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無自性,一切皆無永恆

當今社會,人們急速向城市集中,都市街頭行色匆匆,而田間地頭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人群卻大幅度減少。現代社會步入了高效、高物質、高速度的生活,幾十年的時間變化可謂翻天覆地!

更嚴重的是,各種追求、理想時時刻刻牽引著人們的神經,幾乎沒有重新審視自己的時間,也幾乎沒有重新調整自己行走方向的時間,因此,在錯誤的道路上一直在走,驀然迴首卻已荒廢數十年!

《華嚴經》云:諸法無自性,一切無能知,若能如是解,是則無所解。

1、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

「諸法無自性」就是說一切事物的現象都不是永遠不變的。任何事物的現象都因時間、空間的變化而變化。包括精神現象、物質現象都是如此。因此,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

2、苦追的財富並非自己所有

自己苦苦追求到的財富,並非永恆佔有,永遠屬於自己。

《雜譬喻經》:財是五家之分。盜賊水火縣官惡子。五家忽至。一旦便盡。

「家中有財寶,五家之所共」,與此相通。所謂「五家」,即大水、大火、盜賊、貪官污吏及不肖兒女。即使擁有再多財物,遇到一場大火,可以將你家當焚燒成灰;遇到大水,財產也會流失淨盡;盜賊、貪官污吏之流,也來搶走財產;子女不肖,驕奢淫逸,則將家財揮霍蕩盡。一個人無法主宰自己的財物,因為財物為「五家」所共有。

《法華義疏》:「世間之財,五家共有,不名己利。出世之寶,但屬行人,故名己利。」只有出世學佛,證悟佛性,才擁有真正的財富。

3、事業的追求其實是煩惱的來源

整天忙忙碌碌,辛苦拚搏奮鬥,追求自我的事業、成就。這些自我奮鬥的事業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一下,是否屬於佔有、迷戀,一旦得到是否會有更大的擔心?

其實,許多人為了事業、成就只是為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想法或者短時間似有似無、似是而非、似有實無的事務而奔忙。不明瞭「諸法無自性」,時過境遷,連自己的追求目標也已經消亡,自己的辛苦也等於竹籃打水!

4、清心寄語

多餘的東西要善於鬆手

抓住的東西時間太久會變化、變成無用的、抓住的東西數量太多會累人、變成累贅的、無用的,變成煩惱的來源。因此,該鬆手時就鬆手。

多餘的追求要善於放棄

現代社會資訊極其豐富,想要的東西撲面而來,都抓住了會令人頭暈目眩,需要的、有用的其實非常少,因此要善於放棄無用的、多餘的,該放棄時就放棄。

多餘的腳步要善於歇腳

快節奏的追求目標,這個目標隨時會變得不值得追求,再繼續會竹籃打水一場空。因此,要善於歇腳來調整自己的方向,該歇腳時就歇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