倓虛法師開示煩惱的由來

六種根本煩惱

這煩惱有多少種呢?可就多啦,略略地我就說個名詞吧,大家不用細講就可以知道,也就能躲避呀,所以這個煩惱有六種根本煩惱,隨著起來有二十種隨煩惱。

這個根本煩惱是什麼呢?貪心是一個煩惱,有貪心就容易起煩惱,貪不足煩惱就來了,瞋恨心也是一種煩惱,愚癡心,煳塗人做煳塗事,愚癡也是個煩惱的根。貪、瞋、癡!

你自己有點學問,或是有點家業、有點地位,高傲的心,瞧不起一切人,這也是煩惱的根本。所以再向下說,這個煩惱就很多啦。貪、瞋、癡、慢,高慢心,有疑惑心,你哪一種事情也放不下,你總是老疑惑。

貪、瞋、癡、慢、疑,另外呢?還有個邪知邪見,沒有正知正見,這是六種的根本煩惱。

二十種隨煩惱

隨著他還起了二十種隨煩惱,他分小隨、中隨、大隨。

十種小隨煩惱

這小隨煩惱就有十個,十個是什麼呢?忿、恨、惱、覆、誑、諂、驕、害、嫉、慳。

忿就是忿怒了,這種煩惱是孤起的,叫小煩惱,這個東西也是苦惱事,也是受苦的地方:恨,恨起人來,這也是煩腦,這是小煩惱,孤起的,單單的起來的。惱,惱怒。覆,是什麼呢?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很遮蓋著,心裡總怕人知道,橫攔豎遮著,怕人知道,這個名字叫覆。所以啊,忿、恨、惱、覆、誑!誑什麼呢?誑言誑語啊!盡說瞎話騙人,所以,這都是煩惱的根本,這是隨著貪、瞋、癡、慢、疑、邪見這六種根本煩惱起來的。這是有五個:忿、恨、惱、覆、誑。

底下還有五個:諂、驕、害、嫉、慳。諂是諂媚人,俗語講話統是巴結人、熘哄人、奉承人,就是這一套,所以叫諂媚。驕,有點身份、有點財勢,這個驕傲的心就起來了,這也是煩惱呀!這是個小隨的。害,看你這個人和我不對勁,想法要害他,這是害人的害。嫉,嫉是嫉妒,嫉賢妒能,看人家能耐比我強,恐怕他蓋著我,我就嫉妒他,想法總是要把他除掉了,這就是嫉妒。最後,這個慳,這個慳是什麼呢?刻薄慳吝、片善不為,他不但不為,而且人家要做善,他在外邊還說些不好聽的話。所以,這十個叫小隨煩惱。

二種中隨煩惱

還有兩個中隨的煩惱,是無慚、無愧。

人得有個慚愧心,慚是對自己得要對得起,別說對待,就是做的事情、說的話、心裡的思想,也得要對得起自己,這就叫有慚的人。

有愧的人呢?總得要對得起人,我做出事來、說的話、我心裡的思想,都能對得起人,這對得著人家這就叫有愧、對得著自己這叫有慚。你說這個無慚無愧,他做出事情來,也不怕對不起人、也不怕對不起自己,他全不管。只要我對著我的心思,我就要做,這叫無慚無愧,這叫中隨的煩惱。

八種大隨煩惱

餘者,還有八個大隨的煩惱,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這八樣,頭一樣就是不信。管你什麼,我也不信,我就信我吃飽了、穿暖和了,有銀子、有錢比什麼都強,旁的事一大堆,我都不信。這就是一個不信最厲害,這是大隨的煩惱,將來這煩惱就多啦!要不信的人,當然就是誑妄了,這一誑妄,完了就是放逸、隨便,怎麼舒服怎麼幹,是不是呀?這是叁個了。

這底下還有個昏沉,這些個人就是醉生夢死,不昏沉就來了掉舉了,心裡頭橫算豎算,這麼掉算一會兒、那麼掉算一會兒,這也是一種的大煩惱。餘者呢?是不正知。

這知覺沒有正當的,見識上不正見,沒有正當的見識,最後第八個是什麼呢?心就亂了,也不知道想什麼好,這一天亂亂哄哄的,這是這八個大隨的煩惱。煩惱要不斷,痛苦就不能離開,不能離苦得樂,得怎麼辦呢?怎麼個斷法呢?

四宏誓願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的這個去煩惱的法,就多了,無量無邊,立下誓願一定要學佛法,學了佛法幹什麼呢?斷煩惱!這個煩惱要是不斷,這個苦惱就多啦!所以必須要斷煩惱,斷盡了煩惱就成佛呀!

所以四大宏願「佛道無上誓願成」。佛道沒有比他再高、再上的,我立個誓願一定要成佛。佛呢,他也是一個人,我也是個人,他能成佛,我不能成佛嗎?就因為我沒有發這個大心,沒有發這個大慈大悲大願!

倓虛大師《楞嚴經講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