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迷失與覺醒

現在有不少人學佛是從功利的目的來求神拜佛。如果從功利的目的學佛,他的心量是很小的。為了暫時的目的學佛,如求財、 求子、求好運、求陞官、求免其病等等。這些求對不對呢?我覺得這些求都是對的,也是有效的。有不少人說學佛後身體好了,家庭平安了,事業順利了,這很對。假使信佛不能帶來好處也就沒人來學佛了。

信佛是能健康、平安的。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是信息的反映。大乘佛教說,佛菩薩的法身遍一切處,就像收音機一樣,只要把頻率撥對了,就能產生作用。佛的感應也是這樣,只要我們信佛菩薩的願力,我們乞求、呼喊就會有感應。有人說到某寺院去身體就好了,這是因為寺廟裡都有一個良好的信息場。

我們稱寺廟為道場,是修道之場。有這麼多帶有好的信息的人到這個道場來,也就給這裡留下了很多好的信息。但是,是否有感應,也跟每個人當時的心態有關。如果你自己的心態與這個道場沒有產生共振、共鳴的話,那也是不會有效應的。

假使我們僅僅是為了一己的平安、幸福來信佛、拜佛是不夠的,因為這樣不能提高層次。我們應該把佛菩薩的悲智雙運的精神貫徹到我們信佛學佛的實踐當中去。悲智雙運是一種什麼精神呢?應該是希望能代眾生受苦。

有人說,我信佛真有感應,有一次我上五台山,前面的車子翻了,我一路念文殊菩薩,所以能倖免於難。這種心量是不夠大的。慈悲,慈能與樂,給眾生安樂;悲能拔苦,解救眾生的苦難。如果不能拔苦與樂,慈悲何在呢?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慈,沒有智慧的慈悲也可能是感情用事,有智慧的慈悲才能從感情裡昇華出來。

我們一定要具有大慈悲心,具足大智慧,有這兩樣,就像車子有兩輪、鳥有兩翼,才能飛高至遠。飛高是上求佛道,至遠是下化眾生,所以作為佛教徒是永遠沒有休息的,永遠都應為眾生勤懇地奉獻。

我們說的生活禪,如果就生活本身來說,應該是從迷失的生活到覺醒的生活,這個過程是生活禪,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從生活的覺醒到生活的超越,這也是生活禪。

學佛的最終目的,也可以說學佛的起步就是要跟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如果不能與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生活歸生活,信仰歸信仰,把生活與信仰打成兩節,那我們學佛永遠都不會有收穫,不會有真正的體驗。只有把佛法的精神,也就是戒定慧的精神、利他的精神、慈悲的精神、智慧的精神具體地運用到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運用到做人的分分秒秒當中,這樣才能得到信佛的效果。

要時時處處照管好自己,要用佛法的精神佔據我們生活的分分秒秒,所有的時間,所有的空間。這樣我們就能成為一個法的化身,成為一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行者。學佛不能如此,那就會是一個說食數寶的人,我們真正把佛法的精神食糧吃到肚子裡去,我們才是一個擁有佛法的人、體現佛法的人,才真正是一個學習生活禪的人。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非常忙碌的社會,也是一個挑戰、引誘特別強烈的時空環境。我們舉目時刻都可以見到利慾在引誘我們,在向我們挑戰。我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做一個潔身自好的人、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做一個淨化的人、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做一個自利利他的人?那就要用佛法的精神經常地、時時刻刻地來熏陶自己,使我們迷失的生活向覺醒的生活、淨化的生活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