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仙論卷第三

自此以下。尊者須菩提生疑致問。

須菩提白佛言。頗有眾生。未來世於此脩多羅生實相等者。自此以下有二段經。是大段第六名為我空法空分也。此亦名住放辨才段。所以名我空法空者。就對計我四句。明無我四句。以釋我空。明能信菩薩於眾生五陰中。解從本以來無定實神我眾生壽命等四以之為我。又無定實五陰因緣以為我所。以不見定性。我所可以除蕩。故名我空。法空者。就對法中四句。以明法空。上我空。直見生陰定性我無定性。所猶未空生陰因緣法體。今明此生陰非直無有定實神我。其體生滅因緣虛妄。本來寂靜乃至假名亦無。故名法空。又知佛性真如古今一定體無方相。亦名法空也。

亦名任放辨才段。所以名任放辨才者。明諸佛菩薩得不妄陀羅尼自在辨才。故能隨問而答。超越解釋前後任意。義不相違。故曰任放辨才。就此段中。有任放辨才義故。名任放辨才段也。

亦得名有能信者分。以此段中明三種人能信此經故也。此經以何次第起。上第四段中。明不住相行於佈施。說因深義。第五段中。辨如來非有為相。說果深義。有人生疑。如來說法非直為利現坐大眾。乃亦被益未來像法眾生。然現坐大眾親覩如來。復是久行大士。善根淳厚智慧深妙。是人於此深經。可容生信。未來世眾生。善根微薄智慧尠少。於此因果深經。不能生信。若爾則為如來空說無益。云何如來得言不空說法也。若空說無益。如來則非一切智人。如是因果二種甚深修多羅。未來末世為當有人能信。為無人能信也。有如此疑故。須菩提騰大眾疑意。故白佛言。於如來滅後惡世之中。頗有眾生。能信此經以之為實相不也。佛下答有人能信。明於未來惡世有持戒修福德智慧者三人。能信此經生於實相。故次明也。

應問能信之人乃有其三何故單以我法二空。[標*寸]第六段名者。明持戒修福德二人。在於地前。仰習二空。聞中生信。有智慧人。乃是初地以上現見我法二空。證中生信。然前之二人。雖未現證。以其亦同觀二空。髣髴見理故。俱列為能信之人。今明雖有三人能信。但遂三人所觀勝境為名。故曰我空法空分也。然今將欲道有人能信。故先遮言莫作是說。明未來惡世中有人能信此經。不應問言頗有人能生信不也。

須菩提既聞如來遮言莫作是說。即復生疑。我今不解佛意。為當一向無人能信直止我令默。為有人能信而止我令諦聽也。故佛答有言。有者明有人能信也。雖云有人能信。未知何等人能信故。即雲未來世有菩薩能信。又此菩薩有何等德行觀何境界故。能信此經也。故次雲有持戒修福德智慧也。此總明三種人有能信之德。所以名持戒者。明此人已久供諸佛。曾聞此金剛般若及以餘大乘經。於中生信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發菩提心。慎教修行者。乃名真實究竟持戒。非唯持律儀戒者為持戒也。福德者明此菩薩於諸佛所。廣以珍財奉施。修波羅蜜行。名福德也。此之二人。在於地前。聞中仰信。智慧者。明此人已僧祇行滿。道登初地。現見我法二空。自證而信。名有智慧也。明此三人於斯經能生實相之信也。此言實相者。明彼三種人。能信上不取相行是無相之因實能感無為法法身。亦信無為法身是無相之果真實不虛。能生實相之解。故言以此為實也。然上雖總出三人能信之德。明前二種人在於地前聞中生信。有智慧人地上證信。然此前二人。若在地前。此人為曾供養諸佛發菩提心已修行未故信。為當未修行來而能信此經也。若曾供養諸佛久修行來者。為當供養幾許佛來也。故佛告須菩提。當知彼菩薩非於一佛二三四五佛所供養種善根來也。然就三人之中。先別明前二人非近修行來具能信之德也。此經正直爾汎明斯二人能信之德。不可定指在習種性性種道種性中。以其義通上下故也。一二三四五佛所修供養者。此別出持戒人。明彼菩薩能信此經。如此經如說修行稱可聖心。名為第一供養。非謂香華等為供養也。又非一二三四五佛所種善根者。廣以衣服珍寶財物等。奉施諸佛。修波羅蜜行。名為有福德人也。於無量諸佛所。修行供養種善根者。直雲非一二三四五佛所修行供養種善根。未知幾許佛所。今者明此人已於無量百千萬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諸佛所。持戒修福德來。非是近行之人能生信也。乃至一念能生淨信者。此並明二人。久供養諸佛殖因來遠。於此深經能生信心。此是聞中髣髴信。非證信也。然此一念信決定不退。無有疑濁。尚得名為淨信。況多時也。上如來雖答此二種人曾供諸佛能信此經。然大眾猶有疑心言。何故此人供養諸佛乃多。而唯言生一念信。此則太少。爾未知此二人。為決定能信此經。為不能信。故佛答如來悉知見是諸眾生。明如來自云我是一切種智人。凡有所說。此了了知終不虛說。汝等應信我語勿生疑也。今言悉知者。以現智知。悉見者。以佛眼見也。知之與見。乃理通三種人。今始明前二人。未明第三人。何故此中已明者。是任放辨才。前後隨意明也。然諸佛菩薩得自在陀羅尼故。說則當理。前後隨意。超越說法。而文義俱順。不失次第亦不相違皆。不同凡夫二乘要次第誦設越誦則失也。亦得言但知見前二人不論第三人也。何以得知。義該三人。下論釋時解三種人竟。然後方釋悉知悉見故。知任放辨才者前後隨意也。

