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中邊論上卷八頁云:此依身者:謂能所食所依止身。此身空故;名內外空。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又作三乘別教。為劉宋之慧觀及南齊之劉所立五時教之一。即謂佛陀成道之後,為三乘之人宣說差別之教門,如宣說阿含...(真言)阿彌陀之大咒也。咒中阿蜜 多即為甘露之言有十個,故云十甘露明。...佛、聖人、和尚(受業本師)、闍梨(受業時教授威儀的阿闍梨)、僧、父、母、病人。佛、聖人和僧屬於敬田;和尚、闍...(人名)Buddhatrāta,佛馱多羅。三藏法師名。譯曰覺救。見梁高僧傳三。...梵語 anta-grāha-drsti,巴利語 anta-ggāhikā。執著片面極端之見解。略稱邊見。為十隨眠之一,五見之一。有二種...【二十二根三斷分別】 p0041 俱舍論三卷十三頁云:二十二根中,幾見所斷,幾修所斷,幾非所斷?頌曰:意三受通...(名數)一、觀經疏,觀無量壽經之疏。二、光明玄,金光明經之玄義。三、光明疏,金光明經之文句。四、觀音玄,又曰...【欲界與有頂無聖道】 p0989 大毗婆沙論一百六十二卷一頁云:非想非非想處、惟有二種。謂除無漏。欲界、有頂、無聖...(術語)金剛界之曼荼羅與胎藏界之曼荼羅也。凡密教之法門,以分金胎之兩部故自建立二樣之曼荼羅也。而此兩部雖各自...【五隨煩惱遍與一切染心相應】 p0291 成唯識論四卷二十頁云:此中有義,五隨煩惱,遍與一切染心相應。如集論說:惛...梵語 pūrva-ku?ala-mūla。前世、過去世所作之善根功德。若以一生為限,從前迄今所作之善事亦稱宿善。又稱宿作福、...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p)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鷂山中。時,與五百應...
關於彌勒佛的一些情況,北傳的四部《阿含經》中,除了《增一阿含經》談得比較具體,其他三部經典要麼是沒有記載,要...
問: 以前的人遇到困難逆境都能面對、克服,但現在的人遇到很小的挫折,便感到壓力很大,不能承受,有些人甚至會自...
【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 佛跟阿難說,一切眾生,食甘...禪宗提倡不立文字。為了說明宗旨,不得不用了文字這一方便法門,就如渡船,是為了上彼岸,就如釣鉤,是為了捕到魚。...
【知汝不知淨土宗旨,當依「一函遍復」所說,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勿用觀心法門,當用攝心念法。《...
【原文】 佛法貴精不貴多。精貫多。多不能專精。故提綱挈領之道。不可不急講也。綱領者。現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不...做生意的人從本求利投一匹資本下去,希望賺一匹錢回來。農夫辛辛苦苦的耕作,撒下種子必希望豐收回來。有人投資卻如...
你也許無法改變自己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完全可以改變自己所處位置的態度和方式。 1939年,德國軍隊佔領了波...
內外空
【法相辭典】
【內外空】 p0366
上篇:內外受 | 下篇:內心止 |
【修】 p0899 大毗婆沙論一百六十三卷四頁云:問:何故名修?答:遍修故名修。數習故名修。熏故名修。學故名修...
有相教
十甘露明
八福田
佛陀多羅
邊執見
二十二根三斷分別
五小部
欲界與有頂無聖道
兩部曼荼羅
五隨煩惱遍與一切染心相應
宿善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大藏經】六度集經

彌勒菩薩下生後的世界環境

現在的人為什麼不能承受很小的挫折

吃這五種辛菜會毒你法身慧命
說話要說到用處,廢話無益

印祖開示念佛方法

佛法貴精不貴多
貧人燒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