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大安法師文章
此經獨詮無上心要,諸佛名字,並詮無上圓滿究竟萬德,故聞者皆為諸佛護念。又聞經受...
大家注意這個自。自,意義非常深邃、深廣。我們讀《無量壽經》,講阿彌陀佛在因地當...
此等莊嚴,同居淨土是增上善業所感,亦圓五品觀所感,以緣生勝妙五塵為體。 凡聖同...
佛為法王,文殊紹佛家業,名法王子,菩薩眾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實智不能證解淨土法門...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功德到底在什麼地方?他的理論依據在什麼地方?我們知其然...
一個菩薩斷了一切煩惱,圓成無上正等正覺,得到佛的十種稱號,他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
問:何故極樂在西方? 答:此非善問。假使極樂在東,汝又問何故在東,豈非戲論?況...
為什麼淨土法門要用苦樂對比這樣的明顯地把他表現出來?就是通過這種苦,讓我們生厭...
問: 眾生如何降伏其心,除念佛外還有其他嗎? 大安法師答: 當然有啊!佛應眾生...
問: 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多金銀珠寶?佛經裡也強調這些,我們不是要斷捨離、苦...
星宿尊者,無倒亂第一。 這個星宿就叫離婆多。他的這個出家的因緣也很有意思。他有...
繼道尊者,因根鈍,僅持一偈,辯才無盡,義持第一。 繼道尊者就是周利槃陀伽。他為...
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
若捨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捨覺分。 我們修行的過...
四種無畏, 第一是一切智無畏。 一切智就是不是那個聲聞的一切智,是佛的一切種智...
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察...
此等莊嚴,同居淨土是增上善業所感,亦圓五品觀所感,以緣生勝妙五塵為體。 就是凡...
由於這個名號裡面具足著無量光的義理、境界、德能,那麼這個無量光也是一切眾生本具...
前面是談信願行的信,下面就是談願了。就這一部分特別地勸勉我們這些眾生,應當求生...
首先來理解一下,什麼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有的翻譯叫阿惟越致,中文的意思就是不退...
一日至七日者,剋期辦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亂,鈍根七日方不亂,中根二、三、四、五、...
問: 我的岳母剛剛在三個星期前因病往生了。之前,都有同修來助念《地藏經》,最後...
問:持名判行行,則是助行,何名正行? 答: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蓋無...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也。 這是解釋阿彌陀佛光...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
復次,只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轉劫濁為清淨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
問: 請慈悲開示,在病苦中如何能信願念佛? 大安法師答: 你提這個問題好像就在...
問: 請問在一生的修行過程中,只需一聲佛號即可,還需一部經伴隨嗎? 大安法師答...
問: 藏地與漢地的極樂世界畫像風格迥異,這是什麼原因?跟人文地理風俗有關係嗎?...
問:臨終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稱名,亦除罪否? 答:如日出,群暗消,稱洪名,...
這裡舉出個例子,這例子是《大莊嚴經論》裡面講的。就是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老人,...
一般的人喜歡談空性,談無相,認為談空很高妙,他不知道談妙有更圓頓。對我們修行人...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
古德都有個偈子,他是這麼表示,事持和理持怎麼過渡,怎麼樣轉化的:恰恰念佛時,恰...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我見者,...
再看煩惱濁。煩惱濁,前面講是見惑,煩惱濁就是思惑。這裡舉出五種根本煩惱,開出的...
再看這個眾生濁。眾生濁就是我們的見惑還有思惑,它這個煩惱作為動力,起惑造業所感...
你看這個妙因妙果吧。對這樁事情,《淨土聖賢錄》都有記載,就是沒有往生的時候,他...
剪礙道之荊榛,除當途之瓦石,就是在道路上有荊棘、雜草,它障礙了人走路,你要去剪...
問: 受菩薩戒後給家人做葷菜可否? 大安法師答: 受菩薩戒的人你自己不要吃可以...
問: 修習淨土法門的方法論是什麼? 大安法師答: 方法論就是信願行信願持名。首...
問: 臨終人將往生時,同修去助念,應抓住哪幾點?最快速、最有效、最能減輕亡者的...
問: 永寧寺這麼多老菩薩,常年在這裡修學,風雨無阻,確實看了讓人感動。他們明白...
問: 信女早年未學佛前喜佛,敬佛,並在集市上見一佛陀十字繡頭像,請之並精心繡製...
問: 弟子每天在家作早課,其中一個項目就是背誦經文《無量壽經》。這一個項目我有...
問: 地獄五條根,睡屬於五根之一。學人不解。 大安法師答: 財、色、名、食、睡...