生如是無量福德聚等者。上雖明二種人具持戒福德二行故能信上二種深經。乃至生一念淨信。未知此人以此能信功德。於未來世。為有所得。為無所得也。故答言生如是無量福德聚。取如是無量福德也。此明能信之人未來世更得多福非無所得也。生福德者。明二種菩薩能信之心。近與初地作因。遠則畢竟能與無上佛果作其勝因。故云生福德聚也。取無量福德者。明此福德者非但唯能作因而已。復藉此信心。能決定修行。顯出法界身。證於佛果無量福德。故云取也。

何以故須菩提是諸菩薩無復我相等者。此別明第三有智慧人能信此經也。何以故者。上已別明前二人有持戒修福德能信之行。未別明第三人有能信之德。今疑者問意未知上第三有智慧人復有何義有何行何所解何所證。故名有智慧人能信此經。有如是問故。言何以故也。今欲出第三人能信之行。故答言是諸菩薩無復我相等。明此人以得初地已上我空法空之解自證而信故。名有智慧人能信此經。不同前二人從他聞法依教生信也。

是諸菩薩無復我相等者。此四論釋雲我空。依四種所治我相。說四種能治無我相也。無復我相者。對治我相也。外道凡夫計。謂有一神我。與五陰一。與五陰異。不一。不異。若無我者。何由能府視眴行來進止覺苦覺樂。以此知有我也。以對此計故。言無我相。明眾生五陰因緣法中無有定實神我及以我所故。曰無我相也。無眾生相者。有外道橫計。眾生所以不斷不絕相續住世者。以有神我眾生故也。為對治此計故。言無眾生相。明唯有虛假生陰相續生滅。不由有神我不斷不滅故。言無眾生相也。無人相者。對治人相。有外道橫計。所以有一報之命不斷絕者。由有神我。故命有長短之限。差品不同。為對治此計故。言無人相。此經云無人相者。下論中名為命相。明此命所以有長短者。以眾生業有厚薄故命有脩促。不由於我。而菩薩解虛假之命悉皆空寂。不見有神我之命。故云無人相也。

無壽者相。對治壽者相也。有外道橫計。以有神我故。死此生彼逕由六道受生。若無我者。誰受諸趣之報。對治此計故。雲無壽者相。明神我是常何由六道受生。然今所以有生死者。皆由有無神我。而但假名行者。乘善惡等業。逕諸趣受報。若有我者。無受生義。菩薩解眾生五陰虛妄不實無有神我壽者。以不見此相故。雲無壽者相也。然依世辨論我與眾生。有一百種名。不可一一具說。且對四種虛妄我相。辨此四法。以明無我空也。

須菩提是諸菩薩無法相等者。此四論釋雲法空。依四種所治之法相故。說四種能治之法。無法相者對治法相也。何者是法相。凡夫人於十二入中。見有能取可取不同。故計謂實有。對治此心故。言無法相。明十二入能取六識可取六塵悉皆空寂本來不生故。大品經云。無有一法出法性者。乃至涅槃我亦說言如幻如化。亦非無法相者。對治非法相。疑者聞十二入一切法空。便謂真如佛性無為之法亦皆性空故。空同虛空龜毛兔角等無為。對治此疑故。答雲亦非無。明相今言一切法空者。有為之法無體相故空。然真如佛性法。萬德圓滿。體是妙有湛然常住。非是空法直以體無萬相故說為空。不同前有為諸法性空之無。又亦不同兔角等無。故言亦非無法相也。

