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珠集

古靈山普光寺淨願社主釋幻空堂 治兆 輯

自己佛

三世諸佛。盡在自己身中。因氣習所昧。境物所轉。便自迷了。若於心無心。便是過去佛。寂然不動。便是未來佛。隨機應物。便是現在佛。清淨無染。便是離垢佛。出入無礙。便是神通佛。到處優遊。便是自在佛。一心不昧。便是光明佛。道念堅固。便是不壞佛。廣大慈悲。便是彌陀佛。且今人見十方諸佛。便作奇特想。於自己便作下劣想。不知諸佛只是本分的凡夫。凡夫只是不本分的諸佛。分內珍寶。掉頭不顧。分外艱苦。甘自承當。可憐可憫。

秘密法門

古人教親近明師。求善知識。而善知識實無口傳心授秘密法門。只替人解黏去縛。便是秘密。今但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此八個字即是解黏去縛秘密法門。莫更他求。

直下承當

八萬四千法門。總不如一句佛。一千七百公案。亦不如一句佛。何則。惟此一門。有頓有漸。有理有跡。上根智人。直下承當。見性成佛。中下之流。未能頓超者。仗彼佛力。皆得往生。是如此門勝過一切。

玄妙簡易

此道至玄至妙。亦復至簡至易。以簡易故。高明者忽焉。夫生死不離一念。乃至世出世間萬法。皆不離一念。今即以此念念佛。何等切近精實。若覷破此念起處。即是自性彌陀。即是祖師西來意。乘此念力。往生淨土。且橫截生死。不受輪迴。即證無生法忍。

六度萬行

一句佛該羅八教。圓攝五宗。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都在里許。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佈施。不復起貪瞋癡。即大持戒。不計人我是非。即大忍辱。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不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

一乘正因

念佛者。惟求一乘佛果為期。不於餘乘妄有希冀。發如是心。乃修淨土。是謂正因。苟為不然。雖勤念佛。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真空

前事過去空。今事眼前空。未來決定空。一切世緣佳者。如彩雲簇艷。惡者。如濁霧迷空。今人於順意則生留戀。拂意則起憎嫌。徒增黑業。實相安在。惟時時以空觀照之不可執。而為有自障吾心。經云。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此之謂般若真空。出世吃緊第一著也。

正知見

修淨業人。期生淨土。雖由煉行而得。若不遇正知見人。說法開導。則不得其要旨。而或墮於邪倒。錯路修行。不可不謹。譬如耕稼農夫加功。扶疏益寡。時澤一降。華果敷榮。輪翼雙運。目足更資。則無盲跛之失。大抵道俗念佛多不明理。或被執空之人。橫生譏謗。則心生疑惑。遂致退失。由不聞法故也。

有求即得

外身雖見而原無。譬如水上之泡。乍起還滅。內身不見而原有。譬如木中之火。有求即得。此等明確學人尚然。不知木中之火。求之如何。一心正念。

貴賤

如雲此是金玉。此是砂石。雖三尺孺子。亦必棄石而求金。不勸而自取。蓋因識其貴賤。行者亦爾。既明識此土是苦。彼土是樂。此是生死沉溺。彼是自在解脫。亦必舍穢求淨。自然念念不住。心心不息。如救頭然。聞教便行。

一蹉百蹉

古人云。今生若不修。一蹉是百蹉。一之至百。何蹉之多。直至於是。經言。離惡道得人身難。得人身逢佛法難。然而逢念佛法門。信受為尤難。如經所說。蟻子自七佛以來。未脫蟻身。安知何日得人身。又何日逢佛法。何日逢念佛法門。而信受也。何止百蹉。蓋千蹉萬蹉而無窮也。傷哉。

醉夢

世人大約富貴貧賤二種。貧賤者固朝忙夕忙。以營衣食。富貴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樂。受用不同。其忙一也。忙至死而後已。而心未已也。齎此心以往。而復生而復忙而復死。死生生死。昏昏濛濛。如醉如夢。經百千劫。曾無了期。惟生淨土。朗然獨醒。

活計

此身蠢然一死物。其內潑潑地者為活物。莫於死物上作活計。宜於活物上作活計。凡貪外物。種種以奉其身者。皆是死物上作活計也。世人雖未能免此。當於營生奉身之中。挪頃刻之暇。回光自照。以留心於淨土。乃活物上作活計也。

豎橫

餘門學道。名豎出三界。念佛往生。名橫出三界。如蟲在竹。豎則歷節難通。橫則一時透脫。最為直捷。最為奇勝。故云。生死海中。念佛第一。人生百歲。不聞此言。不如孩童而得聞。讀書萬卷。不聞此言。不如愚人而得聞。已聞矣。又有信與不信。既信矣。或修或不修。即修矣。或專或不專。斯皆前世之業障。故大心眾生。獨能奮然以了生死。

覓安下處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覓安下處。卻出幹事。抵暮昏黑。則有投宿之地。先覓安下處者。修淨土之謂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來之謂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蓮華中。不落惡趣之謂也。

性情

知識是情。虛靈是性。虛靈能生知識。知識能迷虛靈。凡夫都把知識。迷了虛靈。所以隨知識生而復死。若能一心念佛。知識淨盡。虛靈透露。與太虛同體。自離生死。是即無生。是即淨土。是即極樂。

知苦出苦

欲入此門。先須知苦。既知苦已。需求出苦。一切眾生以苦為樂。不思此身自無量劫來暫在人天。驚同閃電。俄而銅柱鐵床。魂遊地獄。俄而毛群羽族。血染刀砧。皆由業識所牽。如牛拽磨。輪轉無窮。即今暫得此身。老衰病死。疾於呼吸。惡露不淨。無異臭尸。若不發決定心。起精進行。何由出離。

轉變是我

佛身湛然常寂。無有去來。眾生識心。托佛本願功德勝力。自心變化。有來有去。是知淨業純熟。自睹佛身。惡果將成。心現地獄。如福德勝者。執礫成金。業貧之人。變金成礫。轉變是我。金礫何關。

糊塗

世人念佛不真切。只是把生死二字看得。輕忽一生。忙忙碌碌。將性命撇在虛空。與己全無干涉。即或當場。嗟嘆片時。毛骨悚然。過後仍前醉夢。屠赤水雲。世智紛紛。名利場中。伶俐識神擾擾。死生路上糊塗。哀哉。誰曉四大非堅。無常甚速。三途八難。最辛極苦。肯去要緊。真切念佛。百中希有一二也。

隨業

世間晝必有夜。寒必有暑。人所共知。若生必有死。人乃諱之。不肯說出。何太癡也。蓋以神之來。托於此形。謂之生。以神之去。離於此形。謂之死。是神者我也。形者我所舍也。我有去來。故舍有成壞。且神何自來哉。隨業緣而來。神何自去哉。隨業緣而去。自無始以來。投胎易殼。不得久留於一所。蓋以吾所造之業非久。而不盡者。故神之舍於業也。業盡則形壞。形壞則神無所舍。又隨吾今世所造之業而往矣。然則吾所往處。可不預計哉。如人造宅必居。設饌乃享。故作如是業。必受如是之報。現修業淨。決定往生。更何疑哉。

好漢

遍觀世間人。其知名當世者。亦是千百輩中好漢。然卻都將此世界。認做是我常住不去的世界。由明眼視之。色色過影。一彈指間。便去了許多。正如木偶登場。暫時呼笑。被造物者將那線索。提掛壁柱頭上。嗟乎此圍木中間。尺五地方。豈是汝住頭之地乎。若能發願往生。清泰國中。住不退轉。證無生忍。乃名好漢。

生自心中

夫十方虛空。無量無邊心量。都能包攝恆沙世界。無量無數我心。一一週遍。如此看來。十萬億國。在我心中。其實甚近。何遠之有。命終生時。生在自己心中。其實甚易。何難之有。但使眾生淨土業成。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動念則一彈指頃。即得往生。

實無去來

大願聖人。從淨土來。來實無來。深心凡夫往淨土去。去實無去。彼不來此。此不往彼。而其聖凡會遇。兩得交際者何耶。彌陀光明如淨滿月。遍照十方。水清而靜。則月現全體。月非取水而遽來。水濁而動。則月無定光。月非舍水遽去。在水則有清濁動靜。在月則無取舍去來。

無階級

一念精進。業化為因。一念退歉。緣化為業。火坑蓮台倏忽一轉念時。故彌陀恆與六道眾生。有地位而無階級。

大德大福

今人輕視西方。不肯念佛。是不知生西方。乃是大德大福大智慧大聖賢的句。當轉娑婆成淨土。不同小可因緣。汝但看此城中。一日一夜死卻多少人。不要說生西方即生天。千百人中尚無一個。其有自負修行者。祇是不失人身而已。

酬宿報

三界火宅。業系受身。壽命短長。皆酬宿報。前世有十年分。今世受用十年。前世有二十年分。今世受用二十年。人生百歲。七十者稀。大限到來。還他一死。只如功名富貴之家。財寶如山。妻妾滿室。日夜歡樂。他豈不要長生在世。爭柰前程有限。暗裡相催。符到奉行。閻羅老子不順人情。無常鬼王有何面目。且據諸人眼裡親見。耳裡親聞。前街後巷。親情眷屬。朋友兄弟。強壯後生。死卻多少了也。古人云。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盡是少年人。

法身

世人不知本性法身。而認此四大假身為真如。百千澄清大海水不認。而認海中一浮漚泡沫。以為海也。於是因此假身。造種種罪業。宮室求高廣。以居此身。衣服求羅綺。以華此身。飲食求珍美。以飽此身。車馬求輕肥。以逸此身。聲色求美麗。以娛此身。於是人我分焉。貪吝嗔喜是非榮辱生焉。一生無限罪業。悉從此起。一朝變壞彼四大。悉歸烏有。而罪業乃識神承當。如此執迷不悟。枉受輪迴。誠為可憫。若能悟其為假。暫時寄寓。粗活百年。不求稱意。不為彼而造罪。假者既悟。則真者現前。山河大地。全露法身。不執浮漚。便見大海。知此而益知淨土之當修矣。

一局

自幼至壯。老而濵死。不知為謀非昏而忘之。則畏而諱之耳。且人之畏死。又非真能畏也。當其驀焉而生。蠢焉而長。頹焉而老以死。栩栩焉。蘧蘧焉。而愛河慾海之溺人無已時。名韁利鎖之牽人無已時。一朝灰寒火傳薪換。臨了一局。誰人能免。自茲以往。滅滅生生。三界六途。如轉轆轤。跡其所為。日相尋於生死。於生死之業而不求解脫。謂之愍不畏死可也。若真能畏死。必求解脫。則舍念佛。何道之從。舍淨土。吾誰與歸。

秋草冬蟬

只看眼前寒暑催人。何異流波閃電。迴首四五十年前。人物倏忽凘盡。當時苦樂誰不執迷。而秋草冬蟬形響俱化。別成一番景象。不及知矣。後之視今。猶今悲昔。迷者孟浪。悟者耽延。擾擾奔忙。那件實在。惟有亟亟性命一道可登極樂。為不虛此風中燭焰耳。古訓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又曰。今日又恁麼空過。未知來日何如。聞此痛切語。能不心戰毛豎。貪戀無益之虛事。消磨有限之光陰。想前追後。可嘆可憫。

無著

田園屋宅。金銀財帛。夫妻子女。俱非著人物也。其著人者。乃臭肉枯骨之堆垛耳。有此堆垛。引起認堆垛之妄念。無端便生執著。便道臭肉是我。枯骨是我。妻拏是我。田宅金帛是我。嗟乎一何癡愚也。若是明達的人。識得世間。總沒要緊。處處無著。西方有佛國名極樂。念念不忘。從今相約。骨肉散時。恰用得著。

恍如一夢

人生時父母妻子屋宅田園牛羊車馬。以至檯凳器皿衣服帶索等物。不問大小。或祖父以傳於己。或自己營造而得。或子孫或他人為己緝累而得。色色無非己物。且如窗紙雖微。被人扯破。猶有怒心。一針雖微。被人將去。猶有吝心。倉庫既盈。心猶未足。金帛已多。營猶未止。舉眼動步。無非愛著。一宿在外。已念其家。一僕未歸。已憂其失。種種事務無非掛懷。一朝大限到來。盡皆拋去。雖我此身。猶是棄物。況身外者乎。靜言思之。恍如一夢。古偈云。一日無常到。方知夢里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遭他累

就是身上。被人掐了一把。臉上彼人唾了一口。原非大事。不知不覺。就發出許多暴怒來。必至報復而後已。又於身上。或生一瘡一癤。或發一癬一斑。本不害事。心裡也不快活。必至平愈而後已。又或蚊虱蛟了一口。針芒刺了一下。泥垢灰塵污了一些。心裡也不歡喜。及至無常到來。眼光一閉。任人把這身子。火燒土埋。狗咬蟻吃。都不能管這樣虛假。如何徒遭他累。退卻信心。不肯念佛。

以小易大

從來三界生死輪迴。比於牢獄。然則但未出生死。皆三界獄中囚也。囚有三種。其一自謂決無生理。聊於此中。苟圖安逸。一朝劊子手到。觳觫就斃。其一自負千金之子。不惜金錢。打點營生。而情非決定。一面且偷游釜之娛。倘再生路絕亦道盡。甘心而已。別有負性崛強之夫。不耐束縛。伺守者少間。掙斷枷鎖。一往無前。似此決烈。彼安肯於未死前。偷享餘生。或出不出。情懸兩可哉。噫我輩在三界獄中。歲歲可死。月月可死。日日刻刻可死。賤死貴亦死。老死少亦死。惡人死好人亦死。不序爵。不序德。不序齒。一息不來。便分今古。然罪人入獄。時刻求出。以知棘牆之外。更有許大安樂世界故也。今眾生以煩惱為家宅。以生死為園囿。不知三界法場之外。各各自有家鄉樂地。諸佛憫此。為分別淨穢。指以脫歸路程。往來獄門。為治道途。長伺獄外。修飭旅館。如是之恩。何身可報。眾生癡迷。反戀此毛頭許事。以小易大。死而不悟。哀哉。

險身

獨子人謂險。子多置姬媵廣嗣。何不念身一而已。非險身乎。世多知子之險。而忘身之險。七篇時文。幾級官位。數箱金帛。一區宅子。數畝田園。幾個嬌妻美妾。一場沒正經沒要緊。閑是閑非。人人被他汩沒一生。個個打不出這般窠臼。虛碌碌忙迫一場。蚤已謝世。吁可悲也已。古人云。使吾卻十年亦可少集事。奈何天地間日無再中理。又云。狂謀迂算百不就。惟有霜鬢來如期。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皆至言也。胡不猛省一心正念乎。