問: 請問《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是不是憶佛...
問: 請問我發願,工資除了家人簡單的生活之外,全部拿出來供養三寶建立道場,幫助...
問: 有真信願不得有一些惰性,但在平時也爭取更多的念佛算切願嗎?專看著佛像念佛...
問: 有位法師說,誦《阿彌陀經》後不能念《往生咒》,說此誦法是雜修。請師父開示...
問: 弟子工作特忙,暫時還未入佛門。這次來參加夏令營,是母親說這次機緣太難得,...
問: 佛教都在說不可著相、著般若,唯有一心,更無別法。請問一心就是我們的佛性,...
問: 佛教界舉行的水陸法會,萬佛法會,學淨土的要不要積極參加?如何參與最好,如...
問: 曾經有位法師講座時雲,一念懺悔能滅無量劫來恆河沙罪,如此而言,則因果作何...
問: 當今放生我認為是一大難事,因為有些時候放生款比較多,我們又想節約一些錢,...
問: 如何禪淨雙修?如何識空性,破空性?修心很重要,而無心可安,識心亦無,法亦...
我們首先要明確打佛七的目的。打佛七的目的就是要獲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工具、船票...
每個人都有佛性。念自性佛,問題是我們雖然有自性天真佛,但當下我們顯現的現象都是...
問: 一、淨業行人信願持名求生極樂,但病苦纏身,臨命終時是否也受四大分離之苦?...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
東林佛號的特點是比較緩慢,並且注重兩個要點,就是一句佛號跟步子統一,一句佛號四...
問: 一種文化或體系,想永恆,想眾生信服,必定有它核心的底層邏輯。請問,淨土文...
問: 我非常相信在極樂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可我是個非常內向,容易走極端...
問: 愛不重不生娑婆。作為有家庭的在家居士,是不是應在可能的情況下,斷除愛慾的...
問: 什麼叫見佛?是見阿彌陀佛的色身還是見自性佛?自性佛是無相無色又有何見呢?...
問: 弟子已聽你講經說法已久,並已皈依,現有兩問:皈依之後,與朋友一起開餐廳,...
問: 我們是皈依了三寶弟子,但有時也在上道家廟。佛教與道教是不是有求大同存小異...
問: 弟子有強烈的出離心,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母親和妻子。請問,如果弟子往生極樂...
問: 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破四相,請師父開示? 大安法師答: 我們眾生都生活在種...
問: 如何放下多年來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大安法師答: 為什麼會怨恨哪?當你怨恨...
問: 每年的清明節,我們都會祭奠我們的祖先。請問,應該怎樣正確的祭奠祖先呢?能...
問: 請教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請問如何理解?尤其是...
問: 當前有個現象,許多出家人不用心誦經弘法,而去專注於沿街拉人募捐。在寺院高...
問: 請你談一下,在當代自然科學極大發展,人類理性普遍提高的時代,如何看待一些...
問: 如何看待佛教教義中的緣起空等教義,與世尊教導我們的種種人生道德訓誡,教、...
問: 法師,有的預知時至要往生,佛友助念了七天,但幾次都沒走,是不是我們這些佛...
問: 人的容忍量有其極限,如果對方經過重複糾正還無法改善,而我的容忍程度也到了...
問: 如何激發一個人的孝心? 大安法師答: 孝心是做人的根本了。百行孝為先,萬...
問: 我念佛時妄想紛飛,都是對世間的貪瞋癡,想清淨就是清淨不了。請問該怎麼辦,...
問: 經裡佛說善根福德因緣,究竟指的是什麼?為何有師兄說,往生彌陀淨土要看因緣...
問: 印光大師的十念法即是從一念到十、再從一念到十,直念下去。又,大勢至菩薩教...
問: 現在有人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說法是謬誤的。這種觀點是否正確?應如何看待...
問: 我是因癔病進入佛門,我想真心地請教,有堅定的信願是我最想得到的,但我認為...
問: 我在以前修行時,頭腦中經常出現讀經、背經和睡中念佛、念經,最近一個時期什...
問: 菩薩戒裡面其中有一條淫戒,是否動念就破戒?請開示。 大安法師答: 這個在...
問: 兩個孩子特別頑皮,常常我為此生氣,打他們、罵他們。其實我也知道不對,可就...
問: 六祖大師曾講過一句前念不生,後念不滅的含義,前念不生是指前世的妄念嗎?請...
問: 當下凡夫業力深重,日常念佛功夫盡力精進,如臨終功夫不純,助念能有多大效果...
問: 每日至誠拜佛對往生的意義? 大安法師答: 拜佛是五念法門的其中一條,就是...
問: 經常有人說能行即是佛,何須念?做的好,不用念,可行嗎?如何解行與念的關係...
世多謂參禪便為有禪,念佛便為有淨土。非但不知禪淨,兼亦不知文義。辜負永明古佛一...
薄拘羅尊者是長相很莊嚴,壽命第一,他活了一百六十歲。他為什麼壽命第一呢?他就是...
第三個偈頌,是法藏菩薩講:我到了成就佛道、佛果的時候,我要使我的名聲就是我名號...
當時別時意的觀點就出於這樣的一個狀態,別時意是在《攝大乘論》,它有一個觀點,就...
惡女人、動物、五逆十惡的人都能往生,為什麼我們不能往生呢?阿彌陀佛的大願是平等...
示無朽曰:尺璧豈寶,寸陰當惜。正念彌陀,信光赫奕。莫貪舊遊,前途永失。 這是開...
明蕅益大師亦曾偈讚蓮祖:世競貴奇特,師專守平常。人盡尚高峻,師獨存謙光。旋萬法...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法門單刀直入、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信願持名,乘托...