無相者。對治於相。疑者聞真如是有體相不空。便謂還同色等有為之有。又云。若有應同色香味觸有為之有。若無應同性空兔角等無。此名為相。對此疑故。答雲無相。明真如法體妙有妙無。語真妙。雖有不同前色等法有。雖無不同兔角等無。故云無相也。此就理教別義邊明。真如證法一向不可以有無名相而說也。此第三何異第一。上第一明有為無為一切法空。此第三唯明真如法體。雙絕有無二相以此為異也。亦非無相者。對治無相。何者是無相。疑者聞真證法並絕有無二相。便謂真如證法一向絕於言相。不復可藉詮得聞假教悟理。此名無相。為對此疑故。答亦非無相。明真如證法雖無名相可說。非不尋此名相言教。會於真如無名相理。明由證此真如無為法故。還說無為法。亦非無相。此明就理教一義邊。真如非不有相可藉聲。聞假教會也。此第四何異第二。上之第二。明真如法體雖空無萬相。而體是妙有。今此第四。明真如法體絕字等有有為萬相。而由詮悟理。因證有說。如此本末相推理無條然。故得言即真如證法中有名字聲教可說。以此為異也。然此我法二空。下偈論中釋之也。

又何以故須菩提是諸菩薩若取法相則為著我等者。此第二何以故所以來者。聞上法空中第四句言亦非無相。還取證法同於名相。疑雲。若此菩薩有智慧人。已得彼我法二空之解。斷我法上或者。何故猶起心謂此證法同於名相。復言。我有智慧能觀我法二空。我能脩行斷煩惱。我能教化眾生。若爾此菩薩則斷滅我相等或不盡。有如此疑。故言何以故也。又能解何以故者作難。或者聞法空中第四句釋言。真如雖無名相。非不因此真如證法有於言說。此音聲言教還詮證智。復藉此言教。得彼證智。若爾真如證法中便有名相。何以故言真如無名相不同有無也。故答是諸菩薩若取法。則為著我人等也。明初地菩薩雖得我法二空之解。但斷初地所斷一品麁惑。猶有二地以上四住根本無明住地善法封著微分別心功用煩惱。故言則為著我人等。非謂猶有四住麁惑取證法有名相也。上已云是菩薩無相。復雲無法相。此已明菩薩得我法二空之解。此中復言若取法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此之二文所以相違也。今者明斯之二文雖似相違。而其理冥順。云何相順。前明初地菩薩得我法二空能治之解。言無我相等者。但明初地所斷四住麁惑。猶有二地以上修道中善法煩惱無明細闇根本之惑。如十地經中言。我能知法入定能化眾生等。猶有微惑未盡。所以知然。下論釋雲。但有無明使。無現行麁煩惱。以此知也。若取法相者。明此菩薩雖得我法二空之解。故起分別。由我有智慧能解我法二空。此微分別。是我見家根本。從麁為言。故云著我人等。此釋前我空也。

若有法相者。亦分別言我有智慧故能解二種法空。此釋前法空。亦得言先釋法空也。然此二所以不定者。明同是善法中取著更無別境。故前後皆無妨也。若依次第。應先釋我空後釋法空。次第二明法空故。棄釋法空。複方釋我空也。

又此若取法相二句。經中列之在先。不應取法非不取法者。依經列之在後。及下論釋在二句之前。何以故。然此第三經文為釋。須明三人有生信差別。義便故釋在先也。此前二句所以復在悉知悉見後釋者。為證成前二人能信之行。然後方釋前之二句也。

何以故者。此是第三何以故也。疑者聞前法空中第三第四句釋。疑雲。證法雖無名相。非不可依言辭而說。故言亦非無相。便執言若前證法可以名句詮說。此能詮名句則是證智中有。若爾證法便是有相。那得上言真如證法體無名相。然如來言自不定。我謂為有。如來說無。我適謂無。如來復為我說有。何以故。不為我定說。故言何以故也。為遣此執故。答言不應取法非不取法。此明中道之理不可定說有無。若定說有無。恐墮二邊。若墮二邊。則著我人眾生等相。故不得定說也。不應取法者。明雖藉詮而說。而亦理非名相。不應取聲教為證法謂是有相也。非不取法者。聞言不應取法。便證法一向無名相。不可假教而說。若無名相不可假教說者。則復謂音聲言教令非是法。棄其能詮之義。為遣此疑故。言非不取法。此明無言之旨非不可寄名相而說藉詮而悟。言教非是一向非法。故言非不取法也。所以不得定說有無者。明此法亦有無義復有有義。而真如法體雖是妙有。而無名無相故。不得定說為有。恐人取同名相有。然此真如雖無名相。而不得定說為無。恐人取同兔角等無也。以是義故者。雙釋二句。以是不應取聲教。即是真如證法無名相理故。以是非不藉言教而會證法。言教名相非是一向非法。不得捨義故。如來常說筏喻法門者。如人乘船亦捨亦取。下論委釋。故不具辨也。是法應捨者。此合前筏喻也。又餘經或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依小乘經。言法尚應捨者。明小乘羅漢入無餘涅槃時。八正道十智三三昧等無漏善法。尚尚應捨。何況十惡等非法而不捨也。又楞伽經中。法尚應捨何況非法者。色等諸法是有猶尚應捨。何況龜毛兔角名字等法虛妄無實而不捨也。又餘經亦同。此經云是法應捨非捨法故。是法應捨者。明雖尋詮會旨。得理法須亡詮故應捨教。成上不應取法也。非捨法者。明始行發菩提心乃至成佛。莫不皆因教悟理藉詮會旨。須此言教不得全捨。故言非捨法故。成上非不取法也。