仔細看

古人云。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又到我。又云。雀啄鴉餐皮肉盡。風吹日炙髑髏幹。目前試問傍觀者。自把形駭仔細看。他人身子如此虛假。就是爾的榜樣可見。爾的身子須不是生鐵鑄成。又不曾吃過長生仙藥。怎能逃得無常。說起便怕。何不一心念佛求生淨土。

努力

世人修行淨業。勿得言。我今忙迫。且待閑暇。我今貧乏。且待富足。我今少壯。且待暮年。若己分定常忙。分定貧乏。分定夭折。即於淨業無緣耶。忽爾喪亡。雖悔何及。是故即今宗健。努力修之。

警老

佛言。人命無常。促於呼吸。少年亦爾。何況老乎。目暗耳聾。發白面皺。背傴腰曲。骨痛筋攣。步履龍鐘。精神昏塞。譬如夕陽西照。光景須臾。衰草迎秋。凋零頃刻。何不猛省無常。戰競惕勵。諦思淨土。決志往生。

丟得下

無常迅速。老少無別。少年猶處未定之天。若老年人。定然光景無多矣。須把身世事。處分了當。任他大限朝暮到。撒手便行。無所繫累。此晚景大要緊處。修淨土人。尤不可忽。每見人到屬纊時。都有幾件做不完的句。當能於每日到上床時。都有丟得下的意思方好。但己事不辦。說丟得下也難。

戒病

當觀此身。四大不調。百骸欲散。飲食漸減。醫藥無靈。便利床敷。呻吟枕蓆。譬諸魚游釜中。倏忽焦糜。燈在風前。剎那熄滅。此身不久。前路茫茫。未知所往。何不猛省。放下萬緣。一心念佛。

非是我

盛夏暑月。肥胖壯漢。忽於黃昏之際。得個急病死卻。到半夜時候就覺。臭穢逼人。近傍不得。急急用棺材。盛了等不得。到天明。抬去出埋。不容停留。以此看來。昨日晚間。猶是一個健漢。今日早起。就是一副臭尸。一堆墳土。未知他一個識神。又向何處。淨土偈云。皮包血肉骨纏筋。顛倒凡夫認作身。到死始知非是我。從前金玉付他人。

憂喜得失

今有貿易者。一錢而得兩錢之息。行路者。一日而及兩日之程。則心自喜。反是則必憂。是以外物小有得失。而憂喜也。以吾之光陰有限。汩沒過時。其失大矣。而不以為憂。以淨土之緣難遇。幸而知之。其得大矣。而不以為喜。何不思之甚也。

帶不去

家產財物。在眼明腳健之時。經營計較。慳吝守護。將謂百千萬年得他受用。誰知都是虛假。不要說別的大事。就是失去一文錢。折了一隻箸。打破一個碗碟。甚至於椅卓安置稍斜。是極小的事。胸中也不快活。又如窮人乞化一錢一粒。心裡也不歡喜。及至一口氣。呼吸不來。兩足直硬。時候雖有萬貫家財。遺與別人享用。一些兒帶不去。何用抵死慳貪。

決志

若學專修。志須決定。爾一生參禪。禪既不悟。及乎看教。教又不明。弄到如今。念頭未死。又要說幾句禪。又要說幾句教。又要寫幾個字。又要做幾首詩。情掛兩頭。念分四路。祖師道。毫釐繫念。三塗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爾卻志無決定。情念多端。因此多端。間斷正念。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三塗羈鎖業也。又守護戒根。志不決定。或因身口念念馳求。教中道。寧以洋銅灌口。不可以破戒之口。受人飲食。寧以熱鐵纏身。不可以破戒之身。受人衣服。況因諸戒不嚴。邪心妄動。間斷專修。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洋銅熱鐵業也。又斷除憎愛。志不決定。每於虛名浮利。自照不破。名利屬我。便生貪愛。名利屬他。便生妒憎。古人云。貪名貪利。同趨鬼類。逐愛逐憎。同入火坑。爾卻因此愛憎。間斷淨土。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餓鬼火坑業也。

鉤鎖連環

世事千端。生緣萬擾。如鉤如鎖。連環不斷。心則念念不住。身則在在無休。役我升沉。障我本性。歷劫至今。曾未休息。無常遷變。不可久留。縱壽百年。不逾彈指。今日明日難保其存。忽於眼光落地。不覺剎那異生。隨其業因。受形別類。披毛戴角。著地飛空。今日見解都忘恍惚。三途六趣飄零多劫。不知所歸。可謂大苦。若非即於目下當念。效彼先覺。猛發大心。立決定志。跳出稠林。安能行業昭著。光動人天。群有蒙恩。諸佛護念。即不待娑婆報滿。便得往生。

撥置萬事

世間萬事。盡如夢幻影響。那一件有實效。那一件替得生死。縱爾廣造伽藍。多增常住。將謂多做好事。卻犯如來。不體道本。廣造伽藍等戒。詎知有為之功。多諸過咎。天堂未就。地獄先成。生死未明。皆為苦本。眼光落地。受苦之時。方知平生所作。盡是枷上添枷。鎖上添鎖。失卻人身。萬劫難復。鐵漢聞之。也須淚落。且撥置萬事。一心正念。

無常信

一老人死。見閻王。咎王不早與通信。王言。吾信數矣。汝目漸昏。一信也。汝耳漸聾。二信也。汝齒漸損。三信也。汝百體日益衰。信不知其幾也。一少年亦咎王雲。吾目明耳聰齒利。百體強健。王胡不以信及我。王言。亦有信及君。君自不察耳。東鄰有四五十而亡者。西鄰有二三十而亡者。更有不及十歲與孩提乳哺而亡者。非信乎。良馬見鞭影而行。必俟錐入於膚者。駑駘也。何嗟及矣。

修行及早

兩腳直一品朝官做不得。兩腳直萬貫傢俬顧不得。兩腳直孝子順孫替不得。兩腳直嬌妻艷妾戀不得。兩腳直蓋世機謀使不得。兩腳直滿腹株璣誇不得。兩腳直美味珍饈吃不得。兩腳直高堂大廈住不得。兩腳直錦綺盈箱著不得。兩腳直寶玩滿笥攜不得。兩腳直妙舞清歌享不得。兩腳直綠水青山游不得。兩腳直造下罪業撇不得。兩腳直結下冤家解不得。兩腳直閻羅阿旁避不得。兩腳直巧言花語推不得。兩腳直人情關節用不得。兩腳直親戚勢要靠不得。兩腳直刀輪火獄免不得。兩腳直馬腹驢胎躲不得。直直直。不限時來不限日。清晨不保午時辰。日中不保申時刻。任汝功業比姬公。任汝英雄比項籍。任汝錢財過石崇。任汝文章過李白。任汝蘇秦舌萬端。任汝陳平計六出。任汝離婁公輸巧。任汝管輅君平術。任汝君王勢滔天。任汝后妃色傾國。喉嚨但有三寸氣。肩頭苦費千般力。跨街昨日逞華顏。纏棺今夕眠枯骨。北邙多少高低墳。鴟鴞夜嘯青楓泣。千載興亡蜂蟻場。百年成敗狐狸窟。丟開善念不尋思。失去人身難再覓。富貴固是夙生來。享盡亦須防算逼。摩尼百八手中提。彌陀一句心頭憶。此生不度何時度。修行及早無常迫。兒女盡是冤家債。利名盡是刀頭蜜。殺生是啖姻親肉。婬邪是飲洋銅汁。上床別卻鞋和襪。明朝來否事不測。一聲去也只索隨。求神禮佛毫無益。至親父子及夫妻。改換重來懵不識。船到瞿塘補漏遲。蹉過許多好時日。輪迴件件理分明。因果椿椿無爽忒。迷卻多生說現生。癡人無數齊稱屈。頻呼苦勸不迴心。除非等待兩腳直。

天性相關

諸佛眾生。同一覺源。迷悟雖殊。理常平等。故諸佛是眾生心內諸佛。眾生是諸佛心內眾生。跡此而言。則諸佛眾生心精無時而不通[淴-心+口]。但諸佛無時不欲度生。而眾生念念與之迷背。經云。一人專憶。一人專忘。若逢不逢。或見非見。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正由一理平等。天性相關。故得任運㧞苦與樂。況無量壽佛。因中所發四十八願。誓取極樂。攝受有情眾生。但當深信憶念。數數發願。願生西方。如磁石與針任運吸取。然磁能吸鐵。而不能吸銅。譬猶佛能度有緣。而不能度無緣眾生。易感彌陀。而不易感諸佛。豈非生佛誓願相關乎。是以求生淨土者。信行願三。缺一不可。

十種信

欲了生死。修行淨業。當發十種信心。念念不忘。決生淨土。得不退轉。一信佛所說法。金口誠言。真實不虛。二信凡夫在迷。識神不滅。六趣循環不息。三信此土修行。未得道果。不免輪迴。四信未出輪迴。雖生天上。不免墮落。五信極樂世界。眾生生者。永無退轉。六信眾生髮願。願生淨土。決定往生。七信一稱佛名。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八信念佛之人。阿彌陀佛。神通光明。攝取不舍。九信念佛之人。十方世界。恆沙諸佛。同以神力。時常護念。十信既生淨土。壽命無量。一生當得無上菩提。於此十種。不能深信。生疑惑者。雖念佛而不得往生矣。

須彌山

凡修淨土人。灼然是要敵他生死。不是說了便休。當念無常迅速。時不待人。須是把做一件事始得。若半進半退。似信似疑。濟得甚事。如何出離輪迴。譬如百二十斤擔子。到臨時。自家擔荷得去。方得了事。決不在會說會道。廣化人緣上。決不在有傳有授。扭捏做作上。決不在盛設道場。多點香燭上。若是信得及。便從今日去。發大勇猛。發大精進。莫問會與不會。見性不見性。但持一句佛。如靠著一座須彌山相似。搖撼不動。專心一意。猛著精彩。誓畢此生。同登淨域。

三通

心唯信佛。佛則知之。他心通故。口唯稱佛。佛則聞之。天耳通故。身唯禮佛。佛則見之。天眼通故。信心者猶如深栽果樹。根深故風吹不動。後著果實。濟人飢渴。念佛之人。亦復如是。

迴向

念佛工夫。祇貴真實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其體無二。次信娑婆的是苦。安養的可歸。熾然欣厭。次信現前一舉一動。皆可迴向西方。若不迴向。雖上品善。亦不往生。若知迴向。雖誤作惡行。速斷相續心。起殷重懺悔。懺悔之力亦能往生。況持戒修福。種種勝業。豈不足莊嚴淨土。只為信力不深。勝業淪於有漏。又欲舍此別商。誤之誤矣。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須改也。

信定得

凡慾念佛。要起信心。若無信心。空無所獲。信念佛定生淨土。信念佛定滅諸罪。信念佛定得佛護。信念佛定得佛證。信念佛臨終定得佛來迎接。信念佛同信之人皆得往生。信念佛往生定得不退地。信念佛生淨土。定不墮三惡道。受持此法。往生淨土必矣。

只從今時

世人雖發道心。被身口眷屬家計三種所累。竟忙了一生。鬧了一生。苦惱了一生。幹弄了一生。又空過了一生。不得念佛。又因此累起無量貪瞋癡。造無量大小惡業。有志之人。只從今日今時起。知到這個身是假。這眷屬家計都是虛假。於此三種累上莫認著。莫戀著。莫貪著。要從自己胸中。發出一個信心來。山爛不改。海枯不移。無論行住坐臥。隨便一心正念。務要勇猛。再不因循。務要精進。再不懈怠。務要堅固。再不忽略。只是回光照破。痛自省發。今日也念。明日也念。時節到來。包爾見佛。包爾往生。

深思諦信

入道要門。信為第一。譬如世間盜賊時乎敗露官府。非不以極刑繩之。迨後釋免。依舊不悔。所以者何。他卻信者條門路。不齎一文本錢。獲利無算。所以備受苦痛。決不退悔。今人念佛。不肯真切加功。只是不曾深思諦信此法門。不費多力。決定往生。決定見佛。

蜎蠕

阿彌陀佛。現在西方。教化無央數。天人民物。以至蜎飛蠕動之類。莫不得過度解脫者。蜎飛謂微細飛蟲也。蠕動謂微細蛆蟲也。若此者佛尚化度。況於人乎。是其所以廣度眾生。無有窮極。若人一念歸依。遂生其國。無足疑也。

招安為民

譬如鐵石。雖重賴舟。船力可以渡江。一針雖輕。不賴舟船。江不可渡。蓋人有重罪。仗佛力者。可生淨土。罪惡雖輕。不仗佛力亦不得生。又如平生為賊。一日招安。遂為良民。仗佛力而消罪惡者。亦復如是。又如蟣虱萬死萬生。不能一里。若附人身。千里可至。仗佛力而生淨土者。亦復如是。更何可疑乎。

拘於所見

人驟聞淨土之景象。多不信之。無足怪也。蓋拘於目前所見而已。且如陋巷糞土之居者。安知有廣廈之清淨。小器藜藿之食者。安知有食前之方丈。獘篋錙銖之蓄者。安知有天府之充溢。故處此濁世。不信有清淨佛土。所以生長於胞胎。不知彼有蓮華之化生。壽不過百年。不知彼有河沙之壽數。衣食必由於營作。不知彼有自然之衣食。快樂常雜於憂惱。不知彼有純一之快樂。然則佛之所言。不可以目前所不見而不信也。

無效

今世之人。或有修而無效者。蓋彼信根淺薄。因地不真。未曾立行。先欲人知。內則自矜。外欲顯耀。使人恭敬供養。冀有所得。甚至妄言。得見淨境。或見些少異[打-丁+羕]。及夢中善相。未識是非。先欲明說此等卑下。必為魔惑。願行退失。還隨生死苦趣。可不慎哉。

自欺慢棄

世有發三種不信心不求生者尤可嗟惜。一曰。吾當超佛越祖。淨土不足生。二曰。處處皆淨土。西方不必生。三曰。極樂聖域。我輩凡夫不能生。夫行海無盡。普賢願見。彌陀佛國雖空。維摩常修淨土。十方如來有廣舌之讚。十方菩薩有同往之心。試自忖量。孰與諸聖。謂不足生者何其自欺哉。至如龍猛祖師也。楞伽經有預記之文。天親教宗也。無量論有求生之偈。慈恩通讚。首稱十勝。智者析理。明辨十疑。彼皆上哲精進往生。謂不必生者。何其自慢哉。火車可滅。舟石不沉。現華報者莫甚於張馗十念。而超勝處入地獄者。莫速於雄俊再蘇而證妙因。世人愆尤未必若此。謂不能生者。何其自棄哉。自欺自慢。自棄己靈。流入輪迴是誰之咎。

