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難於往生的原因

【原文】

故念佛求生淨土之人,尋常有娑婆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之所牽,而不得生,矧多愛乎。即極樂有一念之不一,則臨終為此念之所轉,而不得生,矧多念乎。

蓋愛之所以為愛者,有輕焉,重焉,厚焉,薄焉,正報焉,依報焉。歷舉其目,則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貴,文章詩賦,道術技藝,衣服飲食,屋室田園,林泉花卉,珍寶玩物。種種妙好,不可枚盡。大而重於泰山,小而輕於鴻毛。有一物之不忘,愛也。有一念之不遺,愛也。有一愛之存於懷,則念不一。有一念之不歸於一,則不得生。

嗚呼,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此兩語,可謂刮翳眼之金錍,治膏肓之聖藥。凡有志於求生極樂者,宜以此書之於屋壁,銘之於肌膚。時時莊誦,念念提撕。於娑婆之愛,日務求其輕。極樂之念,日務求其一。輕之又輕之,以漸階乎無。一之又一之,以漸鄰乎極。

果能如此,則此人雖未脫娑婆,不是娑婆之久客。雖未生極樂,已是極樂之嘉賓。臨終正念現前,往生極樂必矣。

【白話文】

念佛求生淨土的人,平常有對娑婆塵境的一種愛不能輕,臨終就會被這種愛所牽而生不了淨土。一種愛尚且如此,何況多種愛?另一方面,對極樂世界有一個心念沒有專一,在臨終就可能被這個心念所轉,而生不了淨土,何況多種念呢?

說到愛的情況,有輕有重,有厚有薄,有對正報的愛、對依報的愛。具體舉它的細目,有對父母妻兒的愛,對兄弟朋友的愛,對功名富貴的愛,對文章詩賦的愛,對道術技藝的愛,對飲食衣服的愛,對屋宅田園的愛,對林泉花卉的愛,對珍寶玩物的愛,對各種妙好事物的愛,不計其數。大的重於泰山,小的輕於鴻毛。心裡有一種物忘不了,就是愛,有一個心空不了,也是愛。有一個愛存在心中,念就不能一,有一個念不歸在一上,就生不了(臨終有這種念出現,被娑婆的念所轉,就生不了淨土)。

可嘆啊!「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這兩句警策語真可說是刮我們迷惑翳眼的金錍,治療我們膏肓之病的聖藥。凡是有志求生淨土的人,都應當把這兩句警策寫在牆壁上,銘刻在肌膚中,時時警切地誦讀,念念中提醒自己。對娑婆事物的愛,每天都務必力求減輕,對極樂淨土的念,每天都務必力求專一。這樣恆時努力減輕了再減輕,讓它漸漸達到完全沒有,專一了再專一,讓它漸漸達到極度純一。

果然能這樣去做的話,這個人雖然還沒脫離娑婆,但已經不是娑婆的久客。雖然還沒往生極樂,但已經是極樂的嘉賓了。臨終就只有淨土的正念現前,決定是往生極樂世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