶失措,他看到一位老太太非常平靜...
恐懼感的來源 人往往因為沒有清楚認識自己而不能相信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智慧、優...
佛法雖然談到人生有種種苦,但這並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遠離世間,或消極地逃避...
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佛說無量壽經》 定位生命的價...
現代人生活忙碌,從出生到小學、中學、大學再到社會。不外乎都是為了享受好的生活而...處境愈順遂的人,一旦不如意的時候,他就放不下。在感情、事業上受了挫折,在金錢、名譽上受了損失,乃至學生考試...
鐵圍山外蓮華國,這個蓮華國指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充滿著蓮華。他不是三界裡面的,是...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放身心靜片時,我們這人活不了好久唉!百年只有三萬六千日,從父...
法因,字刳心,俗姓顧,明州(今浙江慈溪)人,學法於草庵道因法師,凡是道因法師所...
我們自己莊嚴無比的主人翁,在佛教早晚課誦本中有一句指得很真確,這句就是:妙湛總...
菩薩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謂的菩薩戒體,總而言之有八個字,就是菩薩要以應無所住...
妄想的本質是什麼呢?【觀相元妄: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
【觀性元真: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
出家修行這條路,發心確立深遠目標非常重要。這個目標就是開悟、解脫生死。我們根器...
發願之後一定要落實在自己的行為當中。如果放逸懈怠我們也看到有些人聽到淨土法門:...
每一個人都應該要不斷地陶冶鍛煉自己成長、進步,因此要常反省自己、改變自己。我們...
虛老在世的時候,經常講這兩句話:隨緣就是家鄉,放下就是道場。那時候,有的人跑來...
【原文】 餘母舅金赤城守贛州,因入覲歸家,夏感瘧證,隱幾假寐,夢公署役人環列其...
今天,我們能在這個道場用功辦道,首先要想想慧可祖師,他當年到這裡來修行,歷經十...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自性功德力。自性功德力跟六根,它們兩個是漢賊不兩立的,所以...
淨土宗的人要往生,一定要把人生好好地收尾。我絕對不相信,你平常這麼攀緣,臨命終...
古來的人,修道的人多,得道的人也多,這現在出家的人很多,真正的修行人沒得古人多...
深圳那個黃忠昌,三十六歲。淨某法師和他說:你只要拚命念佛念三年,念到一心不亂,...
古人說:嚼得菜根香,修道方有分。其實這個話是從果上講的,重點是為什麼嚼得菜根香...
淨土宗的帶業往生,諸位你想想看,淨土是一個清淨莊嚴的地方,你沒有修行也就罷了,...
自後蕅益,截流,省庵,夢東等,諸大祖師,莫不皆然。蓋以因時制宜,法須逗機。若不...
問: 弟子現在已經六十九歲,應以自己的往生為重,還是繼續地為子女操心?如果以往...
臨命終的人往生,他必須把心調整像鏡子一樣,這個很重要!諸位你們知道鏡子的特點是...
先把心從外在的六塵帶回來!因為我們的心,雖然五陰都是一種執取,但是要從外面先破...
佛印禪師有一天跟蘇東坡在散步的時候,看到一個少婦走著走著,就往大海里面跳。佛印...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進一步用生病來看,病來哪得心無苦。談這個過量境...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
什麼叫臨終正念呢?不是說臨終不打妄想,是說臨終打妄想的時候,你自己能夠迴光返照...
佛陀在楞嚴經中跟末法眾生說:假設修行人不斷大妄語,雖然他廣修禪定、智慧,乃至於...
楞嚴經中,虛空藏菩薩說,他在因地以觀察虛空無邊,觀察四大地水火風是無依,就是它...