功德

彌陀本願。十方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不果遂者。誓不成佛。十念信樂尚得往生。況復一日信樂者。況復一月一年一生信樂者耶。一念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況復十念耶。況復一日一月一年一生念佛所滅罪耶。重罪尚滅。況輕罪耶。又復校量念佛功德。比餘善根優劣之相者。經云。若人以四事極好之物。供養大千世界滿中阿羅漢辟支佛。所得福德。不如有人合掌一稱佛名百千萬分。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一稱佛名功德尚爾。況復十念一日一月一年一生念佛功德耶。現世安隱。眾聖守護。離諸災厄。功德無量。

法中王

佛以大圓覺。充滿十方界。我以顛倒想。出沒生死中。云何以一念。得往生淨土。我造無始業。本從一念生。既從一念生。還從一念滅。生滅滅盡處。則我與佛同。人之念頭所繫最切。如水之赴海。火之炎上。利刃之必傷。毒藥之必中。無空過者。念佛之念亦復如是。當知念力是一切法中之王。

只此一念

專意一念。持一句佛。只此一念。是我本師。即是化佛。是破地獄之猛將。是斬群邪之寶劍。是開黑暗之明燈。是度苦海之大船。是脫生死之良方。是出三界之徑路。是本性彌陀。是達唯心淨土。但要記得者。一句佛在念。莫教失落。念念常現前。念念不離心。如是一念。分明不昧。又何必問人覓歸程乎。

作得主

念念煩惱。是生死苦根。今以一念佛。能消滅煩惱。便是佛度生死苦處。若念佛消得煩惱。便可了得生死。更無別法。若念佛念到煩惱上作得主。於睡夢中作得主。於病苦中作得主。以至臨命終時。便知去處矣。此事不難行。只是要生死心切。單單靠定一聲佛。更不別向尋思。久久純熟。自然得大安樂。得大受用。

自己命根

只將一句佛。橫在胸中。作自己命根。咬定牙關。決不放舍。乃至飲食起居。行住坐臥。此一聲佛。時時現前。若遇逆順喜怒境界。心不安時。就將者一聲佛。提起一拶。即見現前境界。當下消滅。

真境

真切念佛。須具六種念。一勇猛念。太文弱來。不得如孝子報父母深仇。縱高崖深澗。磷途虎窟。必往不怯故。一悲傷念。太灑落來。不得每一想佛。身毛皆豎。五內若裂。如憶少背之慈母。及多慧之亡兒故。一感憤念。太和平來。不得如落第孤寒。負才寂寞。每一念及。殆不欲生故。一戀慕念。太淡泊來。不得如己所深愛物。魂夢繾綣。惟恐或失故。一樂事現前踴躍歡喜念。如寒得衣饑得食故。一惡緣照面悔恨激切念。如死裡逃生故。總之心口相一。字字從肝髓中流出。方是念佛真境。

張三李四

現前能念之心。本自離過絕非。不消作意離絕。現前所念之佛。本自超情離計。何勞說妙談玄。祇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今日張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尋章摘句。遇宗門人。又思參究問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缽。此則頭頭不了。帳帳不清。

放下

先將自己胸中雜亂。念頭一齊放下放到。無可放處。單單提起一句佛。歷歷分明。心中不斷。如線貫珠。又如箭筈。相拄中間。無一毫空隙。如此著力靠定。於一切處。不被境緣。牽引打失。日用動靜。不雜不亂。夢寐如一。

自成一片

若果為生死心切。念念若救頭然。只恐一失人身。百[去*九]難復。將此一聲佛咬定。定要敵過。妄想一切處。念念現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純熟。自然相應。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

趨向

妄念是病。念佛是藥。久病非片劑所能療。積妄非暫念所能除。其理一也。莫管他妄念紛飛。只貴在念佛精切字字分明。句句接續。極力執持。方有趨向分。

綿密

念茲在茲。心念不空過。日日時時不要放舍。綿綿密密如雞抱卵。常教暖氣相續。即是淨念相繼。更加智照。則知淨土即是自心。此乃上智人。進修工夫。

喚醒

高聲覺太。費力默念。又易昏沉。只是綿綿密密。聲在唇齒之間。乃為金剛持然。又不可執定。若手打魚子。隨口叫喊。所以不得利益。必須句句出口入耳。聲聲喚醒自心。譬如一人濃睡一人喚雲某人。則彼即醒矣。所以念佛最能攝心。

真念

高聲念。低聲念。六字念。四字念。緊念。緩念。朗念。默念。合手念。跪膝念。面佛念。朝西念。打板念。敲魚念。掐珠念。行道念。禮拜念。獨自念。同眾念。在家念。在外念。間也念。忙也念。行也念。住也念。坐也念。臥也念。連夢中也念。才是真念念得心酸淚下念。得火滅灰寒念。得神號鬼哭念。得天喜神歡。一聲佛振動了魔王宮殿。一聲佛粉碎了劍樹刀山。一聲佛為百劫千生消業障。一聲佛為四恩三有啟因緣。

初心

最初下手。須用念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數亦得。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饒爾講得十二部經。下得千七百轉語。皆是生死岸邊事。臨命終時。決用不著。

瀾翻潮湧

新學少年。才把一句佛。頓在心頭。閑思妄想。越覺騰沸。便謂念佛工夫。不能攝心。不知汝無量劫來生死根由。何能即斷。且萬念紛飛之際。正是做工夫時節。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後純熟。自然妄念不起。且汝之能覺妄念者。虧這句佛。如不念佛時。瀾翻潮湧。剎那不停者。豈能覺乎。

喃喃

如來教人念佛。正攝百千萬雜念於一念。一念猛勵。自然證佛。還思今人念佛時。一串素珠中。意起意滅。不知多少更端。則其念佛亦只口中喃喃。心上並不知有佛。彼手之於口。口之於心。尚未合一。安望凡人與佛能合而為一耶。

恭敬心

大智度論偈云。若人願作佛心。念阿彌陀。即時為現身故。我皈命禮。若人欲疾得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若人種善根疑。則花不開。信心清淨者。花開即見佛。

五敬

恭敬修法有五。一敬有緣尊佛。行住坐臥。及便穢等。皆護西方。二敬有緣像教。設彌陀像及持其教。三敬有緣師友。恭敬親近故。四敬同學人。即同修淨業者。互相勸益故。五常敬三寶。是彼生勝緣故。如此敬修。決定往生。

都攝六根

一心正念。則六根都攝。六處皆念。如眼不取色。是眼念佛。耳不聞聲。是耳念佛。鼻不嗅香。是鼻念佛。意不念法。是意念佛。惟其都攝六根。乃得淨念相繼。不暇方便。自得心開。現前見佛。

剋期成就

行人欲剋期取證。凡治生雜務。即時屏除。但念不久。定生淨土。訶去愛慾。勤息恚癡。無始惡習。速求舍離。不為障礙。自當觀察。何習偏重。訶棄調停。取令平復。大集經明七七日。鼓音王經明十日十夜。觀經明七日。取此三等為期。晝夜六時。禮佛懺悔。不得一彈指頃。念世五欲。及接外人。語笑戲論。亦不得托事延緩。放逸睡眠。專心致志。不惜身命。定取淨業。即時成就。

靜做動煉

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皆可用心。而坐時為勝。然始學者。先須行多坐少。若貪坐則昏不能退。無事有事皆可用心。而無事為勝。先於靜處做。後於動處煉。

專修

身須專禮阿彌陀佛。不雜餘禮。口須專稱阿彌陀佛。不稱餘號。意須專想阿彌陀佛。不修餘觀。若專修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雜修散善迴向往生者。千百人中。不得一二。今有人日禮彌陀三千拜。日課彌陀十萬聲。晝夜習坐。專想彌陀者。並有靈驗。

晨夕課

在家菩薩。奉佛持戒。逐日營辦家緣。未能一心修行。須是早起焚香。參承三寶。隨意念佛。每日黃昏亦如是禮念。以為常課。如或有幹失時。次日當自對佛懺說。此之法門。要且不妨本業。晨參夕禮之外。更能二六時中。偷那工夫。持念百千聲。志誠為功。期生淨土。

十念

在俗之人。塵務忙冗。每日清晨服飾已。面西合掌念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如是十念。但隨氣短長。氣極為度。念聲不高不低。調停得中。如此十念。連續不斷。意在。令心不散。專精為功。顯是藉氣束心。

心息相依

攝心念佛。欲成三昧。數息最要。凡坐時。先想己身在圓光中。默觀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佛一聲。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隨其出入。行住坐臥。皆可行之。勿令間斷。常自密持。乃至深入禪定。息念兩忘。即此身心。與虛空等。久久純熟。心眼開通。三昧忽爾現前。即是唯心淨土。

當念往生

但能一心不亂。執持名號者。不出所期。亦得生彼。何待色身報滿。然後得生。當知阿彌陀佛接引眾生。令離苦海。過彼慈親。於先劫中。已立大誓。無苦不忍。無行不臻。無願不立。無法不說。為度我故。方便百千。今正是時。目睛不瞬。垂臂待我。已歷十劫。念念不舍。甚於剖心。乃至其心激切。入生死中。遍歷三途。地獄猛火。不辭勞倦。我若迴心向佛。如子戀母。正慰所懷。則不逾當念。便得往生。何必更經十念之頃。然後得生。

參念

靜室端坐。掃除緣累。截斷情塵。瞠開兩睛。外不著境。內不住定。回光一照。內外俱寂。然後密密舉念。南無阿彌陀佛三五聲。回光自看雲。見性則成佛。畢竟那個是我本性阿彌陀。卻又照覷看。只今舉底這一念。從何處起。覷破這一念。復又覷破。這覷底是誰參。良久又舉念佛。又如是覷。如是參。急切做工夫。勿令間斷。惺惺不昧。如雞抱卵。不拘四威儀。亦如是舉。如是參。忽於行住坐臥處。聞聲見色時。豁然明悟。親見本性彌陀。內外身心一時透脫。盡大地是個西方。萬象森羅。無非自己。靜無遺照。動不離寂。

研究

輪迴以愛慾為根本。而此愛慾百計制之。莫可除滅。雖不淨觀。正彼對治。而博地凡夫障重染深。祇見其淨。不見其不淨。觀法精微。鮮克成就。然則如之何。經云。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今觀此想。復從何生。研之究之。又研究之不已。老鼠入牛角。當必有倒斷處。

直捷

十二時中。持一句佛。思專想寂。更能回光自看。如何是我本性。四大分離。向甚處去。常有此疑。驀然識得。便知安身立命處。即此是直捷底修行正道。

心花燦發

如剝芭蕉相似。剝一層又一層。直要剝到。無下手處。才得打成一片。然後著衣吃飯。屙屎放尿。一動一靜。一語一默。無不是一個阿彌陀佛。自此心花燦發。洞照十方。如杲日麗天。明鏡當台。不越一念。頓成正覺。

一相三昧

當一心專念。夢覺不忘。不以餘業間斷。不以貪嗔等間隔。隨犯隨懺。不隔念不離念。不隔日不隔時。念念常不離佛。念念清淨圓明。即得一相三昧。

精明

寂寂治散亂。散去則生昏沉。惺惺治昏沉。昏去則生散亂。止觀雙持。昏散皆退。今只須精明念佛。念無二念曰精。念而返照曰明。精即止。明即觀。一念佛。止觀備矣。

日觀

須於靜處。屏絕外緣。正坐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日欲沒時。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開目閉目。皆令明瞭。現在目前。注心一境。凝然寂靜。如對明鏡。自睹面像。心若馳散。制之令還。心息住定。即得三昧。

白毫

齋戒潔己。清心靜慮。面西默坐。閉目觀想阿彌陀佛真金色身。在西方七寶池中。大蓮華上坐。其身長丈六。兩眉中間。向上有白毫一條。八棱中空右旋轉。五遭光明瑩澈。照映金顏。次停心。注想白毫。不得妄有分毫他念。令閉眼開眼。悉皆見之。如此久久念心成熟。自然感應。見佛全身。此法為最上。

觀想

當禮佛時。觀想己身在蓮華中。恭虔作禮。佛在蓮華中。受我禮敬。當念佛時。觀想己身。在蓮華中。結跏趺坐。佛坐蓮華中。接引於我。然後一心持名專志。如是往生。品第必高。

見諸瑞相

修淨土者。凡入觀與睡時。應先起立。合掌一心。向西十稱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清淨海眾畢。即發願言。弟子現是凡夫。罪業深重。輪迴六道。不能出離。今遇善知識。得聞彌陀功德名號。一心稱念。願生淨土。願佛哀憫垂手接引。弟子不識彌陀世尊身相光明。願佛菩薩示現身相。及國土莊嚴。說是語已。一心正念。即便入觀及睡。或於正發願時。見諸瑞相。或於觀中得見。或於睡夢得見。此法大有靈驗。

愚不可能

世人稍利根。便輕視念佛。謂是愚夫愚婦句。當彼徒見愚夫愚婦。口誦佛名。心游千里。而不知此等是名讀佛。非念佛也。念從心心思憶而不忘。故名曰念。試以儒喻儒者。念念思憶孔子。其去孔子不亦庶幾乎。今念念思憶五欲。不以為非。而反以念佛為非。噫似此一生空過。何如作愚夫愚婦耶。而惜乎。智可能也愚不可能也。

著力

功不盡則事不臻。誠不極則物不感。況無上大菩提道。或不忘形。畢命與寢食。寒暑俱廢。豈口出耳入之學。而能脫略生死情妄於大休歇田地哉。但只行也念。坐也念。今日也念。明日也念。念到無可念處。正是著力加鞭之時。誠能如此念。不患生死情妄之不消。殞。自性彌陀之不現前。

最初一步

須於此土聲色諸境。作地獄想。作苦海想。作火宅想。於諸寶物。作苦具想。飲食衣服如膿血鐵皮想。於諸眷屬。作夜叉羅剎啖人鬼想。況復生死不住。長劫奔波。實可厭離於知識。若經卷中。聞彼佛願力。國土莊嚴。於念念中。稱彼理趣。生安隱想。生寶所想。生家業想。解脫處想。彌陀如來菩薩僧眾如慈父想。如慈母想。生接引想。生津梁想。於怖畏急難之中。稱名即應。功不唐捐。剎那便至。速來救護想。應念出離想。如是功德無量。實可忻樂。若厭離不深。娑婆業系不脫。忻樂不切。極樂勝境難躋。行人欲生淨土。成就念佛三昧。此折攝二門。為發行最初一步也。

