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無我文章
法藏比丘他知道他方世界的這樣一個造惡業的原因,是由於有我執我見,所以還專門發了...
我們的生命是沒有開始的,要是說生命有開始,那生命就沒辦法結束,有真實的因,你就...
人首先要能夠謙卑自己。眾生為什麼會有種種的苦惱呢?就是因為我執太重了,有著種種...
有一些人雖然學佛很久,但是時常都還強調自己的個性是怎樣,自己一向都習慣怎樣怎樣...
一、那蜈蚣呢?被你一扔,不知道有沒有摔傷啊?! 有一天,我的恩師和大眾去出坡,...
我們看《百法明門論》這個貪煩惱,什麼叫貪呢? 以染著為性、生苦為業。貪能夠生起...佛教博大精深,而又簡明透徹,在指點人生、透析塵寰方面,猶如清夜鐘聲、點醒群夢。釋迦佛啟示我們:世界上有三種...
【佛學漫畫】我是誰...
我執它的引起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這個我執的情況有兩種:一個是即蘊即我,一個是...
不經多劫,得疾解脫方便。疾,就是快速;解脫,就是離開業障。有業就繫住了,有煩惱...
四、觀法無我 藏性周圓,循業隨心法法全。和合因緣舛,戲論須排遣。外道枉糾纏,盲...
每個人都希望受到歡迎、讚歎、恭敬、擁護、護持,但這得要有福報智慧,且多與眾生結...
【法界中有十,不染污無明,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復次,應知如是無明,於聲聞等...
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我們不淨觀,第一個觀,觀我們身體的內相。就是把這個皮...
我們如果沒有深入的研究唯識,對我們內心的狀態很容易作出錯誤的判斷。假設沒有第七...
【此中緣相差別者,謂即意中我執緣相。】這個緣相差別是屬於意,這個意就是第七意識...
面對盲點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把生命歸零。因為你在枝末上,你根本沒辦法跟它對治的。...
第一個最大的差別就是 名言熏習。 這個名就是名字,言就是言說。我們內心依止不同...
自在是思惟修得來的,思惟修就是觀,你這樣做就是觀自在,他這樣做就是觀自在;不觀...
《怡山發願文》全文字數不多,卻字字珠璣,把我們的三障(即煩惱障、業障、報障)披...
在生命當中我們自己得到一個暫時的果報,別人也得到一個暫時的果報,我們會一直認為...
我們今天了解這個所知依,當然,它主要的內容是阿賴耶識,恆轉如瀑流。但是你了解第...
我們知道第八識是不造業的,它只是收集業力,變現果報。那麼現在開始的前七轉識,跟...
梵語佛陀,此雲覺者,覺了人生宇宙萬有諸法的實事(相用)真理(性體),故名為覺者...
你有自我概念以後,你再也看不清楚人生的真相了,因為你被自我的情感蒙蔽了。蒙蔽的...
明心見性的人,他們的心境是什麼?古來大德有幾種形容,你把它體會看看。明心見性大...
佛教的是非觀 天底下,我們最不能正確面對的就是是與非這個問題。我們在生活中經常...
因為人心本來是覺悟的、光明的,其體週遍法界。只因無始暗動,被六塵所蔽,人們的知...
我們一切痛苦的根源就來自於身見。佛陀慈悲,為什麼要講二十二年的般若系經典?要我...
我們這種身體存在的現象,是由什麼來組成的呢?地、水、火、風四大組成。 每一個人...
我常說: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沒有事。這是說,如果我們用佛法的觀念,向自己的...
問: 弟子深信淨土,誓死不退,現在也很少運動了,覺得鍛煉身體就是執著自己的色身...
佛陀的法身功德是有六種的修行過程所成就的,這以下就各自解釋。 一,由清淨。這第...
第一能變叫異熟能變。好,再來,二變呢?二變,把筆拿起來,叫做思量能變。 思量能...
諸位我們會看到,我們以前的心態,它以自我意識為中心,它是自我意識是有所得,所以...
問: 請問師父,佛經中提到的佈施妻兒和頭目腦髓是怎麼回事? 宏海法師答: 這些...
有一次,佛陀與眾多比丘在前往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的途中,遇見了專程前來迎接的摩揭...
昔日的舍衛城,是拘薩國的首都。當時有一群亂紀之徒,行事兇惡,不務正業,城人深以...
這個「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要認知到,這個「吾」是可以轉生為身體...
其實整個思惟苦諦、調伏愛取的方法,正修就是四念處,尤其是調伏色身的愛取、調伏感...
以下的觀心無常跟觀法無我,偏重在調伏我見的顛倒。就是我們明瞭分別的心是剎那剎那...
在雲門寺方丈室後之假石山上,種了不少奇花異草。假石山本是靠後山牆而築,地下還挖...
問: 印祖開示如何誦經的時候說,不要想上一個字是什麼意思,下一句是什麼內容,只...
我們剛開始在修無分別智時候,當然第一個要遠離的就是我執的相貌,就是你不要老是在...
我們一般人還沒有成就聖道之前,是有漏種子和無漏種子都具足。我們曾經做慈善事業,...
我們過於重視我們這個色身,把這個我的當成我,把我的身體當成我。 這個身體不是我...
我們想要超越三界的塵勞,一定要知道方法,不是盲修瞎練。將施妙藥,先候病源,吃藥...
我們再看第七意識蕅祖的批註: 此之意根,從無始來,內緣第八識見分,虛妄執為實我...
過去,有位智光長者請佛為大眾宣說出家與在家之勝劣,佛以譬喻為說出家之殊勝。 佛...
問: 法師在講解中提到無我,既然這個神識不是我,我們又何苦這麼辛苦地想讓神識往...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從因緣上觀察,我們跟眾生是一個母子的關係,事相的...
菩薩雖然利益眾生,看眾生受苦,終日度眾生,但不見眾生相。如果他有執著的心,那就...
