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對機聽了煩惱,反而生出障礙

佛說的法,就像一個病人害病了,害病了得吃藥,那這就是緣起。因為他有病,這個緣得吃藥。佛說法是對著眾生有這個病,佛說法就是藥。因為眾生執著,貪、瞋、癡煩惱很重,佛給他說法,要斷煩惱,要消滅妄想。

但是佛說法是對機的,對哪一類人說哪一類法。我們眾生他不管對像,也不管聽懂聽不懂,他也沒辦法來判斷,所以不能夠隨機說法;還有一說,不能假善巧、方便、變通,盡說成語。

我們就現實例子說吧!我看過很多佛學院的法師講課的時候就是念念經文、念念註解,因為他自己也沒深入,也沒法把它變通來給學生講,這就是法滅的現象。法不對機,不對機他要謗毀。法不對機,他聽了他煩惱,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生出障礙,他要謗毀。這是法不對機的現象。

不但一般凡夫,就是聖人、大阿羅漢,在《戒經》裡頭,舍利弗收了兩個弟子,教給他一個學定、一個學慧,這兩個弟子修了三年什麼也沒得到,退心了。佛就知道了,佛就跟舍利弗說:你把這兩個換一下,學定那個人叫他學慧,學慧那個人叫他學定。舍利弗照著佛的囑咐給他倆換,給他倆重新說,不到一百天兩個人都證得了,開悟了。為什麼?大阿羅漢能觀機的時候,觀得很短。

那我們現在說法就是講經,你這個講經是照本宣科,法不見得對機。機呢?也是現在講經的很少,只要講經我就去聽,但是我能進入、不能進入那是另外一回事,聽聽經種種善根就好了,是這種心情。說者沒有那種慧解,不能觀機。

說法要對機,有機才有法。這個人血壓很高,你再給他吃補藥,完蛋了。他已經就血壓很高了,因為你不知道他的病,你再給他吃點補藥,那麻煩了,那血壓不更升高了?所以知病下藥,得對病投藥。我們這末法說法,現在說法,種善根——只要有說法的我聞一聞種善根,並不是求證得。

我知道我們最近道友的心情——「老和尚再講一講吧!」只要有講經聽聽就好了,是這種心情;並不是想聽,「我要證得般若波羅蜜。」沒這個心。有嗎?你們哪位有想證得觀自在菩薩、想證得須菩提以上的位?

所以為什麼說經說那麼多呢?單對那一類機說的。有的時候普遍為一切人種個善根而已,達不到個個都證,那有時間、有地點、有條件,因、地、事、物、時這幾種都得具足。第一個是因,在什麼地方說什麼法。

什麼時候,佛都是「一時」,因、地、事、物、時,因為什麼事情引起的佛說這個法,這幾種你先得把它研究明瞭了。所以佛以種種方便化導一切眾生,從這些方面化導眾生,他的目的就是你離開執著就對了,教你離開執著。一切眾生就是妄心生滅永遠不停的。妄心生滅不停幹什麼?逐境,追逐一切境界相,就隨著境界相動,遇著什麼相動什麼心,遇著什麼相動什麼心,無緣無故地起些個妄念,完了隨這個妄念去轉。

那菩薩是不是起妄念呢?照樣,但是菩薩他跟著個覺,剛一起念馬上他就警覺了,就停了。眾生不行,眾生要學菩薩,覺知前念起惡,止其後念不起。剛一動心,錯了!馬上就止住,這就是菩薩了。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念不起?那真是得觀音、地藏、文殊、普賢,沒有到等覺菩薩位子,心還是起。心不生,到了不生不滅、究竟不起,唯佛與佛才能究竟。

佛是大覺,佛是覺了,大覺圓明,「大覺」的意思含著他的功用就是不住,什麼都不住,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一切無住。所以須菩提問佛怎麼樣生心?無住。無住怎麼會生?無住就生不出來,這就是無生。無生而隨緣,隨一切生滅的緣,隨一切眾生的緣。

因為一切眾生執著,他的妄想心生滅、生滅,生滅不停的,不能停在一切的境界上。動要逐境界相,妄想生滅心永遠不停,逐著一切境界妄動,一天就這麼攀緣妄動。菩薩妄念剛一起,馬上就覺悟了,覺知前念起惡,止其後念不起者,是為菩薩。在《金剛經》上說一起念就是惡,起念就是惡。若不起念,不起念無念,無念就是菩薩了,無念無住。覺是什麼?覺就是無住,不住一切境界。

所以須菩提問佛:「云何應住?」不住就對了,應如是不住,不住一切境界。「云何降伏其心」呢?不攀緣,知道境界是妄境,心不起念,不起念就無生無住了。所以佛跟須菩提說沒有定法,哪一法如來可說定法?如來說法如筏喻一樣的,前頭說了像過河船一樣,過去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