論曰此義云何者。論主問斯一段經來意云何也。向依以下。說因深果深者。將序生疑之意。牒前第四第五段經。出生疑之處。若爾以下至非捨法故。正作疑答法用。如經初次第生起中解釋可知也。此義云何者。向未難牒前經設疑。即通舉此一段經。答疑問之意。猶未廣釋。論主今欲設偈廣解。故問此經。答疑問之意云何也。此一段經。凡以八行偈釋。初一偈釋經中。須菩提問如來答。明未來惡世時有三種人。具三種德故能信此經。第二偈別釋前二人殖因來久故有能信之德。第三偈欲釋第三智慧人有能信之德。故復總舉我法二空能治所治。為下別釋作論本。第四偈正釋四種我空。第五偈正釋四種法空。第六偈為答。但應明第三人。不須明前二人疑難。故復總舉來釋。明前三人能信有差別俱足信人。故須明三人也。第七偈釋悉知悉見。第八偈釋筏喻也。初一偈。上一句釋須菩提問。後三句釋如來答。須菩提未來世有菩薩信乃至以此為實也。說因果深義者。釋前一經中聞說如是脩多羅。雙舉第四第五因果經文來作問也。疑問意云何如來所說因果無相二種深義。於後末世人不能生信。云何如來常自道言。我是一切智人。善知眾生機根。稱機說法。說必有益。終不虛也。故偈答言。於彼惡世時不空以有實。正釋經中佛答須菩提未來世有菩薩摩訶薩。明雖復惡世信者難得。有人能信。非為空說。何者是能信之人。下句指雲菩薩三德備。此句正釋經中有持戒修福德智慧者。此總出三種人能信之德。故知不空說也。

第二偈別釋前二種人能信之德。從佛告須菩提非於一佛二佛乃至能生一念淨信也。修戒於過去及種諸善根者。此二句指出持戒修福德二種人。明此人曾供諸佛。聞大乘經。生信不謗。能發菩提心。如說修行。名為持戒。廣以內外珍財。奉施諸佛及一切眾生。修波羅蜜行。名種諸善根。正釋經中非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修行供養而種善根也。問若此人已供養諸佛。為當供養幾許佛來。故以下半偈答雲。或具於諸佛亦說功德滿。正釋經中已於無量百千萬諸佛所修行供養而種善根。明此二人非但於一二三四五佛所修行種善根。乃於無量佛所修行供養久積勝因。方能於此經中生淨信也。此下半偈。重明上二人。所以復來。以經中有兩重故。論主學經再舉也。如經已下訖種諸善根。此是論主以偈釋經已竟通舉兩段經結偈。此經文以下至功德具足故者。論主以經中解不能廣釋。故略申經偈所明之義也。

第三偈以下有三偈。釋經中第三有智慧人。依經中次第應釋悉知悉見等經文。但此知見等義通前後隨意。此乃依任放辨才故。經文先列。論中後釋也。後壽者。乃舉我相中四種。所以單言壽者。此中雖並明四計。莫不同計於我。且舉一名。餘三可知。及法者此舉法相中四種。亦且舉法相中一名也。應言法相。但以五言偈俠。直言及法也。此一句。總舉八種所治法也。遠離於取相者。正釋經是諸菩薩無我相乃至亦非無相我空法空二段經文。明得此八種勝解能治前八種取相之惑故。言遠離於取相也。亦說知彼相者。明所以牒我法二空能治所治法來者將欲更廣釋第三有智慧人義故。言亦說知彼智慧人義不斷相也。復非但智慧人不斷相。亦說知前二人不斷相也。依八義別者。依八種所治。有八種能治之義。此一偈與下我空法空二偈為本。不別釋經文也。此義云何也者。聞此一偈義意云何也。故答覆說般若義不斷故。此文先解第三句。然後復設問雲。說何等義。問此說般若義不斷者義云何。後方舉上二句能治所治。略釋能治所治之義也。雖略釋能治所治。猶未列其數。故提偈第四句。結出其數也。此復云何以下能治所治迭互相屬對也。

