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素食觀的核心內涵

佛教從慈悲觀念及業報輪迴思想出發,明確提出不得食眾生肉。認為一切生命依業受生,前世的生活中可能都是六親眷屬,今世身形、智慧、能力等雖不相同,但在貪生怕死、追求幸福安寧方面沒有根本的不同,在佛性上是平等的。佛教第一戒律就是戒殺,要求佛教徒善待一切生命,培養慈悲為懷、報眾生恩以及普度眾生的情懷。素食就是實踐不殺生戒,以食用植物為主,不吃動物肉的飲食方式。《大乘入楞伽經》卷六說:「凡殺生者多為人食,人若不食,亦無殺事,是故食肉與殺同罪。」《楞伽經》云:「大慧,我未開許任何人食眾生肉,過去如是,現在如是,將來亦如是。大慧,出家眾不得食肉。」又《大般涅槃經》亦云:「善男子,自此之後,我不開許聲聞乘行者食肉。」

佛教素食觀的生態價值

(一)佛教素食觀對生物多樣性和資源保護的價值

1、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佛教認為,眾生平等、眾生皆可成佛,動物有靈性和善良的感知,要得到保護;眾生在六道輪迴,眼前所見的眾生有可能是人死後轉生而來,動物是我們的親友,是有關係的,何忍將它宰殺烹煮?《楞伽經》說:「佛告大慧:‘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然我今當為汝略說。謂一切眾生從本已來,展轉因緣,常為六親,以親想故,不應食肉。驢騾駱駝狐狗牛馬人獸等肉,屠者雜賣故,不應食肉。不淨氣分所生長故,不應食肉……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應食肉……彼食肉者謂天所棄故,不應食肉……令修行者不生厭離故,不應食肉。我常說言∶凡所飲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藥想故,不應食肉。聽食肉者,無有是處。’」今天,野生動物資源日益受到破壞,動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滅絕,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被人類吃掉了。因此,素食對保護動物的多樣性具有直接的積極作用。

2、對資源保護的價值

佛教認為,大自然的一花一草都是生命的個體,都應得到尊重,基於對生命的尊重所以要素食。傷害無辜生命,隨意砍伐山林,浪費資源,都是一種對生命不夠尊重的表現。因此,人們要選擇簡朴的生活,少消耗、不浪費,而素食是消耗非常少的生活方式,對土地、水等資源保護和解決糧食短缺的有極重要的價值。過量肉食導致資源的浪費,生產肉食的牲畜飼養與森林爭地,導致森林面積減少。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06年的報告《畜牧業長長的陰影-環境問題與解決方案》指出:「畜牧業目前佔用了整個地球土地面積的30%,其中大部分為牧場,但也包括佔全球可耕地33%的牲畜飼料生產用地。鑒於森林被清除,用來開闢新的牧場,畜牧業是毀林的主要驅動因素。這一情況在拉丁美洲尤為突出,例如在亞馬遜地區,原有森林的大約70%現在被用來放牧。」

英國倫敦的農場動物福利非政府組織「關懷世界農業」(CIWF)CIWF從2004年開始發起「少吃肉類」運動。該組織指出過去40年來,全球肉類消費量在直線上升,嚴重威脅人體健康、地球資源與生態環境。全球至少三分之一的糧食用於飼養牲畜,獲取一公斤牛肉要消耗十公斤飼料與十萬公升的水。全球農場牲畜每天至少製造130億噸的廢棄物,污染土壤與河川,加劇全球暖化趨勢。據報道,美國80%~90%的穀物拿來餵食經濟動物,人類再食用牠們。全球畜牧養殖業的用水量佔水的總消耗量的一半以上,美國、澳大利亞和許多其他國家乾旱地區所仰賴的地下水源已因畜牧養殖而日漸枯乾;在發達國家,農業生產離不開石化燃料,而動物性食品生產則要花費更多的能源,據計算,生產動物蛋白所需的化石能源平均是生產植物性蛋白所需的8倍多。如果每個中國公民一年增加1磅豬肉,就需要增加250萬噸穀物。相對應的是,地球上有近十億人遭受飢餓和營養不良之苦,每年有四千萬人死於饑荒,其中大部分是小孩。

