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限出家具戒者觀看)
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律疏部 > 正文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與大苾芻眾俱,謂過數量...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甚深秘典,開示如理緣起之義。其旨淵弘寂而無相,其用廣大寬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毗尼日用切要...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序(作者非無標名顯別) 京兆崇義寺沙門釋道宣撰述 夫戒德難思。冠超眾象。為五乘之軌導寔三寶之...佛說梵網經菩薩心地品玄義 明 菩薩沙彌古吳 智旭 述 菩薩比丘溫陵 道昉 訂 夫道窮覺海。必稱性以垂慈。教被群機...明雲棲寺比丘袾宏輯 △楚石琦禪師 行 實 師諱梵琦,楚石其字也。寧波府象山縣人,姓朱氏。年九歲,授經於訥翁謨公。...佛說戒香經...尼羯磨卷上(並序 出《四分律》) 西太原寺沙門懷素集 原夫鹿苑龍城,啟尸羅之妙躅;象岩鷲嶺,開解脫之玄宗。於是三...比丘受戒錄 鼎湖山沙門 弘讚在犙 述 恭惟如來御世。觀眾生機。有上中下。故教設三乘。所謂菩薩。緣覺。聲聞也。乘...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序 太一山沙門釋道宣述 四分戒本者。蓋開萬行之通衢。引三乘之正軌也。自法王利見弘濟在緣。程上...翻刻教誡律儀敘 諸善律儀,佛家之柱石也;道品之樓觀,禪定之心城,皆基於此矣!南山大師,嘗著《行事鈔》若於卷,廣...六妙法門 天台大師於都下瓦官寺略出此法門 六妙門者。蓋是內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逕。故釋迦初詣道樹。跏趺坐草。...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爾時...一、淨壇: 1、唱誦 瑤天玉露。覺海金波。大千沙界灑芬陀。三昧滌塵疴。少水成多。一滴淨山河。 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佛說鴦崛髻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眾多比丘到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佛說六道伽陀經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寺三藏傳教大師賜紫沙門臣法天奉 詔譯 歸命一切佛, 及諸菩薩眾, ...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上(並序) 唐紫閣山草堂寺沙門飛錫撰 客有高信,至吾禪居,前禮致問,辭甚清逸。問吾曰:「修心之人...佛說月光童子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王舍城靈鷲山,與大比丘眾千人俱,聖通無礙悉皆應真,漏結...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不損。」 佛言:「人持飯食施人,有五福德...佛說乳光佛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維耶離梵志摩調音樂樹下,與八百比丘眾、千菩薩俱,國王、大臣...須摩提經(按《開元錄》云妙慧童女經,流志後譯) 大唐三藏法師菩提流支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禪林用語。形容傲慢自負之狀。以雲居山上安置有五百羅漢,其下數百公尺之道路上行人惟覺仰之彌高,羅漢則以傲慢自負...梵語 agaru, aguru, kālāguru, krsnāgaru,巴利語 agalu。音譯阿伽嚧、阿伽樓、阿竭流、惡揭嚕。意譯不動。為沉水...問: 仙是做什麼樣的業才得到這種果報呢? 成剛法師答: 這個附在人體的,《楞嚴經》說,天魔就是指欲界第六天魔王波...曾看過一則故事,美國的林肯總統在選舉前,到參議院演講,當時美國社會存有門戶觀念,有位參議員出言侮辱他:「林肯...佛教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處於生滅成壞中,所以稱無常。 人生是無常,富貴是無常,生老病死更是無常,正...
問: 怎樣才算真信切願?是不是不必身勞形苦的念佛,也可以往生?看到法師念佛時很享受,可是弟子怎麼覺得安住在佛號...
我們常常覺得念頭是一段一段的,實際上不是。心像一條流動的河,無數的念頭剎那生滅,相續不斷,前一個念頭剛過去,...佛學與學佛 很多人都以為佛學很不容易懂,因為專門性的名詞太多、經典太多、論書太多、教理思想的派別也太多,初進佛...
宋朝大儒朱熹,有一次曾任福建崇安縣知縣,在這期間曾被一個刁民設計而錯判一個盜葬墓地案件。事後發現真相,朱熹非...夫修道之本體,須識當身心,本來清淨,不生不滅,無有分別,自性圓滿。清淨之心,此是本師。乃勝念十方諸佛。 問曰:...
臨命終的人往生,他必須把心調整像鏡子一樣,這個很重要!諸位你們知道鏡子的特點是什麼?諸位知道嗎?對,對來就有...一個修行人的出離心和對世間的貪戀心,兩者是此長彼消的關係。如果對於佛道有很強的好樂,對世間的貪戀之心自然就會...
念佛免災減災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即宿業所牽,及轉地獄重報,作現生輕報,偶罹此殃。...
臨命終時,我們沒有辦法選擇是在那一個舒服的時候,無論是三十歲,或八十歲,總是活這一生最老又最累那天,所以只能...
【註音版】沙彌律儀要略
菩薩戒弟子云棲寺沙門袾宏輯
上篇:【註音版】禮拜觀世音菩薩儀軌 | 下篇:【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起信論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
梵網經玄義
皇明名僧輯略
【註音版】佛說戒香經
尼羯磨
比丘受戒錄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
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
六妙法門
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
金光明懺齋天儀規
佛說鴦崛髻經
佛說六道伽陀經
念佛三昧寶王論
佛說月光童子經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佛說乳光佛經
須摩提經
【佛教詞典】雲居羅漢
【佛教詞典】沉香
造了什麼業才會墮落成附體的大仙
與敵人做朋友
學會用感恩心對待人和事

【推薦】法師念佛時很享受,為何弟子卻覺得很難受

念頭像一條流動的河
聖嚴法師《在家居士如何學佛》

此地若發,是有地理;此地不發,是有天理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最上乘論》

把心調整像鏡子一樣
大安法師:生命就在呼吸間

挽回天災人禍第一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