此義復云何者。論主生下第四偈故設此問。前偈雖總解四種壽者相。還總解四種義。今一一別釋者。義意復云何。故答差別相續體。此一偈釋前經中無復我相等四句也。差別者明我相也。相續者眾生相也。不斷至命住者。人相也。復趣於異道者。壽者相也。是我相四種者。四種我相也。此一偈唯舉所治四法也。此義云何以下。初列我中四種名。次解四種計我義。然後舉經中四種能治無我解來。對四種計心。

云何及法者。前偈以釋壽者等四句。今次釋法中句。故重舉前論本偈上句下兩字來作問。生起後偈故。言云何及法。故即以偈答。此第五偈釋經中無法相等四句也。一切空無相者。正釋經中是諸菩薩無法相。明外人計眾生五陰法十二入六塵可取能取一切法是實有。此名法相。對治此計故。言一切空也。空者。此十二入有為諸法本來不生無體相故空。無為之法佛性涅槃無萬相故空也。應問何故空即答以無物故。無物者。空無色等物也。實有者。正釋經中亦非無法相。聞言有為無為一切法空。疑者謂涅槃佛性無為之法亦同有為無體之空。此名非法相。對治此計故。答言實有。明佛性涅槃體是妙有。以無萬相故空。勿得聞諸法空便謂涅槃佛性同於有為之法虛妄分別無體故空。故言實有也。不可說者。正釋經中無相。聞言萬法皆空。疑者便謂真如無為法。同有為諸法無性之空。亦同龜毛兔角之無故。答言實有。既聞真如實有。疑者計謂真如同色香味觸有為之有。聞無謂真如同色兔角等無。此二種計名之為相。對治此計故。答言不可說。此言不可說者。明真如法體妙有妙無而不同世諦色香之有性空等無。雙遣有無二種計情故。言不可說也。

依言辭而說者。正釋經中亦非無相。聞言不可說。疑者便謂真如一向不可說。若爾真如令不可說者。云何依經教發心。憑詮修行。而得佛果也。此名為非相。對治此計故。答依言辭而說。明真如雖體絕言相。非不假於聲教而得此理故。言依言辭而說也。

是法相四種者。舉所治四種相。結前三句中能治四種無法相也。而此一偈通舉能治所治法也。何者是四種等者。上偈第四句中。雖云是法相四種。猶未出其名。今列出四名也。此義云何者。前偈中上三句並長行四種名列所治。而問此能治所治其義意云何也。有能取可取至以無物故。此解初對法相無法相能治所治也。彼法無我空實有故。言亦非無法相。此解第二對非法相。亦非無法相能治所治也。然雲彼法者。彼真如證法也。無我空者。明彼真如法體非但空於我法。亦復空於無我無法也。實有者。恐或者聞言真如證法雙絕有無名無我空。便謂證法一向空寂。故云實有非無體空也。彼空無物而此不可說有無故言無相者。此解第三對相無相能治所治也。依言辭而說至依言相說。此解第四對非相。亦非無相能治所治也。依八種差別義離八種相者。此既別釋義我法二空竟。併舉能治所治。雙結二空也。

是故說有智慧者。上問第三人復有何德行故能信此經。今既明此人能解我空法空。經論中具釋意。所以舉智慧來。通結其能信之德也。如經無法相等。別結法空中四也。有智慧便足者。難雲若此第三人具二空之解能現信者。此人則為最勝。若然但說有智慧人則足。何須復明持戒修福德二種人也。答雲為生實相差別義故。將欲便論主釋其示現生實相差別所以故。問云何示現。然即偈答彼人依信心恭敬生實相。所以復明此一偈者。前長行論雲。有智慧人證二空之解決定能信此經。不隨他教。若爾此第三人則為最勝。唯應明此有智慧人。何須復說持戒功德二種人也。故設此偈。明信有多種義通三人。非唯有智慧者。由他前二人以持戒修福德仰信為因故。能得地上我法二空無漏智慧故。須明前二人。不得單明智慧人也。是故下長行論云不但說般若也。彼人依信心者。釋持戒修福德二種人。是地前菩薩未能現見現原。從佛聞法憑信生解故。言依信心也。恭敬生實相者。明此二人恭敬如來。隨慎佛語。能信此經。以之為實相也。故復超舉前經來也。

聞說如是脩多羅能生淨信者。結成須明前二種人。非唯獨明智慧足也。聞聲不止取者。此下半偈復明第三有智慧人依如前疑。正應但明上二種人有差別信。何故復舉有智慧者。有二意。一為以智慧者是證信之人。上二人是其聞信。二為乘釋經中不應取法非不取法故來也。聞聲不正取者。明有智慧人得二空解故聞音聲言教不取。即同所詮證義無名相理故。下論釋雲。又智慧者不如聲取義也。正說如是取者。雖不取聲教同於證義。然所詮之理非不藉聲教而得。非是一向非法故。下論雲隨順第一義智正說如是取也。言說家果所謂義也。因能隨果。故云隨慎也。此義云何者。此一偈所明之義云何也。而下釋分為二。彼人有持戒功德。乃至不但說般若。釋上半偈。明上二人恭敬如來。憑聖經教。能生淨信。雖不同第三證而生信。亦能於經生決定解。故超舉上淨信經來結也。又有智慧以下釋下半偈。明第三智慧人。不如聲取證。現中生信。勝於前二。復越釋下第三何以故不應取法等也。故次言須菩提不應取法者。如前下半偈所釋也。如經次第。此經文次應在若取法相有法相則為著我眾生等後。今所以在此釋者。為欲證有智慧人能不如聲取義以便。故越釋之。是故論雲次言者。義中次第。非經中次也。