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那麼容易,感應不上,也是往生不了的。怎麼感應?就是深信切願,...
若病人將欲斷氣,宜三班同念。直至氣斷以後,又複分班念八點鐘,然後歇氣,以便料理...
示施聖藏居士 我佛教化眾生。雖法門無量。要而言之。先進三皈。次受五戒。由戒生定...
我們必須用心力來引導業力。因為我們無始劫造了很多業力,所以人跟人之間是非常複雜...
老病宜念佛。 衰老了,生病了,最應該念佛。但是往往處在老病的時候,不能迴光返照...
我們看最後的結示。 (一)內觀真如 安住心性,不隨妄轉。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
一個有志氣的修行人,一定追求臨終的感應道交。臨終的感應道交重點在於突破生死關,...
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婦人,跑到河邊準備要跳河自殺。正當要跳的時候,佛印禪師一看趕...
宗門下祖師立的規矩在修行中非常重要,值得我們尊敬。 祖師大德為用功辦道者立下的...
我們現在是叫做現在,那我們現在對望過去,就是過去跟現在這一塊的因緣,我們叫做承...
坐落於安徽含山縣褒禪山的千古名剎褒禪寺,雲霧繚繞,廟宇如林,巍峨壯觀;寺內飛簷...
大梅法常禪師參馬祖時,聽到馬祖說即心是佛,就領會這一道理,知道原來自己的心就是...
心中默念,或持咒,或念佛,或參話頭。心中用什麼功人家是看不見的,打妄想人家也是...
我們在座的老年人多,家裡的女兒、孫女、外孫、孫子,這些人就像自己身上肉一樣,他...
有位喜歡收藏古玩的中年居士說:以前喜歡古玩,碰到看好的,能力允許就得想辦法買回...
曾讀古德的淨土開示,有彌陀甚易念,淨土甚易生之語,覺得很親切。後來才知道,這句...
要做本色真正道流,直須受得勤勞,甘得淡薄,耐得歲寒,守得貧苦,當得重務,忘得名...
防護並非意指不看、不聽、不聞、不嘗、不觸或不想任何事。若行者不了解這點,一旦見...
人之處世,貴真率耳!德莫德於真,賊莫賊於偽。古之聖賢豪傑,無不成於真也。然偽亦...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恐怖是怎麼招感來的?恐怖是業,貪求名利,貪求財富,患得患失...
到晚年的時候,有兩個指標可以看得出你會不會往生: 第一個叫都攝六根,另一個叫淨...
這人吶!在佛法中就怕沒有一點染,沒有一點信心,那就不好辦。我們前生也可能種了善...
【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在六道眾生一切過程當中,不達一個...
我們看這個內觀的思想。諸位!如果大家佛號都念得差不多,我們假設每一個人對阿彌陀...
整部《楞嚴經》的修學重點,就在破妄顯真。那麼在整個過程當中,就是修學不迷、不取...
你要想學《楞嚴經》,放下識心,放下一切執著。就像一張白紙,原來什麼都沒有,你想...
參禪人,最要放得下,才有禪參,有心可用。世間事放得下,任我在俗存款,被人騙去;...
電視的熒光幕什麼都沒有,電視一開,什麼都有;電影的銀幕上白白的,電視熒光幕也是...
解脫生死,念佛怎麼解脫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的事情...
稍早前,經濟不發達,旅店不多。許多人出行,夜幕降臨,多借宿人家。僧侶,更是如此...
所謂補處上蓮台,這才叫成佛、覺悟。佛是什麼?醒來了,智慧嘛!有智慧就看明白人生...
我們這個世界就叫娑婆世界,整天互相殘殺、勾心鬥角,你上台他下台,舊社會有一句話...
除了名利之外,還有一個情字也要放下,夫妻之情、父子之情、母女之情都是修行的大障...
信、願是理觀,持名是一種事修,但在實際念佛時,這三個是一體的── 一句佛號,信...
修行人要把死掛在額顱上。你想到死的時候,一切對世間猛厲的貪慾、追求,都會當下瓦...
未到地定跟初禪相貌的差別,這以下講的很清楚:謂由心調柔、心輕安性生起之力,為所...
想得一個見地,想得一個功夫,這都不是想出來的,想也是妄想,你想得一個什麼都是妄...
說一個故事你們聽,我聽虛老和尚他自己講,他在安徽黃山,他想到南京毗盧寺掛單去,...
念阿彌陀佛的宗旨是什麼呢?念阿彌陀佛的宗旨是求生極樂世界!也不要說我來生怎麼怎...

