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高麗大藏經》續入藏撰述,第1530部,《慈悲道場懺法》原藏影印本校正註音。句讀及註音僅供參考。
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無量義經...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羅漢也生死...(印光大師校印本)...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一、香讚 戒定真香 焚起沖天上 弟子虔誠 熱在金爐上 頃刻紛雲 即遍滿十方 昔日耶輸 免難消災障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御製水懺序 夫三昧水懺者。因唐悟達國師知玄。遇迦諾迦尊者。以三昧水為濯積世怨讐。知玄遂演大覺之旨。述為懺文。普...梵網經菩薩戒本(東林寺版)...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佛說心明經...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大方廣佛華嚴經...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佛說堅意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佛告阿難:「我今禪定,憐傷世人不...樂邦遺稿並序 四明石芝沙門宗曉編 愚挺志於淨業。誓欲均被有情同歸實界。故纘集樂邦文類。行於世外餘片文隻義。暨隨...佛說耶祇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奈國。國中有婆羅門大富,姓名耶祇,本事九十六種外道,以求福祐...普門品(日誦式版本)...佛說太子和休經一卷 僧祐錄雲失譯今附西晉錄 佛在羅閱祇國耆闍崛山中,與菩薩萬人俱,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諸優婆塞...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卷上(一名普賢菩薩定意)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大感動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世尊游於摩竭境界...(龍藏本)...天童遺落錄序 夫佛祖道實際理地。本離言語相。然佛事門中為物垂慈。則雖非有為又非無語。洞山五位臨濟三玄。共是垂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大法鼓經卷上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復有百千大菩薩...【覺】 p1456 瑜伽一卷十二頁云:云何覺?謂睡增者、不勝疲極故,有所作者、要期睡故,或他所引,從夢而覺。 二解 瑜...【上流補特伽羅】 p0232 瑜伽二十六卷六頁云:云何上流補特伽羅?謂有不還補特伽羅,從此上生初靜慮已;住於彼處,不...
佛教講,人是有情眾生,甚至一切有情識、有生命的眾生,都叫做有情。關於有情的層次,有四點看法: 娑婆因有情漸成國...
我們在末法的時候,哪有善知識呢? 實在沒辦法的時候,你就依著你所學的教義,依著經,聖教量,依著佛所說的。就是依...假如面前有兩張相片,一張是少女照,風姿綽約、美艷驚人;一張是老婦照,溝壑縱橫、滄桑畢現,請問哪張好?也許你多半...
宋朝,開寶寺的釋惠溫,有一位侍奉他的童子,不知姓名,十四歲那年,有個看相的人叫健真,見到這個童子說:這個孩子...
憫人之孤,就是憐憫他人之孤,這些行善積德都是雪裡送炭。這個感到悲痛的就是天下有很多煢煢無告之人,就是孤獨無依...有一天,神創造了一頭牛。 神對牛說:你要整天在田裡替農夫耕田,供應牛奶給人類飲用。你要工作直至日落,而你只能吃...古人說:世上好話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中土佛教一直以來,就與名山勝景聯繫在一起,人們往往把綠蔭環繞、清淨莊...
三寶物先分佛物、法物和僧物。 佛物有供養物、受用物、獻佛物、施屬佛物四種。 供養佛物有:香、花、燈、幡等。 受用...
破除淫慾之魔,要觀照男根、女根的不清淨。那麼男根不淨,這在《禪秘要經》裡面講,男人他週身的脈絡都是從眼根布散...有的時候,別人對我們莫名其妙地熱情,有的時候又無端地冷漠;有的時候,我們與別人打招呼,而對方卻視而不見;有時...
一位女士開車來到小城加油站,本應到自助加油泵那邊加油,無意間卻駛到人工服務的加油泵前。當時她並未意識到享受人...
凡事都要隨緣,人必須隨著天定的因緣來處理事情。反之,一意孤行,不論怎樣都很難達成自己的心願。一個萬事皆緣,隨...
【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卷第四
上篇:【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 下篇:【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註音版】無量義經
阿閦佛國經
【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地藏菩薩聖誕祝聖儀
慈悲水懺法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東林寺版)
【註音版】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
【註音版】佛說心明經
【註音版】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
【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註音版】讚禮地藏菩薩懺願儀
佛說堅意經
樂邦遺稿
佛說耶祇經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佛說太子和休經
佛說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
【註音版】摩利支天母陀羅尼念誦法(龍藏本)
天童山景德寺如淨禪師續語錄
【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
大法鼓經
【佛教詞典】覺
【佛教詞典】上流補特伽羅

有情眾生的四個層次

如果這個離不開,你修什麼都危險
禪的態度

造地藏菩薩像感應三則

憫人之孤,放開心量行善積德
寓言故事:人的一生
佛教與環境保護

略說三寶物——佛物、法物、僧物

【推薦】破除淫慾之魔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態度

7美元買走了一整天的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