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法的修學次第

問:請示法師,大乘佛法的修學次第為何?

淨界法師答:一、如果你是年紀已大,體力已經衰弱了。年紀已大,體力已衰,你就直接專攻淨土的善根:信心、願力、般若三塊不斷的操作就夠了;

二、如果你還年輕。以下是我的建議:

第一個唯識一定要學,唯識學太重要了,讓你了解你自己。因為唯識是從人性的角度來談緣起,也就是無量劫來你到底怎麼過的?你一路走來是怎麼過的?第六意識創造妄想,第七意識一直把妄想執著;前五識的感受,給第六意識的妄想,第七意識再執著,然後回存到第八識的倉庫,然後第二生把它釋放出來,就是循環。你了解唯識會知道你過去的生命到底是怎麼回事,了解自己,認命的唯識是先了解自己。

開悟的楞嚴,楞嚴是一定要學的,它會讓你先離相,找到你的家,離一切相,開悟的楞嚴。

成佛的法華,《法華經》也要學,因為它即一切法,它借相修心,《楞嚴經》把相消除以後,法華就再把相借回來。這個時候我要借眾生相來修佈施,對不對?我要借逆境的相來修忍辱,所以《楞嚴經》是把相全部都洗掉了,善的惡的全部歸零。到了《法華經》的時候,從空出假,把相再借回來,但這個時候是借相來修法,我要佈施的法要借眾生的相,我要皈依的法要借佛像,你要借很多相,再把它借回來,借假修真,用相來修善根。

我們這樣子講好了,一張圖畫已經畫的亂七八糟了,《楞嚴經》把它全部都擦掉,黑板全部擦掉。《法華經》再把新的東西畫上去。

認命的唯識,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最後如果這三個基礎打得好,再會歸到一句佛號莊嚴淨土,那力量就夠了。你的根基打的紮實。

如果你已經六十歲了,我前面講的話統統不算,你就把彌陀要解好好研究,抓住幾個核心思想,般若、信心、願力,然後跟佛號盡量建立好的關係。

我剛剛講過的先離相,然後建立信心,建立願力,然後提起佛號,所以看你的精神體力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