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學文章

【推薦】第八識,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第八識,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好,我們看下一段。那麼到這裡,我們整個...

【推薦】修行時是要分別還是不分別

於一切法唯有識性,隨聞勝解故;如理通達故;治一切障故;離一切障故。 如理思維到...

【推薦】整個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變現出來的

我們再看第三個,業果的問題。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 前面的整個世界、眾生的產生...

【推薦】迷悟的不同為何就會創造十法界呢

為什麼迷悟的不同就會創造十法界呢?這個概念就值得我們了解。當然體沒有什麼好了解...

【推薦】什麼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縱生人中,愛樂殺生等事。 前面的領受是約外在的果報,這個造作等流是約...

【推薦】追求臨終正念,在唯識學有三個重點

那麼臨終的正念,在整個淨土宗的修學者,是所有人努力的共同目標了。不管你是走專修...

【推薦】財色名三法,就像狗嚙枯骨

唯心識觀,這個地方我們講一下。唯心識觀就是說, 當你遇到了任何外境的時候,你都...

【推薦】外境都是你自己變現,自己去攀緣它的

蕅益大師的《相宗八要》裡面提到:其實我們一念心性是離過絕非,因為它是離一切相。...

【推薦】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業力的顯現

佛陀在經典上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眾生的依止處有四個飲食是非常重要的: ...

【推薦】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內心的影像

我們引用這個《占察業報經》裡面有一段的這個無分別智的觀法,唯識的觀法,我們先看...

【推薦】障礙還是考驗?就看你怎麼去想像

唯識學的觀法,它有三個次第,我們簡單講一下: 第一個、唯識所現, 就是我們過去...

【推薦】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麼

問: 袁了凡他改命,改命運那他改的是什麼? 淨界法師答: 對了,這個問題很多人問的,它是這樣的:第六意識努...

【推薦】都是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

前六識這是屬於心法,根、塵是屬於色法。那麼前六識主要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夾帶前...

【推薦】唯識學從第六意識下手

我們要了解唯識的概念是這樣,唯識學它不直接從第七意識下手,它從第六意識下手。它...

【推薦】【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

【推薦】【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

天親菩薩把八識分成三類

唯識學認為一切法都是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那麼到底我們的心有幾種差別相,先做一個...

把生命主宰權放棄,輪迴就拿你沒辦法

我執它的引起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這個我執的情況有兩種:一個是即蘊即我,一個是...

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

【原文】 客曰:弟子復憶昔念佛時,遇一禪人教雲,念佛法門,只在第七識上用功,參...

痛苦和壓力是心中那個影像給你的

我剛出家的時候,我的心情歡喜吃牛奶,還有所有牛奶的製品,那個時候我心中對牛奶安...

唯識無義,一切法的受用是自變自緣

於定心中,隨所觀見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無別青瘀等事,但見自心。 比如舉一個事...

對立心強的人,妄想就打的重

要改變自己就先了解自己,楞嚴經的七處破妄,十番顯見,就是教我們去判定真跟妄,經...

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輪迴頓息

我們看《唯識學》是怎麼去解釋十二因緣? 第一個無明,跟前面的無明是一樣的,就是...

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第一段是說明,既然心外的境界...

無心的阿賴耶識「猶隔一重關」

修學佛法跟修學世間法這當中的差別,蕅益大師有一段的開示,說:世間學問,義理淺,...

太虛大師:八識規矩頌講錄

【開 題】 八識規矩頌,將八識分成四類說明:第一類是前五識,第二類是第六識,第...

第六意識是眾禍之門,但也是眾妙之門

我們如果沒有深入的研究唯識,對我們內心的狀態很容易作出錯誤的判斷。假設沒有第七...

此中緣相差別者,謂即意中我執緣相

【此中緣相差別者,謂即意中我執緣相。】這個緣相差別是屬於意,這個意就是第七意識...

我們沒辦法改變外在的共相,只能改變自己的不共相

阿賴耶識的相貌差別,是就著阿賴耶識,因為不同的我見、名言跟業力的熏習,有共相、...

阿賴耶識是如何變現出果報的

阿賴耶識有兩個功能:第一個保存種子,第二個把種子成熟變成果報,這兩個功能一定要...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第一個最大的差別就是 名言熏習。 這個名就是名字,言就是言說。我們內心依止不同...

有了阿賴耶識,才能夠建立十法界染淨因果的相續

【若與如理作意相應生時,此聞所熏意識,與彼熏習,久滅過去,定無有體。云何復為種...