真實修行

夫學佛者。無取莊嚴形跡。止貴真實修行。在家居士不必定要緇衣道巾。帶髮之人。自可常服念佛。不必定要敲魚擊鼓。好靜之人。自可寂嘿念佛。不必定要成群作會。怕事之人。自可閉門念佛。不必定要入寺聽經。識字之人。自可依教念佛。千里燒香。不如安坐家堂念佛。供奉邪師。不如孝順父母念佛。廣交魔友。不如獨身清淨念佛。寄庫來生。不如見在作福念佛。許願保禳。不如悔過自新念佛。習學外道文書。不如一字不識念佛無知。妄談禪理。不如老實持戒念佛。希求妖鬼靈通。不如正信因果念佛。以要言之。端心滅惡。如是念佛。號曰善人。攝心除散。如是念佛。號曰賢人。悟心斷惑。如是念佛。號曰聖人。

不容放過

世網中人。若是痛念無常用心真切者。不問靜鬧。閑忙一任。公私幹辦。迎賓待客。萬緣交擾。八面應酬。與他念佛。兩不相妨。不見古人道。朝也阿彌陀。暮也阿彌陀。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其有世緣重力量輕者。亦須忙裡偷閑。鬧中取靜。每日或念百聲千聲。定為日課。不容一日放過。

三得

若把得定。做得主靠得穩。縱遇苦樂逆順境界現前。只是念佛。無一念變異心。無一念退惰心。無一念雜亂心。直至盡生。永無別念。能如是用功。則歷劫無明。生死業障。自然消殞。塵勞習漏。自然淨盡無餘。

正好

蓋此法門。不論男女僧俗。不論貴賤賢愚。但一心不亂。隨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間無有一人不應念佛。若人富貴。受用見成。正好念佛。若人貧窮。家計累小。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無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養。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愛。正好念佛。若人無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無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處閑。心無事擾。正好念佛。若人處忙。忙裡偷閑。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遙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聰明。通曉淨土。正好念佛。若人愚魯。別無所能。正好念佛。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須佛證。正好念佛。普勸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花開見佛。見佛聞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來是佛。

百工四民

夫一切奔馳世務。流蕩四方。勞生販賣。邸店市廛。商賈負道。百工伎藝。男女老幼。奴婢黃門。受人驅役。不自在者。於彼一切行住坐臥。著衣吃飯。語默動靜。及被牢獄者。於喜怒哀樂之間。未有不可修時。況出家四眾。在家四民。有居可處。有暇可修。所欲皆具。得自在者。寧不進修。

正行

念起時須自檢點。或有慳貪心。嗔恨心。癡愛心。名利心。嫉妒心。欺誑心。爾我心。傲慢心。諂曲心。邪見心。妄想心。能所心。及諸逆順境界。隨染所生一切世間心。設或起時。急須高聲念佛。斂念歸正。勿令噁心相續。直下打並淨盡。所有深信心。至誠心。發願迴向心。慈悲心。謙下心。平等心。方便心。及一切善心。常當守護。當知極樂諸上善人。良由斷惡行善。故得往生。不退菩提。能依此修持。是為淨土正行。

密憶

凡歷涉緣務。而內心不忘於佛。及憶淨土。譬如世人切事繫心。雖經歷言語。去來坐臥。種種作務。而不妨密憶。前事宛然。念佛之心亦應如是。或者失念。數數攝還。久久成性。任運常憶。

菩提心

凡修淨土。鬚髮菩提心。若為自己。厭五濁。忻九品。則違菩提心。是聲聞行也。若為眾生起大悲心。求往彼國。希速成就道力神通。遍歷十方。救度一切。令共成佛。則順菩提心。是菩薩行也。

三心

身體彼佛。口稱彼佛。意觀彼佛。三業真實。名至誠心。信知自身。具足煩惱。流轉三界。信知彌陀本願。下至十念得生。無有一念疑心。名深心。凡所作為一切善根。悉皆迴向往生。名迴向發願心。具此三心。必得往生。

解脫

果能真實攝心而念佛。則心自淨。心淨則土隨淨。大慧雲。人於一日中。心不馳求。不妄想。不緣諸境。便與三世諸佛諸大菩薩相契。即此火宅塵勞。便是解脫。出三界之處。修淨土者。亦宜如是。

雨淋頭

若待處所穩便。衣食豐饒。充足香華。事事稱意。思前算後。卜彼良時。報盡恩冤。圓成善事。然後發心修行。假使虛空界窮。亦無此日矣。所謂晴幹不肯去。直待雨淋頭。

常永貞固

世間一技一藝。始學。不勝其難。因置不學。則終無成故。貴有決定不疑之心。雖復決定。而優遊遲緩。則亦不成故。其繼貴有精進勇猛之心。雖復精進。或得少而足。或時久而疲。或遇順境而迷。或逢逆境而墮。則亦不成故。其終貴有常永貞固誓不退轉之心。古雲。三昧不成。假令筋斷骨枯。終不休歇。

一境一心

蓋念之所不能。一由散心異緣逐境紛馳之使然。故娑婆有一境。則眾生有一心。眾生有一心。則娑婆有一境。故曰。心生故種種法生。法生故種種心生。聚緣內搖。趣外奔逸。心境交馳。塵沙莫盡。若欲一其念者。莫若輕其愛。若欲輕其愛者。莫若一其心。夫愛之與念。勢不兩立。若明暗之相背也。

聞見

凡聞惡聲。則念阿彌陀佛。以消禳之。願一切人不為惡行。凡見善事。則念阿彌陀佛。以讚助之。願一切人皆為善行。無事則默念阿彌陀佛。常在目前。使念念不忘。其於淨土。決定往生。

回嗔作喜

我今念佛。日後當生西方。何幸如之。發大歡喜。莫生煩惱。倘遇不如意事。即便撥轉心頭。這一聲佛。急急提念。卻迴光返照。我是阿彌陀佛世界中人。柰何與世人一般見識。回嗔作喜。一心念佛。此是智慧中人。

渡河筏

既慕西方。當求了義。暗中有寶。無燈照。終不自知。古鏡埋塵。不揩磨。豈能光顯。調和三業。體究一心。恭奉真文。研味聖意。深入法源之底。洞探諸佛之機。理路豁通。心花發現。故智者誦法華。圭峰讀圓覺。普庵契華嚴。六祖悟般若。觀先德而可遵。豈今人而不學。然渡河須用筏。到岸不需船。

靜之至

一念不生。謂之靜。佛心至靜。萬劫恆然。眾生剎那能靜。即是剎那佛。但眾生心念憧憧。如葛生蔓。如繭抽絲。並沒住頭。直到疲倦。睡去方休。思想千端。謂之散亂。黑甜一覺。謂之昏沉。二者循環盡彼形壽。生死輪迴肇此矣。一念起即是生。一念滅即是死。人生總在積生積滅中。度此百年。安得不在生生死死中。遷流永劫。皆緣心頭一點。有不能放下者在故也。若念所當用者。唯有念佛法門。蓋念本是妄。以繫於佛。謂之以妄遣妄。從念佛而參究。是為以心究心。從念佛而悟。是為以心得心。雖云起念。念實無起。念之久久。因念得心。得心妄念。念至忘念。與無念同。清淨湛一。惟有一真而已。此大勢至菩薩。以念佛法門。入無生忍也。夫獲無生忍。則無念矣。無念者。靜之至也。宗鏡錄雲。前後際斷。處一念不生時。寂爾少時間無思心。正住此心。住之時便是本體。若佛心則湛然常住矣。以暫住之心。習令漸上。便是工夫。

願王

夫發願往生者。順釋迦偏讚之言。應法藏度生之願。臨終之際。感聖眾以來迎往生之時。蒙彌陀而接引。托質七珍池內。化生九品蓮中。壽量難窮。身光遍照。獲七辯之智。具六通之威。菩薩為鄰。聲聞作伴。我等如是。眾生亦然。徑挺鐵石心。同歸金色界。唯此願王獨不舍。剎那引導入蓮池。

直入無為

有行無願。其行必孤。有願無行。其願必虛。無行無願。空住閻浮。有行有願。直入無為。此乃佛祖修淨業之根本也。要知理由智導。行由願興。行願得均。理智兼備。夫願者。樂也欲也。欲生西方淨土。樂見阿彌陀佛。必須發願方得往生。若無願心。善根沉沒。經云。不發大願。魔所攝持。一切佛事從大願起。欲成無上佛道。須得。願波羅蜜。所以普賢廣無邊願海。彌陀有六八願門。是知十方諸佛上古前賢。皆因願力。成就菩提。

迴向偈

大慈菩薩。讚佛懺罪。迴向發願。偈云。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我今大歸依。懺悔三業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迴向。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見聞皆精進。共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此偈有威力。能滅一切罪。長一切福。

滿願

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稱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覺正。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亦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台。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華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至誠

直須一心皈命。盡報真修念佛。發願之時。懇苦翹誠。無諸異念。如就刑戮。在狴牢。怨賊所迫。水火所迫。一心求救。願脫苦輪。速證無生。廣度含識。紹隆三寶。誓報四恩。如斯至誠。方不虛棄。如或言行不稱。信願輕微。無念念相續。有數數間斷。以此懈怠。臨終望生。但恐業障所遮。不值善友。風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臨終是果。應須因實。果則不虛故也。

金剛幢

佛言。一切眾生皆當發願。願生彼國。尚不間於女人根闕。十惡五逆阿鼻之輩。何況於我。我今道行雖微。不造五逆。數過十念。必當得生。佛豈自誑背違本願。況十方諸佛示廣長舌相。證明斯事。是故我今必定求生。不敢退轉也。如是名為行人金剛幢勇健之力。

氣類交接

一生之中。以淳淨心。堅固諦信。至誠禮誦。悔過發願。吾知此人若身若心。則與彌陀氣類交接。如風吹樹。斜勢西傾。及其倒時。必當西倒。習善得生。亦復如是。

必蒙接引

世人念佛者。多隻為福田故。眷屬故。病苦求痊。及永年故。保富貴安樂。子孫光顯故。往往香燭。道場所陳。祝願之詞。皆是趍逐凡緣。與阿彌接引。本願甚背。縱使一生修習。錯用工夫何益。惟發真正。願見佛聞法。親承授記。回入娑婆。廣度眾生。毫不自求。人天福報如是發願。時刻注向。欣樂不忘。方與佛願相應。臨命終時。必蒙接引。

竟有生處

真信淨土決志往生者。不論已悟未悟。其從事單傳直指而未悟者。雖日以參禪為務。不妨發願往生。以未能不受後有。畢竟有生處。故不是偷心歧路心也。其已悟者。古人云。汝將謂一悟便可上齊諸佛乎。故普賢為華嚴長子。雖塵塵華藏在在蓮邦。而行願品必拳拳乎。以往生安樂為言也。已悟尚然。況未悟乎。

定得成

世人念佛者多。成佛者少。其故有三。一者口雖念佛。心中不善。以此不得往生。便要依佛所說。積德修福。孝順父母。忠事君王。兄弟相愛。夫婦相敬。至誠信實。柔和忍耐。公平正直。陰騭方便。慈愍一切。不殺害生命。不凌辱下人。不欺壓小民。但有不好心。起著力念。定要念退。這不好心。二者口雖念佛。心中胡思亂想。以此不得往生。必須按定。心猿意馬。字字分明。心心照管。如親在西方。面對彌陀。不敢散亂。如此才是。三者口雖念佛。心中只願。來世不失人身。求生富貴。以此不得往生。且如天宮富貴。福盡也要墮落。何況人間。能有幾時。便可發廣大心。立堅固志。誓願往生。見佛聞法。得無上果。廣度眾生。如此才是念佛的人。定得成佛。

永無退轉

不願生淨土。則己願生。則無不得生。不生淨土則已。生則永無退轉。具縛凡夫初憑信願。得生彼土。三毒邪見未能頓忘。何以知其不退轉耶。蓋以彌陀願力。常所攝持。大光常照上善人聚。壽命永劫。水鳥樹林。風聲樂響。演暢妙乘。聞其聲者。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未嘗間斷故也。眾生如受病之人。佛為醫王。法為良藥。僧為視病人。三者現前。病不得而萌矣。以是言之。則一生淨土。何從而有退轉哉。

千年調

自從早年。索妻養兒。經營家計。受盡萬千辛苦。忽然三寸氣斷。未免一朝皆休。若是孝順兒孫。猶能記憶爹娘。若是不肖子。父母方死。骨頭未冷。作撻財產。恣意為樂。以此較之。著甚麼要緊。作千年調。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牛人。生在世能有幾時趁。未病未老之前。抖擻身心。撥開世事。得一日光陰。念一日彌陀。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由他臨命終時。好死惡死。我之盤纏。預辦了也。我之前程。穩穩當當了也。若不如此。後悔難追。

好消息

靠住一佛。心心無間。行之既久。便可將四大所合之身。一拳粉碎五濁所合之世界。一腳踢翻。然後隨所聞見。鳥語蟬吟。牧歌樵唱。即西方之無常苦空法音天樂也。竹籬茅舍。即西方之金台寶殿也。飛泉鳴瀨。即西方之寶池德水也。野芳嘉木。即西方之寶網交羅。妙華天雨也。明師良友之儔。木石鹿豕之侶。即西方之諸上善人也。何苦何樂。何順何逆。何邪魔。何三毒等。煩惱目前。純是淨土。到得厭世時。無怖無亂。不支不吾。怡然拱手。歸來故鄉。總是生平得力處。到此決用得著決。有好消息也。

離心無體

如要臨終十念成就。但預辦津梁。合集功德迴向。此時念念不虧。卻無慮矣。夫善惡二輪。苦樂二報。皆三業所造。四緣所生。六因所成。五果所攝。若一念心。瞋恚邪婬。即地獄業。慳貪不實。即餓鬼業。愚癡暗蔽。即畜生業。我慢貢高。即修羅業。堅持五戒。即人業。精修十善。即天業。證悟人空。即聲聞業。知緣性離。即緣覺業。六度齊修。即菩薩業。真慈平等。即佛業。若心淨。即香台寶樹淨剎化生。心垢則丘陵坑坎穢土稟質。皆是等倫之果。能感增上之緣。是以離自心源。更無別體。經云。心垢即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又云。欲淨汝界。但淨汝心。故知一切歸心。萬法由我。欲得淨果。但行淨因。如水性趣下。火性騰上。勢數如是。何足疑焉。

