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清代丁謙撰。東晉高僧法顯曾撰佛國記一卷,詳述其西遊求法之見聞;即自長安出發,歷經鄯善、于闐、蔥嶺等地,到達天竺。丁謙則將佛國記一書中之地理狀況,細分為揆地望、度情形、審方向、察遠近、核時日、考道途、辨同異、闕疑似等八項,一一加以考證,由是,歷來諸史中有關西域方面地理狀況之記載,因而得以銜接。 p2657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宋代臨濟宗僧。泉州(福建)人。號大道。俗姓、生卒年均不詳。出家後,參謁臨濟宗汾陽善昭禪師,並嗣其法。後南歸而...(一)全一卷。吳·支謙譯。又稱羅漢賴吒和羅經。收於大正藏第一冊。本經記述賴吒和羅聞佛說法而立志出家,得證阿羅漢...【王專行放逸不守府庫】 p0381 瑜伽六十一卷八頁云:云何名王專行放逸不守府庫?謂有國王、寡營事業,拙營事業,不...(術語)又曰金剛喻定,金剛三昧。菩薩於最後位斷最極微細煩惱之禪定名也。其智用堅利,譬如金剛。新譯仁王經中曰:...謂下品貪瞋癡纏。名耽嗜。即此中品。名遍耽嗜。復次中品貪瞋癡纏。名耽嗜。即此上品。名遍耽嗜。...【無量天龍人非人等常所翼從】 p1099 佛地經論一卷十四頁云:如是淨土、輔翼圓滿,應有眷屬。故次說言:無量天龍人...四我煩惱,又云四惑。於第七末那識,常恆相應之四種根本煩惱也: 一、我癡 即無明,愚於我之相,而迷無我之理...指蒲繕尼食與珂但尼食,皆各有五種食物。(一)五蒲繕尼食(梵 paca-bhojanīya),又作五蒲闍尼食。譯作五啖食。即五...(經名)有五譯:一,題曰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脫經,佛說灌頂經十二所載,東晉帛尸梨蜜多羅譯,一卷。二,宋慧簡...亦名:減半月浴戒開緣 子題:病時、作時、風雨二時、道行時、春後四十五日、夏初一月、熱時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經名)初北涼曇無讖,譯大乘之大般涅槃經有四十卷,後南朝劉宋沙門慧觀,與謝靈運等再治為三十六卷,所謂南本涅槃...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僧肇法師所作《宗本》《物不遷》等四論。但末代弘經,允屬四依...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問: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是有護法神隱形保佑的,為何還會受到鬼神的騷擾呢? 大安法師答: 念佛人和受了三皈五戒的人...龍樹菩薩在其《聽聞集》中寫道: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惡,多聞舍無義,多聞得涅槃。 何為多聞能知法? 一是廣學多聞...總有一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讓我們感動。而那些發生的殘疾人身上的故事,因為特別,我們不一定都能看得懂。但衹要用...
大智度論問。若一切諸法空如幻。何以故。諸法有可見可聞。可嗅可嘗。可觸可識者。若無而妄見者。何不見聲聞色。若皆...
放得下對外境的執著、攀附、依托,放得下一種嗜好、習慣,放得下身段、名聞、利養,都會因此放得下而發覺空間更大,...
有位老太太去兒子房間找報紙,正碰上兒子回來。兒子剛談崩了一樁業務,心情不太好,見母親在自己床上摸索,生硬的說...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當然是多善根、多福德非常重要的因;那怎麼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呢? 我們看下面的說明。以...
佛經教人常行懺悔,以期斷盡無明,圓成佛道。雖位至等覺如彌勒菩薩,尚於二六時中,禮十方諸佛,以期無明淨盡,圓證...
佛國記地理考證
【佛光大辭典】
上篇:佛國寺 | 下篇:佛國曆象編 |
(雜語)真實之正道也。法華經譬喻品曰:世尊說實道,波旬無此事。...
谷泉
賴吒和羅經
王專行放逸不守府庫
金剛定
耽嗜遍耽嗜
無量天龍人非人等常所翼從
四我煩惱
二五食
藥師經
半月浴過戒開緣
南本涅槃經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大藏經】肇論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受過三皈五戒的人,為何還會受鬼神的騷擾
聽聞正法的功德利益
愛的表達有時不用語言

境隨情起,識逐緣生

將一切追求與執取放下

隨時都給父母好臉色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