了生死怎麼了?哪部經都要了生死、說放下,放下就自在了,他就是放不下,煩惱。我們...

【推薦】淨業行人今世修行的唯一目標

【推薦】從空性的真如中啟動佛號

【推薦】臨命終時永遠記住一句話:往事不堪迴首

【推薦】逆緣讓我成為蓮邦彼岸人

【推薦】道源老法師為臨終者的助念開示

【推薦】熱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為何卻痛失愛子

【推薦】擁有自己,才能擁有全世界

【推薦】為什麼他念幾句佛號就往生了

【推薦】舍不得兒女,誤了她一生的大事

【推薦】汝已七十多歲,不久就要死了

【推薦】今日方閑,成辦大事

【推薦】從醫學的角度看「我」在哪裡

【推薦】財富無常,終會用盡;地位無常,終會衰敗

【推薦】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推薦】凡事太期待,結局必傷心

【推薦】念念生滅,無以把捉,憂在哪裡?

【推薦】這世上只有一個人會讓你痛苦

【推薦】愛不是佔有,放手不是拋棄

【推薦】「心有千千結」是啟動不了佛號的

【推薦】願生極樂的人,不會在乎娑婆的名利

【推薦】在繁忙中就實現最大的自在
【推薦】如何堅定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信念

【推薦】八風不動心,寧靜無煩惱

【推薦】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推薦】無事是貴人

【推薦】心中一無牽掛 才能得大自在

【推薦】減少壓力的辦法

【推薦】不眷戀,也不逃避

【推薦】難道您還沒有玩夠嗎

【推薦】放下名利枷鎖 老老實實念佛
【推薦】星雲大師《放下身段》

你沒有這麼一點鐵心腸,在這個世間還能出得去嗎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放身心靜片時

身體尚且無常,何必勞心外物

世間還有什麼事放不下想不開的

你只能求盡心盡力,不能求它的結果

妄想跟你過去的生命有關係

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人生

淡泊寧靜,安住道法

在這個無常的世間,一口氣不來就成了隔世生命

十根手指都不一樣長,為什麼老是要計較比較呢

隨緣就是家鄉,放下就是道場

蠅頭蝸角,迷人心志,世出世法,兩皆虧負

功夫用到純熟程度,那種境界是不思議的享受

臨終時,沒有一個妄想可以對治的

淨土宗人要往生,一定要做好人生的收尾

佛教不是說的,而是行的

你有沒有黃忠昌這種往生的決心

情執放淡一分,功夫前進一分

你憑什麼離開三界

這些祖師為何要把參禪放下而轉修淨土

想要主宰你的子女,這地方就有問題了

把心調整像鏡子一樣

該做什麼還做什麼,但是心不要住在上面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死苦現前,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佛

臨終時要擺脫妄想的執取干擾

真正的高手是躲在牆角的,因為正好修行

不斷「放下」的時候,你跟「真如」就越來越近

臨終千鈞一髮之際,要幫助病人心無二念

助念主事者宜明理,莫以世間俗情貽害病人

往生之要關,念佛之妙訣,就在此字

人生沒有對錯,還債而已,不要墮入對立

老病宜念佛

內觀真如,外順彌陀

先超越妄想,才有辦法放下主宰

放棄主宰,因為一點好處都沒有

放下萬緣,今生決定天上人間自我選擇,做得了主

把今生當做通往淨土的跳板

拜訪紹雲長老:結緣乃是親人,放下便是重生

梅子熟了!——法常禪師的故事

過去大德用功,真正是寸絲不掛萬緣放下

平常都放不下,臨命終時能放下嗎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如影隨

彌陀甚易念 淨土甚易生

真修行須受得勤勞,甘得淡薄

逃避並不能解決痛苦

名譽不足惜,道德無可崇

害怕恐怖是如何招感來的

如何判斷自己能不能往生

這放不下,那丟不開,哪會相應啊

離開一切幻滅就是真實

往事不堪迴首,這句話你要永遠記住

「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是什麼意思

想學《楞嚴經》,要先放下這些

以道念為家庭,以參禪為事業

人生就是一場戲

因忘自性彌陀佛,異念紛馳總是魔

人生雖是借宿,但也要好好把握

心態決定命運,不要把法當作定法

真放下了,修行快的很

情執是修行的大障礙

為什麼淨土法門那麼重視信願

人到老年尤其要「淨念相繼」

原來不打妄想是非常快樂的

有一絲毫的放不下,功夫就不得現前

把妨礙修行的事統統放下,功夫自然就現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