全現

須念臨行時。有甚麼放他不下處。若說世間放不下。正。恐跳他不出。未免再來。還要戀他則甚。若說此身放不下正。恐掙他不脫。未免再受。還要痛他則甚。若說此心放不下正。恐斷他不盡。留為種子。還要惜他則甚。若說佛法放不下正。恐灑他不開。執成法縛。還要愛他則甚。若慮慧根。萬一迷失。則爾所認慧根。正是命根。正是八識。其怕迷失一念。正是執我七識。分別六識。正須擺落淨盡。還要護念則甚。至於清淨本然元明妙覺。不容揀擇。無可任持。直至一切不見一法不存。方得全現。爾向日迷來帶了。如許種種的來。今日悟去。還擬將了那一件去乎。一絲不掛。然後方證上品矣。

稱意之事

凡人命終。欲生淨土。須先準備。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惡業交纏。若得舍此穢身。超生淨土。見佛聞法。受無量快樂。得大解脫。乃是稱意之事。如脫獘衣。得換珍服。但當放下身心。莫生戀著。一心待死。叮囑家人。及往來問候人。凡來我前。為我念佛。不得說眼前閑雜話家中長短事。亦不須軟語安慰。祝願安樂。此皆虛華無益。若病重將終。親屬不得垂淚哭泣。發嗟嘆懊惱之聲。惑亂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時同聲念佛。待氣盡。方可發哀。才有絲毫戀世間心。便成罣礙。不得解脫。若得明曉淨土之人。頻來策勵。極為大幸。依此者決定超生。無疑矣。

鳴磬

凡遇眷屬及一切人臨終。先於寢室榻前。置一立佛像向東。病者向西。與佛相對。看病者燒香散花鳴磬。助稱佛名。或病者先不信佛。亦須種種方便。勸令稱佛。若有病症遺穢。隨即除之。亦無有罪。以佛心慈悲。但冀歸誠。別無憎惡。

平等

大道無情。冤親平等。然凡夫愛戀眷屬語。以平等似未相應。不知情愛未忘者。惟有修習淨業。共結西方伴侶。則情歸忘情。愛同忘愛。不壞凡夫心相。亦且普度往生。固未嘗不平等也。以視夫濵危之際。揮涕訣別。待潰之軀。罄貲厚殮者。其愛之大小何如。

指南車

欲辦大事。吃緊尤在臨時一著。從前悠忽。到此延捱不得。從前迷著。到此糊塗不得。從前浮華。到此假借不得。從前歧路。到此徘徊不得。只方寸間。靈明用事。醒則立現蓮台。昧則六途三塗。有分淨穢。頃刻異路。危哉究竟把握要訣。不外一心正念四字。此際如挽弓到。將滿時分外難開。須加意審固。前手撇後手絕。箭方中的。又如泛海憑指南車。不誤方所。將抵彼岸。急宜仔細收帆把舵。霎時差失。依舊被狂颶吹去。飄蕩大洋中。將何底止。

歸故鄉

心本不生。緣合而生。心本不死。緣散而死。似有生死。原無去來。於斯會得。生順死安。常寂常照。世人畏死者。以未悟本來無生故也。本自無生。焉得有死。何畏之有。然無生未易卒悟。惟當專誠念佛。久久念至。一心不亂。必得開悟。就令不悟。而一生念力。臨終自知。死去必生淨土。則如流落他方。得歸故鄉。阿彌陀佛垂手。接引往生。歡喜無量。何畏之有。

瑞應非一

若得三昧成就。天人護助。臨終正念。其往生之際。瑞應非一。或天樂盈空。或異香滿室。或光明照體。或寶座現前。或彌陀垂臂。親自來迎。或菩薩執台。授手而接。乃至預知時至。正念不謬。諸障忽空。自能沐浴跏趺。會眾說法。叉手告別。或更勉人進道。書偈擲筆。合掌而逝。或臨終之後。舉體如生。齒骨數珠。燒之不壞。光焰異常。五色鮮明。祥物於空盤旋不散。煙所至處。舍利流珠。觸物而生。此耳目之所常有者。若非平日履踐明白精進力感。焉能若是。

護身符

適百里者宿舂糧。千里者三月聚糧。況十萬億剎之極樂國乎。不豫辦於平生。而欲襲取於俄頃。未審倉皇呼吸時。能具諸葛觀魚安石圍棋手段。了大敵否。如泥惡人十念往生之語。不妨放寬眼下。恐經文理固可信。亦是如來萬不得已。垂手之苦言。非便以西方作此輩護身符也。且人情莫不好勝而惡劣。獨於此事。甘以下下自許。亦殊可憫。

三疑

念佛人臨終有三疑。不可不慎。一疑。我生業重。修行日淺。恐不得生。二疑。有心願未了。及貪瞋癡未息。恐不得生。三疑。我雖念佛。臨命終時。恐佛不來迎接。有此三疑。因疑成障。失其正念。不得往生。今以三說。消彼三疑。一曰。業本虛妄。心淨即空。業重不必疑。二曰。情同夢幻。醒歸何有。自肯息機。貪嗔隨斷。不必疑。三曰。功專念切。自心佛現。佛不來。不必疑。

四關

凡夫雖有信心念佛。或宿業障重。不免病苦。若因此悔悟。身心投誠皈佛。自生淨土。無智之人。道念不堅。卻言。我今念佛。而有病苦。反謗彌陀。只此一念。徑入地獄。一關也。或平日口談淨土。心戀娑婆。不種出世善根。惟求俗緣利益。臨終遭病。怖死貪生。妄信師巫。殺戮生命。祈禱神鬼。緣此心邪。無佛攝護。流浪三途。二關也。向持齋戒。或因服藥。或被勸逼。破戒用葷。此人無決定信。喪失善根。三關也。臨終時繫念家財。愛戀眷屬。心放不下。失卻正念。致墮鬼趣。或託生蟲獸。守護家庭。宛如生日。四關也。故楊提刑言。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誠哉是言。修淨業者。要於平時。考究平時。打點臨期不昧。全身放下。念念彌陀。但能堅此一念。便可碎彼四關。

七分得一

所謂十念往生者。乃生前自念十聲。非死後請人念也。生前自念者。臨命終時。佛與菩薩。自來迎接。故必生淨土。身後請人念者。未可知也。經云。身後人為作功課。七分得一。生前自作者。得千百倍報。

不得念

一生造惡。臨終念佛。帶業往生。乃是宿有善根福德因緣。方遇知識。勸得念佛。此等僥倖。萬中無一。若得病臨死。風刀解體。四大分離。眾苦逼迫。忙怖張皇。不得念佛。更饒爾無病而死。又或世緣未了。世念未休。貪生怕死。擾亂胸懷。若是俗人。兼以傢俬。未明後事。未辦妻啼子哭。百種憂煎。不得念佛。更饒爾未死以前。只有些少病痛在身。忍疼忍苦。叫喚呻吟。問藥求醫。祈禱懺悔。雜念紛飛。不得念佛。更饒爾未病以前。只是年紀老大。衰相現前。睏頓龍鐘。愁嘆憂惱。只向個衰老身上。左右安排。不得念佛。更饒爾未老以前。正是少壯。正好念佛之時。稍或狂心。未歇俗務相關。東攀西緣。胡思亂想。業識茫茫。不得念佛。更饒爾清閑自在。有志修行。稍於世相之中。照不破。放不下。把不定。坐不斷。忽然些子境界現前。一個主人隨他顛倒。不得念佛試看老病之時。少壯清閑之日。稍有一事在心。早是不得念佛。況待臨終時哉。

預修

世有十種人。臨終不得念佛。一者善友未必相逢。故無勸念之理。二者業苦纏身。不遑念佛。三者偏風失語。不能稱佛。四者狂亂失心。注想難成。五者或遭水火。不暇至誠。六者遭遇虎狼。驚惶倉卒。七者臨終惡友。壞破信心。八者飽食過度。昏迷致死。九者戰陣鬥狠。奄忽而亡。十者忽墜高岩。傷壞性命。此十種人。臨終斷然不得念佛。應須預修。令淨業成就。縱有難緣。必蒙佛救護也。

賊去關門

求醫服藥。初不相妨。只能醫病。不能醫命。求神祈福。但增罪業。大命若盡。小鬼柰何。空自慞惶。俱無所濟。直待氣消命盡。識投冥界。方始十念鳴鐘。恰如賊去關門。濟何事也。死門事大。須是自家著力始得。若一念差錯。歷劫受苦。誰人相代。思之思之。

[谷-禾+牛]牛乳頃

唱一聲而罪滅塵沙。具十念而形棲淨土。拯危拔難。珍障消冤。非但一期暫㧞苦津。托此因緣。終投覺海。故經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又云。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能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滿中七寶。以用施佛。不如有人於後惡世。稱一佛聲。其福過彼。又云。四事供養一閻浮提一切眾生。功德無量。若有眾生。善心相續。稱佛名號。如一[谷-禾+牛]牛乳頃。所得功德。過上不可思議。無能量者。

苦樂相比

經云。彼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今以娑婆對比之。此則血肉形軀。有生皆苦。彼則蓮花化生。無生苦也。此則時序代謝。衰老日侵。彼則寒暑不遷。無老苦也。此則四大難調。多生病患。彼則化體香潔。無病苦也。此則七十者稀。無常迅速。彼則壽命無量。無死苦也。此則親情愛戀。有愛必離。彼則無父母妻子。無愛別離苦也。此則仇敵冤仇。有冤必會。彼則上善聚會。無冤憎會也。此則困苦飢寒。貪求不足。彼則衣食珍寶。受用現成。此則形質寢陋。六根多缺。彼則端嚴相貌。體有光明。此則輪轉生死。彼則永證無生。此有四趣之苦。彼無三惡之名。此則荊棘坑坎。高下不平。土石泥沙。穢污充滿。彼則黃金為地。寶樹參天。樓聳七珍。花敷四色。此則雙林已滅。龍華未來。彼則無量壽尊。現在說法。此則觀音勢至。徒仰嘉名。彼則與二上人。親為勝友。此則群魔外道。惱亂正修。彼則佛化一統。魔外絕蹤。此則媚色妖婬。迷惑行者。彼則正報清淨。實無女人。此則惡獸魑魅。交扇邪聲。彼則水鳥樹林。咸宣妙法。二土較量。境緣迥別。勸進世人。津津有味。顧不向樂邦而踴躍哉。

無非是善

求生淨土。是身後之事。而大有益於生前。蓋佛之教人。無非是善。既以求生淨土為心。凡意之所念。口之所言。身之所為。無適而非善。其現世則可為君子。人敬之。神助之。福祿可增。壽命可永。其次為業緣所奪。雖不能專志於此。然惡緣由此而省。善緣自此而增矣。其次不知禮義所在。刑罰可畏。惟氣力為尚。勢利是趨。苟以淨土為心。則亦必省己。而自咎所為。雖不能皆合於禮義。其肯復陷於罪罰乎。

取驗

既學專修。當求靈驗。爾今日發白面皺。死相現前。知道臨終更有幾日。須在目前。便要見佛。只如廬山遠法師。一生之中。三度蒙佛摩頂。懷感法師稱念佛名。便得見佛。少康法師唱佛一聲。眾見一佛從口飛出。唱佛百聲亦然。如貫珠焉。此等靈驗萬萬千千。爾若心無間斷。見佛不難。間斷心生。決不見佛。與佛無緣。難生淨土。淨土不生。必墮惡道。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三塗惡道業也。戒之戒之。

遠魔

惟此法門。因仗佛力。修則必成。無復魔業。永不退轉。非但遠魔。亦於人間一切縣官口舌。是非患難。水火盜賊。惡人凶事。乃至虎狼蟲獸。鬼魅妖精。不吉祥事。不能侵害。又不為一切疫痢。傷寒癰疥。眼耳鼻舌。諸病所惱。如其願行無虧。皆能排遣。惟名聞利養。甜愛軟賊。及嗔心貪火。雖有佛力。蓋是自咎不能救也。

七勝

念佛功德。有七種勝。一詞少易行勝。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切人可念故。二念緣佛境勝。一心緣念佛身相好。淨國為境故。三離難獲安勝。諸佛菩薩加護念佛者。無諸患難。安慶吉祥。四稱名滅罪勝。念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五持念獲福勝。稱佛一聲。勝四天下七寶供佛及阿羅漢。六果感見佛勝。眾生念佛。必定見佛。七親迎往生勝。化佛菩薩放光。迎接行者。往生淨土。

高聲念

高聲念佛。有十種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驚怖。三聲遍十方。四三塗息苦。五外聲不入。六令心不散。七勇猛精進。八諸佛歡喜。九三昧現前。十往生淨土。

勸修福報

能勸一人修淨土。以此善緣。可以消釋罪惡。可以增崇福壽。可以追薦亡靈。可以莊嚴淨土。況勸至五人十人。若轉以相勸。法施廣大。福報無量。故勸修偈云。能勸二人修。比自己精進。勸至十餘人。福德已無量。如勸百與千。名為真菩薩。又能過萬數。即是阿彌陀。

禮佛

禮佛一拜。從其膝下。至金剛際。一塵一轉輪王位。獲十種功德。一得妙色身。二出言人信。三處眾無畏。四佛所護念。五具大威儀。六眾人親附。七諸天愛敬。八具大福德。九命終往生。十速證涅槃。

不修十失

佛示淨土修行之法。令一切眾生。速超生死。而障重之人。不肯進修者。有十種失。一不信佛言。二不遵聖教。三不信因果。四不重己靈。五不求升進。六不親善友。七不求解脫。八甘受輪迴。九不畏惡道。十甘同魔類。反是而修之者。則得十種勝利。

十種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見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一晝夜常得諸天大力神將並諸眷屬隱形守護。二帝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守護。三常為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四一切惡鬼若夜叉羅剎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藥悉不能中。五一切火難水難冤賊刀箭牢獄杻械橫死枉死。悉皆不受。六先所作罪悉皆消滅。所殺冤命皆蒙解脫。更無執對。七夜夢正直。或復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身。八心常歡喜。顏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九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供養禮拜。猶如敬佛。十命終之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及諸菩薩聖眾手持金台接引。往生西方淨土。盡未來際。受勝妙樂。

淨土十勝

一常得見佛。無量壽佛成道以來。經十大劫。常住不滅故。二常聞法音。佛及菩薩。樹林水鳥。常宣妙法故。三聖賢會集。觀音勢至為其勝友。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故。四遠離魔事。雖有天魔。皆護佛法。令修行人。速成就故。五不受輪迴。蓮華化生。無復輪轉生死苦趣故。六永離惡道。彼佛國土無三惡道。名字尚不聞故。七勝緣助道。瓊樓玉殿。珍衣美饌。皆為助道之資具故。八壽命無量。眾生壽量。與佛齊等。人天凡夫盡其智力。莫知其數故。九入正定聚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無退轉故。十一生行滿。常隨佛學。一生常得無上菩提故。

