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1918)浙江樂清人,俗姓陳。十二歲出家於樂清靜濟寺。受戒後,泛歷講習,而資性敏明,能依所聞之義,當眾敷演。後閉關於靜濟寺,又結茅於天台山深處,至三十歲始出。嘗於浙江成立僧教育會,開僧學風氣之先。光緒三十四年(1908),與太虛大師會晤於慈溪西方寺,對太虛之佛教革新思想多所影響。民國七年示寂,世壽四十九。 p5228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四種轉輪王】 p0445 瑜伽二卷十八頁云:此轉輪王,復有四種。或王一洲,或二三四。王一洲者:有鐵輪應。王二洲者...覺臥,西藏語意為王子,用以稱釋迦牟尼,取淨飯王子之意。相傳以釋迦牟尼佛十二歲時之身量造像,唐文成公主曾攜之入...即萬燈供養。為懺悔與祈求滅罪,以萬燈供養佛、菩薩之法會。與獻花供養相同。燃燈供養之功德甚大,其說散見於諸經之...【緣起事】 p1299 瑜伽三十一卷一頁云:覆審思擇,十二有支,若內若外,而起勝解。是名尋思諸緣起事。...謂焚香與燃燈。釋惠洪之詩:「一室香燈夢寢餘。」謝枋得之圓峰道院祠堂記:「朔望有齋饌,晨夕有香燈,如士大夫之奉...(譬喻)身譬車,識比牛。智度論十九曰:如車有兩輪,牛力牽故。能有所至,二世因緣,以成身車。識牛所牽,周旋往返...Darijingshu 《大日經》的註釋書。有《本疏》、《大疏》、《無畏疏》等異稱。唐一行撰。通行本為20卷。異本多種...伺者,或依思或依慧伺察意言令心細為體,依思依慧者,於推度不推度位,如其次第伺察行相意言分別,如是二種安不安住...(術語)是即有漏果報之四相,謂之苦諦四行相。苦空無常無我者舊譯。新譯謂之非常苦空非我。俱舍論二十六曰:苦聖諦...戒本疏·總辨廣略二教:「定相中。(一、列示四略)略教有四:初彰過門,略如訶欲中如火如刀等。二、止觀門,略如勸...指凡夫、二乘所迷執之八種顛倒。略稱八倒。即凡夫執有為生滅之法為常、樂、我、淨,二乘行者執無為涅槃之法為非常、...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愚人食鹽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頭喻 婦詐語稱死喻 渴見...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沒有一個人喜歡受苦,總是希望快樂,所以會趨吉避凶、趨樂避苦、追求快樂。但是現實生活中,痛苦卻如影隨形、難以擺...
即使雨水紛紛,寒風徹骨,大家也不避艱辛地插秧,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禪師向大眾說: 你為我開田,我為你說大...
經文:若有斷者,名菩薩行,名真持戒,名為賢士,名佛弟子 能斷貪愛的,才是真的學菩提道,是佛弟子。 經文:財色二...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告訴我們,修行不是苦的。在《未曾有因緣經》中,釋迦牟尼佛曾明確地指出,這個世界的因果原則,是...
在淨土宗,當我們提起佛號的時候,我們生命當中會出現兩種力量:一個是佛陀的加持力,一個是我們心靈的開創力,佛力...
問: 怎樣才算真信切願?是不是不必身勞形苦的念佛,也可以往生?看到法師念佛時很享受,可是弟子怎麼覺得安住在佛...
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有五百位聲聞弟子與上萬名菩薩恭敬地跟隨佛陀,聽法受教。當時,舍衛城有一位善順...
今年春節過後,家中不知從何處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隻老鼠,把春節餘下的花生水果等物品拖至床下及廚頂等處享用,並到...
華山
【佛光大辭典】
上篇:華報 | 下篇:華峰山誌 |
(流派)禪宗五家之一。唐潭州溈山禪師,名靈祐,嗣法於百丈海禪師。江西仰山禪師,名慧寂,嗣法於溈山。師資相承,...
四種轉輪王
覺臥佛
萬燈會
緣起事
香燈
識牛
大日經疏
伺
苦空無常無我
略教相
八顛倒
【大藏經】百喻經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聖嚴法師《自找苦吃的人生》

坐臥不知元是道,只麼忙忙受苦辛

能夠遠離財色,就超脫了世間種種苦果
修行不是苦的

從點狀的佛號,提升到片狀的佛號

念佛控制不住念頭該怎麼辦

誰是最貧窮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