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出家文章

【推薦】倓虛法師出家後度化妻子的精彩對話

一九二零年,我和禪定和尚,離觀宗寺,一塊回北方,預備到北京去請藏經,路過營口。...

【推薦】造寺供養舍利,非比丘正業

《僧祇律》記載這段迦葉尊者在佛陀圓寂之後,對比丘們所說的話。佛陀圓寂之後,有些...

【推薦】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

一日,舍利弗與維摩詰辯論不二法門,辯論到最精彩處,天女飄逸而來,向聽眾散下鮮花...

【推薦】佛教寺院養老——福鼎資國寺彌陀村安養院入住指南

1、彌陀村安養院的宗旨和緣起 資國寺住持賢志法師發起悲心大願,以文化、教育、禪...

【推薦】千億天神皆願供養這種修行人

東山佛學書院是由東山高中的副校長,與教務主任、訓導主任等,他們幾個熱心的佛門在...

【推薦】除糞賤民出家證果 佛陀詳解前世因由

編者按:今天這一篇故事出自《賢愚經》,原題為尼提度緣品。這篇故事講道,尼提比丘...

【推薦】戒律中對僧人從事占卜算命的觀點

佛教的基本義理是反對占卜算命的。那麼,這個線索從哪裡檢索呢?我們知道,佛教經典...

【推薦】臨終十念生天福

佛陀與五百比丘,曾有一段時間止住於古印度毘舍離城外的獼猴池畔。當時,毘舍離城有...

【推薦】為什麼供養了僧人,我們還得感謝僧人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種福田。就猶如我們有種子,但沒有田地可種,就沒有糧食吃...

【推薦】出家沙彌淨人須知

這個時代大家能發大心出家,說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緣和善根。出家跟俗世有完全不一樣...

【推薦】具足清淨律儀,有十種功德利益

戒為無上菩提本,世人應當持淨戒,若人堅持以淨戒,是諸如來所讚歎。 《瑜伽師地論...

【推薦】倓虛老和尚出家前感言

現在我下面已有一個姑娘已出門了,五個男孩,大的才十四歲,小的剛會走,又沒人教養他們,三四十年來東跑西奔,沒...

【推薦】【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推薦】【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推薦】【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羨那(秦言勇軍)。譬如天與諸天...

老一輩的出家人,都是任勞任怨

培福很重要,所以在沙彌、淨人階段,其實就是累活重活,大家不願意幹的活,你應該搶...

師徒的相攝之法

【原文】 《屍迦羅越六方禮經》:弟子事師有五事:一、當敬難之;二、當念其恩;三...

求道要以德行為本

【原文】 僧問:沙門奚事?曰:事道。 事道孰為本?曰:德行為本。 僧云:甚矣!...

三年苦功抵不住親情一句,實為可悲啊

正在機場候機室裡看書時,一位白髮斑斑的長者,坐到隔壁的位置來,他很客氣向我打聲...

深思此二十一事,可得道矣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為眾多比丘弟子說法。 當時有位梵志,名叫孫...

死的時候要自己能作的了主

佛法的希望在你們身上,我現在急死了,佛教裡沒有人。雖有幾個人出了家,年青人不知...

修廟不是和尚的事兒

北宋年間,大慧宗杲禪師提倡參念佛是誰,為什麼呢?念佛的人多了。我們這個國家,好...

不經一番寒徹骨的磨練,一碰到困難就抵不住了

修行辦道這件事,首先在發心上,如果要出家的話,就在初出家的幾年,一定要把基礎打...

這些牛都是過去在寺院住過的出家人

有人覺得:我們這裡規矩太嚴,動不動就打香板,這樣打香板不講理。其實,打香板對你...

道業未成,白白吃了常住這麼多東西

佛說法四十九年,就是講的因果,大乘經講的都是因果。作為佛教徒,你是不是正知正見...

現三寶形象的,都不應該隨便使喚,否則損自己的福報

若看到沙彌,即使是孩童年齡的小沙彌,也一樣要禮敬,甚至禮拜,如同禮敬大比丘僧。...

淡泊寧靜,安住道法

出家修行這條路,發心確立深遠目標非常重要。這個目標就是開悟、解脫生死。我們根器...

出家人還要寫自己的延生牌位,那實在是舍本逐末的事

以前我什麼書都喜歡看,醫學、天文、地理、兵學等等,這些是中國的一套學問,出家後...

界詮法師三十多年的出家心路

我本來是1978年農曆七月初五來到平興寺,準備出家,師父說出家要選擇日子而且要...

在惜福的心性中,讓道念自然而然地提升

在佛門中的衣、食、種種資身的東西,都是由十方施主們省吃儉用供養出來的,所以在使...

晚出家者,有十種罪過

夫晚出家者,有十種罪過: 一者,健鬥,世言竭鬥,俗氣成性,我心自在,意凌徒眾,...

破了戒的僧寶你沒有資格去說,除非破見

你知道這個菩薩犯了重罪,你跟他交情不錯,就私下去找他,跟他勸諫說:某某人啊,我...