佛心與眾生心都是一個心體

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

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虛妄的

在唯識學當中它告訴我們說,人生的無奈來自於第八識的業力的釋放,這一塊是你無奈的...

淨界法師:八識規矩頌

前面的《百法明門論》,它是廣泛地探討一切法的別相跟總相: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

淨界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第八講 第九講 第十講...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本頌是印度的大論師天親菩薩所作,雖然只有三十個偈頌,但是在唯識學整個修學的內涵...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這次跟大家共同學習唯識跟淨土這兩個思想的交互應用的關係。佛法的重點:行門宜專、...

不了解生命,生命對我們就是一種懲罰

什麼叫做異熟識?什麼叫【果相】?善、惡、業、果,善跟惡,業、果,這個就是果相,...

開悟的人,就擁有人生宇宙的一切

一個開悟的聖人他就擁有人生宇宙的一切,為什麼?他活在自己的清淨世界裡面,所以釋...

唯識有何重要意義

問: 唯識法相所明何事?有何重要意義? 答: 唯識法相系說明染淨因果緣起事,此...

五位百法——心法的種類功能與意義

學習佛法的第一個困難,就是為不了解名相的含義所障礙,並且法相名詞多以萬計,更不...

人生之解析

照通常解釋起來,人生就是人的一生。人生究竟是什麼?我且來解析一下,可先分作兩大...

「熊采玉米」的譬喻

「八識」:八個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 八...

第七意識在心中所產生的影響力

我們今天了解這個所知依,當然,它主要的內容是阿賴耶識,恆轉如瀑流。但是你了解第...

輪迴的真相——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 丙二、別明,分二: 一、輪迴真相;二、對治方法。...

真正跟外境接觸,也就這麼一念而已

這個果報的受用,我們來看看它的差別。這個差別有兩種,第一個從自身的角度,有「因...

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

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是故說名遍計所執。 這個遍計執,它自己的體相是不存...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心中的影像

成就相違識相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見彼所識有差別故。 大乘菩薩他...

不能離開事相來談事外之理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句經文當下令我們要深信這種事事無礙的境界...

我們為什麼一直執著現在

我們知道第八識是不造業的,它只是收集業力,變現果報。那麼現在開始的前七轉識,跟...

唯識學的精華

一、廣闊的人生和宇宙觀 佛學在分析世出世間的森羅萬象時,小乘有七十五法,唯識發...

對治帶有執著的妄想

於諸識內,獨得意名; 向有漏中,作無明主。 不間不斷,無想定治而不消; 常審常...

末那識的第六個特徵

末那識有六個特徵:第一,它總是追求愉悅;第二,它嘗試逃離痛苦;第三,它忽視追求...

你有自我概念後,就看不清人生真相了

你有自我概念以後,你再也看不清楚人生的真相了,因為你被自我的情感蒙蔽了。蒙蔽的...

所有顯現皆是識神所變現,切不可認以為真

古人說: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總的來說,不論什麼好壞境界,一落分別,就是識神。...

有情眾生的生命為什麼會相續

安立此相,略有三種: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 所以我們...

環境對阿賴耶識也是一個重要的主導因素

阿賴耶識熏習道理,當知亦爾。 阿賴耶識身為我們生命的根源,或者說是一個總倉庫,...

一切法的生因有內種跟外種

這個就是講到種子有兩種因:一個是生因,生起的生,它能夠使令一切萬法生長廣大;第...

第八識一攪動,你就不吉祥了

我們如果操作失當心隨境轉,那就糟了,第六意識的心隨第八識所變的境相而轉,就是心...

阿賴耶識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阿賴耶識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第六意識的思想去攀緣六塵,什...

覺得唯識學很沉重,可以看看《楞嚴經》

我個人學《法華經》有一段因緣,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讀佛學院的時候,其實我喜歡的是...

唯識學裡的二種色法

在《唯識學》上,色法有二種:一個叫業果色,一個叫定果色。 一、業果色。 比如說...

阿賴耶識把種子轉成果報時,有哪三種差異

前面的一科是講到阿賴耶識的因相。阿賴耶識的因地,主要是分別自性緣起,就是我們善...

阿賴耶識的種子有六義

剎那滅俱有,恆隨轉應知,決定待眾緣,唯能引自果。 大乘佛法一再強調,宇宙萬法的...

為什麼第八識不能造業

堅無記可熏,與能熏相應。 所熏非異此,是為熏習相。 前面講到,種子是一切法的生...