聯合國氣候變化委員會主席帕喬裡博士談到:生產肉類的畜牧業影響食物供給、耗水量很大,生產食物的用水量:以生產1公斤重量計,玉米需900公升的水、稻米需3000公升、雞肉需3900公升、豬肉需4900公升、而牛肉耗水竟高達15500公升,整個生產過程也是密集耗水。全球三分之一的谷糧和超過90%的大豆都進了牲畜的肚子,毫無效益可言。生產1公斤牛肉需要10公斤飼料,生產1公斤豬肉需要4到5.5公斤飼料,生產1公斤禽肉則需要2至3公斤飼料。

(二)佛教素食觀對減少環境污染的價值

過量肉食導致大規模的牲畜養殖場出現,必然產生大量糞便污染環境。在畜牧業中,適量的牛羊與草場之間會構成一種共生關係,這時糞便不是污染,是肥料。而大型養殖場從效益考慮,必然力圖在有限的空間聚集最多數量的養殖動物,這時,高密度排放的糞便就成為巨大的污染源,導致地下水、河流、近海以及空氣的污染。「2006年,我國牲畜糞便排放量達到26億噸」動物身體中排泄出大量硝酸鹽、農藥、生長素、抗生素等化學毒素,滲透到土壤或流入河川、湖泊,滲入地下水,污染水源體。」而奶牛養殖還會產生一種讓人意想不到的污染物———牛是反芻動物,在反芻過程中,會排放出甲烷,這是一種比二氧化碳更厲害的溫室氣體,其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3倍。畜牧業造成了全球64%的氨排放。畜牧業還帶來了其它一系列嚴重的問題土,如地沙漠化、能源濫用、空氣污染,以及氣候變化。可見,將土地、水、能源和人力用來生產肉類,不是有效使用地球資源的方式,素食能減少畜牧業規模,減少畜牧業給環境帶來的污染。

(三)佛教素食觀對解決全球氣候變化的價值

全球氣候變化引起冰川融化水源短缺、海平面上升、旱災水災頻繁,發展趨勢危及人類自身生存。多數科學家認為,全球氣候變化是人為因素。從佛教的觀點來說,全球氣候變化就是人類的「共業」,是人類慾望膨脹產生的,要消除「共業」需要更多的人實踐慈悲之道,實踐素食,這是有效的解決之道。魏德東分析佛教業報論:「有業就有報。‘業’有‘共業’與‘不共業’之別,報分‘共報’與‘別報’。‘共業’是眾生共同造作的業力;它影響大眾,招致大家共同受的報應,稱作‘共報’。‘不共業’指眾生個體的個別業因;它隻影響自身,感召自己受用的報應,稱作‘別報’。‘共報’又稱‘依報’,指眾生所依止的山河大地承受的果報。人的行為,不僅影響自身,並且影響環境;人不僅要關心自己行為對個人的作用,還要看到它對大眾環境的作用。佛教的共報、依報概念,突出表現了它對生態環境的關懷。」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06 年的報告《畜牧業長長的陰影-環境問題與解決方案》指出:「畜牧生產是造成當今最嚴重環境問題的最大責任方之一。需要採取緊急行動來對這一情況進行補救。」「與運輸業相比,畜牧業產出的溫室氣體更多,以二氧化碳當量計算佔總量18%。畜牧部門佔來自人類活動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9%,但是所產生的更為有害的溫室氣體的比例則高得多。它佔與人類有關的一氧化二氮排放量的65%,而一氧化二氮全球暖化潛能是二氧化碳的296倍。其中大部分來自糞便。此外,它還分別佔人類排放甲烷(是二氧化碳暖化潛能的23倍)和氨(主要導致酸雨)總量的37%和64%。世界銀行環境專家RobertGoodland和JeffAnhang所發表的最新報告《畜牧業和氣候變化》,修正了聯合國2006年的報告《畜牧業長長的陰影-環境問題與解決方案》,認為「畜牧業及其副產品每年製造三百二十六億噸碳排,佔了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51%以上。研究發現以前的計算低估和忽略了一些排放源。例如,一些屬於和畜牧業相關的排放被分到其他的部門。作者找出了以前的分析報告中對牲畜呼吸,使用土地和甲烷排放的差異。基於所作的研究,RobertGoodland和JeffAnhang認為用豆類製品和其他可供選擇的飲食來代替動物性產品是扭轉氣候變化的最好策略。這一進程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及其在大氣中的濃度將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素食對減緩氣候暖化速度要比用可再生能源來替代石化燃料更加快速有效。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主席帕喬裡近來呼籲:發達國家應少吃肉類,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盡一份心力。他鼓勵民眾從每星期選一天不吃肉做起,慢慢減少餐桌上肉類消耗。

