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1頁)

什麼叫魔境?如何對治魔境

我們這一科講到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當我們對於我們的五陰身心世界開始迴光返照...

心上完全放下,利益眾生的事情可以照做不誤

彭紹升。法名際清,字允初,一字尺木,蘇州長洲人。幼年時聰穎有智慧,十六歲中秀才...

一個人的好壞是不決定的

在儒家的道理當中,有兩句話提到內心的重要性: 第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古代...

兩舌與惡口為何都是重罪

我們看這個天人的口業有四種,我們請合掌先念一遍: 四、不妄語-止善:止虛言誑他...

以果地覺作因地心,把彌陀功德轉為我們的功德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功德到底在什麼地方?他的理論依據在什麼地方?我們知其然...

阿彌陀佛有這十種力量

一個菩薩斷了一切煩惱,圓成無上正等正覺,得到佛的十種稱號,他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

何故極樂在西方

問:何故極樂在西方? 答:此非善問。假使極樂在東,汝又問何故在東,豈非戲論?況...

冬瓜和尚的往生故事

為什麼淨土法門要用苦樂對比這樣的明顯地把他表現出來?就是通過這種苦,讓我們生厭...

佛法為什麼要特別強調「無我」的道理

說身無我這個無我的道理,本經上也是常常提到,般若經裡邊也常提到,但是就是好像也...

生死無數劫,聞佛無量德

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 在《付法傳》上說到一件事,說闍夜...

何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問: 何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妙境法師答: 何謂唯心淨土?我剛才說:諸法意先...

世間上事情都是無定相的

無定相,這個定相怎麼講呢?就是不可以改變的,叫做定相,它決定是這樣子,是不變動...

天界的果報

這個天界的果報我們簡單地解釋一下。在進入正題之前,一般佛教都是先講果報再講因地...

這個罪業還沒有成熟,你就有希望消滅它

丙二、具足五緣 一、請聖明證。二、說己罪名。三、立定誓願。四、讀誦禮拜。五、如...

懺悔的方法——理懺

理懺:無生懺。言理懺者,既在智人,則多方便,隨所施為,恆觀無性。 前面的事懺,...

這個利他的心好處很多,會減少很多罣礙痛苦

最後講一個小故事,讓諸位去體會一下。這個故事不一定是真實的,但重點不在真假,而...

捐贈器官與臨終助念問題

報載某師鼓勵人死後捐贈器官一事,引起修淨業者臨終助念的問題,以為:既然死後即可...

執持這句名號時,就在「無住」

問: 眾生如何降伏其心,除念佛外還有其他嗎? 大安法師答: 當然有啊!佛應眾生...

為什麼極樂世界那麼多金銀珠寶,不是要我們不貪著嗎

問: 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多金銀珠寶?佛經裡也強調這些,我們不是要斷捨離、苦...

無倒亂第一的離婆多尊者

星宿尊者,無倒亂第一。 這個星宿就叫離婆多。他的這個出家的因緣也很有意思。他有...

吝法小氣得愚癡的果報

繼道尊者,因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 繼道尊者就是周利槃陀伽。他為...

唯識學把妄想的產生分成兩種

第六意識在受用外境的時候,這個了就是包括了受用跟想像,這個明瞭包括受用果報,第...

不能遠離五陰的愛取,就不能遠離三界的生死

《楞嚴經》講出一個譬喻說,像這個大海,大海就表示我們不生不滅的整體生命。大海由...

同樣是阿羅漢,道力還是有深淺的不同

在這個《海龍王經》上說到一件事,佛這個時候到海里面為龍王說法,這個海龍王看見佛...

均提沙彌為何前生墮落為狗

佛在世的時候,和現在一樣,就是有很多的人做生意,像我們在這地方做生意,或者遠遠...

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

佛雖然出現世間了,佛本身沒有去度化眾生,而是變化一個人去度眾生,以佛所化人而作...

濟顛大師的末後偈

這個《濟顛僧傳》的最後邊,最後就是濟顛這位高僧臨走的時候說一個詞: 六十年來狼...

名號跟我們心性的關係,實在是太微妙了

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

捨掉這些真妄交攻時,生出的種種妄境

若捨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捨覺分。 我們修行的過...

佛陀證得的四種無畏

四種無畏, 第一是一切智無畏。 一切智就是不是那個聲聞的一切智,是佛的一切種智...

修行時常常會面臨的兩個問題

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察...

味欲的過患

四、訶味欲者:所謂苦、酸、甘、辛、鹼、淡等,種種飲食,餚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

香欲的過患

庚三、明香欲過患 這個香是鼻根所對的境界。 三、訶香欲者:所謂男女身香,世間飲...

在本來無一物處當中,提起佛號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這個念佛法門...