往生十易

一彌陀願重得生易。二極樂不逆得生易。三十方諸佛攝受易。四東方一佛助成易。五二大聖者來迎易。六八大菩薩引去易。七奉行十願得生易。八書寫一經得生易。九散善迴向得生易。十少時念佛得生易。

眾戒清淨

若戒德不修。憑何立行。如器欲貯醍醐。先滌不淨。修三昧者。亦復如是。必眾戒清淨。乃可得成。縱其宿業深厚。不能頓斷。當亦方便制抑。自勸自心省身悔過。了知世間樂少苦多。無常敗壞不久磨滅。一切諸法皆不清淨。設諸方便而使必斷。

瓔珞珠

初受三皈。次持五戒。漸修十種善法。圓滿三聚律儀。根熟則全持。根生則分受。年有三善。月有六齋。如或五戒。難行且除。酒肉二味。十重易犯。且持不殺一門。輕塵積岳。墜露添流。故經云。佛在世日。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又云。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今見持戒不殺。不求仁而仁。著守戒不盜。不忻義而義。敷不婬者。不祈禮而禮。立不妄者。不慕信而信。揚不飲者。不行智而智。明非但律己防非。亦以助國揚化。欲修淨行。須嚴護戒根。

毗尼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戒之時義大矣哉。佛戒至密。殺戒微及蜎蠕。極之才有忿嫉。即殺戒不淨。眼取色。耳取聲。即盜戒不淨。隔壁聞釵釧聲。即婬戒不淨。至是則身心俱斷。事理雙盡矣。處世緣中。持戒豈能一一與剃染者例論。惟貴於心學大。頭腦處著力。一旦脫然悟去。則咳唾掉臂。無不是清淨毗尼矣。但不可未得謂得。而發狂解。便道。飲酒食肉不礙菩提。行盜行婬無妨般若。墮落魔羅境界耳。果能時時返照。刻刻提撕。向本參念佛話頭上做工夫。則不惟日後有發明。在即目前便自得力。日用有主宰。不隨物轉。縱居聲色名利之場。妻子眷屬日夜相接。不妨與世推移。混俗和光。自然出污。泥而不染。是為塵中大解脫門也。

悟情

喜怒好惡嗜欲皆情也。養情為惡。縱情為賊。折情為善。滅情為聖。甘其飲食。美其衣服。大其居處。若此之類。是為養情。飲食若流。衣服盡飾。居處無厭。若此之類。是為縱情。犯之不較。觸之不怒。傷之不怨。是為折情。犯之觸之傷之如空。反生憐愍愚癡之心。是為滅情。悟此理則心地常淨。如在淨土矣。

怨親

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無彼我想。何以為然。若見怨異於親。即是分別。以分別故。起諸憎愛。因違順緣。造諸惡業。惡業成熟。故得苦果。他以怨來。己須親應。於含毒者。報之以恩。應作是觀。我昔惱君。君今怒我。我之宿罪。縱使殺身。亦合甘心。而敢怒耶。假饒前世無罪。今輒怨憎。橫見欺陵。應當思忖。彼有智耶。彼無智耶。彼有智者。欲令成就忍波羅蜜。是我恩師。云何遭遇。但應仰報。豈敢懷違。若無智者。乃是悲田。如母聞子返罵之時。母轉歡心。但更撫摩。曾無慍色。愍其癡小。唯與深恩。今亦如斯。彼蓋煩惱內攻。迷魔密使。性狂未歇。力不自由。以此悲心。但垂拔救。豈合念咎。思以為仇。若起違心。與癡何異。人欲強者。推以為強。人欲高者。推以為高。豈有違順憎愛於其間哉。

杳冥

若起一不正念。說一不正語。視一不正色。聽一不正聲。無非過惡。況所食者。眾生之肉。所衣者。亦殺眾生而得。又況所有過惡。不止於食肉衣絲。不思則已。思之。誠可畏也。自少至老。自生至死。積累既多。纏綿堅固。無由解脫。閉眼之後。不免隨業緣去。杳杳冥冥。知在何處。漂流汩沒。無有出期。唯有西方淨土。最為超脫輪迴之捷徑。色身難得。趁康健時。辦此大事。

七不得

真為生死出家。直欲一生了辦。時時以七事自警。務力守之。一不得畜資財。造房屋。買田地。置一切精緻好物。即經像等。傳自太古。出自名家。皆勿留戀。一心正念。二不得作種種非緊要福緣事。姑俟他日大事已明。作之未晚。今且權置萬行門。一心正念。三不得於好色好味等起貪愛心。於好言讚譽我者。起貪愛心。不得於惡色惡味等起嗔惱心。於惡言譏毀我者。罵辱我者。種種拂逆我者。起嗔惱心。乃至過去未來事。或順或違。皆悉屏絕。堅壁固守。一心正念。四不得吟作詩文。書寫真草。題帖對聯。修飾尺牘。泛覽外書。論議他人。得失長短。乃至教憑臆見。而高心著述。禪未悟徹。而妄意拈評。緘口結舌。一心正念。五不得交結親朋。應赴請召。遊山玩景。雜話間談。凡種種世諦中事除理。所當為決。不可已者。餘悉休罷。一心正念。六不得貪著放逸。恣縱睡眠。大事未明。捍勞忍苦。一心正念。七不得與世人競才競能。爭名爭勢。未得言得。未證言證。誑稱知識。妄自尊高。惟應執卑守愚。終身居學地。而自鍛煉。常精常進。一心正念。

放生

人人愛命。物物貪生。何得殺彼形軀。充己口食。或利刃剖腹。或尖刀刺心。或剝皮刮鱗。或斷喉劈殼。或滾湯活煮鱉鱔。或鹽酒生腌蟹蝦。可憐。大痛無伸。極苦難忍。造此彌天惡業。結成萬世深仇。一日無常。即墮地獄。鑊湯爐炭。劍樹刀山。受罪畢時。仍作畜類。冤冤對報。命命填還。還畢為人。多病且夭。或死蛇虎。或死刀兵。或死官刑。或死毒藥。皆殺生所感。奉告世人。不敢逼汝吃齋。且先勸爾戒殺。戒殺之家。善神守護。災橫消除。壽算綿長。子孫賢孝。吉祥種種。難可具陳。若更能隨力放生。加持念佛。不但增崇福德。必當隨願往生。永脫輪迴。入不退地。

戒殺

天地生物。以供人食。如種種穀種種果種種蔬菜種種水陸珍味。而人又以智巧。餅之餌之。鹽之酢之。烹之炮之。可謂千足萬足。何苦復將。同有血氣。同有子母。同有知覺。覺痛覺癢。覺生覺死之物。而殺食之。豈理也哉。尋常說。只要心好。不在齋素。嗟乎戮其身而啖其肉。天下之凶心毒心噁心。孰甚焉。好心當在何處。今物見人操刀時。未嘗不戰慄悲號。奈智力不敵。遂為人殺。因果所載。含冤索命。事理必然。詩云。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需。莫教閻老判。自揣看何如。今殺運方興。兵寇充塞。動遭屠戮。嘗見避亂者。往往巧與凶。值佛雲。因緣會合。果報難逃。造殺業者。必遭殺報。此之謂也。欲轉劫輪。放生戒殺。求生淨土。

食色相因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制之若無。斯為聖節。而不縱可為賢。縱而不節。是為愚。此二者造業之所更相助發。蓋飲食充則血氣盛。使淫慾多。淫慾多則反損血氣。又賴飲食以滋補。若俱能減省。乃安身延年之道也。慈覺師云。飲食於人日月長。精粗隨分塞飢腸。才過三寸成何物。不用將心細較量。務實野夫雲。皮包骨肉並膿血。強作嬌嬈誑惑人。千古英雄皆坐此。百年同作一坑塵。果戒得此二事。在世何由有疾病夭折。身後何由有地獄鬼畜。若欲求生淨土。當謹護於此。

體恆自如

人對世間財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於此。五物在傍。其一如乾草才觸即燃者也。其二如木噓之則燃者也。其三如鐵不可得燃者。然猶可鎔也。其四如水不惟不燃。反能滅火者也。然隔之釜甕。猶可沸也。其五如空然後任其燔灼。體恆自如。亦不須滅。行將自滅也。初凡夫中修學。最後方名諸如來大聖人。

一絲可系

凡諸世間伎能雜術。乃至一切若善若惡。能分念者。若不屏去。三昧不成。往生無由矣。然今一切眾生無明業識。遍周法界。苟起一念世心。便被如是等塵勞魔黨。牽拽將去。全身陷沒。求出無期。譬如游魚雖逸。一絲可系。為害甚大。

要斷根株

要了生死。須斷生死根株。古人云。愛不斷。不生淨土。是知愛乃生死根株。推此愛根。不是今生有的。自無始以來。生生世世。何曾有一念離此愛根耶。而今念佛。念念要斷者愛根。然日用現前。兒女子孫。家緣財產。無一件不是愛的。如渾身坐火坑中。愛是主宰。念是皮面。且如兒女之情現前時。回光看看者。一聲佛果。能敵得者愛。斷得者愛麼。若敵斷不得。如何了得生死。須將一句佛。念念要斷此生死根株始得。

愛念

念佛求生淨土之人。尋常有娑婆。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之所牽。而不得生。矧多愛乎。即極樂有一念之不一。則臨終為此念之所轉。而不得生。矧多念乎。蓋愛之所以為愛者。有輕重厚薄焉。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貴。文章詩賦。道術技藝。衣服飲食。屋室田園。林泉花卉。珍寶玩物。種種妙好。不可枚盡。大而重於泰山。小而輕於鴻毛。有一愛之存於懷。則念不一念。不一則不得生。古人云。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此兩語可謂刮翳眼之金錍。治膏肓之聖藥。凡有志於極樂者。宜以此書於屋壁。銘於肺腑。時時莊誦。念念提撕。於娑婆之愛。日務求其輕。極樂之念。日務求其一。輕之又輕。漸階乎。無一之又一。漸鄰乎。極果能如此。則雖未脫娑婆。不是娑婆之久客。雖未生極樂。已是極樂之嘉賓。

出世間孝

甘旨以養親。爵祿以榮親。修德以顯親。是世間之孝也。勸其親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願往生。親覲彌陀。得不退轉。是出世間之孝也。人子報親。於是為大必須。父母在堂。早勸念佛。父母亡。日課佛三年。或一週歲。或七七日。皆可也。孝子欲報劬勞恩。不可不知此。

助親西行

人子事親。察其往生時至。預以父母平生眾善。聚為一疏。時時讀之。令親生歡喜。又請父母。坐臥西向。念念彌陀。設像接引。如臨極樂。舍壽之頃。更須用意。無以哀泣亂其正志。同聲念佛。助之西行。俾親得生淨土。受諸快樂。不亦善乎。平生孝養。正在此時。

報恩

既修淨土。當念報恩。佛恩國恩姑未暇論。只如父母養育之恩。豈非重恩。師長作成之德。豈非重德。爾最初出家。便說要報重恩。後來行腳。又說要報重德。離鄉別井。二三十年。父母師長。艱難困苦。爾總不顧。父母老病。爾又不看。及聞其死。爾也不歸。如今或在三途。受罪受苦。望爾救他。望爾度他。爾卻念念間斷。淨土不成。自救不了。如何救他。既不能相救。爾是忘恩負義。大不孝人。經云。不孝之罪。當墮地獄。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地獄業也。又不織而衣。不耕而食。房室臥具。受用現成。爾當勤修淨業。圖報信施之恩。祖師道。此是施主。妻子分上。減刻將來。道眼未明。滴水寸絲。也須牽犁。拽杷償他。始得爾卻。念念間斷。淨土不成。酬償有分。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畜生業也。

普度

凡受師友之訓誨。恩地之提挈。交遊之禮遇。悉皆告以淨土而為之報。以至與一切人。或有一飯一茶之恩。或一言一坐之接。至於僕隸。有事我之勞。凡吾受用處。一切致力者。皆以此告之。使脫離苦海。非唯此耳。凡一切知與不知。識與不識。皆欲以是化之。使共生淨土。非唯此耳。乃至一切飛禽走獸。及蜎飛蠕動之類。凡有形相。可見者。吾因見之。皆當為念阿彌陀佛數聲。發願雲。願汝等盡生極樂世界。我得道後。盡度汝等。非徒有形。至於無相可見者。亦如是念。發如是願。則吾之善念純熟。一切眾生皆為有緣。他時化度。無不樂從者也。

眾善相資

供佛齋僧。造塔建寺。念誦禮懺。孝養父母。兄友弟恭。宗族之間。無不和睦。鄉黨鄰里。恩禮相與。事君則赤心為國。為官則仁慈利民。為長則善以安眾。為下則勤以事上。或指教愚迷。或扶助孤弱。或救人急難。或惠施貧窮。或造橋砌井。或施食散藥。或減己奉養以利人。或臨財饒人以自省。或教人為善。或護善止惡。但隨所作世出世間一切善事。不拘大小。或止以一錢與人。或以一飲止渴。至於毫芒之善。並須起念雲。願此善緣。迴向西方。眾善相資。必得往生。

行無瘡疣

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何等為八。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閡。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不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恆以一心。求諸功德。

十心

若有眾生。發十種心。專向於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十者於諸如來。舍離諸相。起隨念心。若於此十心。隨成一心。必得往生。

四料簡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當來作佛祖。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去備

晝必有夜。必為夜備。暑必有寒。必為寒備。存必有去。必為去備。何為夜備。燈燭床褥。何為寒備。衾裘炭薪。何為去備。福慧淨土。

當學此法

安養淨業捷徑易修。諸大乘經皆啟斯要。十方諸佛無不稱美。若比丘四眾。善男信女。欲得速破無明。永滅五逆十惡重罪。及餘輕過。當修此法。欲得清淨。大小戒律。具足一切諸波羅蜜門者。當學此法。欲得臨終離諸怖畏。身心安樂。喜悅如歸。光照室宅。異香音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送紫金台。授手迎接。五道橫截。九品長騖。謝去熱惱。安息清涼。初離塵勞。便登不退。不歷長劫。即證無生者。當學此法。欲修少法。而感妙報。十方諸佛俱時稱讚。現前授記。一念供養無央數佛。還至本國。與彌陀坐食。觀音議論。勢至行步。洞視徹聞。身量無際。飛空自在。宿命了了。遍觀五道。如鏡中像。念念證入無盡三昧。應當修習此之勝法。