在生命相續中,阿賴耶識是非常重要的

又將沒時,造善造惡,或下或上,所依漸冷。若不信有阿賴耶識,皆不得成。 這個地方...

唯識中的「異熟能變」

那麼在第八意識的左邊,有一個【一變、二變、三變】。一變的旁邊寫四個字叫做異熟能...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 更互為緣是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就是因為有阿賴耶識才有受...

色受想行識裡面的「想」和「識」有什麼不同

問: 請問法師,色、受、想、行、識裡面的想和識有什麼不同呢?感恩法師。 容通法...

唯識中「思量能變」的含義

第一能變叫異熟能變。好,再來,二變呢?二變,把筆拿起來,叫做思量能變。 思量能...

各宗要略——唯識宗

學統 唯識宗,又稱法相宗。說明萬法唯識所顯及分析諸法相狀。 佛滅後九百年頃,彌...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以唯心為宗

【原文】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以唯心為宗。此唯心之義,須以三量楷定。三量者,現量...

修行必須下苦功夫

若人發願往生他國淨土,應當隨著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名字,專心一意地繫念,無有其...

往生到淨土還有沒有第八識

問: 師父慈悲!末學有兩個問題要問師父。第一個,往生到淨土,西方極樂世界還有沒...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內心變現出來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斷除你向外攀緣的心,斷除你有所得心。一個人要能夠成就,第一件事情...

什麼是領受等流果

等流果是個人所領受的。有兩種:第一種,領受等流;第二種,造作等流。先看領受等流...

如何判斷內心是善業強,還是罪業強

以下二三四五,就各別各別說明業果各別的相貌。 我們看第二個,因果同時,借緣顯現...

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

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 這一段是說明唯識無義的道理。...

修唯識止觀的三個重點

生命的相貌雖然是森羅萬象,但是從唯識學的角度,把它分成三種相貌,大分有三種。就...

主導我們的業力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生命中一直主導我們的業力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常常說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

修行很簡單,就是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

我們再看第七意識蕅祖的批註: 此之意根,從無始來,內緣第八識見分,虛妄執為實我...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關頭最難得力

我們再看一段:丁三的臨終加持。這個地方講到淨土宗的功德力,前面兩段講到因地的修...

打妄想就會把過去的業給牽動起來

當業力跟妄想結合的時候,人生無解,真的無解!其實人生不應該那麼複雜。如果只有業...

熏習,決定你輪迴的力量

佛陀在解釋人生,他主要的一個觀念,就是從因緣來建立人生觀,所謂的諸法因緣生,諸...

為了臨終的正念,你必須做這兩件事

帶業往生它是有條件的:這個業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續,它不能是一個活絡的業力!帶業往...

「相隨心轉」要如何轉

我們再看第二個,第二個很重要了相隨心轉。那麼相由心生,指的是我們接觸的第一個剎...

外境沒有好壞,好壞是心安立出來的

唯心識觀是先遠離對外境的執取,遠離遍計執。我們講遍計本空,思諸法如夢。其實外境...

執著時再來對治,已經太晚了

這個顛倒妄想的形成,在《楞嚴經》它是有三個次第: 第一個、取相。 當我們的心跟...

從第八識而起,又匯聚到第八識裡

【眾生者。色受想行識五陰。眾法相集而生也】。由色、受、想、行、識五蘊法集合在一...

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

成差。天見是寶嚴地,人見是水,餓鬼見是火,魚見是窟宅。故知前塵無定相,轉變由人...

你能觀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現的一個因緣

若已了知彼義無者,蛇覺雖滅,繩覺猶在。 我們前面以無分別智,來破除心中對外境的...

「命濁」的由來

看第五段的命濁。 這個命濁主要是由識陰引生的,就是內心當中一種生滅的、了別的作...

你不發願的話,修行就會進進退退

問: 請問一下:師父提到第七意識對過去沒有興趣,對未來沒有興趣,只對現在發生的...

障礙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

其實我們這一念心性是有無量的可能性,障礙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唯識學上說,我們...

為什麼想要修行的時候業障就來了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這以下無著菩薩就根據薄伽梵,...

唯識的思想有三個重點

整個唯識的思想有三個重點: 第一個,如果你有志於臨終的正念,你最好把今生的人事...

破舌識有自體

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味非味? 說是舌識我們舌頭能...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無分別心才是道

唐代的懶瓚禪師,長年居住在山洞裡,有一次,他寫了一首詩表達自己的心境:世事悠悠...

生命的「倉庫」---第八識

第八識等於是我們的一個倉庫。當我們生命結束的時候,回到第八識;當我們生命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