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的心與佛陀的心有什麼不同

相似即佛——於實相理,相似得見。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裡見花紅。

相似即佛,就是他對於真如理相似得見。怎麼說呢?「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我們煩惱有五住,前面四住是屬於三界的見思,第五住就無明煩惱。所以他無明煩惱沒有破,他破了三界的見思。就是十行、十迴向的菩薩,對於這種六塵的影像,還不能完全地掃空,還有微細的我法二執。所以「眼中猶有翳」,他眼睛還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的障礙。

他怎麼樣呢?「空裡見花紅」。在清淨的虛空當中,他還看到一些花,可見得他心中的影像還是有一點存在,還有一些。所以他對中道實相,還要透過迴向來作調整。相似得見。

分證即佛——分破無明,分證法身。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

這個分證即佛,就是初地以上了。初地、二地乃至十地,「分破無明,分證法身」。他在一念的禪定當中,「豁爾」就是一種開闊,一念開闊的心突然間現前,悟到了真如。「湛然一切通」,湛然就是清楚分明,真實地破妄顯真了。但是他,窮源——對於真如本性的整個覺悟還沒有窮盡,所以「尚見月朦朧」,他已經看到月亮的光明了,但是大部分的烏雲都消除了,還有一層薄薄的烏雲障住,他還是差那麼一點。

究竟即佛——窮源極底,智斷圓滿。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這究竟即佛就是整個窮源極底,智德、斷德圓滿。也就是說,凡夫從以前「從來真是妄」,我們真實的心把它當作妄想來操作,所以就全真成妄,因為向外攀緣嘛;現在迴光返照,就從妄想的心回歸到真如。所以只是恢復它原來的相貌,並沒有增加一點東西。

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凡夫的心叫作本來清淨;佛陀的心,在本來清淨當中加上萬德莊嚴,不一樣!我們只是本來清淨而已,因為我們現在只有性德沒有修德,沒有去開顯;佛陀是透過修德的開顯,所以把本來清淨變成了萬德莊嚴,差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