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對眾生說法時有四種的泰然無畏。
一、一切智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乃一切智人而無所畏;
二、漏盡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已斷盡一切煩惱而無所畏;
三、說障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惑業是障礙佛道之法而無所畏;
四、說盡苦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戒定慧等是斷盡諸苦之正道而無所畏。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455)南朝劉宋僧。黃龍人。幼年修習戒行,專精律部。永初年中(420~422)南遊廣東,止於台寺,後住於交趾仙...(術語)煩惱惡業之污我縛我者。楞嚴經一曰:拔濟未來越諸塵累。長水疏一上曰:煩惱與業,染污繫縛,喻之塵累。...(術語)對於色光有智慧光非心光之稱。心光者,自佛之慈悲心所照之光明也。離平常之光明即色香,而非別有心光。觀念...指禪林六職務。唐代以後,禪林諸大寺掌管僧眾雜事、庶務之主要職務有六種,即都寺、監寺、副寺、維那、典座、直歲等...【不可思議如來】 p0338 雜集論十三卷十一頁云:不可思議如來者:謂但於欲界,始從示現安住睹史多天妙寶宮殿,乃至...復次道差別有十一種,謂觀察事道、勤功用道、修治定道、現觀方便道、親近現觀道、現觀道、清淨出離道、依根差別道、...梵語 aksara。又作惡剎囉、阿察囉、羅剎羅、惡察那、阿乞史羅。譯作字。又為音節、韻、語之意。即指文宇,由其不變...(術語)二百五十戒中三十舍墮之一。得長缽,必於十日以內行淨施法之戒法也,若不行之,過十日之限,則結舍墮罪。見...【不相應行及諸色法由二緣生】 p0345 俱舍論七卷六頁云:餘不相應,及諸色法,由因增上二緣所生。...梵語 samādhi。指禪定之境。謂於諸法不起妄想妄念。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廣普寂定,深入菩薩法藏...(天名)又云大聖歡喜天,大聖天,聖天。夫婦二身相抱象頭人身之形,為本尊。男天者大自在天之長子,為暴害世界之大...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
我們一般做一件事情總是會以利益得失的考量,來決定我是不是做這樁事情。修行也是這樣,要比較、選擇再來做這個事情...人生在世,心靈常常受到傷害,傷心、傷感、傷痛經常折磨著我們,由此我們苦悶,生氣,憤怒,怨恨,有時甚至會對人生...
念佛審實公案者,單提一聲阿彌陀佛作話頭!就於提處,即下疑情,審問這念佛的是誰?再提再審,審之又審,見這念佛的...1.過錯是暫時的遺憾,而錯過則是永遠的遺憾!不要害怕過錯而錯過 2.寧可自己去原諒別人,莫讓別人來原諒你。 3.世界...佛陀帶領眾比丘弟子,向善信居士大德乞食。一行人威儀嚴整,眾人無不投以欽仰讚賞的目光;然而才剛剛轉入一條小巷,...
懺悔的方法在很多經典中都有記載。其中最有名的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懺悔業障願中的四句偈語:往昔所作諸...
人如果業障重,妄念(雜念)就多,平時心浮氣躁,不得寧靜,打坐、念佛、誦經、持咒時雜念紛飛,有時甚至如脫韁野馬...1、梨: 煮一煮,潤燥效果更讚 梨能潤肺止咳,所以在乾燥的季節,很多女孩子都會給自己削個梨吃,不過這樣做可能會...
佛四無畏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佛歡喜日 | 下篇:佛壽四喻 |
生身的苦果和煩惱的殘餘,叫做二餘,若加上業的殘餘,便叫做三餘。...
曇弘
塵累
心光
六知事
不可思議如來
道差別
惡剎羅
長缽過限戒
不相應行及諸色法由二緣生
寂定
歡喜天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推薦】天底下最划算的投資
無「我」讓心靈不受到傷害

如何參究「念佛是誰」這個話頭
專治想不開的21句話
向佛要錢

懺悔業障的方法和要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