又經復言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者。上來諸偈。皆先作偈釋。舉經結之。此中何故先列經於前。後方作偈論而釋以上超釋後兩段經。此猶未解。所以先舉也。然此論主解義多途或先舉後釋。或先釋後結。而此依闡陀論法也。此所以超釋後二經文今方在此釋。悉知悉見者。前明三種信人勢相屬著。以此知見是任放辨才義通三人。列三人訖。明知見義顯故方釋之。此明何義者。論主欲釋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義故。問此悉知悉見明何等義。即以偈答雲。佛非見果知。此一偈。正釋經中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佛非見果知者。明如來以現智了了知此人決定能信名為持戒。非見有威儀相貌者。謂為能信。名持戒人。如此假相知者此為藉相。比知今明佛非以此相貇解故。雲佛非見果知也。應問若非比智知者云何知。答曰願智力現見。願智者。如來百四十不共法中願智力。亦云自在力也。非同小乘發願後方有智也。求供養恭敬彼人不能說者。上半偈明引佛為證成前二種能信人也。此下半偈出破戒不信之。實不持戒為利養故。詐言持戒者。彼人不能自說我是持戒有功德能信之人。以如來力加也。

此義云何以下。一段長行論。凡有二意。從初至不能自說已前。釋上一偈。又是諸菩薩以下。釋偈外兩處經也。就初釋偈中。復有二意。從持戒等至以有二語。釋上半偈彼持戒等人至願智力現見故釋。前半偈中知見之義。如來悉知便足以下至次有二語故。論主設不須並明知見二法之難。即答須並明知見二法之義也。何故如是說者。論主設問何故作此不須知見之問答須知見之說故。云何故如是說也。即答以有二語故。明知有現智知有比智知有佛眼見肉眼等見以有此二語不同故。設此問答。欲使人識如來雲知見者是現智知佛眼見非比智知肉眼見也。

又何故如來如是說以下。明知見中第二意釋下半偈。又何故如來如是說者。論主設問雲。如來唯知二人有信。明於知之與見為當更餘意也。故即引下半偈答。明如來不但知見此二人有能信之德。若有人實不信此經。實不持戒。為求供養恭敬。詐言持戒有信者。如來亦知見故。明下以論釋求供養等半偈也。是諸菩薩生無量福德聚取無量福德者。生者此明前二人能信之福決定能作菩提因故云能生因也。取者論釋雲勳脩自體果義者明此一念信心非但能與佛果作決定因義。由此一念信心為因。復能修行斷惑顯出法身無上佛果也。明此前二人決定能脩行取佛果也。

又何以故須菩提若取法相為著我等者。此一段經。在我法二空經文之後。所以解在於此餘經文。其經在下。而在前釋者。明餘經共成有智慧人我法二空之解。義勢相屬。引之前釋此經文。乃明二地已上修道中所斷之惑。在下義便故遺之於此也。但有無明使者。此是功用之惑。善法煩惱。釋經中若取法相則為著我等二句經也。無現行麁煩惱者。無三界四住我見等麁惑故。言無現行麁煩惱。以示無我我見。四住煩惱以我者為本。六十二見亦因而有。談其無本足知亦無餘惑也。彼不住隨順一偈。釋經中筏喻。成上不應取法非不取法。此經論俱次先舉後釋。彼者。彼於十二部經。言教法也。不住者。彼經教法不住無名相證法中。正釋經中是法應捨。明所詮之理絕於名相言教法故也。即有難雲。所詮證理絕於言教名相者。能詮之教便一向非為法也。偈即答雲。隨順雖能詮之教。非即是所證法。非不因於能詮得證法故。言隨順也。此二字釋經中非捨法故由教得理不全捨也。於法中證智者。釋上句彼不住也。直言不住。未知於何處不住。故出於所證智中音聲言教法不住也。如人捨船筏。釋經中筏喻也。法中義亦者。合喻也。此應雲如人取船筏法中義亦然。所以偏雲捨者。以偈狹故也。

