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1頁)

淨土法門是自力的信願念佛,和他力的本願接引相結合

所有通途的修行方法,都屬於靠自己的力量,艱辛跋涉地往佛果上走,唯有淨土法門叫做...

無佛時代,入不退轉的幾種難行

我們總覺得自己修得不好,修得不行,還差勁,那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是不是我們的路子...

莫到死來方修道,孤墳都是懈怠人

生死大事,要解決了生脫死這件事,這是真正的大事兒,須當預辦,就是要預先置辦什麼...

向觀世音菩薩求子,為何得不到

這件事是在觀世音菩薩的感應記上記載的事情。在劉宋的時候,在中國現在的浙江湖州的...

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

文殊菩薩大慈大悲,為初發心的菩薩生死有畏這個問題要解決,所以提出這個問題,菩薩...

菩薩有四法,攝諸善根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法,攝諸善根。何謂為四?在空閑處,離諂曲心。諸眾生中,行四...

如何讓我們臨終不易起顛倒

如果你把人生看成是真實的,什麼都是真的,真的有某些人,真的有些事情,雖然你發了...

為什麼不讓顯現神通

我以前在學佛之前學過外道,我還親近過幾個高人,我那個時候也不知道他們叫外道,但...

每一次的聞法,都在心中起了滅惡生善的力量

一個人會產生憍慢,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這個事情: 有一種人是愚癡,就是說他這...

打過佛七跟沒有打過的人修行上有什麼差別

我們都打過佛七,這個止應該是會退失的。你念佛的時候,剛開始的時候是強迫,因為你...

淨土宗十三代祖師簡介

淨土宗歷代祖師分別是初祖慧遠大師、二祖善導大師、三祖承遠大師、四祖法照大師、五...

以為做了善事就了不起,其實不能得解脫

問: 若有人說佛教是因果教,做善事有快樂的果報,做惡有不快樂的果報,師父意為何...

不眠夜長,疲倦道長,愚生死長,莫知正法

不善不生,善法不滅。 罪過的事情不要現起;有功德的事情不要滅,叫它現起而不消失...

為何受戒的人若破戒,比不受戒的人罪業輕一點

有的人:你們受戒了,你才破戒;我不受戒,我沒有破戒!有這種說法。其實不是的。你...

一切賢聖皆從念佛而生,一切智慧皆從念佛而有

原夫圓觀亦無淺深。而淺深宛然。敘開念佛五門。第一稱名往生念佛三昧門。第二觀相滅...

念佛只圖快、圖多有什麼缺點

念佛最妙的方法是什麼? 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者,...

怎樣勸親屬念佛

自己改惡修善,一心念佛,凡一切親故並有緣之人,亦當以此教之。其反對之人,當作憐...

皈依三寶,彌勒初會解脫生死

如經云:有人受三皈依,彌勒初會解脫生死。 說我們真正能夠在釋迦牟尼佛的法當中,...

墮入龍身的小沙彌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 諸法...

四念處之觀心無常

這個四念處,它的本法是四諦法。四諦法裡面有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這個裡面的修...

修行的重點,要從我法二執去對治

是以欲透塵勞,須知要徑;將施妙藥,先候病源。若細意推尋,冥心體察,則何塵而不出...

「唯」遮境有,「識」揀心空

「唯」遮境有,「識」揀心空。離有無邊,正處中道。 在《成唯識論》裡面解釋唯識:...

臨終開示要特別避免的一個障礙

《安樂集》言:又《智度論》云,一切眾生臨終之時,刀風解形,死苦來逼,生大怖畏,...

【推薦】對地獄業境現前的老人臨終開示

下面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開示的重要性。 比如通過觀察,我們發現臨命終人出現的徵兆...

對淨土「他力」的善解、善用與善得

淨土法門是以他力為主的得度方式,從修行者而言,信、願、行三資糧是學修淨土的根本...

福報不是一輩子修來的

我們現在講說,一個人,眾所欽敬,諸天衛護,這裡面是有法的。為什麼說修福的人,他...

為什麼有些聲聞弟子示現有三毒的煩惱跟習氣

我們看本跡之相。 示眾有三毒 又現邪見相 我弟子如是 方便度眾生 若我具足說 ...

無論你觀佛的形象,還是念佛的名號,都是在作佛

問:《觀經》專明作觀,何謂不勞觀想? 答:此義即出《觀經》,彼經因勝觀非凡夫心...

魚離密網游滄海,雁避虛弓入遠天

魚離密網游滄海,雁避虛弓入遠天是說的譬喻。我在這個娑婆世界不可以嗎?我可以嘛,...

修福沒有修慧,又造了很多罪

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 我剛才說我們出家人丑陋的事情──爭徒弟,你們...

遠離無益的苦行

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進覺分。 這...

兩土比較,它的苦樂懸殊很大

上面從概述的角度談到西方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極樂。那麼下面這個註解呢,就具體...

