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雨金錢,欲心仍不滿足

「即使雨金錢,欲心不滿足。智者知淫欲,樂少而苦多。」

世間人的不滿足,就像佛在《法句經》裡面所說,即使天上雨下金錢,這個錢多得能埋住人的腰,但是作為貪慾的人來講,他還是不會滿足。有智慧的人,知道世間的快樂都是暫時的,而且還會導致無窮的苦果。其實這種快樂只是外界的境在刺激我們這顆心時,產生的一種感受。當那個境沒有的時候,所謂的快樂也隨之而消失了,所以快樂是不真實的。

有智慧的人會常常觀察貪慾的過患,因為修行人首先要破除貪慾,不能貪人也不能貪物。之所以要棄恩入無為,就是要尋找真正的快樂。佛法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讓我們不要放逸,精進不懈地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每天上課學了這麼多,但是怎樣通過文字般若進入觀照般若,最後了達實相般若呢?這中間一定需要很好的修行。千經萬論都是在講修行的方法,讓眾生由此了脫生死,徹底斷除煩惱,最終成佛。

老和尚講《金剛經》,也無非是讓我們了解經意之後,不落斷常二邊,樹立起正知見。凡夫執常,他看見事件、人物,不了達是仗緣而生的,其本性是空,所以會去執著一個實有的東西。知道了緣起性空的道理,就不會再去執著,但也不會違背緣起的法則。在日常的行持當中,一定是如法如律,因為如是因導致如是果。法身是清淨的,但是善惡又沒有離開法身。我們通過學習就是要破除凡夫的常見,同時還要了達任何一法都不會獨立地存在。比如說要了生死,就必須勤修戒定慧,這說明成佛也要仰仗各種的緣,才能夠證得。

學習佛法的目的,無非是讓我們認識自我、看破自我、放下自我,最後超越自我。為人處事,不要老執著一個我;看問題時,也不要先來執著我的見。應該學會放下我見,要以佛見為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