作為出家人,要尊重佛戒

我那個時候才二十多歲,夜不倒單已經有四五年了,整晚上不睡覺,雙腿子盤起來坐一夜...

出家人對窮苦信眾不能生憍慢心

建立了寺院,一定會有想學佛的人來近,接待這些人要很有禮貌。寺院是十方的,大家隨...

出家人沒有悠閑的資格

古人多以務農為業,生活的主體是耕種,所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現代工商業發達,物...

結夏安居——佛陀給修行人的一個大福報

農曆四月十五起很多寺院懸掛了結夏牌,為期三個月的結夏安居時間開始了,這是佛陀給...

佛滅後有五法能令正法久住

【原文】 《善見》云:佛語阿難:我滅度後,有五種法,令法久住: 一、毗尼者,是...

悉達多太子見老病死而出家

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棄國財位,入山學道。服乘白馬,寶冠瓔珞,遣之令還。 先看這...

蓮池大師:僧訓日紀

法師省己之訓 《法炬陀羅尼法師品》云:夫法師者,常應慈愍,愛語謙下。若懷嫉妒,...

慧律法師:說僧過惡,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許任何人造口業、譭謗出家僧眾,若說僧尼過惡,其人即違犯無量重罪。】 ...

出家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五者,雖具男形,六根無缺,五欲纏染,出家甚難,今得割愛出家修道,披著佛衣,受...

每天定一些功課把它完成,慢慢功德就有了

出家真正要放下,然後要老老實實,堅持過著佛門這種清淡的生活。 每天定一些功課,...

對治惡性比丘的方法

佛臨涅槃時,阿難請問佛:佛在世以佛為師,佛不在世以何為師?佛滅度後我等弟子怎麼...

佛門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

佛門今天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真修則不能息心,真學則不能專志。營事則畏煩,...

出家後請記住以下十條黃金定律

既出家,不管你在哪裡常住,請記住以下黃金定律: 第一則:常住不養閑人,僧團不養...

修行人不要搞名堂

北方有一個地方經常所謂的行頭陀,他頭陀是什麼都搞不清楚,每年製定一個時間呢,整...

雲居善悟禪師《勸安老病僧文》

高庵善悟禪師住持雲居山時,曾譔寫了一篇勸說各大叢林要安養老、病比丘的文章,流傳...

真正的出家,提到名利這些事都會怕

前兩天,中國佛學院有人來接法,我就和他們講:你們接法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接過法...

居士團體稱六合敬僧團,這在律上如法嗎

問: 在家居士團體稱六合敬僧團,這在律上如不如法? 天因法師答: 在家居士不能...

人的壽命真的很短促啊

今天已經是農曆的三月十四,明天就是十五了,再過一個月就要結夏安居了,四月十五結...

若非老僧定力夠,幾作驢兒被他騎

我們學佛的人,對於因果報應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記著,不能夠絲毫錯了因果,否則將來...

莫以為做和尚容易,除非你不修行

他們看到和尚沒兒沒女,自由自在,以為當和尚好玩。其實這個和尚難搞啊!又要搞生活...

小軍比丘出家緣

佛在世的時候,有兩個婆羅門,哥兄弟兩個人。兩個人,哥哥叫大軍,弟弟叫小軍。哥哥...

《八敬法》是佛法中很特別的地方

前幾天,有幾位女眾想出家,我說你要想出家就得把《八敬法》看看。 佛陀在世的時候...

沒有真正的慧根定根,談了生死都是空話

近幾十年,建了好多大廟。建廟的宗旨是什麼?有的是為了搞旅遊,建的又大,裝飾很美...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淨土

了相,四川西蜀吳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於安徽,於是在安徽安居下來。後來,...

白衣上座,比丘下座,乃法滅之相

那麼現在也有二寶,現在很多地方提倡二寶,不承認僧寶,也就是說二寶居士,皈依佛,...

以僧眾為對境修恭敬

僧,是四人以上的出家的團隊,不局限於某一個人。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對待僧眾,對於各...

為什麼出家人不能禮敬白衣

在佛教中,出家為僧,除了個人的修證解脫、播種解脫種子之外,也具有住持佛法、宏揚...

出家人必須能節儉,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雪竇寺寺訓:儉勤誠公 今夜召集諸位職事茶話,特拈四字勉各位身體力行。學校有校訓...

飄去的是雲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師的故事

1981年,24歲的如瑞削髮為尼,繼承通願老法師的遺願。34歲隻身返回五台山建...

切莫隨便呵毀僧伽

僧眾這麼多,當然龍蛇混雜,有聖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淨的,也有毀戒不淨的。我們僧...

你有多大的福報?竟奢望此一高位

【原文】 寧國府涇縣水東鄉民,忘其姓名。居常修善,齋僧佈施無虛日。偶因病暴卒,...

出家人用功辦道,越艱苦道心越堅固

當時,我們在雲居山,生活很清苦,工作勞動量很大。每天要劃定很大的面積開荒,白天...

