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職場發展的「六度」

每次新員工歡迎會,我一定會請我們的總裁與大家見個面,哪怕他在忙,我都會盡量去協調,而他也很配合,不過,日理萬機的他,每次與新員工見面的時間都比較短。只有最近的一次,那是一個上午,在一片掌聲中,他走上講檯,就像和朋友在講話一樣的和大家交流,我記得他當時說今天很高興可以和大家多聊會兒,因為我今天時間比較充足。

他說,我不想和大家談什麼工作,也不想談你們要如何的忠誠,我今天只想和大家聊聊人生的「修為」……

雖然我己經聽他講過幾次關於人生修為的話題,但那天我依然認真的聽完了全部講解,這也正是我想寫這篇文章的背景。值得說明的是,這篇文章如果大家真的喜歡,那我一定要聲明,這要歸功於我的老闆。不同的是,他談的更多的是人生的修為,而我感覺這個話題有點太大,我悟到的更多的是職場「修為」。

其實任何一門哲學都有他崇高的思想內涵,取其精華,為我所用,一直是我認為的學習理念。我只想將我從佛學「六度」中悟到精神內涵與大家分享,修行佛學的人希望得到生命的昇華,而行「六度」;在職場拚搏的我們需要更高的發展,所以我們也需要適合職場發展的「六度」作為我們的準則。如果大家中有信佛者,可要一分為二看待我的觀點了。

佛學六度,既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如果按佛學中所釋,它的寓義深刻。佛學中行六度是成道必經法門,「行六度」行是堅持,度是度化,只要堅持「六度」,生命就能得到昇華。

一度「佈施」,即是要懂得舍。根據各自的能力服務眾生,丟失小我得大我。想瀟灑自在,就要舍去他人能得到的東西,舍去別人舍不得的,才能眾望所歸。一個善於拋棄的人永遠不會貧窮。其實職場中有何嘗不是這樣?無論在職業發展的什麼階段,一個懂得給予的人,懂得施於別人的人,總是受歡迎的。總有人會說,帶出徒弟,餓死師傅,我並不這麼看,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學習的途徑有太多,旨在只要想學,就一定可以學的到,既然有機會你能作為良師益友,又何苦放掉如此好的機會?

市場經濟帶動下,職場氛圍驅向於競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的現實,冷漠。在這種職場環境中如果將索取看的更重,而忽略了付出,那或許最後只會被現實淘汰出局。無論是對你的老闆,還是你的同事,懂得去施,去付出才可能會有始料未及的回報。為何在2007年推出的一部電視劇《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一位「傻根」式的士兵,能夠牽動千萬人的心。一個簡單的目標「人要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然而就是這有意義的事,讓他在本能中付出,給予他人太多的直誠,或許,現在的職場,大家在呼籲著「許三多」精神,或許我們每個人都多一點真誠的付出,真誠的給予,少一些苛求,我們的職場才會更精彩。

二度「持戒」,是守法,去惡習。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宇宙間一切事物,無論大少,都有運行法則。我們並非生活在真空世界,世間萬物,存在必有合理的地方。職場中,遵守職業操守,遵守規章制度,遵守所有成文與不成文的規定,都是我們必須去做的。然而,要想獲得更高的自由,唯有先遵守,才有可能實現。只有先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者,才有基礎成為優秀者,成為卓越者。而隨著職業的高度提升,職業的相對自由度也會越來越高。

三度「忍辱」,忍包含寬容,辱包含低位。凡情最難忍受莫過如侮辱,辱若可忍,心就煉得寬容了。忍辱,不但是忍別人所給予的辱,還要忍內心的煩惱、生理上的飢寒熱痛,同時要忍自己所處的環境。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可謂商界名人,他作為央視二套「贏在中國」欄目評委時曾對參賽選手說過:「男人的胸懷是被冤枉撐大的。」是啊,你的胸懷有多寬,你就可能做多大的事情。職場中,多大的「辱」才算得上是「辱」?我們要捫心自問,在面試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種情況,有些人能力不錯,可當談及他所承受的委屈經歷時,竟會有人情緒高漲,煞有一番要找人評理的架勢。而仔細聽來,不過就是所謂的什麼上司搶我客戶啦,同事不能很好的配合我的工作啦,客戶朝我摔門啦……而如果將這些職場中常見的現象視為「辱」,那可想而知,你所能承受的,恰恰成為你所能得到的上限。