此義云何以下至以得證智捨法故。釋偈上句中彼不住。第二句於法中證智。明能詮教法非證法故不取教法為證。即引筏喻來怗成也。隨慎者以下。釋偈初句中隨慎二字。明言教雖非即所證法。非不隨慎於法故。取言教為法。不得全捨。所以復引取筏喻怗結也。自此以下等。論主生下我空法空第二段經文。從初至非有為相得名。將出生異疑之處故。牒前第五段經來也。若如是以下。作生疑法。用正出疑體也。廣釋如經中生起無異也。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三菩提也者。此經猶屬我空法空段。成上有能信人也。以何次第起。上第五段中言。不可以相成就見如來者。明不可以三相所成丈六應見法佛如來。以法身如來無生住滅非有為相故。有人乘此。更生疑。若釋迦如來。從王宮生。六年苦行。修道成佛。四十五年住世說法。後入涅槃。有此三相非是佛者。今此三相所成丈六如來。為當是佛。為一向非佛。若是佛者。不應言不可以相成就見如來。若非是佛。不應言我發菩提心修苦行道場成佛轉法輪。此釋迦如來為實發菩提心修苦行道場成佛有所證有所說。為不發菩提心不修苦行不成道無所證無所說也。有如此疑。故次答意。明釋迦如來非法身佛。非不是應化佛。化佛以眾生感見故有。無實眾生體。亦無四大。無心意識。不從修成故。非是實佛。既非實佛。然不發菩提心修苦行道場成佛實有所證。既無實證亦不說法。為斷此前疑。故次明此段經也。前第五段中已別相法身佛。今此經中亦別相中明應佛也。須菩提於意云何者。明須菩提懷疑在心即應有問。如來亦應有答。以此經文略義隱多不作問答故。直問須菩提於意云何也。欲使須菩提稟如來冥加力故自答此義也。須菩提解佛意故即答。世尊無有定法如來得三菩提也。明應佛以眾生感見故有。道理而言。無有定法。應化如來。有實行者發心修行斷煩惱證於菩提故。雲無定法如來得三菩提。非謂一向無菩提可證亦無實修行證菩提人也。亦無定法如來可說者。凡以有證故有說。無證故無說。然應佛既不證果亦不因證而說也。何以故者。有人聞言應佛如來不修道證果。復不說法。更生疑謗。謂一向無菩提。亦無菩薩修道證果作佛。亦令不說法。若無佛無法者。何以故釋迦如來雲。我三阿僧祇修行滿足。證大菩提。轉法輪。便有證有說。云何而言。如來不得三菩提。亦不說法也。又若一向無佛無法者。云何諸菩薩發菩提心。修諸苦行。求於佛果。有如此疑問。故言何以故也。即答雲。如來所說法答意明如來實有證說。但上言不證說者。此明應化佛不證不說。今言如來所說法者。明釋佛如來非不有實行者發心修行斷惑證果有所說法也。那得以應佛不實證說。便謂報佛亦一向不證不說也。若報佛說法者。法佛為說法以不。此中應有是疑。而此中不答。下斷疑分中當釋法佛有說不說。或者聞言。實有證說。者乘更生疑。若報佛如來實有證說者。則所證之法體。是名相可取說。云何上言真如證法體無名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取說也。故經答皆不可取不可說也。此答意言。報佛說法者。依世諦名相。道中。得言有行者修行證果為人說法。若據真如理中。泯然一相無有修得。亦無證說也。不可取不可說者。明真如證法體非名相。不為耳識所得故。言不可取。非音聲性。難以言辨。故言不可說也。非法者。明上證法體非名相不可取說故。聲教非證法。成上不可取不可說也。非非法者。若前證智法。非音聲性故。不可取說者。則能詮經教條然離於所詮之理亦爾。經教則一向非法。為釋此疑。故言非非法也。明能詮經教雖非即證法。非不由教得理故。不得雲全一向非法亦是法。成上來所說法也。何以故。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得名者。何故明此上言非非法者。明能詮之教雖非證法。要因證能說。藉教得證。明知言教是法。非是一向非法。故引此一切聖人。以釋成此義。何以故者。此言教何故是法非是非法。以是初地以上一切聖人證真如無為法。還說無為法故。知是法非是非法也。皆以無為法得名者。謂真如法名無為也。明初地菩薩並觀三種二諦就現得二空故斷除五住習氣無明。離心意識。名為見道。乃至十地皆分有對治除斷。此明由見真如正理能斷煩惱。故曰聖人無為法得名也。

