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的供養

今天講的內容都關係到我們怎樣做人,怎樣修行,怎樣務實,怎樣修自己的德行,一共三個題目,其內容都關係到人一生一世的大事情。

一、修養八要

(一)身要穩重。一個人身輕氣浮,坐臥不寧,對學習和工作都是一種障礙。身要穩重,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儀表端莊,為人持重,則能成就大事,擔當重任。

(二)意要安寧。心神不定的人難以抵禦外來的引誘。外在世界總在誘惑我們,要努力降伏其心,讓意念凝然安定,情緒穩定,持五戒、修十善,修習禪定,念佛持咒,心意有所依托,妄想則會減少,神清氣爽,意志安寧。

(三)色要溫雅。色指表情,心神安定,待人友善和氣,面色自然溫雅。溫就是溫柔、溫暖,雅就是文雅、雅致。內心和雅,面色的表情自然溫雅。這是一種修養,需要長期堅持,時刻要求自己,克服浮躁的毛病,做到溫文爾雅,文質彬彬,面和心善。

(四)氣要和平。所謂和氣生財,經常生氣,影響身體健康。心要平,氣要和,和為貴。做到心平氣和,必須內外結合,身心相應,環境與心靈相統一,生活與信念相一致,借助外在悠閑清淨的環境,調適內心的淡定。促成心平氣和,以利身體健康。

(五)語要簡切。說話要簡單明瞭,懇切至誠。要謹記:少說話永遠是事業成就的良方。不要說虛情假意的話,不要說言不及義的話,不要說有傷和氣的話,不要說有是非嫌疑的話。不要輕諾而不兌現,開空頭支票。說話要有誠意,少說廢話,言多必失。

(六)心要慈祥。要以感恩的心、包容的心、分享的心、結緣的心、慈悲的心對待一切人和事,心才會安詳,心氣才會平和,慈祥才會顯露。慈祥是內心充滿真誠喜悅的自然流露,切記不可裝腔作勢。

(七)志要果毅。立志要果斷,堅忍不拔有毅力。要成就大事業,必須有大志向,立志果斷堅決,說做就做,做就做好,堅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廢。有堅強的意志,果斷的言行,還要有溫柔淡定的心態,三者缺一不可。

(八)思要縝密。在為人處事之際,一定要周密思考,不要輕易肯定或否定一件事,也不要輕易地承諾一件事。用心周詳縝密,自然成事有餘。

修養身心,一共八條,此乃舉其要者而言,其實要把每一條都做到位,必須八條都做到位。身心修養是提高個人整體素質必由之路。這八條,一中有八,八中有一,綜合要求,不可顧此失彼。

二、五多五病

這裡講的「病」就是障礙的意思。人如果在某些方面的修養不到位,就會產生障礙,影響學業、道業、事業的成就。

(一)多事為讀書第一病。讀書、學習,包括誦經,都要有閑暇的時間,多一分安靜,少一些閑事,靜下心來,讀些好書。我們經常說事情忙,無暇讀書。其實只要善於安排,每天擠點時間讀書還是可以的。要讀書學習,一定要少事,少事就少煩惱,多事就多煩惱。有時無事找事;有時一事過後念念不忘,耿耿於懷,心裡不得安寧,要想讀書學習,心卻靜不下來。多事為讀書第一病。要學習、要讀書、要誦經,以少事為妙。「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正常的人際交往不可缺少,但要一切隨緣,以省事為要。不可無事找事,把有限的光陰用在學習、讀書、事業和修行上。在所有財富中,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

(二)多愁為養身第一病。多愁善感的人一般身體都不好。很多人都知道《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就是愁死的,她總是放不下,面對大觀園裡各色人等的種種矛盾和煩惱,有事愁,無事也愁,懷疑嫉妒,愁腸百結。大家可能會發現,凡是多愁善感的人,一般面色都不好,心事多,晚上睡不好覺。做人一定要豁達一點,開朗一點。

要加強學習,多看經書,了知煩惱從分別而來,從習氣而來。一切煩惱都是自我設計的。面對同樣一件事,有的人事過境遷,若無其事,雨過天晴不留痕跡;若換另外一個人,可能會事事有觸動,時時有煩惱,耿耿於懷,茶不思,飯不想,睡不香。要想修養身體,要想有一個健康、強壯的身子骨,就一定要把憂愁化為快樂,人生幾何,要在歡喜中度過每一天。

所謂「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每天都以笑臉面對這個世界,以歡喜的心告別每一天,以感恩的心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晚上休息時心裡不要想事,特別是不要想不愉快的事。世間的事十有八九不圓滿。要學會放下,要學會為自己排憂解難;要多讀聖賢書,多與聖賢溝通,多與哲人溝通,在潛移默化中化解心頭的憂愁。心中有了喜悅,精神得到昇華,身體也會健康。

(三)多言為處世第一病。所謂言多必失,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當說的話就說,不當說的話就不說。話說多了,有時會影響人際關係的和諧。有的人,人緣很好,不管走到哪裡,大家都生歡喜心;有的人不管走到哪裡,大家都有意無意地想避開他,說話都不想讓他聽到,恐怕經他傳播後成為是非。少說話,多做事。

聖嚴法師教誡他的弟子,要「多看、多做、少說話,快手、快腳、慢花錢」。要想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就一定要在說話上掌握好分寸,該說的話也要三思而言,不該說的話堅決不要說,所謂「話到口邊留半句」。古人云:「涵養怒中氣,謹防順口言,留心忙裡錯,愛惜有時錢。」通過這樣的訓練,就能在處事待人中廣結善緣,留有餘地。

