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衣一缽不離身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 清·順治

這首清朝順治皇帝讚僧詩的偈語,把出家人修道的崇高神聖境界形容得很明白。「天下叢林飯似山」,天下的叢林寺院,多得讓出家修道的人吃飯不愁,掛單不完。「缽盂到處任君餐」,只要具有出家人條件,就可以缽盂隨身萬里游地到處參學,多麼灑脫逍遙。

「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世間上有什麼寶貴?以世俗的眼光來看,當然是黃金、白玉,但是以修道者的眼光看來,最寶貴的莫過於一生披搭的袈裟,晉朝慧遠大師說:「袈裟非朝宗之服,缽盂乃聖賢之物。」

出了家以後,瀟灑超越的生活與一般人不同。袈裟又稱福田衣,披了袈裟就等於穿了福田衣一樣,可以做為世間上的福田。袈裟的寶貴,不在於它的價值,只因袈裟代表了一個出家人的責任──紹隆佛種,光大如來遺教,弘揚佛法,普度眾生。

出家人,肯犧牲小我,把自己奉獻給大眾,為眾生消災解殃,祈福化難,是生命的大醫王,唯願世間上的出家人都能知道自己任重道遠,寶貴這一肩袈裟!

最初佛教出家人,以三衣一缽為代表,因此出家人不管雲遊何方,總是三衣一缽不離身。三衣指僧伽梨、郁多羅僧、安陀會,總名袈裟。袈裟是壞色、不正色、染色之意。

三衣各有其用途與含意:

1、僧伽梨:又稱大衣、祖衣、重衣、雜碎衣、高勝衣、入王宮聚落衣等,為外出及其他莊嚴儀式時穿著,如入王宮、聚落、乞食及陞座說法、降伏外道時所著,以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布所縫製而成,又稱九條衣。

2、郁多羅僧:又稱七條衣、上衣、中價衣、入眾衣等,為禮誦、聽講、布薩時所穿著,用七條布縫製而成。

3、安陀會:又稱五條衣、內衣、中宿衣,為日常生活及就寢時所穿,用五條布製成。

三衣的製作方法,首先把布割截成一塊塊縫製而成。此源於一日佛陀見一畦畦的稻田,便對阿難說:過去諸佛衣相如是,後乃依此做衣相。製作三衣時,把割截下來的布片縫成田字形,稱為福田衣,表可供善信種福之意。由於經過割截縫製而成,故又稱割截衣,具有三種功用:①杜防法衣他用;②使僧尼舍離對衣服的貪慾;③避免他人盜取。

「三衣」的用處:「五衣」是平常起臥時用的。也有說是工作時用的,所以它也叫做「作務衣」。佛教傳入中國後,由於習俗與氣候的關係,三衣只在法會佛事時穿著,平時則穿長衫。僧尼們在工作時,都穿著簡易僧裝,並未著用「五衣」。「七衣」是聽經聞法、誦經禮懺、或是大眾集會時用的,所以它也叫做「入眾衣」。「大衣」是說法、論辯、羯磨,或是面見國王重臣時用的。

根據《藏義經》說,袈裟有十種利益:一者菩提上首;二者眾處人天;三者父母返拜;四者龍子舍身;五者龍披免難;六者國王敬信;七者眾生禮拜;八者羅剎恭敬;九者天龍護佑;十者得成佛道。永明延壽禪師《戒序儀文》說,蓮花色比丘尼曾披袈裟作戲,以此因緣,得值釋迦牟尼佛所,出家證阿羅漢果,由此可見袈裟之尊貴。

缽,是出家人的食器,出家人托缽乞食,堪受人天供養,故代表「福田」。缽又名應量器,有三事相應:色相應——缽要灰黑色,令不起愛染心;體相應——缽體質粗,使人不起貪慾;量相應——應量而食,含有少欲知足之意。

無論是三衣或缽,都代表清淨的僧團,象徵修道者的人格。順治皇帝詩云:「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順治皇帝讚美缽盂袈裟,也就是讚美出家的僧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