這句佛號怎麼念

這句佛號怎麼念呢?印光大師說:一句彌陀念誦聽,十句成片三三四。淨土宗它是以音聲...

淨土宗的人,你要成就兩種觀照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這個見就是感應。憶佛主要是一種智慧門...

逆境是你最好的往生增上緣

清王貞生,江蘇昆山人。父親王彥敷,是親近鄉學的讀書人,平日崇敬奉持三寶。但是兒...

若是你有佛法的功課,他那巫術就無效了

我現在再講一個故事。大菩薩依如來功德之力,我們凡夫怎麼辦呢?我們凡夫怎麼依如來...

供僧後又受八關齋戒,得到這樣的現報

我講一個故事聽聽。這個人,他是一個很貧苦的人,夫婦兩個人生活困難,雖然各地方出...

求勝上心太厲害,煩惱特別重

如何懺悔?【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妒諂曲,求勝上心】希望就是發願,要常常發願。...

什麼是佛教所說的「三障」

賽場上,人們希望成為不被障難阻撓、成功達到目標的勇士;佛法中,也提醒人們要滅除...

何謂四加行位

問: 何謂四加行位? 妙境法師答: 四加行位是我們用功坐禪的人,由凡而聖,經過...

人的壽命在增還是減

諸位知道我們現在在減劫中,成住壞空,我們已經到了住劫的末端了,相對平穩的劫,住...

執持名號具足四緣

此等莊嚴,同居淨土是增上善業所感,亦圓五品觀所感,以緣生勝妙五塵為體。 就是凡...

透過彌陀名號無量光的德能,馬上就獲得了三種利益

由於這個名號裡面具足著無量光的義理、境界、德能,那麼這個無量光也是一切眾生本具...

往生淨土有甚深的功德利益

前面是談信願行的信,下面就是談願了。就這一部分特別地勸勉我們這些眾生,應當求生...

什麼是阿鞞跋致

首先來理解一下,什麼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有的翻譯叫阿惟越致,中文的意思就是不退...

誦持楞嚴神咒的功德、方法與注意事項

有云:咒心即佛心。持誦咒心即誦佛心,與佛心相接,受佛氣分,而佛心遠離諸過患,持...

利根能七日不亂,鈍根僅一日不亂

一日至七日者,剋期辦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亂,鈍根七日方不亂,中根二、三、四、五、...

疑心生暗鬼

問: 我的岳母剛剛在三個星期前因病往生了。之前,都有同修來助念《地藏經》,最後...

邪心含魅妄見妄說

我們看第十科,邪心含魅妄見妄說。 這個邪心怎麼說呢?在修行過程當中,我們是先從...

「六時」指的是哪六時

《論語》中說: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莊子知北遊》云:人生天地之間...

把因緣這個門關掉,真如的門就打開了

《楞嚴經》跟《法華經》的共同點,都是正念真如,都是把心帶回家。 《楞嚴經》偏重...

求生華藏不容易,陰境現前反見娘

有兩個發願求生華藏世界的同修,有一天,其中一個得病,另一個去探視。眼看他病入膏...

「無色界」是什麼意思呢

無色界天的人:就是修禪定的人他達到色界第四禪的時候,他住在四禪裡面,時間久了心...

世間最勝的福田

過去,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法,帝釋天帶領天子們前來請法,請問世尊何處是種...

「四劫」指的是什麼

我國傳統文化中,提到劫,總伴隨著萬劫不復、在劫難逃等不吉利的成語。而且 劫和難...

佛教的齋日與齋月

唐玄宗不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還對齋戒與祭祀活動尤為重視。史書記載,開元年間全...

處理和化解煩惱的方法

古代禪師提到對治煩惱時,常用斷和轉這兩個字。我們現在對待事情都說要處理處理,為...

四種陀羅尼有何含義

陀羅尼這句話,是翻個能遮、能持的意思。遮,就是滅除一切惡法叫做遮。能持,就是修...

在佛法裡面能夠修行,要有兩個條件

世間上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加阿修羅就是六道,如果不加阿修羅就是五道眾生...

學習佛法,你不會白辛苦的

我們供養佛、供養佛的舍利,當然就是香、花,這個地方說出來各式各樣的供養。這樣供...

信願行三者要互滲具足,才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問:持名判行行,則是助行,何名正行? 答: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蓋無...

南方世界的五尊佛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

西方世界的七尊佛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

每一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福報在頂著

所以,講到這個無常的世間,凡夫執著是常。受皆是苦,而凡夫把它當作樂,我們這個色...

我們的本性跟我們的心,跟這個意識有什麼不同

跟諸位講清楚,本性照說是不可說的,因為他是不可思不可議,講不出來,看不到,聽不...

