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懺悔才能讓罪業清淨

每個人都會犯錯,每個人也都犯過錯。我們自身缺點很多,習氣早已難以割舍。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更不願改正。一旦做錯了,將錯就錯,自暴自棄。

在《百喻經》中就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牧牛人有二百五十頭牛。牛主人精心餵養著,每天驅趕牛到水草丰盈的地方。有一天,一頭牛被老虎吃掉了。牛主心想,現在牛已經不足二百五十頭了,我還要牛有何用?於是牛主便把牛驅趕到懸崖邊,殺牛墜崖而死。

故事中二百五十頭牛比喻比丘二百五十戒,愚蠢的牛主便是受持如來具足戒又破戒的人。

他犯一戒,不但不生慚愧心去清淨懺悔,還心中念言:「我已經破一個戒了,既然戒已經破了,我持戒還有什麼用?我以後就不必持戒了。」於是就破了所有的戒,好比愚人盡殺群牛一樣的蠢。

正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凡夫與聖人最大的區別並不是所犯錯誤多寡,而是誰勇於面對自身的缺點,敢於洗心革面,懺悔惡業,知錯能改。

佛都是人修成的,雖人人都犯過錯,但人人皆可成佛。我們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破罐子破摔,自甘墮落。要勇於面對自身缺點,改掉壞的習氣毛病。

《圓覺經》云:「鈍根未成者,常當勤心懺,無始一切罪;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前。」

《佛說業報差別經》云:「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若起殷重心,一念求懺悔;如火焚山澤,眾罪皆銷滅。」

六祖說:「苦口的是靈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便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對於善友的勸諫,善知識的教導,我們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虛心接受。誠心誠意的懺悔自己的過錯。

那麼懺悔應當怎麼做呢?

六祖說:

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矯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

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矯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

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簡單來說,懺悔就是:知錯就改,絕不再犯。

懺悔,有發露懺悔和不發露懺悔兩種。

發露,即當著眾人來說自己的過錯,公開的懺悔。發露懺悔的力度大,效果強。

眾人如炎日。罪業如樹根,越藏紮的泥土越深。把自己的罪業之根刨出土,拋到公眾烈日下暴曬,便可以拔除根本業。

受戒之人破戒後,就要發露懺悔。

如果是居士破五戒,需要向持五戒不犯的人(只要符合條件,師父或者居士都可以)前懺悔自己的破戒罪行,這樣破戒之罪就可以消除,但要重新受五戒。

《分別善惡報應經》云:「佛言:復云何業而不得果?所修惡業迴心發露。省悟前非思惟嫌厭。心念口言作意專注重重懺悔。此業雖作而不受果。善業亦然。」

不發露,就是自己暗自下定決心來悔改,私下的懺悔。因為罪業覆藏於心,沒有公眾的監督,很容易受到習氣的牽引繼續犯錯。

若實在不想讓人知道,又真心悔改,可以對著佛菩薩聖像來懺悔。直到見光、見華、夢到佛摩頂授記等異相。

佛教中懺悔的形式多種多樣,如誦經,念佛,禮佛,拜懺,行善等都可以用來懺悔。

最簡單的是《華嚴經》四句經典懺文:「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拜懺最常用的是《八十八佛大懺悔文》。還有《大悲懺》、《三昧水懺》、《地藏懺》、《梁皇寶懺》等等。

懺悔雖然形式多種,但總的來說,對於懺悔者而言,一定要有慚愧心。若無慚無愧,即使發露懺悔也是作秀罷了。

窺基大師說:「無慚者,不顧自法,輕挋賢善為性,能障於慚,生長惡行為業。無愧者。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

若無慚愧心,就不可能真心懺悔,一定還會繼續造惡。

《增壹阿含經》中,世尊告諸比丘:有二妙法擁護世間。云何為二法?所謂有慚、有愧也。諸比丘!若無此二法,世間則不別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識、尊長、大小,便當與豬、雞、狗、牛、羊……六畜之類而同一等。以其世間有此二法擁護世間,則別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長、大小,亦不與六畜共同。是故,諸比丘!當習有慚、有愧。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可見,人若無慚無愧,便與畜生無異。做人一定要有慚愧心。

在《梁皇寶懺》中:滅苦之要唯有懺悔。故經稱嘆:世二健兒。一不作罪,二能懺悔。大眾今日將欲懺悔。當潔其心整肅其容,內懷慚愧,悲暢於外,起二種心,則無罪不滅。何者二種心?一慚、二愧。慚者,慚天。愧者,愧人。慚者,自能懺悔滅諸怨對。愧者,能教他人解諸結縛。慚者,能作眾善。愧者,能見隨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以是二法,能令行人得無礙樂。

可見真心懺悔,便是要起慚愧心,有慚愧心,便能斷除噁心,更不造罪。

正如偈云:「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滅,心亡罪滅兩具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

若能如法懺悔者,所有煩惱悉皆除。

猶如劫火壞世間,燒盡須彌並巨海,

懺悔能燒煩惱薪,懺悔能往生天路,

懺悔能得四禪樂,懺悔雨寶摩尼珠,

懺悔能延金剛壽,懺悔能入常樂宮,

懺悔能出三界獄,懺悔能開菩提華,

懺悔見佛大圓鏡,懺悔能至於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