因地心和果地覺如何融合

你修行的淨土實際是你真如本性當中具足的

凡聖同居土由兩種能感的因所構成

菩薩眾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

以果地覺作因地心,把彌陀功德轉為我們的功德

阿彌陀佛有這十種力量

何故極樂在西方

冬瓜和尚的往生故事

執持這句名號時,就在「無住」

為什麼極樂世界那麼多金銀珠寶,不是要我們不貪著嗎

無倒亂第一的離婆多尊者

吝法小氣得愚癡的果報

名號跟我們心性的關係,實在是太微妙了

捨掉這些真妄交攻時,生出的種種妄境

佛陀證得的四種無畏

修行時常常會面臨的兩個問題

執持名號具足四緣

透過彌陀名號無量光的德能,馬上就獲得了三種利益

往生淨土有甚深的功德利益

什麼是阿鞞跋致

利根能七日不亂,鈍根僅一日不亂

疑心生暗鬼

信願行三者要互滲具足,才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南方世界的五尊佛

西方世界的七尊佛

心性寂淨到極點,光就出來了

要成就法門無量誓願學,還是到西方極樂世界最方便

釋迦牟尼佛也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

在病苦中如何能信願念佛

一生的修行過程中,只需一聲佛號一部經即可嗎

藏地與漢地的極樂世界畫像為何風格迥異

【推薦】平常散亂心念佛可以滅罪和往生嗎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寧可執著這個有,也不能去執著那個空

上方世界有十佛

念到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打成一片

往生極樂的三種不可思議功德

對照一下,這五種煩惱有沒有

厭離色身,欣求極樂

在娑婆世界念佛,極樂世界房子就都有了

與其怨恨外面的環境,不如轉變我們的內心

受菩薩戒後給家人做葷菜可否

修習淨土法門的方法論是什麼

去助念應抓住哪些重點

如何助老人一臂之力,以盡我們的大孝

供養佛陀十字繡頭像是否不恭敬,應該如何處理

誦經時需要思維內容嗎

睡眠為什麼是地獄五條根之一呢

念佛的同時也要觀想憶念阿彌陀佛嗎

發願要發實事求是的願

爭取更多的念佛算深信切願嗎

往生咒也是彌陀名號內在功德的展示

怎樣調控自己的情緒

心中的佛可否帶我們到極樂去呢

佛教的法會,淨土學人要不要積極參加

一念懺悔能滅無量罪,則因果作何解釋

不定地方不定地點,隨機有智慧去放生

如何禪淨雙修?如何識空性,破空性

打佛七的目的

念自性佛是不是也是念阿彌陀佛

淨業行人臨命終時是否也受四大分離之苦

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東林佛號的特色

淨土文化永恆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修行總是進進退退,該怎麼走下去

居士如何處理好修行與愛慾行的關係

是不是念佛念到清淨心就叫見佛了呢

開了葷食餐廳,該怎樣處理才如法

佛教與道教是不是有求大同存小異的地方

往生極樂後,要過多久才能乘願再來

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破四相

如何放下多年來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清明節應該怎樣正確的祭奠祖先呢

如何理解「人成即佛成」

如何辨別假和尚

佛教是否應該與時俱進,摒棄一些非科學的成分

如何看待緣起性空與道德訓誡之間的關係

念念都想表演給別人看,你是在做一個演員嗎

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是最愚癡的行為

念佛行人一定要有孝心

念佛時妄想紛飛,該怎麼辦

善根福德因緣,究竟指的是什麼

「十念記數法」與「都攝六根」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說法是謬誤嗎

有堅定的信願很難,如何才能堅定地走下去

這個境界好還是先前境界好

菩薩戒的淫戒,是否動念就破戒

想好好修行,但是家庭放不下怎麼辦

「前念不生,後念不滅」是什麼含義

能不能往生靠的是信願

每日至誠拜佛對往生的意義

能行即是佛,就不用念佛了嗎

世多謂參禪便為有禪,念佛便為有淨土

壽命第一的薄拘羅尊者

彌陀名號是實相身

念佛現生定得往生

五逆罪都能往生,我們為什麼不能呢

光陰不虛度、精神不浪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