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九卷四頁云:問:已入第二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於毗奈耶中,法爾獲得止息一切聲聞所學自性。能於身語意業清淨現行,故能遠離諸犯戒垢。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第二天道】 p0966 此卽第二靜慮也。大毗婆沙論八十卷十七頁云:復次尋伺滅、內等淨、心一趣、無尋無伺、定生喜樂...(一)出自舊華嚴經卷二十八「十明品」,新華嚴經卷四十四改為十通品。指十地菩薩所具之十種智明,又作十種神通、十種...(書名)宋姑蘇景德寺僧法雲編,共二十卷,六十四目。以經典所用之語,分類編列。如系梵語,則釋以華言,並詳得名之...一般稱心思之歷程為心路,佛典中「心路」一詞則多指心。蓋以吾人之心乃修往佛地之道路,故稱心路。無門關第一則(大...種種生滅,盡是一漏落之相,故曰有漏。而有漏分晰之,有四種相,謂有漏果報四相。即苦、空、無常、無我,有漏之果報...(本生)螺髻仙人之名。智度論十七謂如釋迦牟尼佛原為螺髻仙人,名尚闍梨。常修第四禪定出入息斷,在一樹下坐,兀然...全一卷。唐代善無畏譯。全稱虛空藏菩薩能滿諸願最勝心陀羅尼求聞持法。又稱虛空藏求聞持法經、虛空藏菩薩滿願最勝心...禪家於寒月時,坐於僧堂之爐邊取暖,稱為向火。據敕修百丈清規卷六大眾章日用規範條載,向火時,應先坐於爐圈上,然...【訶利枳舍】 亦云歇裡雞舍,此雲師子發。...普善,梵名 Pūsan。又作布咸神。意謂養育者、繁榮者。為印度古代吠陀經典中之神名。其形像為口中無牙,頭披髮辮,...(人名)唐延興寺吉藏,原為安息國人,其祖避仇移於南海,家於交廣之間。後,移金陵而生藏,年七歲,從道朗法師出家...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龜龍系象之初,人文始著。雖萬八千...
問: 每天一不發願,二不迴向,三不誦經咒,不上早、晚課,只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行嗎?只這樣,能上品往生嗎...人生三不斗:不與君子斗名,不與小人斗利,不與天地斗巧。 人生三不爭:不與上級爭鋒,不與同級爭寵,不與下級爭功...這個思想,剛開始比較不堅固叫思想,當這個思想堅固了就叫知見。這就是我們修習大乘止觀,或者講修習唯識止觀,它智...
讀誦大乘。 對淨業行人來說,主要是讀誦淨土五經。此外,像《法華經》《楞嚴經》《華嚴經》等大乘經典也可以循環去...
淨土法門是一代時教之特別法門。千經萬論皆讚淨土,獨諷彌陀。唯此法門,三根普被,聖凡齊收;唯此法門極簡極易,至...
(第一講) 好,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學子們,大家晚上吉祥。那我們其他的且不說,請大家先端身,我們合掌來三稱本...「有理不一定走遍天下」、「愛他往往反而傷害他」,在善變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現代人如何能關心別人而不束縛他? 如...
在這篇願文中,智者大師闡明了修學佛法的目的和方式。為了實現消滅罪障、助成菩提的目的,大師列出修學三慧和往生淨...
第二地菩薩相
【法相辭典】
【第二地菩薩相】 p0967
上篇:第四靜慮 | 下篇:第八識總有二位 |
(天名)七曜之一。胎藏界外金剛院之一眾。秘藏記末曰:月曜肉色,持半月形,上有兔形。...
第二天道
十明
翻譯名義集
心路
有漏果報四相及不淨
尚闍梨
虛空藏求聞持法
向火
訶利枳舍
普善神
吉藏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無量義經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不發願不迴向不誦經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嗎
人生三論
遇到逆境你會用哪種思想去面對

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略論「一心不亂」

宏海法師:勸發菩提心文
聖嚴法師:多情須講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