什麼是緣修與真修

(三)十界差別: 圖片 釋義 這個觀念我們再把它強調一下。本經的正修,一心三觀...

思諸法如夢,降伏現前的愛取煩惱

正示觀行分成兩個觀行,來降伏我們的現前煩惱: 第一個、思諸法如夢;第二個、觀心...

圓通法師入竹林寺

在《高僧傳》上說到一位高僧的事情,這件事是在南北朝在北齊的時候(這個齊最後是為...

無心即是真清泰,有染如何望寶蓮

無心即是真清泰,有染如何望寶蓮,這兩句話是說到阿彌陀佛國的方法。無心即是真清泰...

來往輪迴從此息,死生煩惱莫能纏

來往輪迴從此息,死生煩惱莫能纏, 我們在這個世界,有時候生,有時候死,生死的時...

驕傲狐狸的譬喻故事

我現在講一個小小的故事。有一個,在山裡面一個隱士,這個隱士,他雖然是隱起來了,...

如狼守齋的故事

在我們出家人的廣律(藏經裡面的廣律)上說一件事。這是佛在世的時候,也可能有這麼...

因地心和果地覺如何融合

此經獨詮無上心要,諸佛名字,並詮無上圓滿究竟萬德,故聞者皆為諸佛護念。又聞經受...

你修行的淨土實際是你真如本性當中具足的

大家注意這個自。自,意義非常深邃、深廣。我們讀《無量壽經》,講阿彌陀佛在因地當...

凡聖同居土由兩種能感的因所構成

此等莊嚴,同居淨土是增上善業所感,亦圓五品觀所感,以緣生勝妙五塵為體。 凡聖同...

菩薩眾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

佛為法王,文殊紹佛家業,名法王子,菩薩眾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實智不能證解淨土法門...

什麼叫魔境?如何對治魔境

我們這一科講到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當我們對於我們的五陰身心世界開始迴光返照...

心上完全放下,利益眾生的事情可以照做不誤

彭紹升。法名際清,字允初,一字尺木,蘇州長洲人。幼年時聰穎有智慧,十六歲中秀才...

一個人的好壞是不決定的

在儒家的道理當中,有兩句話提到內心的重要性: 第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古代...

兩舌與惡口為何都是重罪

我們看這個天人的口業有四種,我們請合掌先念一遍: 四、不妄語-止善:止虛言誑他...

以果地覺作因地心,把彌陀功德轉為我們的功德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功德到底在什麼地方?他的理論依據在什麼地方?我們知其然...

阿彌陀佛有這十種力量

一個菩薩斷了一切煩惱,圓成無上正等正覺,得到佛的十種稱號,他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

何故極樂在西方

問:何故極樂在西方? 答:此非善問。假使極樂在東,汝又問何故在東,豈非戲論?況...

冬瓜和尚的往生故事

為什麼淨土法門要用苦樂對比這樣的明顯地把他表現出來?就是通過這種苦,讓我們生厭...

佛法為什麼要特別強調「無我」的道理

說身無我這個無我的道理,本經上也是常常提到,般若經裡邊也常提到,但是就是好像也...

生死無數劫,聞佛無量德

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 在《付法傳》上說到一件事,說闍夜...

何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問: 何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妙境法師答: 何謂唯心淨土?我剛才說:諸法意先...

世間上事情都是無定相的

無定相,這個定相怎麼講呢?就是不可以改變的,叫做定相,它決定是這樣子,是不變動...

天界的果報

這個天界的果報我們簡單地解釋一下。在進入正題之前,一般佛教都是先講果報再講因地...

這個罪業還沒有成熟,你就有希望消滅它

丙二、具足五緣 一、請聖明證。二、說己罪名。三、立定誓願。四、讀誦禮拜。五、如...

懺悔的方法——理懺

理懺:無生懺。言理懺者,既在智人,則多方便,隨所施為,恆觀無性。 前面的事懺,...

這個利他的心好處很多,會減少很多罣礙痛苦

最後講一個小故事,讓諸位去體會一下。這個故事不一定是真實的,但重點不在真假,而...

捐贈器官與臨終助念問題

報載某師鼓勵人死後捐贈器官一事,引起修淨業者臨終助念的問題,以為:既然死後即可...

執持這句名號時,就在「無住」

問: 眾生如何降伏其心,除念佛外還有其他嗎? 大安法師答: 當然有啊!佛應眾生...

為什麼極樂世界那麼多金銀珠寶,不是要我們不貪著嗎

問: 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多金銀珠寶?佛經裡也強調這些,我們不是要斷捨離、苦...

無倒亂第一的離婆多尊者

星宿尊者,無倒亂第一。 這個星宿就叫離婆多。他的這個出家的因緣也很有意思。他有...

吝法小氣得愚癡的果報

繼道尊者,因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 繼道尊者就是周利槃陀伽。他為...

唯識學把妄想的產生分成兩種

第六意識在受用外境的時候,這個了就是包括了受用跟想像,這個明瞭包括受用果報,第...

