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宗派。因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法門,故名。因其始祖慧遠曾在廬山建立蓮社提倡往生淨土,故又稱蓮宗。實際創立者為唐代善導。歷代祖師並無前後傳承法統,均為後人據其弘揚淨土的貢獻推戴而來。按近代印光所譔《蓮宗十二祖讚》,以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實賢、際醒為蓮宗十二祖。前九祖和《蓮宗九祖傳略》大致相同。後印光也被其門下推為第十三祖。
史略 淨土思想淵源於印度。在東漢時淨土經典開始傳入中國,支婁迦讖譯出《無量清淨平等覺經》、《般舟三昧經》等,後來竺法護譯出《彌勒菩薩所問經》、《佛說彌勒下生經》,支謙譯出《大阿彌陀經》,畺良耶舍譯出《觀無量壽經》,於是在中國出現淨土崇拜。大致曾分為彌勒淨土和彌陀淨土兩種,彌勒淨土信仰由道安首創,一時盛行於北魏,梁齊間還有所聞,不久即衰。彌陀淨土信仰一般認為始於東晉慧遠。他於東晉太元十五年(390)在廬山東林寺建蓮社(亦稱白蓮社),參加的僧人、居士達123人。他們於阿彌陀佛像前,建齋立誓,專修念佛三昧,共期往生西方,並令劉遺民著文勒石,以明所誓。此後,有曇鸞於北方專修淨業,立難行、易行二道之說,主張以彌陀如來本願力為根本,為建立淨土宗奠定了基礎。曇鸞以後有道綽,曾講《觀無量壽經》,以小豆計數近200遍,每日口誦阿彌陀佛,著《安樂集》2卷,立聖道、淨土兩門,認為只有淨土一門是唯一的出離之路。善導先往玄中寺聽道綽講淨土要旨,後到長安,在光明、慈恩等寺弘揚淨土教義,繼承道綽的傳統,著有《觀經疏》(《四帖疏》),正式創立淨土宗。
善導以後,淨土宗繼續流傳,歷代名師輩出。先有承遠、懷感、法照、少康等繼續弘揚。以上被稱為善導流或善導系;另外在唐開元時出現了慈愍三藏即慧日,他曾由南海去古印度等七十餘國遊歷,學習淨土經義,凡十八年,著有《淨土慈悲集》、《般舟三昧讚》等,提出禪淨一致的念佛禪,但有些學者認為這不應屬於淨土宗的流派。五代至宋淨土宗一直很盛行,它的信仰深入民間,淨土常常依附於天台、禪、律諸宗。五代末有杭州永明寺(淨慈寺)延壽,倡導禪淨兼修,著有《萬善同歸集》等,發揮淨土思想。宋元兩代結社之風盛行,出現了白蓮社、淨業會、淨土會等。專弘淨土著名的有宋初省常,元代普度等。明代弘傳淨土者,有祩宏、智旭等;清初以來則有普仁行策,梵天實賢、資福際醒等。晚近靈岩印光(聖量),專修淨土,創弘化社,辦靈,岩淨土道場,為近代弘揚淨土的典範。
經典 《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世親的《往生論》為該宗所依經典。稱三經一論。善導所著《觀無量壽經疏》、《往生禮讚》、《觀念法門》、《法事讚》、《般舟讚》等,為該宗主要代表作。
該宗教義簡單,主要宗旨是以修行者的念佛行業為內因,以彌陀的願力為外緣,內外相應,往生極樂淨土。善導把修行的方法分為正行和雜行兩類。正行又分為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歎供養等五種,此中又特別把稱名作為正業,其他四種為助業,顯出正名為最重要。念佛的方法凡有四種:1、專念佛的名號,稱為持名念佛;2、觀佛的塑像與畫像,稱為觀像念佛;3、觀想佛的妙相(包括《觀經》十六觀門),稱為觀想念佛;4、觀佛的法身,即諦觀實相,稱為實相念佛。後世唯持名念佛最為流行,其與善導的大力提倡有直接關係,同時信眾認為此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衹要一心專念彌陀一佛名號,就能往生淨土。但因往生者的因行有勝劣,往生之相有等差,往生後見佛成佛有疾緩,從而分有上、中、下的三輩九品。
影響 該宗由於修行方法簡便,人人都能做到,故自中唐以後廣泛流行。宋明以後與禪宗融合,其他如律宗、天台宗、華嚴宗等,也都兼修念佛法門。同時又很快普及於一般社會,有所謂「家家彌陀佛」的說法,一直流傳至今。8世紀時,善導的《觀經疏》傳入日本。12世紀日僧源空依《觀經疏》撰《選擇本願念佛集》等,弘傳淨土念佛法門,創立日本淨土宗。其弟子親鸞又開創淨土真宗。
