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hi'er Zhang Jing

  佛教經典。1卷。相傳此經為中國第一部漢譯佛經,但由於中國文獻中對此經的傳譯、名稱及性質等記載多不相同,因而引起中外學者的長期爭論,至今仍未取得一致的意見。早在東漢延熹九年(166)襄楷上書桓帝時就曾引用此經云:「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愛,精之至也。天神遺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所謂「不三宿桑下」,源於此經「樹下一宿」;「革囊盛血」乃引此經「革囊眾穢」。此後,三國時《法句經序》、東晉郗景興的《奉法要》亦曾引此經,足見漢晉間此經已為佛教界所熟知。

  中國現存最早的佛教經錄《出三藏記集》中,《四十二章經》已見著錄:「《四十二章經》一卷,《舊錄》云:《孝明皇帝四十二章》,安法師(東晉道安──引者)所譔錄闕此經。」並於其補充說明中提及明帝遣使者赴西域求法,「於月支國遇沙門竺摩騰譯寫此經還洛陽」。梁慧皎《高僧傳》卷一《竺法蘭傳》稱,竺法蘭與摩騰俱至洛陽,「譯《十地斷結》、《佛本生》、《法海藏》、《僧本行》、《四十二章》等五部。移都寇亂,四部失本,不傳江左,唯《四十二章經》今見在,可二千餘言。漢地見存諸經,唯此為始也」。

  如前所述,《四十二章經》遂被認為東漢時業已出現,漢地譯經,以此為始,並定譯經時間為明帝永平十年(67)。不過現存經本,文辭雅麗,非漢譯原貌,故常令人置疑。據隋費長房《歷代三寶記》所載,此經原有二譯,其一為東漢時譯(已佚)。其一為吳支謙譯,是「第二出,與摩騰譯者小異。文義允正,辭句可觀」,故得流傳。唐以後又屢有改易。

  此經現存各種版本十餘種,大別可分三類:①高麗本,宋、元、宮諸本略同;②宋真宗註本,明南藏始收入。唯僅錄經文及序。明正德間僧德經刻本,從南藏,但僅載其師道孚之序及僧道深之跋,而刪註本之序。清乾隆間,詔譯為滿文,後又命譯為藏文、蒙文,亦依真宗本;③宋守遂註本,今流傳者多為此本。高麗本近於原本,宋真宗註本及守遂註本俱失真,而守遂本篡改尤甚。三本皆無具體章名,明瞭童《四十二章經補註》本及清續法的《四十二章經疏鈔》本分別標註四十二章名,但文字各不相同。

  此經內容,據高麗本全屬小乘佛教無常、無我、涅槃寂靜等教義,而守遂本則增「見性學道」、「無修無證」等大乘教義。又據高麗本各章內容,多與漢譯阿含經及巴利經部相同,可知此經原本系類似巴利《經集》之類的「經抄」。高麗本文字質樸,內容雖然簡單,但條理清晰,自成體系,可見原本當來自印度。

  此經註疏除前述宋真宗註本及守遂註本外,尚有明智旭《四十二章經解》1卷,了童《四十二章經補註》1卷,道霈《四十二章經指南》1卷;清續法《四十二章經疏鈔》5卷;現代還有丁福保《四十二章經箋註》等。日本有良定《四十二章經註》1卷,靈空《四十二章經解事義》1卷。(高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