不能遠離五陰的愛取,就不能遠離三界的生死

《楞嚴經》講出一個譬喻說,像這個大海,大海就表示我們不生不滅的整體生命。大海由...

同樣是阿羅漢,道力還是有深淺的不同

在這個《海龍王經》上說到一件事,佛這個時候到海里面為龍王說法,這個海龍王看見佛...

均提沙彌為何前生墮落為狗

佛在世的時候,和現在一樣,就是有很多的人做生意,像我們在這地方做生意,或者遠遠...

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

佛雖然出現世間了,佛本身沒有去度化眾生,而是變化一個人去度眾生,以佛所化人而作...

濟顛大師的末後偈

這個《濟顛僧傳》的最後邊,最後就是濟顛這位高僧臨走的時候說一個詞: 六十年來狼...

名號跟我們心性的關係,實在是太微妙了

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

捨掉這些真妄交攻時,生出的種種妄境

若捨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捨覺分。 我們修行的過...

佛陀證得的四種無畏

四種無畏, 第一是一切智無畏。 一切智就是不是那個聲聞的一切智,是佛的一切種智...

修行時常常會面臨的兩個問題

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察...

味欲的過患

四、訶味欲者:所謂苦、酸、甘、辛、鹼、淡等,種種飲食,餚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

香欲的過患

庚三、明香欲過患 這個香是鼻根所對的境界。 三、訶香欲者:所謂男女身香,世間飲...

在本來無一物處當中,提起佛號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這個念佛法門...

這句佛號怎麼念

這句佛號怎麼念呢?印光大師說:一句彌陀念誦聽,十句成片三三四。淨土宗它是以音聲...

淨土宗的人,你要成就兩種觀照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這個見就是感應。憶佛主要是一種智慧門...

逆境是你最好的往生增上緣

清王貞生,江蘇昆山人。父親王彥敷,是親近鄉學的讀書人,平日崇敬奉持三寶。但是兒...

若是你有佛法的功課,他那巫術就無效了

我現在再講一個故事。大菩薩依如來功德之力,我們凡夫怎麼辦呢?我們凡夫怎麼依如來...

供僧後又受八關齋戒,得到這樣的現報

我講一個故事聽聽。這個人,他是一個很貧苦的人,夫婦兩個人生活困難,雖然各地方出...

求勝上心太厲害,煩惱特別重

如何懺悔?【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妒諂曲,求勝上心】希望就是發願,要常常發願。...

什麼是佛教所說的「三障」

賽場上,人們希望成為不被障難阻撓、成功達到目標的勇士;佛法中,也提醒人們要滅除...

何謂四加行位

問: 何謂四加行位? 妙境法師答: 四加行位是我們用功坐禪的人,由凡而聖,經過...

人的壽命在增還是減

諸位知道我們現在在減劫中,成住壞空,我們已經到了住劫的末端了,相對平穩的劫,住...

執持名號具足四緣

此等莊嚴,同居淨土是增上善業所感,亦圓五品觀所感,以緣生勝妙五塵為體。 就是凡...

透過彌陀名號無量光的德能,馬上就獲得了三種利益

由於這個名號裡面具足著無量光的義理、境界、德能,那麼這個無量光也是一切眾生本具...

往生淨土有甚深的功德利益

前面是談信願行的信,下面就是談願了。就這一部分特別地勸勉我們這些眾生,應當求生...

什麼是阿鞞跋致

首先來理解一下,什麼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有的翻譯叫阿惟越致,中文的意思就是不退...

誦持楞嚴神咒的功德、方法與注意事項

有云:咒心即佛心。持誦咒心即誦佛心,與佛心相接,受佛氣分,而佛心遠離諸過患,持...

利根能七日不亂,鈍根僅一日不亂

一日至七日者,剋期辦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亂,鈍根七日方不亂,中根二、三、四、五、...

疑心生暗鬼

問: 我的岳母剛剛在三個星期前因病往生了。之前,都有同修來助念《地藏經》,最後...

邪心含魅妄見妄說

我們看第十科,邪心含魅妄見妄說。 這個邪心怎麼說呢?在修行過程當中,我們是先從...

「六時」指的是哪六時

《論語》中說: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莊子知北遊》云:人生天地之間...

把因緣這個門關掉,真如的門就打開了

《楞嚴經》跟《法華經》的共同點,都是正念真如,都是把心帶回家。 《楞嚴經》偏重...

求生華藏不容易,陰境現前反見娘

有兩個發願求生華藏世界的同修,有一天,其中一個得病,另一個去探視。眼看他病入膏...

「無色界」是什麼意思呢

無色界天的人:就是修禪定的人他達到色界第四禪的時候,他住在四禪裡面,時間久了心...

世間最勝的福田

過去,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法,帝釋天帶領天子們前來請法,請問世尊何處是種...

「四劫」指的是什麼

我國傳統文化中,提到劫,總伴隨著萬劫不復、在劫難逃等不吉利的成語。而且 劫和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