三股繩

念佛往生。有三種力。一者本有佛性力。言煩惱心中。有如來藏也。二者慈光攝取力。言彌陀光明無量。念佛眾生。攝取不舍也。三者念佛三昧力。言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也。此三種力。如三股繩合為大索。能牽重物。又如水火鏡子。若將對日。以艾取之。即可得火。若將對月。以珠取之。即可得水。今以鏡具水火之性。喻眾生本。具佛性之力。須假日月之光來照者。彌陀慈光攝取之力。以珠艾能引水火者。信心念佛之力。三事和合。水火方生。三力相資。必生淨土。

較量

無始惡業雖重。臨終十念能敵。今以三種較量。一者在心造惡之時。從虛妄顛倒生。念佛者從善知識。聞佛真實功德名號。生一虛一實。豈得相比。譬如萬年暗室。日光暫至。豈以久來積暗而不滅也。二者在緣造罪之時。從癡暗心。緣虛妄境界。生念佛之心。從聞佛功德名號。緣無上菩提心。生一真一偽。豈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慘。傷肌破骨。一聞滅除藥鼓。即箭出毒除。豈以箭深毒慘。而不出耶。三者在決定造罪之時。以有間有後心。念佛之時。以無間無後心。遂即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圍大索。千夫不制。童子揮劍。須臾兩分。又如千年積柴。以一豆火。少時焚盡。

出家

今剃髮染衣。便謂出家。噫是不過出兩片大門之家。非出三界火宅之家也。每見人初出家。莫不具一段好心。久之又為因緣。名利所染。遂復飾衣服。置田產。畜徒眾。多積金帛。勤作家緣。與俗無異。經稱一人出家。波旬怖懼。今若此波旬。可以酌酒相慶矣。

摩頭

人生寒思衣。饑思食。居處思安。器用思足。有男思婚。有女思嫁。讀書思取爵祿。營家思致富饒。時時不得放下。其奮然出家。為無此等累也。而依然種種不忘念。則何貴於出家。佛言。常自摩頭。以舍飾好。然豈惟飾好。常自摩頭。曰吾僧也。頓舍萬緣。一心念佛。

醫王

凡於諸導師。生世尊想。若有能開釋深義。解散疑結。於我有益。則盡心恭敬。不念餘惡。如敝囊盛寶。不以囊惡故。不取其寶。又如夜行險道。惡人執炬。不以人惡故。不取其照。經云。應於自身生病苦想。於善知識生醫王想。於所說法生良藥想。於所修行生除病想。若聞一句未曾有法。勝得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及釋梵轉輪王位。

六根

千般裝點。只為半寸之眼。百種音樂。只為一豆之耳。沉檀腦麝。只為兩竅之鼻。食前方丈。只為三寸之舌。妙麗嬌嬈。只為臭腐之身。隨順逢迎。只為狂蕩之意。若能識破此理。不為六根所惑。便無煩惱。雖未生淨土。已如生矣。

用境

一念心疑。被地來礙。一念心愛。被水來溺。一念心嗔。被火來燒。一念心喜。被風來飄。若能如是辨得。不被境轉。處處用境。用境之道。必自一心正念始。

除我相

諦思身之未生。有相乎。有名乎。有我乎。身之既化。有相乎。有名乎。有我乎。身前身後。兩不可知。安得於中。偏執為我。愛戀憂怖。終日慼慼。欲免慼慼。莫若念佛。

心空理寂

凡人多於事礙理境礙心。常欲逃境。以安心遣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礙境理礙事。但令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

心滅性現

靜為之性。心在其中矣。動為之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滅。心滅性現。如雲散月現。塵盡鏡明。

業性空

凡夫但知業力結習濃厚。不知業性本空。若眾生業性實者。盡虛空界。無容受處。如黑雲障空。風至則滅。若云實者。吹亦不去。虛空喻性。黑雲喻業。念佛喻風。故迷成即入胎獄。念成即入蓮胞。

萬牛莫挽

廁蟲之在廁也。自犬羊視之。不勝其苦。而廁蟲不知苦。方以為樂也。犬羊之在地也。自人視之。不勝其苦。而犬羊不知苦。方以為樂也。人之在世也。自天視之。不勝其苦。而人不知苦。方以為樂也。推而極之。天之苦樂。亦猶是也。知此而求生淨土。萬牛莫挽矣。

堅持

人倫庶物。一一與道無礙。所貴任理隨緣。無心順應而已。經云。內修菩薩行。外現聲聞身。今日內懷出世心。外現世間法可也。如此則家室心安。已得出入自在。不作意解脫。乃所以為解脫也。但自一心正念。不必急求靈驗。譬如行路。行之不已。自有到家。時節惟在。堅持一念。耐久無間。毋以欲速之心乘之。

獨當

自貧賤而視富貴。見其氣焰薰灼。不勝垂涎之慕。然當之者。未必真樂。且無要緊事。如食以遏饑。衣以御寒。若衣而華。食而精。此於身心。有何緊要。其他推此可知。至大利害處。老也病也死也。止此隻身。獨當一面之孤注。到鐘鳴漏盡時光景。帝王卿相。以至氓庶。總無人可代。同一結煞。不增分毫。思之及此。則誰能不當下心。灰惟一心正念。以圖極樂富貴。

瀟灑快活

鰥寡孤獨。以世俗眼觀之。最可憐憫。然天下之最瀟灑最快活。亦莫如此四種人。惜其不知皈依淨土。則眼前既無靠傍。死後終墮輪迴耳。今人只為認得。身家太重。眷屬太真。即賢智之輩。能輕功名。安貧賤。至於兒女。則斷斷擺脫。不去甘心。作牛馬大。兒未就幼。女又來男幸方婚。女又催嫁。波波劫劫。那裡容他。有念佛的時候。全不想受了。多少拖累竟。與爾有甚相干。反不如四種人乾淨了。當散誕逍遙。趁此地步。正好專意修行。跳出生死。真世間第一快活人也。大抵人生。少一分愛戀。便少一分纏縛。少一分纏縛。便少一分業障。與世緣淺。與佛緣深。速速念佛。求生淨土。

養生忘死

世人但知。生時將養此身。營求資給。而不思舍此身。後神識不滅。若無善因。則淪墜苦趣。何為生時。愛惜此身。死後不思度脫耶。又世人專為妻子眷屬。廣營衣食。而無少怠。不思命終之時。妻子眷屬雖愛徹骨髓。不能相救。唯當獨往。今勸世人。不當以養生故。而忘畏死。不當以為他故。而忘自為也。

五惑

此方之人。無不厭俗舍之煩喧。慕蘭若之寂靜。故有舍家出家。則慇勤讚歎。而娑婆眾苦。何止煩喧。極樂優遊。遠勝蘭若。知出家為美。而不願往生。其惑一也。萬里辛勤。遠求知識者。蓋以發明大事。抉擇生死。而彌陀世尊。色心業勝。願力弘深。一演圓音。無不明契。願參知識。而不欲見佛。其惑二也。藂林廣眾。皆樂棲遲。少眾道場。不欲依附。而極樂世界一生補處。其數甚多。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既欲親近藂林。而不慕清淨海眾。其惑三也。此方之人。上壽不過百歲。而童癡老耄。疾病相仍。昏沉睡眠。常居太半。菩薩猶昏隔陰。聲聞尚昧出胎。則尺璧寸陰。十喪其九。而未登不退。可謂寒心。西方之人。壽命無量。一托蓮胞。更無死苦。便獲阿惟越致。佛階決定。可期流轉。娑婆促景。而不知淨土長年。其惑四也。若乃位居不退。果證無生。在欲無慾。居塵不塵。方能運同體慈悲。和光五濁。其有淺聞單慧。便謂高超十地。耽戀娑婆。詆訶淨土。宛然流浪。接武泥犁。自是何人擬此大權菩薩。其惑五也。

自甘塗炭

世之學佛者。其始莫不皆曰為生死事大。及乎聲利所動。世緣所汩。則生死大事置而不論。或為人扣擊。則他辭托跋。不能自決。或云。此不須問。或云。不必用知。或云。符到奉行。莫作計較。或云。隨處受生。出入自在。或云。且生不高不下之家。復男子身。或云。把定精神。見善惡相。不得隨去。或令預候知時。或教臨終奪陰。或云。百骸潰散。一物長靈。或云。形散氣消。歸於寂滅。如是種種臆度矯亂。皆不出凡夫外道斷常二見。逮乎四大解分。病苦所迫。識神無主。隨業輪迴。決無疑矣。假令定日克時。坐脫立化。世德可致。未足為奇。斯由不見十六觀經。不知九品生相。不信彌陀願力。而堅持所見。自甘塗炭。豈不為之悲哉。

邪見

即心觀佛。托境顯性。心心絕待。法法全真。有不達者。橫生疑謗。故有執內心是佛。而不許外求者。執自己之佛。而不須他佛者。執諸法皆空。而不信有佛者。執一切現成。而不假修證者。但是不遵聖教。不達理體。隨有所執。皆成邪見。撥無因果。縱任妄情。認礫為金。蒸沙作飯。

貢高

有云。見性悟道。便超生死。何用繫念彼佛。求生他方。然真修行人。應自審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觀自己行解。見性悟道。受如來記。紹祖師位。能如馬鳴龍樹否。得無礙辯才。證法華三昧。能如天台智者否。宗說皆通。行解兼修。能如忠國師否。此諸大士皆明言教。深勸往生。蓋是自利利他。豈肯誤人自誤。又當自忖臨終時。生死去住。定得自在否。自無始來。惡業障重。定不現前。盡此報身。定脫輪迴否。三惡道中。出沒自由。定無苦惱否。天上人間。十方世界。隨意寄託。定無滯礙否。若了了自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其未也。莫以一時貢高。卻致永劫沉淪。自失善利。將復尤誰。

阿伽陀

今之念佛者。名為專修。至於禱壽命。則藥師經。解罪愆則梁皇懺。濟厄難則消災咒。求智慧則觀音文。向所念佛。束之高閣。若無補於事者。不思彼佛壽命無量。況百年壽命乎。不思彼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況目前罪垢厄難乎。不思彼佛言。我以智慧光廣照無央界。況時人所稱智慧乎。阿伽陀藥。萬病總持。二三其心。莫肯信服。神聖工巧。獨且柰之何哉。

防死

世人有言。積快活以防死。其意謂人世太苦。浮生太促。與倉皇而就謝孰。若縱樂以行休。萬一與化俱遷。追想生平。盡多樂事。較之窮蹙終身者。詎不勝彼一籌。若果爾則是擔頭加重。鼎沸益薪。是名促死。何謂防死。防死第一著。無如了生死。欲了生死。無如念佛求生西方。又有一等世味籠罩。他不得的。以高尚為志。以閑散為襟。或詩酒陶情。棋局換世。或棲心五嶽。嘯詠煙霞。此皆虛送居諸之徒。乃至十種飛仙。三山羽客。非不逍遙沖舉自豪。無奈真性未明。生死未了。

許多榜樣

佛說。人命在呼吸間。這一句於義理。非有難解。爾們眼裡親見。耳裡親聞。經過許多榜樣。即如前日津送亡僧時。當愀然不樂。痛相警策曰。大眾我與爾。今日送某僧。明日送某僧。不知不覺。輪到自身。此時悔恨無及。須疾忙念佛。時刻不要放過。方好每見口裡也。說可惜及乎。過後依然言笑自如。只是不信人命在呼吸間。

笑哭

嬰兒落地。未笑先哭。豈非大造苦。我以生才一出世。便入哭境乎。嗣後笑事少。哭事多。笑時少。哭時多。到鐘鳴漏盡。畢竟大哭一場而散。非我哭人。即人哭我。往往來來。交相哭也。若欲不哭。必須發願往生極樂國土。何嘗有哭事耶。

少善難生

世人為善心輕。為噁心重。對佛像則不如接大賓之恭。謹學經法。則不如求財利之勤劬。毀他則氣粗言滑。讚彼則氣緩言澀。或以我惡之。則覆善揚惡。我好之則掩短美長。或積惡而怒他私說。或作微善而恨人。不知於惡事。則陰費千金。亦能鈐口施。善人則方營一食。便自矜功。以此少善。求生淨土。難矣。

蠟印印泥

謗佛毀經。五逆四重。皆一念惡業成。墮無間獄。猶如箭射。今念佛生淨土。亦一念善業成。即登極樂。猶如屈臂。前一念五陰滅。後一念五陰生。如蠟印印泥。印壞文成。尚不須兩念。愛酪沙彌生一念愛心。後生酪中作蟲。斯皆一念所成。

百斤金

若人有百斤之金。猝有大難。不能負挈以行。必舍之而去。若抱金而與之俱死。世必謂之大愚。是皆知此身重於百斤之金也。然平日則區區趨名競利。雖百錢之物。亦不肯棄舍。而不自愛其身。求生淨土。何哉。

驗生

古偈云。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蓋裡。地獄腳板出。此人死。驗其餘熱。知其生處也。蓋心存禪寂。則輕清而內凝。情滯愛憎。則重濁而附物。輕者飛越云不下沉。重者淪墜石不上舉。積之一生。末後自驗。

生死二苦

生苦者。攬精血為體。處生熟藏中。四十二變而成幻質。上壓穢食。下薰臭坑。飲冷若冰河。吞熱如爐炭。宛轉迷悶。不可具言。及至生時。眾苦無量。觸手墮地。如活剝牛皮。逼穿艱難。似生脫龜殼。銜冤抱恨。眩暈顛倒。才觸熱風。苦緣頓忘。嬰孩癡騃。水火橫亡。脫得成人。有營身種。業田既熟。愛水頻滋。無明發生。苦芽增長。膠粘七識。籠罩九居。如旋火輪。循環莫已。

死苦者。風刀解身。火大燒體。聲虛內顫。魄悸魂驚。極苦併生。惡業頓現。千愁鬱悒。萬怖慞惶。乃至命謝氣終。寂然孤逝。幽途黯黯。冥路茫茫。與昔冤酬。皎然相對。號天扣地。求脫無門。隨業淺深。而歷諸趣。或倒生地獄。或陰受鬼形。忍飢渴而長劫號啕。受罪苦而遍身焦爛。未脫二十五有善惡之業。靡亡追身受報。未曾遺失。生死海闊。業道難窮。聲聞尚昧。出胎菩薩猶昏隔陰。況具縛凡夫。寧不被生死魔所羈繫乎。