(游有維)
佛弟子文庫 > 中國佛教 > 正文
位於韓國忠清南道公州郡。為新羅統一時代聖德王二十三年(724),上願祖師建庵開創。後經懷義重修,改名「上願寺」...(雜名)大日如來之尊稱也。金剛頂大教王經上曰:薄伽梵大毗盧遮那能為自在王,演說金剛界無邊功德法。...【若食若飲若啖若嘗正知而住】 p0885 瑜伽二十四卷十二頁云:若食若飲若啖若嘗正知住者:云何為食?云何為飲?...禪林用語。原指水流廣遠,一片漆黑之意;於禪林中,轉指不明是非、善惡之無知狀態。碧岩錄第四十四則(大四八·一八...【現在有十二種相】 p0956 瑜伽六卷七頁云:當知現在亦有十二種相。一、果所顯相,二、體已生相,三、眾緣會相,四...(術語)Tejorāśi,譯曰火聚頂。五佛頂之第四。大日經疏五曰:諦殊羅施,譯雲火聚頂。...(經名)淨土三部經中佛說無量壽經之異名。玄義分傳通記三曰:大經者無量壽經,三經之中此經廣故,對餘二經名大經也...全一卷。作者不詳。又作梵天擇地經。收於大正藏第十八冊。本書系依據大梵天王內秘密經之內容略述而成者,該經記述如...行事鈔·瞻病送終篇:「十誦,當隨病人所須,問病因緣,覓師求藥;日到僧廚,問有病人食不?若無,取僧所供給庫中物...(譬喻)譬毒刺也。長阿含經十曰:三界無極尊,能斷恩愛刺。普賢觀經曰:色壞汝真,為恩愛奴色,使汝經歷三界。...為密教印相之一。系修行人生起化導他人之大悲心,遂立下大誓,猶如披著堅固之甲冑,回入生死界,降伏魔界而利益眾生...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問: 我在生活中,以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自警,佛號不斷,但就是不能入定,怎樣才可以入定呢? 大安法師答:...
《濟緣》云:今越次而學,行既失次,入道無由。 這一段文是說,現在一般的出家人,都是超越次第而修學,修行既然失...
原文: 野狐黑夜入廚房,飽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竄,乃佯死而待人棄去。未幾,果有欲棄之者。一人曰:狐尾甚佳,待我...無常,對於所有佛弟子,甚至是絲毫沒有佛教信仰的社會大眾而言,並不陌生。一談到無常,我們馬上就會想到生老病死、...
問: 請問法師,現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淨土為最終的歸宿,可是念佛者很多,而往生者卻很少,這不是與萬修萬人去的淨...很多信眾喜歡去寺廟進香拜佛,但對相關禮儀並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就專門做個介紹,供大家參考。 一、提前沐浴淨身 有...
念佛也要明瞭自心,這些都是作為上品往生的開示,這種要求是比較高的。覺明妙行菩薩就問達本達本就是原來那個好丹術...四川人愛泡泡菜,其製作的關鍵就是要把蔬菜裝在罈子裡密閉後存放。在存放過程中,通過密閉而產生厭氧反應,生出一種...
淨土宗
【中國佛教】
上篇:律宗 | 下篇:禪宗 |
天上之香。或指人間之妙香。法華經法師功德品(大九·四八中):「持是經者,雖住於此,亦聞天上諸天之香。」 p135...
東鶴寺
自在王
若食若飲若啖若嘗正知而住
黑漫漫
現在有十二種相
諦殊羅施
兩卷經
梵天擇地法
瞻病人求病人食
恩愛奴
甲冑印明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念佛怎樣才可以入定呢

沒有先學戒,定慧也是無法生起的

這只野狐到底聰明在哪裡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推薦】現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嗎
去寺院拜佛必知的十大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