最近的電視劇《闖關東》,主人公朱開山的氣量真讓人佩服,曾幾次容忍韓老海的抱復,甚至綁架了他的兒子,只因為自己的兒子對不起韓老海的女兒秀,在新婚的第二天早上逃跑,最後還是感動了韓老海。後來在哈爾濱經營山東菜館,開業第一天便「迎來」地頭蛇鬧事,將自己店的幌子都摘掉了。但他可是當年義和團率領千軍萬馬的大英雄,能有如此氣量,只為和氣生財;正是這一舉動,讓地頭蛇「潘五爺」刮目相看。

心胸的寬容,其實也是一種美,特別對於職業女性,那更是一種特有的氣質,無論遇到什麼事情,想想李開復先生的一句格言:「有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去接受不可以改變的事情,有智慧去區分兩者的不同」。

四度「精進」,是度懈怠。純一無雜是精,勇往直前是進。為復興中華文明,祈願人間都是仙界的事業而不懈努力、上進;勤勤懇懇,不生懶惰、渙散、懈怠的心。精進不是衝動的心態,過分地勇猛前進,琴弦繃得太緊容易斷。

引入職場「修為」,我將「精進」看作是朝著既定的目標精益求精,不斷進取。而要不斷進取,需要不斷的學習,修正自己。幹中學,學中幹,將理論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將工作中總結來的經驗上升為理論,也是一種進取。

最近在一次培訓中,聽到了一位殘疾人謝坤山的故事,非常感動。他因為小時候一次意外被高壓線傷到了身體,失去了雙臂,雙腿。後來又遇到一次不幸,失去了一隻眼睛。對於常人來講,這樣的現實或許太多的人會去選擇死,或者苟活著,但他,用頑強的毅力,戰勝了自己,刻苦的學習油畫技術,最後成為一名畫家。他每天告訴自己的是「你不要想你沒有什麼,要想想自己還有什麼」就是這麼朴實的信念,和不斷的 「精進」,最後獲得了美滿的家庭,以及非常有前景的事業。

職場中,需要我們多一些「精進」,才會在職業生涯的階梯上攀的更高。

五度「禪定」,禪定度散亂心,消除心性散亂、妄想紛飛、念念不停的渙散迷亂狀態。在入世社會裡做到一切境界不迷惑,心不動搖。

當在職場中小有作為時,有太多的人經不起「獵頭」公司的誘惑,更有一部分人盲目追求高薪,不管是否適合自己,或者當時的情景,自己的選擇會不會導致現任企業受到損失毅然離開。作為HR,我將人才分為幾種,即:

「|「字型人才:非常專業的單一技術型人才;

「一」字型人才:專業的技術型人才,但並非單一,在其它方面也有些了解。

「井」字型人才:有一定的專業性,但工作中更多擅長的是協調和溝通。

「米」字型人才:四通八達,真正的通用型人才。

而無論你將自己定位為何種人才,在職場中,都需要不斷的積累,而讓你漸漸有一種變為另一種人才的基石,正是這些積累,所以,要不斷問問自己你到底要的是什麼?你想成為什麼?面對誘惑靜心「禪定」,待到真正時機成熟時,一切自然可得。

六度「般若」智慧,度愚癡,是禪定所證得的。戒生定,定生慧。這種智慧,不是世人博學多聞的聰明才智,而是圓融無礙的正智。

「般若」在佛學中是大智慧的意思,也是一種最高境界。在此我仍想引用馬雲的一句精點格言:「愚蠢的人用嘴講話,聰明的人用腦子講話,智慧的人用心講話。」

真正的智慧首先源於真誠,或許向「許三多」式的人,也是一種大智慧的體現。而在職場中,我所認為的大智慧是真誠、寬容、勤奮、主動、能多站在他人角度去考慮和處理事情。同時也是「六度」中前五度的昇華,做到前邊「五度」其實就達到了「般若」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