(四)多智為立志第一病。這個「智」是就其負面意義說的,即「世智辯聰」。主意多了,往往會成為人生成就的障礙。因為腦子過於靈活,沒有原則性,沒有主見,會經常改變主意,性格不穩,今天想做這件事,明天想做那件事,意志不集中,結果一事無成。

(五)多費是持家第一病。上面引的古人說要「愛惜有時錢」,就是要勤儉過日子,「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學會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不能超額、超計劃地消費。養成勤儉節約、艱苦朴素的好習慣。我們寺院的每一分錢都是施主佈施的,我們一定要節約、惜福、惜緣。「愛護常住物,如護眼中珠」,要珍惜因緣和資源,不可亂用一分錢。我們既不紡紗,又不織布,雖然過的是粗茶淡飯的日子,但也衣食無憂。要感恩十方護法,感恩政府,養成節約的習慣,保持修道的熱情。切不可在物質上追求享受,生活要平民化。外在的物質追求多了,內在的精神就會減少。

三、五不原則

宋朝晦堂禪師說:「久廢不可速成,積弊不可頓除,優遊不可久戀,人情不能恰好,禍患不可苟免。夫為善知識,達此五事,涉世可無悶矣。」此語載於《禪林寶訓》。清初雲峰智祥和尚作《禪林寶訓筆說》,評點晦堂禪師這「五不」時指出:「此篇教住持涉世免害之方也。」這「五不」雖然是針對僧團長老說的,但對一般人也有很深刻、很現實的啟發教育意義。

(一)久廢不可速成。要挽回久廢之事,必須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特別是要恢復一些好的傳統,更要有耐心。一切事都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不是你想做就可做成。要務實,要從實際出發,速成必速廢。做的過程也是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的過程。雲峰和尚說:「凡久廢之事,不可祈以速成,速成必易壞也。」

(二)積弊不可頓除。我們今天面對的現實是僧尼素質有待提高,寺院管理有待加強。這是過去幾十年、上百年造成的,想要馬上改變不大可能,需要慢慢做工作,所謂久廢不可速成。有些好的規矩廢置已久,無人提倡,想馬上立起來,那也是很難的。過去叢林冬參夏學打禪七,一年四季都在修道,現在客觀形勢變了,要恢復過去寺院的道風,不能完全照搬,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推進。有些積習明明知道是弊端,由來已久,也難以頓除。正如雲峰和尚所言:「積聚弊病,不可頓為革除,頓除返增弊也。」

(三)優遊不可久戀。出家人切不可迷戀於悠閑散漫的生活,要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古人講:「業精於勤荒於嬉。」一定要勇猛精進,愛惜光陰,要給自己提要求、加任務。和尚到底是做什麼的?我經常講,當和尚就是自找苦吃。因為出家人拋棄了俗世的一切生活享受,過清苦寂寞的生活,每天起得早,睡得晚,勤修苦練,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當和尚一定要有這種吃苦的精神,才能當個好和尚。

釋迦牟尼佛也是自找苦吃,舍棄王位,修苦行,化飯吃。我們都要向釋迦牟尼佛學習,都要「自找苦吃」,沒有這種吃苦的精神,出家生活不好過。身要穩重,意要安定,色要溫雅,氣要和平,不可迷戀於悠閑適意的生活。雲峰和尚說:「優遊之境,不可久長留戀,久戀必易變也。」

(四)人情不能恰好。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隨時都有變化,哪能恰到好處呢!要學習用慈悲的心、結緣的心對待每一個人,寧可人負我,不可我負人,一切從嚴要求自己,增進相互理解,化解矛盾,和合共住,和諧共處。人情恰到好處,那是一種很高的修養境界。要知道人情不能恰到好處,是一個不可改變的現實。我們生活在一個有很多缺陷的現實世界中,必須正確面對,不能有幻想。雲峰和尚說:「人情世故,不能全美恰好,恰好必難得也。」知足者常樂,知安者自榮。

(五)禍患不可苟免。一切遭遇都有因果,是禍躲不脫,躲脫不是禍。我們不做犯法的事,不做有違道德的事,自然就能避禍免災,心安理得。同時也要懂得感恩,處處以感恩的心態為人處世,就會少一些誤解,多一些理解。有寬容慈忍的心,就會得道多助,免遭禍患。雲峰和尚說:「禍害患難,不可苟且求免,苟免必多事也。夫為善知識,達此五種事緣,涉歷世間,自然無所憂悶矣。」

 

雲峰和尚總結:「難得到這般田地,到得即克昌運祚矣。」這篇《新春的供養》,基本上是針對僧團講的。從僧人個人的身心修養,到擔任住持、出世為人,都點到為止,不能深入展開,克實指陳,目的是想借此講話,引起僧團重視學習《禪林寶訓》這部集古代寺院管理、住持個人身心修養、出世為人經驗之大成的禪門寶典。我從1953年任雲門寺監院,就開始學習《禪林寶訓》。當時有人告訴我,這部書是寺院管理的教科書。我記住了這句話,六十年來斷斷續續瀏覽玩味,樂在其中,其味無窮。在新春到來之際,特拈此一話題,供養現前僧俗大眾,願我同仁「削勢利人我,趨道德仁義」,挽禪江於既倒,續慧命於將寢。同申迴向,共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