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宗所論三波羅蜜多之一。又作近波羅蜜。近,指接近於無加行之「無功用地」(即第八地以上)。即自初地至七地之菩薩,於第二無數劫之間,勤修布施、持戒等十波羅蜜,其勢力漸增,不被煩惱所伏,而能伏煩惱;然以故意令煩惱起現行而修行之,非任運無功用之修行,故稱近波羅蜜多。(參閱「三波羅蜜多」573) p3520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佛牙伽藍】 p0654 西域記三卷十八頁云:新城東南十餘里故城北大山陽,有僧伽藍,僧徒三百餘人。其窣堵波中,...(雜語)唐中宗景龍初,詔天下試童行經義無滯者,度之使為僧。試經度僧自此始。見佛祖統紀五十一。...【緣分別所起名境煩惱】 p1305 成唯識論六卷十四頁云:緣滅道諦及他地者,相分與質,不相似故;名緣分別所起名境。...出離差別者,謂依十地而出離故。...【法身】 指佛所說的正法、佛所得的無漏法,及佛的自性真如。二身之一,三身之一。又作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又稱頓寫經。指於一日之內所書寫之經典,或指一日之內書寫經典之事而言。日本自平安朝時代中期起,歷南北朝時代,書...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遇昏暗,遇阻礙,就不能見;天眼是天人的眼,遠近晝夜,都能得...為密教八種旋轉釋之一,十六玄門之一。於觀悉曇五十字門之字相字義,或觀字輪觀之真言字義時,順著諸字之義而觀,稱...【一切自體諸行皆悉無常】 p0018 瑜伽八十六卷十一頁云:復次由五因緣,當知一切自體諸行,皆悉無常。謂一切自...(異類)十王經所說十王之第四。司秤罪人罪之輕重者。十王經曰:五官業秤,向空懸,左右雙童業簿全,輕重豈由情所願...脫離一切之煩惱叫做寂,杜絕一切之苦患叫做靜,寂靜即涅槃的境界。...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
寺廟裡常有專門組織的茶湯會,用來招待施主和香客,這種活動被稱為普茶,就是讓大家都來喝茶的意思。當然了,大家專...一個年輕的戲子跟著師傅學藝,並到處演出,也參與演了很多角色,有時演學生、商人、農夫、乞丐,有時演文人、官差、...
有一天,有學僧問慧日法安禪師: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法安禪師說:狗走抖擻口。 學僧又問:禪師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佛住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的時候,有一天傍晚時分,目連尊者從禪定起來後,就到恆河水邊經行,看到餓鬼道的眾生,每個...
地藏菩薩說,除了供養十方諸佛,還得供養我地藏菩薩。前面說的甚深義理,因為我(指地藏菩薩)是主法者,所以要供養...問: 念佛的感受有深有淺,是什麼原因呢? 常敏法師答: 是每個人與阿彌陀佛的緣分不一樣。所以表現各不相同。南無...
洛陽龍門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在眾多的...
淨土宗大德蕅益大師開示:殺生即殺自心未來諸佛,放生即放自心未來諸佛;若放自心未來諸佛,即真念佛三昧;修此念佛...
近波羅蜜多
【佛光大辭典】
上篇:近果 | 下篇:近圓 |
(名數)謗法與闡提及五逆難化度之三機,如不治之重病也。...
佛牙伽藍
試經度僧
緣分別所起名境煩惱
出離差別
法身
一日經
五眼
順旋轉逆旋轉
一切自體諸行皆悉無常
五官王
寂靜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心念雖難控制,但並非不能控制
在輪迴裡,我們只是一個過於投入的演員

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
餓鬼問前世因緣

地藏占察前,為什麼要念一千聲地藏聖號
念佛感受有深有淺是什麼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