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80後學佛後的蛻變

我是實行計劃生育後出生的第一批80後,有著80後典型的特點:以自我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差,做事缺乏耐心,疑心病重,花錢大手大腳還覺得沒有幸福感……

從只為自己大把花錢的人,變成甘願捐助、放生為樂的人

80後的我,有著追求時尚、追求浪漫的小資情結,消費觀念是能花才能掙,人活著就是享受生活。

時尚的體現,就是要把自己打扮得很摩登。怎麼把自己打扮得摩登?那就是不斷地逛街買衣服、做指甲、燙染頭髮……

浪漫的體現,就是尋找各種理由去創造值得慶祝和紀念的日子。比如過生日,過完陽曆的,再過陰曆的;情人節,過完西方的2月14日,再過傳統的「七夕」,還要加上一個白色情人節。還有,借節日的名義,吃燭光晚餐、看電影、K歌等等。

我還是一個淘寶達人,家裡衣食住行都「淘寶」解決,但有些買回來的衣服鞋子一次都沒有穿過,壓在箱底,看來要成為古董了。其實,很多東西並不是生活必需品,往往是心血來潮的消費。記得有一次想做壽司了,就淘了做壽司的食材和工具,總共只做了一二次以後,就把它們閑置了。類似的消費不勝枚舉。

所有這一切都要有經濟來支撐,每個月的工資根本就無法滿足我的支出,可我並不擔心。我是現代人,會用現代化的支付方法:三張信用卡輪換著使用,還用高明的套現來償還最低還款額。所以,我是一個名符其實的「負」翁。其實,不管再高明的支付方法,花掉的錢總是要還的。這樣惡性循環著,窟窿越來越大,每月發的工資還不夠還信用卡的。當接到銀行賬單和催款電話後,沒有辦法,只能向老媽求救。

那時,同喜班正在學濟群法師的《佛教的財富觀》,讓我明白了貪慾和信用卡背後隱藏的陷阱,了解到「金錢何以會成為萬惡之源」,除了來源有問題,就是不正當的使用和對財富的貪著。我還懂得了,物質財富是有限的,在滿足生存需求之後,應當追求精神財富。內在的精神財富,才是真正可以依賴的無價之寶。

後來進入同修班學習,讓我進一步認清了,財富乃至地位、權力都是暫時的、不究竟的利益。我開始懂得,今生享用的是前世布施得來的福報,如果盡情揮霍,福報用完就沒了,所以還要修布施,廣種福田,積累功德法財。

現在,我逐漸改變了對物質和財富的貪著,開始和同修們一起布施、放生、捐助。還學會了合理分配財富,並將家庭財富分作四份:一份用於家庭的日用開支;一份用於投資增值;一份儲蓄以備不時之需;還有一份用於慈善事業。如此,我感覺快樂了很多,歡喜了很多。

從整天抱怨的人,變成幸福滿滿的人

以前,我總覺得過得不幸福,對幸福的感覺一直停留在幼時的記憶中。其實,那時我們家的物質生活和現在完全沒辦法比:爺爺在父親剛成年時就去世了,奶奶三歲就成了盲人,我們一家是在政府的照顧中生活的。父親和我都是在舅公接濟給我們的房子中出生的。童年時雖然生活過得很拮据,可我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對我疼愛有加。再加上那時大家在物質方面沒有太大區別,所以,我的童年是在無憂無慮中度過的。

改革開放後,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隨著我慢慢長大成人,越來越喜歡和別人攀比。上小學時,其他同學家裡都造樓房了,我們才剛有自己的平房。後來攀比心更嚴重,我嚮往名牌、豪華轎車、舒適的房子,但老公比其他人的老公掙錢少,兒子成績沒有其他同學好,自己工作付出了很多可工資還比別人少……所有一切都讓我感覺不滿意,不知道何為幸福!

學佛讓我逐漸明白,幸福是心的一種感覺,無法具體地量化。進而明白,人都是活在自己的妄想中,喜歡攀比只是虛榮心在作怪:他富貴啦,我貧窮啦;他地位顯赫啦,我卑微啦;他家怎麼好,我家不如他……這些攀比讓自己的貪著不斷升騰,慾望越來越大。

導師教導說:世人忙來忙去,所追求的一切都是建立於脆弱的色身上。如果我們能舍棄貪著,反而容易幸福!我不斷思維導師的教導,調整心態,心逐漸平靜了。雖然我沒有名牌、沒有車、沒有大房子、老公掙錢也不多,但只要心態好,一樣可以幸福。我看到,老公是一個有愛心、負責任、有擔當、努力上進、無不良嗜好的好男人;兒子的成績雖然沒有其他同學好,可他是一個身心健康、活波可愛而獨立的孩子。我開始明白,「別人所擁有的,未必是你所需要的;你所擁有的,未必別人也擁有」,能否獲得幸福,關鍵取決於心態。

慢慢地,我的痛苦在減少,快樂在增加。我發現,我的周圍也發生著變化,我的家庭、老公、兒子……一切都是那麼好。我發現,每一個單純的當下都充滿著淡淡的喜悅。感恩菩提道上的同修們!感恩一切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