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見,或以斷常,或以有無為根本,成六十二見。但分二種,一身邊二見所攝,二邊邪二邊所攝。
一、身邊二見所攝。
一、以斷常二,或有無二為根本。
二、五蘊色受想行識,各具四句,成二十。言四句者:
一、陰大我小,我在陰中。
二、我大陰小,陰在我中。
三、離陰是我。
四、即陰是我。
三、歷過、現、未三世,成六十見,加根本二,成六十二。
二、邊邪二見所攝。
一、以常無常二,或有邊無邊二,或如去不如去二,為根本。
二、五蘊色受想行識,各具四句,以三種分別之如下:
一、常無常。
一、常。
二、無常。
三、亦常亦無常。
四、非常非無常。
二、邊無邊。
一、有邊。
二、無邊。
三、亦有邊亦無邊。
四、非有邊非無邊。
三、如去不如去。
一、如去。
二、不如去。
三、亦如去亦不如去。
四、非如去非不如去。
常無常者,推過去時,為常、為無常也。邊無邊者,推現在空際,為有邊、為無邊也。如去不如去者,推將來世,為如去、為不如去也。
三、歷過、現、未三世,成六十見,加根本二,成六十二。
佛弟子文庫 > 佛學次第統編 > 正文
修持經典一共有十種方法: 一、書寫,恭敬書寫經典; 二、供養,將經典供奉在塔裡、佛殿裡,以此誠心供養;...(人名)舍衛國之王名,譯曰和悅,又曰月光,新稱缽邏犀那時多Prasenajit,巴Pāsenādi,玄奘譯作勝軍,義淨譯曰勝...【正盡苦慧】 p0504 集異門論十三卷十一頁云:正盡苦慧者:正云何?答:因故,門故,理趣故,行相故;說名為正。盡...(流派)謂禪宗也。無門乃佛心之異名。宗鏡錄五十七曰:楞伽經云:一切諸度門,佛心為第一。又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無慚者,貪瞋癡分,於諸過惡不自恥為體,一切煩惱及隨煩惱助伴為業。...(術語)又曰小相。生住異滅,各具一相,謂之隨相。隨於大相之小相也。...(術語)愛者貪愛,罥者罥罟。謂愚癡之人,罹貪愛之罥,不得自在也。正法念經七曰:己為愛罥誑,作惡不善業。...子題:僧時到、人到、時到、僧忍聽、忍聽 含注戒本·戒經序:「大德僧聽。今僧十五日布薩說戒。若僧時到,僧忍聽。...亦名:寺家庫廚須結淨地、庫廚須結淨地 子題:庫藏、淨住 行事鈔·僧網大綱篇:「寺家庫藏廚所,多不結淨;道俗通濫...禪定之一種。即練習記憶之禪定。舍利弗問經記載阿難修不忘禪,得佛覺三昧。 p971...【觸處有十一種】 p1451 大毗婆沙論十三卷十二頁云:觸處有十一種。謂四大種滑性、澀性、輕性、重性、冷性、饑性、...佛說出家功德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之中...
在劫初時期,世界將要形成之時,福報將盡的光音天天人,化生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以歡喜為食,全身光明,以神足通自由...
諸位!你要知道,你臨終要能夠不隨境轉,你 平常就要訓練自己不隨境轉。 不可能說你平常沒有這種功能,臨終突然間出...五個【不要緊】: 如果您的微笑得不到回應,不要緊; 如果您的禮敬換來了無禮,不要緊; 如果您幫助他人卻不被接受...
在很小的時候,我喜歡觀看電視上播放的《濟公傳奇》,當時那個穿著破爛的瘋顛和尚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是板著...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淨土宗是大乘法門,當然也應該要修大悲。 大悲心的修法,首先正修大悲心,要生起大悲的心...
講《藥師經》的目的,就是要教大家怎樣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心態。怎樣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心態呢?去許三...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 成男作女經千遍,戴角披毛歷萬端; 不向此生...
身體健康是很多人十分嚮往的。有不少人都是花錢買藥、買保健品、找什麼健身良方。這些不是都沒有用,而是治標不治本...
六十二見
【佛學次第統編】
上篇:四見 | 下篇:一百八見(二) |
指譯經之五失三難。全稱五失本三不易。東晉道安所倡,謂梵經漢譯乃屬至難之業,總結之,計有喪失原意之五者(五失本...
十法行
波斯匿
正盡苦慧
無門宗
無慚
隨相
愛罥
若僧時到僧忍聽
僧寺庫廚須結淨地
不忘禪
觸處有十一種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諸苦所因,貪慾為本

平常顛顛倒倒,臨終很難有正念
五個【不要緊】與十個【無論如何】

憶念彌陀慈父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如何擁有健康的身體

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