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我們來看看現在的人生。你看看這個世間上,虛空的相越來越少了,因為高樓越來越多了,空氣污染越來越大了。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我們講由心可以看相,但是由相也可以看到我們的心。

我們現在對有相的東西比較執著,所以你看虛空越來越少。有一個很有名的畫家很抱怨,他說古代人在畫畫空白的地方留很多,他畫一棵樹,上面畫一隻小鳥,他不再畫了,給你很多想像空間啊:虛空很多,這隻小鳥可能往東邊飛,也可能往西邊飛,也可能會飛到我家來。他說,現代的人畫畫,畫得太多,沒有留太多空白。

那麼,我們會講到說,那為什麼古代的人虛空比較多,現代的人虛空比較少?那麼虛空到哪裡去了呢?有一個歐洲的研究機構他們就研究說,古代的聖賢到哪裡去了?古代那些很有智慧的聖賢,愛因斯坦、愛迪生跑哪裡去了?其實《楞嚴經》講很清楚:「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我講實話,你說聖賢跑哪裡去了?佛陀跑哪裡去了?當我們眾生的心都不再想著聖賢、不再想著佛陀的時候,他就消失了。你跟他不相應的時候,他就沒有因緣出現了。這些聖賢其實是遍滿法界的,但是你不再憶念他的時候,他就消失掉。就這麼回事。

我們習慣性說,誒,這個東西跑哪裡去了?那麼孔夫子跑哪裡去了?其實是你心中跟他不相應,他就消失掉了。所以,「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就是說世間上所有的東西,法界統統具足,孔夫子的體性本來也就具足,但是我們的心跟他不相應的時候,他就沒辦法顯現出來。是這個意思。所以有些道理你要把它參透,你才會想像說,那我怎麼去創造極樂世界。你知道這個事情是怎麼來,這個是怎麼去,你就能夠去創造你的人生。

你都不知道這個東西是怎麼來,怎麼去,你就是只在事相上用功,你就很難產生很大的力量。

諸位要知道,「相妄」,虛妄的意思,不表示它不存在。虛妄的意思就是它是暫時存在的,你只能夠借用。你可以借用它,但是你不能認為它是經常存在的。虛妄就是說,你可以借用你這個身心世界來積功累德。但是你要有心理準備,它因緣到的時候,消失的時候,它不告訴你,它不管你的,它要走就走的,你沒辦法控制它的。覓之了不可得,因為它來無所從嘛。

如果你現在的身心世界是有一個地方來的,那就不會改變,就永遠是你的,你今生是這樣,來生也是這樣。但事實上不是這個意思。

你今生所有的因緣都是暫時借你用的。所以你現在就是跟生命在比賽,看誰比較快。我要趕快利用這個因緣!既然是假,但是你要怎麼樣?借假修真。你用這個因緣來積功累德,拜佛、念佛、懺悔業障、積集資糧。然後,你這個因緣結束了,你一個新的心態、新的業力又創造一個好的六根出來。

好的六根從哪裡來呢?它本來就存在。既然它本來就存在,為什麼之前不會顯現呢?因為你過去沒有這個業力嘛。

所以,諸位要去體會:體性是遍滿的,相狀是因緣顯現的。佛陀在前面的三卷一再重複這個觀念,這是整個修首楞嚴王三昧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