接下來就談到真妄的問題了。善惡是基礎,真妄的問題就是整個主軸怎麼破妄顯真。破妄...
曾有人遠行時,獨自夜宿在一空房子。半夜有鬼肩扛著死人來到他前面,又有一鬼追來,...
無我,佛在小乘藏教裡說三十七道品,其中有四個道品,就是四念處,(四念處之一)就...
要常常觀照自己這個身體,這是五欲享受的主人。這個身體是什麼呢?我們常常又顛倒了...
我們看看,講到出世的聖人,佛陀也給他一些建議: 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
大家來打佛七,難免一時間不適應。因為環境和生活條件,一切都是生疏的。不過你要學...
明色陰相 首先看色陰─就是一切的物質世界,包括內在的根身、外在的山河大地、草木...
眾生濁,三緣和合(父緣、母緣、自己的業緣)為體,色心陋劣為相。大家都是因為父、...
我在東林寺接待一些居士,包括一些社會人士,都是來問得了癌症怎麼辦?非常恐懼,非...
學佛第一個觀念,就是 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 。看眾生的過錯,永遠污染自己,根本...
《大莊嚴論經》中馬鳴菩薩提到過去曾聽聞過的一段故事:有一位長者婦因為經常被小姑...
就著我們正報的身心來觀察,在正報的身心當中,先觀察我們的色身,我們的色身是地水...
離婆多,此雲星宿。父母禱星而生,遂以為名。《彌陀略解圓中鈔》 離婆多,在佛弟子...
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 優波尼沙陀過去的修...
[壞諸欲塹],這也是一個比喻。塹就是護城河啊,它很深也很廣。這就表明我們眾生的...
別讓心太固執 佛在菩提樹下開悟的時候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
獲得世間利益的方法和證得涅槃的修行方法絕對不同,佛陀的弟子應該明白這種道理,不...
臭皮囊,不久長,人生切莫逞豪強。 為王為宰為民卒,一旦無常夢一場。 勘破了,罷...
這個在佛經裡,有一個叫本生經的故事裡面記載。在無量劫前,我們的國土裡面,有一個...
第十 不起貪計身見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這是第...
印光大師在《文鈔》中說: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拜佛愈多,他的煩惱反而更重...
慢,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驕傲,也是根本煩惱的重要組成部分。 慢心會使我們妄自尊大...
這個見就是我們凡夫種種的知見,當然以我見為根本。這個我見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個地...
《楞嚴經》說:理則頓悟,乘悟並銷; 事非頓除,因次第盡。理者是理性,即人人本心...
有人問省庵大師:參禪一門,全仗著自己的力量,所以常常有魔事。念佛卻是依靠他力,...
作為一個淨土宗人,你可以每一天做一個清潔的功夫,就是你每天打坐都觀想: 色畢竟...
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文昌帝君陰騭文) 這個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樣的。要認知到這...
摩偷羅國有一位男子,向父母表明自己想要發心出家,隨即前往四祖優波笈多尊者駐錫處...
臘月初八,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成道紀念日。早在公元前623年,印度誕生了釋迦牟尼...
我們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條件就是要看得開、放得下,也就是要先破除我執──要看清...問: 金剛經所說的,無我是什麼?無我與我慢是什麼關係? 大安法師答: 無我相或者無我見,我的解釋是主宰意、...
包袱是一種累贅,總是會在不適當的時刻讓你感到無奈和絕望,阻礙人生的修行。如果能...
心無礙菩薩曰:身、身滅為二。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實相者,不起見身及見滅身...
在提到四大皆空這個名詞的時候,許多人往往會說:出家人四大皆空。在世人心目中,出...
《論語》中有君子使物,不為物使,這句話說的是我們不要被物所奴役,君子使用萬物,...
世間人迷惑了,就很苦。比如從健康來看。你想要健康,就多吃素念佛。但一般人做不到...
以前也和大家一起學習過龍舒居士的淨土文。再讀一遍,它的感受又不同的,就覺得真正...
每天念佛多少萬聲是不是精進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多少枝香是不是呢?每天修多少...
佛陀成道後,開示世間萬法四大本空。四大,指地、水、火、風,一切萬法均由此四大合...
在終南山有兩位修道者,有一位修道者自己感覺一直沒有開悟,就要下山參學。他從終南...
身見,即執著自己的身體,一天到晚只在意這個身體,想著給它買一點糖吃,買一點香水...
九十歲老和尚在客堂對一群出家眾開示:在胎、卵、濕、化四生中,我們每個都曾去做過...
妄想是個假的,可是因為一個假的生出來了,很多假的跟著也就有了,所以自諸妄想展轉...
我們凡夫都有身見,執著這個色身是我,執著得要死,身體要保養得好,吃得好,穿得好...
雪岩祖欽問弟子高峰原妙:日間浩浩時你做得了自己主人嗎?高峰答:做得主。雪岩又問...
夫前之無始,後之無終。包太虛而無外,入微塵而無內。清淨光潔,湛寂常恆。無生無滅...
修行以後,不要貪面子,世俗人為了面子,很容易造惡業。比如說婚嫁、喪葬、生日,為...