論曰。以是義故者。論主未甞有釋。何得直雲以是義故。此即指前經文。如來設問。須菩提仰答。如來無有定法。如來有得有說。如前經中。二聖問答相解。我亦如是。解此經意。更不別釋。即指經為解故。雲以是義故。釋迦牟尼佛非佛亦非說法者也。此義云何者。此一段經一行論釋義意云何也。故即偈答雲。應化非真佛。此一偈。釋前一段經。應化非真佛者。正釋經中無有定法如來得三菩提也。明釋迦如來從感故有八相成道。言佛者。是應化佛。非真佛者。非是法報二種真佛也。亦非說法者。此釋經中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也。上云應佛不證菩提。此句雲應佛既不證菩提亦不說也。說法不二取者。說法二字釋經中。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明報佛如來實證菩提實說法也。不二取者。釋經中皆不可取不可說也。云何不二取。聽者不取所說言教以為證法。亦不取言教以為一向非法。而說者亦不取聲教以為證法。不取聲教以為一向非法。故云不二取也。無說離言相者。釋經中非法非非法。還釋成上不二取。非法者。雲名相言教非真如證法也。明此證法從本際來自性清淨體絕名相故。不應以所詮證法。同於聲教。故云無說離言相。此還成上非非法。明言教是法非是非法。若證法無名相言教非是法者。便應一向絕於言說。不復可假教而說尋詮可會。有如此難故。正應答言不離言相。但以偈俠。直雲離言相。明要假言證得於無言也。此義云何乃至亦非說法者故。通釋偈中上二句。於中有二意。從初至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此出二句所明義意雖。併舉三佛來。意欲但取應佛。明釋迦如來既是應佛。故不實證三菩提。亦不說法。即舉經結之也。若爾以下至亦非說法者故。聞上釋言如來不得菩提。亦不說法。論主便執經中如來所說法等。假興難意。即引疑者之難。以答其難。明遮人謗。故云報佛有證說非論應佛有證說也。復引偈來結。明應佛無實說也。說法不二取無說離言相者。乃至無我相實有故。此提偈中下二句。次第釋之。聽者說者皆不二取。釋偈中第三句也。何以故者。將釋偈中第四句故。問何以故。上聽說二人於所說法中。皆不二取也。即釋言彼法非法非非法。然此依次第。應釋無說離言相。但此句本為釋經中非非法。故引此經文。釋於何以故聞即當解偈也。

依何義說者。問此所說法言非非法者。依何義說也。即答依真如義說。言依真如義說者。明如來證真如法還為眾生說彼真如法。而此佛教非法非非法也。非法者。一切法無體相故者。一切法謂十二部經聲教法也。無體相者。此言教法中無所證智體相也。非非法者。彼真如無我相實有故者。明此真如法體雖雙絕有無名為無我。而體備萬德妙有湛然。故名為實有。而如來依此法故。有於言說。此言說還詮真如法故。言教是法故。雲非非法也。自此已前。釋偈已竟。從此以下。將釋偈所不攝經故。先問上經中雲。若依真如有說者。何故唯言如來所說法。不言如來所證法也。即答雲。有言說者。即成證義等。明若不證者不能說故。明知今道如來所說法者。已知有證也。如經以下。即提所未釋經來結成。結成竟然後次第釋此經文也。此句明何義者。問此一句經明何等義得結成上有言說者已知證義也。即答彼法是說因故。明聖人由證真如故方有言說。故引此經證成上有說則有證也。何以故者。彼真如無為法。何以故得作言說家因。即雲一切聖人依真如清淨得名。明初地以上聖人皆證真如無為法故斷除二障得聖人之名。即結雲以無為法得名故也。以此義故者。以此聖人無為法得名義故。彼聖人還說無為。法是故得成證法。是言說因也。復以何義者。作難雲。若聖人證無為法。還說無為法者。是則真如證法。有於名相。便應可取可說。復以何義故。云何真如證法無名無相不可取說也。即答雲。彼聖人所證法。不可如是說。何況如是取。明彼證法體非聲性故。尚不可以言說。何況以耳識往取。故云不可如是說。何況如是取也。

故即釋言。何以故。彼法遠離言語相。非可說事故。明雖彼聖人證無為法。還說無為法。而此無為法離言語故。不可取說也。何故不但言佛。乃說一切聖人者。論主假設難雲。若一切聖人以無為法得名者。唯佛一人會無為理盡。可以無為法得名。初地以上聖人見理未窮。不應以無為法得名。何故乃說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得名也。即答以一切聖人依真如清淨得名故。明初地以上聖人皆現見真如處同。故得名為聖。是故不唯言佛也。

乘即難雲。若初地以上一切聖人皆現會真如。名為聖者。佛與菩薩。有何異也。故答如是具足清淨如分清淨。明如來萬德圓滿見真如理窮二障永盡。故名佛為聖人。具足清淨也。

初地以上十地以還。雖復見勝理未圓。斷惑不盡。非不如分如力見理除惑。勝分解成故。名菩薩為聖人。如分清淨也。若然佛與菩薩。便優劣不同。那得難言若初地以上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得名者佛與菩薩有何異也。

金剛仙論卷第三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