心性寂淨到極點,光就出來了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也。 這是解釋阿彌陀佛光...

要成就法門無量誓願學,還是到西方極樂世界最方便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

釋迦牟尼佛也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

復次,只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轉劫濁為清淨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

在病苦中如何能信願念佛

問: 請慈悲開示,在病苦中如何能信願念佛? 大安法師答: 你提這個問題好像就在...

吃素的常見疑問

一 學佛一定要吃素嗎? 對於學佛是否一定要吃素的問題,弘一法師曾在一篇文章中作...

人道難生佛乘難遇;失此不求度脫,千生萬劫何期

三、思惟暇滿難得。 閑暇圓滿的人生是難得的。前面兩個思惟生死的過患、思惟死歿的...

生命是讓你來歷練的,把今生當真,臨終往生就很難了

《楞嚴經》在看今生,是認為今生的生命,是沒頭沒尾,你本來沒有,後來也沒有,就現...

我和觀世音菩薩是「同學」

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左脅士,與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 觀世音菩薩...

一生的修行過程中,只需一聲佛號一部經即可嗎

問: 請問在一生的修行過程中,只需一聲佛號即可,還需一部經伴隨嗎? 大安法師答...

藏地與漢地的極樂世界畫像為何風格迥異

問: 藏地與漢地的極樂世界畫像風格迥異,這是什麼原因?跟人文地理風俗有關係嗎?...

忽於中夜,遙見遠方街巷親族眷屬,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辛九,逼心飛出夜見遠方。 這個逼心,就是說那個止觀的力量去逼迫無明妄想,突然使...

四體忽然同於草木,若作聖解,則受群邪

看第七科,塵併入純燒斫無礙。 這個塵指的是內外的四大。內在的叫色身,外在的是五...

忽於夜半,在暗室內,見種種物

我們看第六科, 心見密澄暗室睹物 。 這個心見,就是在禪定的內心當中產生這個見...

見勝成慢這種大我慢魔如何對治

他這種我慢心,我們看佛陀他的對治方法。 此名見勝無慧自救,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推薦】平常散亂心念佛可以滅罪和往生嗎

問:臨終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稱名,亦除罪否? 答:如日出,群暗消,稱洪名,...

凡夫的時候最好不要有神通

神通這件事,從凡夫、或者是聖人得神通的經過來看,一定要有禪定的功夫,沒有禪定的...

如果太快樂了,你會不會放逸

當然生活快樂一點也好,我也不反對。但是你要小心一點,如果你太快樂了,你會不會放...

因果究竟是同時還是不同時

這裡,講到兩個觀念:因果不同時跟因果同時。 第一、我們一般在論斷因果,是偏重因...

是什麼力量讓業果相續呢

我們講到緣起篇的第二個重點業果相續。 前面一科我們講到業果的形成。業力是第六意...

如何消除慾念

問: 在學佛修行中,如何消除慾念? 妙境法師答: 對,這是個問題。學佛修行中,...

如何修行才能培養福德因緣

問: 如何修行才能培養福德因緣? 妙境法師答: 培養福德因緣,第一個要發好心、...

如何替眾生做善事,讓他們從三惡道往生到三善道

問: 感恩師父的開示。如何替十方眾生做善事,他們才能夠從三惡道往生三善道呢? ...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這裡舉出個例子,這例子是《大莊嚴經論》裡面講的。就是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老人,...

寧可執著這個有,也不能去執著那個空

一般的人喜歡談空性,談無相,認為談空很高妙,他不知道談妙有更圓頓。對我們修行人...

上方世界有十佛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

念到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打成一片

古德都有個偈子,他是這麼表示,事持和理持怎麼過渡,怎麼樣轉化的:恰恰念佛時,恰...

遠離聞法的三過與六詬

我們講一下,聞法的正確心態,我們側重地講一下聞法功德要遠離幾種過失。希望在接下...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

惲又。江蘇常州人,平日一向持誦《金剛經》,他的長子與麼兒都修習淨土法門。 有一...

水陸法會與外壇釋義

水陸法會的全稱是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亦稱水陸道場、水陸大會、水陸會、水陸...

往生極樂的三種不可思議功德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我見者,...

對照一下,這五種煩惱有沒有

再看煩惱濁。煩惱濁,前面講是見惑,煩惱濁就是思惑。這裡舉出五種根本煩惱,開出的...

厭離色身,欣求極樂

再看這個眾生濁。眾生濁就是我們的見惑還有思惑,它這個煩惱作為動力,起惑造業所感...

在娑婆世界念佛,極樂世界房子就都有了

你看這個妙因妙果吧。對這樁事情,《淨土聖賢錄》都有記載,就是沒有往生的時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