吾人鑄形父母,寄跡乾坤,隨業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實,四大假合所成。有病方知五...

【推薦】我們之所以造業,就是認為身體是真實的

【推薦】應該怎樣觀察我們的色身

【推薦】為何不能低下心來向別人學習呢

【推薦】佛是教我們開發佛性,而不是強調個性

【推薦】就算貪戀一枝草,也還要再來輪迴

【推薦】痛苦是從執著而來的
【推薦】「自我」只是虛張聲勢的皮包公司

【佛學漫畫】我是誰

把生命主宰權放棄,輪迴就拿你沒辦法

不經多劫,得疾解脫方便

妙有真空,覓我同陽焰

身上有福慧的香氣,人家自然會靠近你

我執和法執帶來的障礙

要先「離一切相」,才有資格談「即一切法」

第六意識是眾禍之門,但也是眾妙之門

此中緣相差別者,謂即意中我執緣相

凡夫與聖人的判定標準在哪裡呢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你要常常這樣想,我相就沒有了

「十纏十使」是我們修行中的大障礙

要消滅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我」是最重要的

第七意識在心中所產生的影響力

我們為什麼一直執著現在

覺了人生宇宙萬有諸法的實事真理

你有自我概念後,就看不清人生真相了

安了一個「我」,修行統統卡住了

天底下最難的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念佛就是開佛知見,恢復自己的本覺性

舍身護法的靜藹法師

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只是暫時的擁有

究竟是誰在煩惱

鍛煉身體是執著自己的色身嗎

舍棄自我,依止真如

唯識中「思量能變」的含義

把差別相整合成一真法界

「佈施妻兒和頭目腦髓」是怎麼回事

阿含經故事:誰受苦樂

比丘尼現身變

改形易道,這個是生命的真相

調伏對色身感受的愛取

觀心無常,調伏我見的顛倒

修行人怎可把這個色殼子看得這麼重

無分別地諷誦大乘經典,既破我執也破法執

用這個願望來做生命的核心價值

什麼是有漏與無漏種子

這個身體不是「我」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

修行很簡單,就是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

所有煩惱過患皆由此而生

不要以「凡夫心」對接「聖人境」

你不想對立,那就用「自他交換」

父母未生之前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

遇到問題先要消除自我意識

二鬼爭屍

佛教講的無我是什麼意思

肉身之軀,扼縛癰瘡

破除法執的相狀

念佛的人,隨緣不動心最重要

我們的色身從何而來

這個壽命不值得我們去貪戀

如何擺脫死亡的恐懼

學佛的人,最怕的是「放不下」

見影謂己有

以無我的智慧觀察正報身心

知身是幻--離婆多尊者的證道因緣

色身從何而生,又從何而去

這些病都來自於身見

越固執的人越容易受傷

信徒與固執的比丘

壽昌無明禪師:皮囊歌

我所鳥的故事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不起貪計身見願

為什麼有些人越用功煩惱越重

慢心的幾種不同表現形式

「我見」是怎麼產生的

既然理即是佛,我們與佛又有何區別

念佛為何也易招魔事

輪迴就是這樣來的

「吾」和「身」完全不一樣

羅剎相爭 比丘證果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

四大本空無有我,一身自重不幹人
「無我」與「我慢」是什麼關係

拋棄阻礙人生道路的包袱

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

一切皆不是「我」的

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

人身不用來修行,實在可惜

肉體不過是幻化的因緣,為什麼要貪著

這些行為根本稱不上是「精進」

哪裡能找得到「我」呢

無能所無對待,合二為一

身體並不是真正的我

這色身是要來受這娑婆劫的

切記別在死物上用功夫

芸芸眾生哪個不是為了軀殼而忙

主人在何處

若論幻身,則生同傀儡死作塵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