十難

一不常值佛。三界險道。佛為導師。眾生業重。生不值佛。釋迦已滅。彌勒未生。賢聖隱伏。邪法增熾故。二不聞說法。像季澆漓。所有言說。唯談外道邪惡之論。不聞正法故。三惡友牽纏。邪惡伴侶。希求利養。扇惑行人。墮惡道故。四群魔惱亂。九十六種外道惡人。壞亂正法。使修行人。不成就故。五輪迴不息。循環六趣。如汲井輪。無休息故。六難逃惡趣。往來三界。隨業受報。雖生天上。未免淪墜故。七塵緣障道。汩沒塵勞。為出世之障礙故。八壽命短促。人生百歲。夭橫者多。光陰迅速。菩薩大道難成辦故。九修行退失。此土修行。斷見思惑。方能不退。初心行人未免退墮故。十塵劫難成。如大通佛世聞法之徒。退大執小。經塵點劫。住聲聞地。雖涉長時。未成大道故。

情想飛墜

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舍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純情即沉。入阿鼻獄。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

善因惡果

如今天下解禪解道。如河沙數。說佛說心。有百千萬億。纖塵不盡。未免輪迴。絲念不忘。盡從淪墮。如斯之類。尚不能自識。業果妄言。自利利他。自謂上流。並他先德。但言觸目。無非佛事。舉足盡是道場。原其所習。不如一個五戒十善凡夫。觀其發言。嫌他二乘十地菩薩。且醍醐上味。為世所珍。遇斯等人。翻成毒藥。假使才並馬鳴。解齊龍樹。只是一生兩生。不失人身。臨終之時。一毫聖凡情量不盡。纖塵思念未忘。隨念受生。輕重五陰。向驢胎馬腹裡托質。鑊湯爐炭裡燒煮。從前記持。憶想見解。一時失卻。依舊再為螻蟻。從頭又作蚊虻。雖是善因。而招惡果。

得意忘言

六祖雲。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真佛。西方願東。東方願西。志公雲。智者知心是佛。愚人愛往西方。蓋法有隱顯。教有權實。人根有利鈍。祖師有抑揚。譬如受病不同。處方各異。今有病熱發狂。必以寒藥治之。人聞寒藥有功。遂雲桂附無用。豈不謬哉。六祖單傳心印。志公方讚大乘。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佛法雙亡。不立文字。豈可又教人念佛求生。但得意忘言融通。了解自無矛盾。

形骸得失

天人禮枯骨偈云。汝是前生我。我今天眼開。寶衣隨念至。玉食自然來。謝汝昔勤苦。令吾今快哉。散花時再拜。人世莫驚猜。又餓鬼鞭死尸偈云。因這臭皮囊。波波劫劫忙。只知貪快樂。不肯暫回光。白業錙銖少。黃泉歲月長。直須痛棒打。此恨猝難忘。此言化俗。則可以為誠。然則不可。何則人神托於形骸之中。所以用形骸者。皆神耳。故為天人者。前世善用形骸者也。為餓鬼者。前世不善用形骸者也。其得其失。皆在當時。及其受報。而禮之鞭之。亦何益。

二天人

經云。人生有二天人隨人。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人常見人。人不見天人。此二天人豈非善惡二部童子之徒歟。人之舉意發言。動步常念。此二天人見人而能無愧。如此修淨土。則必上品往生矣。

小因果

有修橋人。有毀橋人。此天堂地獄之小因也。有坐轎人。有荷轎人。此天堂地獄之小果也。觸類長之。皆可見矣。常如是省察其心。以修淨土上品上生。

資生助道

在家菩薩念佛高流。日赴檀信之齋。坐享人天之供。皆非常道。不若治生。有意修行。豈妨作務。或田疇播種。或市井經營。或富有家資。或日求升合。應思勤則不惰。儉則有餘。以此修身。方為佛子。若也奢華懶惰。生事蕭條。雖欲修行。不可得也。信知治世資生。皆順正法。工巧技藝。饒益群生。欲修淨業。當以資生助道。

無苦

一切眾生。未悟正覺。處大夢中。六途升沉。未嘗休止。諸天雖樂。報盡相衰。修羅方瞋。戰爭互勝。旁生飛走。啖食相殘。鬼神幽陰。飢渴困逼。地獄長夜。痛楚號呼。得生人趣。固以為幸。然而生老病死。眾苦嬰纏。唯是淨方。更無諸苦。

寂用無礙

熾然在用。不動本際。如水起波。波全是水。淨名雲。不起滅定。現諸威儀。易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即寂而用。故舍穢究盡。取淨窮源。用而常寂。故雖有取舍。而實無取舍。是故熾然念佛。與無念等。熾然往生。與無生等。於無見處。不礙見佛。於無生處。任運往生。以圓頓行人。語默動靜。一切時中。皆如實際。故經云。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

離妄即真

真我本有。迷之而無。如雲掩月。妄我本無。執之而有。如鏡照花。要知心自無相。托境方生。性本是空。由心而現。若欲離妄即真。必須一心念佛。

迷悟

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故知彌陀與眾生。只在一念轉移間。

無不是佛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三世諸佛。證此心佛。六途眾生。本來是佛。只因迷妄。不肯念佛。智者覺悟。見性成佛。釋迦世尊開示念佛。彌陀有願。接引念佛。觀音菩薩頭頂戴佛。勢至菩薩攝受念佛清淨海眾。皆因念佛。六方諸佛總讚念佛。祖師起教。勸人念佛。捷徑法門。惟有念佛。歷代祖師個個念佛。古今名賢。人人念佛。我今有緣。得遇念佛。念佛念心。念心念佛。口常念佛。心常敬佛。眼常觀佛。耳常聽佛。身常禮佛。鼻常嗅佛。香花燈燭。常供養佛。行住坐臥。常不離佛。苦樂逆順。不忘念佛。著衣吃飯。無不是佛。在在處處。悉皆是佛。動也是佛。靜也是佛。忙也是佛。閑也是佛。橫也是佛。豎也是佛。好也是佛。惡也是佛。生也是佛。死也是佛。念念是佛。心心是佛。無常到來。正好念佛。撒手便行。歸家見佛。一道圓光即性空佛。了此一念。是名為佛。常住不滅。無量壽佛法報化佛同一體佛。千佛萬佛皆同一佛。普勸有緣。一心念佛。若不念佛。失卻本佛。貪嗔嫉妒。自喪其佛。酒色財氣。污天真佛。人我是非。六賊劫佛。一息不來。何處求佛。地獄三途永不聞佛。萬劫千生悔不念佛。叮嚀相勸。念自己佛。急急回光。休別覓佛。念念不昧。誰不是佛。願一切人自歸依佛。迴向西方。發願念佛。臨命終時。觀睹念佛。九品蓮台。禮彌陀佛。得無礙眼。見十方佛。

清珠集(終)

(附)結社文

葆光普元

夫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具有德相。本來週遍。無待乎莊嚴修證。而清淨本然。忽生山河。一翳在眼。空華亂墮。由是真妄混淆。情想分等。以致三有六趣升沉輪轉。僧祇劫來。靡所底定。大聖悲憫。應世垂慈。廣施方便。隨機拯濟。諸三昧中。唯淨土一門簡易直捷。十方剎土。大心眾生。發願匯征。即證無生。非我本師攝受之妙力。何以致此。淨名雲。隨其心淨。即佛土淨。以知心淨是因土淨是果。隨因得果。咸應道交。則如水澄月現。祇在一念圓明而已。何等簡易直捷哉。粵自東林創社。劉雷擅美。長蘆建會。賢慧題名。弘誓深願。咸臻常樂。故宋文潞公之願結。西方十萬緣大家齊。上渡頭船。同一慈悲也。歲己巳冬。幻空上人集同志緇素於古靈山普光寺。仿古結社。一時英俊。莫不預會。緬追西湖淨行之清規。[媲-囟+(色-巴+囚)]美曹溪定慧之芳躅。以淨願錫名。是一大事因緣。為像季之盛舉也。噫三界炎炎。宛如火聚。眾苦交煎。難以淹留。且況兩曜流邁。石火電光。四大危脆。草露風燈。倘或一失此身。萬劫難復。其忍放逸。甘受淪墜乎。今既宿生多幸。遇此殊勝。即能如行冰凌。如救頭然。迴光返照。思專想寂。則不離當處。超脫苦輪。現證淨智。普與法界。同生寂光。是幻空師結社之本願也。自顧業重福輕。障深慧淺。然竊聞一切惟心。有願必就。期與同社諸賢。仗此淨願。他日妙意世界香光池上。把手共行。云爾。

發願文

芙蓮性湛

稽首慈悲無量壽二土十方三寶尊。憐憫沉溺眾迷流。必賜感通。垂接引。弟子等迷真起妄。背覺合塵。惑業無窮。苦果不息。縱修善而耽著有為。樂無為。而不知出要。幸因宿世福緣。遇斯歸元真訣。惟我釋迦慈旨叮嚀。彌陀運悲廣博。有願必迎。無機不被。六八誓願。願願度生。十六觀門。門門攝化。爰發勝心。紏合同志。懺悔惡緣。恆住淨戒。專念聖號。期生西方。劫石可移。此心不退。念念相續。無有疲厭。仰冀承佛慈光。三塗息苦。八難蒙化。四恩總報。群有齊資。一會大眾。除微細之法執。悟無諍之真源。覲淨土於現前。證菩提於當念。圓無邊之三昧。示無量之神通。具種種之行門。興重重之法化。情與無情。咸臻安養。虛空有盡。我願無盡。

募緣疏

霽雲圓明

夫今生受享。賴過去之善根。將來福基。藉見在之下種。然此則通計三生。猶屬迂遠。至於一念之善。景星慶雲。一念之惡。黑風羅剎。是現前因果。如影隨形。毫髮無爽。敢不兢懼乎。噫眾生之所以輪轉六趣。良由人我障深。慳貪業重。我佛垂憫。特示檀波羅門。使之永除業根。即超淨域。如執左契。豈不殊勝哉。然施有二種。無住而施。則施雖少。獲福大。有相而施。則施雖多。感報劣。譬如田有良瘠。下種雖同。收穫大異矣。且春種一粒。秋收萬顆。栽植絲發。其茂十圍。更何疑於因小果大。今或有人不下種。而望秋實。一何愚哉。雪岳道人幻空。已悟世相之如幻。現證性地之等空。荷擔大法。不惜身命。嚴淨毗尼。凜如霜雪。福慧雙修。自他兼利。今於古靈山普光寺。與四方同志。結社念佛。以萬日為期。決定西邁。值此末法希有勝會。普告善信。庸助供佛飯僧之資者。欲與諸君子。以無住心。下種福田。共結他日同躋樂邦。咸證法忍之緣。至禱。

戒懺疏

本如性空

竊惟戒者一切師也。如造宮室。先固基址。能攝一心。具足萬善。建千聖而為佛母。治眾病而為藥王。爰思自度。復念迷流。甫決志以奉持。誓剋期而證修。無奈塵緣纏深。又復宿習偏強。臨事觸境。每犯律儀。雖或猛厲警訶。亦更紆回自弛。悠悠歲月。罪與業而俱增。惘惘襟期。志與形而並邁。奚但出離之無路。恐負利他之弘願。克己省躬。慚懼實深。是與同社諸益。虔秉丹衷。洗心滌慮。發露懺悔。乃自庚午之春二月為始。第以漸修之意。各隨根堪。分受五戒。或持十齋。每至月終。以行勤怠。各自恣陳。勉勵懲新。逆順境上。誓不負約。抑願從茲以往。信根永固。業障頓除。大小毗尼。一念圓就。為燈燭於昏衢。作舟航於苦海。普令一切見聞者。盡覺戒性入佛地。

 以此奉祝  聖壽萬年  八域寧謐
 庶物咸亨  無量慈力  遍滿法界
 普接有緣  悉發菩提  業障消除
 妙明開悟  眾戒具足  萬善圓成
 福智二嚴  寂光上品  隨求即得
 如願必就  報四重恩  濟三塗苦
 十方讚歎  一切迴迴  情與無情
 同往安養  蒙佛授記  即證無生
 回入娑婆  廣度九有

清珠集跋

古德雲。清珠下於濁水。水不得不清。念佛投於亂心。心不得不佛。此喻念佛之念與佛無間也。西天有寶曰清珠。此珠投於濁水入一寸。則一寸之濁水便清。自寸而尺。以至於底。隨處澄湛。蓋清珠喻念佛之淨念。濁水喻散亂之業識。當業識散亂之際。能念一聲佛。即散亂遠離。隨念寂靜。且移念入第二聲。如清珠之入水二寸也。自最初一念。乃至百千萬念。念念清淨。念念純真。如經所云淨念相繼也。然要知此一聲佛。非但今生不能念。溯向多劫。未曾一心正念。故滾到於今。不能純熟。方勉強念。得兩三聲。疑心頓起。雜慮橫生。以若所為。求佛相感。何異吹網而欲滿也。噫發願未深。操志無定。雖曰念佛。其實念與佛不相應也。若能信心純至。生死念切。萬緣外息。百慮內寂。舉起一聲佛號。直下更無異見。久久念到。念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念。身心一致。能所兩忘。可謂證修神術。到家捷徑也。幻空老人。抄錄淨土要語一百二十則。以示淨社法侶。庸為社約。餘曾叩籌室。親承緒餘。竊取天目中峰和尚語。以廣師清珠名集之意。云爾。

門人六然居士 淨信 薰沐謹跋

夫法界珍寶。多般名稱。而奚獨以清珠。名此集也。此一卷書。雖因紙墨。而不拘文字。寔由乎人人鼻孔撩天。個個腳跟點地之處。則其為范也。至大至廣。其為模也。至巧至密。開眼者一觸。如得髻中之珠。有耳者才聞。似探衣裡之珠。所以者何。三十七處引證。無非先覺二利圓成之寶鑒。真是後覺三十七助道品之瓔珞也。百二十則分科。無非行者三教通方之正路。實是法身一十二修多羅之真金也。全部雖無分類。宛有警策啟信等十門。智行體用。互相隱現。寂照不二。理事無礙。盡是萬行。十十無盡。重重交映之梵網摩尼也。吁以餘觀乎述者之意。特以清珠題此者。豈不是耶。竊惟是珠不可以方圓長短之形。青黃赤白之色。比觀亦不可以利口之辯。分別之識擬論。宜乎此珠強名以清也。處染常淨。淪變靡殊。在六凡而恆照。屆四聖而常寂。茲豈非幻空道人無礙珠。葆光居士淨願珠。虛舟上人普光珠。三有含靈。如意珠哉。性湛法侶袖示請一語。餘辭拙。不獲深感普益三根之願。而為之跋。

是歲之夏佛國翁三沙書於古靈山普光寺之妙意齋菩提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