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論三卷七頁云:得聖性者:謂此心心所法、能得苦法智忍。以能任持一切聖法;故且說彼以為聖性。又餘聖道、雖亦聖性攝;然非此所得;故不說之。有說:見道皆是聖性。有餘師說:一切聖道、皆是聖性。若不爾者;修道無學道中,應不成就聖性。是則不應名為聖者。問:世第一法、唯能引得苦法智忍。於苦法智、尚不能得;況能得餘。云何乃言此得聖性?答:一切聖道、能成聖者,皆名聖性。種類同故。世第一法、得彼一分,亦名為得。如說燒衣。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無合】 p1042 因明入正理論云:無合者:謂於是處,無有配合。但於瓶等,雙現能立所立二法。如言於瓶見所作性及無...禪林用語。榸,枯木之根。打野榸,即叩枯木根之意。原作打野堆,意指聚集眾人,成堆打哄,係福州之諺語。碧岩錄第四...亦名:安居忘不受日 行事鈔·安居策修篇:「問:『遇緣出界,忘不受日,經宿,破夏不?』答:『諸部無文。五百問雲...【無熱大池】 p1061 瑜伽二卷十二頁云:卽於此側,有無熱大池。其量深廣各五十逾繕那。微細金沙,遍布其底。八支德...【無明行相殊勝】 p1078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頁云:復言:世尊!云何無明行相殊勝?世尊告曰:如是無明,隱覆真實...(術語)色界四禪天之第四,最高處也。新譯經論中謂之第四靜慮。...無功用行菩薩者,謂住不動善慧法雲地中所有菩薩,由此菩薩已得純熟無分別智故。...(名數)一相應縛。諸煩惱縛彼同時之心心所法,使於所緣不得自在也。二所緣縛。惑緣境有毒之勢力,縛此所緣使不得自...(術語)智度論五十四所謂,示者為示人之好丑善不善,應行不應行也。如生死為丑,涅槃為好,分別三乘,分別六波羅蜜...【於世間無所取執】 p0749 瑜伽七十卷八頁云:云何於世間無所取執?謂於四顛倒,已永斷滅,永斷滅故;於彼身等...(術語)五蘊之一。在俱舍為五根五境無表色之十一,在成實為五根五境四大之十四,在唯識為五根五境法處所攝色之十一...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鷂山中。時,與五百應...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問: 請問初心與直心,有什麼不同?或者兩者本質相同而只是名詞上的不同? 中台禪寺答: 初心是初發心,初初發菩提心...每天早上,在你吃完早餐準備出門去工作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你會檢查自己是否帶了手機,是否帶了鑰匙錢包,...
文中說到【以聲聞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聲聞。割愛辭親。出家修道。剃髮染衣。具出世之相故】。我這裡還要給大家說...請合掌,南無大佛頂首楞嚴經!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南無大佛頂首楞嚴經!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南無大佛頂首楞嚴經!南無...
好,業力就講到這個地方,就是善惡的問題、強弱的問題、相互激發的問題。接下來,講果報的種類。 果報的種類有三種...當時佛陀在世時,有位阿闍世王,為了奪取王位,害死了自己的父王頻婆娑羅王,自立為王后不久,知道弒父的罪報後,開...
俗世喧囂,紅塵擾攘,我們在其中摸爬滾打,難免會讓靈魂蒙塵。蒙塵的靈魂,就像一面蒙塵的鏡子,讓你看不清自己,迷...在這個時代,要大力倡導求生淨土。我們知道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生死。我們現在是迷惑顛倒,不知道在無量劫輪轉的過程...
得聖性
【法相辭典】
【得聖性】 p0994
上篇:得果初 | 下篇:得三摩地 |
前言三業,茲明須淨。蓋業為繫縛,係縛是苦。欲離苦本,當離繫縛。離繫縛者,謂離所依。所作即業,故當息業。業息系...
無合
打野
安居忘不受日開制
無熱大池
無明行相殊勝
第四禪
無功用行菩薩
二縛
示教利喜
於世間無所取執
色蘊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大藏經】六度集經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初心」與「直心」有什麼不同
懂得隨身攜帶佛法

度眾生現出家相最好
慧律法師《楞嚴經重點提示》

什麼是異熟果?為什麼要加個異熟
寬容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