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各位班首、執事、各位法師、各位居士,今天是虎年第一天,正月初一,我們互相之間都...

《雲居山誌》上記載的「一粥之緣」公案

雲居山就有過這個事情。某某禪師他聽說雲居山真如寺道風好,就想到雲居山來。那時候...

疑誤眾生當墮無間獄

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

戒律衰落之原因

近處來,比丘尼學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卻寥寥無幾。比丘本為七眾之首,統...

佛陀教誡比丘們如何舍貪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

當出家人的媽媽是種什麼體驗

都說出家要辭親割愛,可不要以為是出了家就不要爸爸媽媽了。其實,出家修行本身就是...

出家在家因緣不同,切莫強求

《維摩詰經方便品》中說: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維摩居士也有自己的妻子,但是他又...

五種邪命值得我們去認真反省

佛教在說八正道之第五正命的過程中,相對應地說了五種邪命。我願意相信,肯定很多人...

曹溪寶林禪堂十方常住清規

惟我六祖大師說法曹溪。天下衲子歸之。祖設安居。以容廣眾。此禪堂之設最初之始也。...

在家出家都要報答四恩

四恩是哪四種恩呢?對在家居士來說,就是天地、君、親、師。原來傳統社會每家都有一...

界詮法師的出家因緣

我是一九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鬧饑荒,六零、六一、六二連續三年都鬧饑荒,以後也都...

出家僧人的四威儀

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遊, 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 瞻前顧後輕...

人一忙起來就會糊塗,過去的習氣種子就會起現行

前面第一段講的是凡夫眾生求取世間的聲名,到最後聲名顯著,身已故矣沒有意義。接著...

差摩比丘尼出家證果之宿緣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當時波斯匿王與梵摩達王常起爭執,互相攻伐,各...

玉琳國師前生是個苦惱的和尚

玉琳國師的前生是個最苦惱的和尚,相貌長得相當丑,也沒有人供養他,衣服破破爛爛,...

在家人可以披袈裟嗎

在佛門裡,袈裟是代表佛陀的傳承,佛法的正傳。所以沒有受過戒,是不能披袈裟的。尤...

出家看著簡單,實際上不簡單

(有一個姑娘失戀以後到廟裡來要出家,師父和她說出家要考察一年以上,你能吃苦,是...

從公子哥到吃苦的小和尚丨佛慧法師的出家經歷

從初次接觸佛法,到一步步走上出家的路,從高高在上的自傲和兩指不沾陽春水的清閑到...

佛門孝子通琇國師度化母親

清朝玉琳通琇國師,俗姓楊,是江蘇延陵望族。明朝萬曆四十二年(1614),通琇禪...

白衣居士可以說法嗎

一、僧人和白衣的本分 (白衣,指俗人、在家人、居士。) 僧人的本分:依法修持,...

以道念為家庭,以參禪為事業

參禪人,最要放得下,才有禪參,有心可用。世間事放得下,任我在俗存款,被人騙去;...

八位祖師以出家身孝養父母的故事

世人多有一種誤解,認為出家人剃髮染衣、辭親割愛,必定於親情十分淡漠,不僅無法像...

在唐朝,出家是怎樣一種體驗

唐朝是我國佛教繁榮的時期,宏偉的佛教寺院,精湛的佛學著作,規模空前的譯經事業,...

出家人要好好辦道,不要往錢多的地方跑

現在,我們講二祖寺這個道場。《楞嚴經》第九卷講: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請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廢者,多身後憂。 這是第十一段:...

佛教反對的五種邪命

大家要明白,佛教反對五種邪命,哪五種? 第一種乍現奇特,第二種自讚功德,第三種...

曾國藩和草鞋老師公

這修行人哪,要有一番苦心,今生不成,來生也要繼續! 虛雲老和尚見過十幾個前生做...

出家人應該如何學戒

對於出家人來說,只有真正受了戒,才能成為名符其實的比丘。受完戒後,要堅持學戒,...

東林寺出家需具備什麼資格條件

問: 來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東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備什麼資格與條件? 大安法師答...

居士講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嗎

問: 末法時期白衣上坐,講僧團過失,謗僧。王翠明女居士講法出光盤。在家居士常常...

錫杖功用與功德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進入《淨行品》偈頌第六部分乞食道行的學習。這部分內容講的是,...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慾所牽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這個田地、資身用具上去預作策劃。街頭一飯,對修行人來說,托...

寺院安居自恣儀軌

註:本文僅限出家人看 安居的首日,稱為結夏,在安居之始,得舉行一定的法會儀式,...

男女眾應分清楚,保持距離,以免障道

現代男女眾出家,散亂心較多,我們道心要堅固,不是拿佛教去和社會比賽,辦種種活動...

佛陀為何要製定戒律

從聲聞律上看,是因事而制。在家眾要確保人身不失,故應守持五戒、八戒及十善法等。...

在家也可以修行,為什麼還要出家

每聽人說大家學佛,世界上的人都沒有了,為什麼呢?大家都出家了,沒有夫婦兒女,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