近期研究表明,甲烷在大氣中只停留 10年就幾乎偵測不到,20年後幾乎完全消失,因此,將甲烷的溫室效應分攤為100年來計算,大大低估了它的影響。由於我們減少溫室氣體的時間已剩下不到100年,最新的方式是以20年來計算,得出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強72倍。正如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全球環境健康」教授寇克·史密斯博士(Dr。KirkSmith)所言,畜牧業才是最嚴重的人為甲烷排放源。他說:「我們所有吃肉的人,還有我必須指出,包括那些喝牛奶的人,都難辭其咎。」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每個人現在都能善盡一份心力,藉由減少吃肉和奶製品來降低甲烷在大氣中的含量。針對這點,史密斯教授直 言不諱地證 實道:「即刻 見效的方法就是少吃肉。」目前各國政府所採取的對策都偏重在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最近這項關於甲烷的信息卻指出一個事實,即我們應該更加著重於減少甲烷的污染。 寇克·史密斯博士認為氣候科學家應該多強調甲烷所造成的可怕後果:「我們當然必須解決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但如果我們想要在未來廿年內扭轉氣候變遷,則應設法減少留 存 期較短的溫室氣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甲烷。」可見,若能立刻減少全球甲烷的排放,會讓我們有更多時間來轉換成使用可持續能源,而立刻大幅降低甲烷的排放,人人都能採行的最快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採取無動物成分的純素飲食方式。 

(四)佛教觀素食對解決生態惡化根源的價值

佛教不僅從戒律的角度闡述吃肉的弊端,並為避免乃至消除因食肉導致的今生及來世之惡報而堅決戒殺斷肉,重視以佛子的悲心,大慈的積極態度,投身到關愛有情、救護眾生的行動中。如《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中所言:「寧當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

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行慈者。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噉肉食眾生。如佛所說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滿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沒生死不成佛。」《大佛頂首楞嚴經》中:「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佛教認為不殺生、從慈悲出發才能修行成佛,素食有利於佛子的靈性成長。這為人們提供了解決生態惡化根源的方法,只要人們實踐素食,人們的靈性就會成長,從而過得幸福,每一個實踐素食的人都能得到快樂的回報,這樣慾望過度也就得到修正,人類破壞生態的根源也就解除了。當代西方動物保護和素食思想從動物、自然生態系統具有與人一樣平等的權利出發,突出動物及自然生態系統本身的存在價值和權利,提出素食有利於保護動物和生態系統,有其特色與針對性。但佛教素食觀認識到每一個個體實踐素食給他的回報,為人們實踐素食保護生態提供了更好的動力 ,是從根源上著手, 無疑是更為深 刻的。從佛教素食觀來理解,素食不僅可以拯救受苦的動物、解決環境危機及氣候變暖,更重要的是使每一個實踐個體變得更高貴、更慈悲,從靈性上拯救我們人類自己,使人類社會更和諧,使人和自然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