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yuan
明清之際禪宗僧人。日本佛教黃檗宗初祖。俗姓林,名隆琦。福建福清人。28歲出家。明泰昌元年(1620),從福清黃檗山鑒源禪師剃度出家後,周遊各地,歷訪名師。首至海口鎮瑞峰寺聽道亨講《楞嚴經》。在紹興顯聖寺聽湛然講《涅槃經》,不久至海鹽金粟山廣慧寺參謁當時名僧密雲圓悟。崇禎三年(1630),隨密雲至黃檗山。崇禎六年,密雲弟子通容繼任黃檗山住持,隱元遂嗣其法。崇禎十年,受請繼黃檗法席,住持七載,多所興建。又歷住浙江崇德福嚴寺及福建長樂龍泉寺。後回黃檗山開設法席,從其受學者甚多。
清順治十一年(1654)應日本長崎興福寺住持逸然等之請,率弟子十餘人東渡傳法。同年七月到達長崎,當地興福、福濟、崇福三唐寺,競相延請說法,日本知名禪僧也常來問道。1655年,應日僧龍溪之請,到達攝津(今大阪)普門寺。1658年在江戶(今東京)謁見將軍德川家綱,備受禮遇。越年為幕僚留於京都,擇定大和山(今京都宇治)建寺,1661年建成,名黃檗山萬福寺。後即以此寺為基地傳禪,形成黃檗宗。1664 年讓法席與門下木庵性 ,退居於山內之松隱堂。1673年日本後水尾上皇特授大光普照國師之號。
著作有《隱元禪師語錄》、《普照國師廣錄》、《雲濤集》、《弘戒法儀》等,並訂有《黃檗清規》十章。近年日本平久保章編有《隱元全集》12卷。法嗣共23人,其中日僧有龍溪性潛、獨照性圓、獨本性源3人;其餘著名的有木庵性 、即非如一、慧林性機、獨湛性瑩、大眉性善、南源性派、獨吼性獅等,皆先後渡日的中國僧人。(林子青)
佛弟子文庫 > 中國大百科全書 > 正文
(術語)歸依於佛寶僧寶之戒法也。釋氏要覽上曰:五分律云:初佛成道,為二賈客及女人須闍陀並五比丘皆受二歸緣,未...梵名 Aparājitā。意譯無能勝。四姊妹女天之一,文殊菩薩之眷屬。位於密教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童母盧之左方,阿爾多...【健男】 或羯南,此雲凝厚。漸堅硬故,亦云硬肉,胎四七日。雖有身意,缺眼四根,六處未全,但號名色。涅槃佛...【粗惡語業道】 p1474 瑜伽五十九卷十四頁云:麁惡語業道事者:謂諸有情、能為違損。想者:謂於彼彼想。欲樂者:謂...(術語)胎藏又曰華藏。為眾生本具之菩提心。言肉團心所具菩提之理性,依大悲之萬行,而生長發育,猶如母胎內之子。...(564~635)唐代僧。臨邑(山東)人,俗姓唐。初從穎川之明及法師學十地經、地持論,繼從魏郡(河南)之希律師學四...即主張世間為無因之見解。為印度古代外道所執六十二見中,依前際(過去)而起之分別見解。有兩大類,故又稱二種無因...(術語)又曰慧命。法身以慧為壽命,故謂之心命。智度論七十八曰:眾生有二種命:一者命根,二者智慧命。...系五精舍和十塔之併稱。在印度,如來之靈跡有五所精舍及十所塔。(一)關於五精舍,有幾種說法:(1)大智度論卷三,依...【不正思惟】 p0327 瑜伽十一卷八頁云:不正思惟者:謂不可思處所攝思惟。不可思處者:謂我思惟,有情思惟,世間思...(術語)定式坐禪,及定鐘鳴而止。此後再坐禪,謂之再請禪。見百丈清規六。...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故,結出讖微,分...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曾感嘆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由於這個無...一、禪悟成功 有一高僧,弟子問其成功原因,答曰:吃飯、睡覺。弟子思索多日不解其意,又問師傅:吃飯、睡覺怎麼可...依據如來的正法規(dhamma)與律(vinaya),以及國家相關規定。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擁有虔誠恭敬且正確的信念之...問: 法師,對於初學者,尤其是想修淨土的人請您給一些建議。 宏海法師答: 學佛講解行並進。解的過程,就是我們對...椰子 營養功效: 椰子汁液多,營養豐富,可解渴去暑、生津利、尿治熱病,適量飲用鮮椰子汁,對充血性心力衰竭者有良...
約翰D洛克菲勒在33歲時賺到了第一個100萬美元。43歲時,他建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大壟斷企業--龐大的標準石油公司...
學佛的想求解脫,我們知道,不想執著,不想煩惱,這麼容易嗎?離得開嗎? 咱們比較而言,現在我們比社會上的人為名...
講到發菩提心這個發字,是很妙、很有意思的。會做饅頭、面包的人都知道,面粉加上酵母、發粉去發酵,就會發得胖嘟嘟...
隱元(1592~1673)
【中國大百科全書】
上篇:義淨(635~713) | 下篇:應慈(1873~1965) |
(譬喻)印蠟印於泥,蠟印溶解,同時泥中成字形。以譬現在之五陰滅,中有之五陰生也。涅槃經二十九曰:如蠟印印泥,...
二歸戒
阿波羅爾多
健男
粗惡語業道
大悲胎藏
道哲
無因生論
心命
五精舍十塔
不正思惟
再請禪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十法界:六凡與四聖
成功的秘訣
出家需要的條件與方法
初學淨土法門從哪兒入手
各種果蔬的營養功效

他「死於」53歲,但一直活到98歲

想求的求不到,想舍的又舍不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