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禪宗九山、九山門、九山禪門。朝鮮新羅末期,九名新羅僧先後來華學禪,返國後開創九禪剎,總稱禪門九山。其所屬之宗名,古稱禪寂宗,後稱曹溪宗。(一)迦智山派,道義於新羅宣德王五年(784)來唐,居止三十七年,從馬祖道一之門人西堂智藏習南宗禪,歸國後於全羅南道長興郡迦智山寶林寺弘揚南頓之旨,門弟子有英惠、清奐等八百餘人。

(二)實相山派,洪陟於憲德王(809~825)時來唐,嗣西堂智藏之法。歸國後,於興德王三年(828)開創本派。本山即全羅北道南原郡智異山實相寺,門弟子有秀徹、片雲等。

(三)闍崛山派,梵日於興德王六年來唐,從馬祖之門人鹽官齊安、滄州神鑒習法。文聖王九年(847)歸國,於江原道江陵郡闍崛山崛山寺創立本派,為禪門九山中門庭最盛之一派,門弟子有朗圓、朗空等。

(四)桐裡山派,慧哲(又作惠哲)於憲德王六年來唐,師事西堂智藏。神武王元年(839)歸國,於全羅南道谷城郡桐裡山開創泰(太)安寺。門弟子有道詵、如大師等數百人。

(五)聖住山派,無染來唐後,於終南山至相寺學華嚴,後受馬祖之弟子麻谷寶徹印可。文聖王七年歸國,住於忠清南道保寧郡聖住寺,撰「無舌土論」以宣揚宗風。門弟子有圓藏、靈源、玄影等二千餘人。

(六)師子山派,道允於憲德王十七年來唐,從南泉普願習禪法。文聖王九年歸國,住於全羅道雙峰寺。其弟子折中於江原道原州郡師子山創建法興寺。

(七)曦陽山派(又作羲陽山派),智詵初從梵體習華嚴之學,後從四祖道信之玄孫惠隱習禪。於慶尚北道聞慶郡羲陽山鳳嚴寺開創本派。門弟子有性蠲、敏休、楊孚等數百人。

(八)鳳林山派,玄昱於憲德王十六年來唐,受馬祖之門人章敬懷暉之印可。歸國後,於慧目山開創高達寺。於景文王八年(868)示寂後,其弟子審希(855~923) 於慶尚南道昌原郡開創鳳林寺,久之蔚成一派。

(九)須彌山派,利嚴於真聖王七年(894)來唐,受洞山良价之弟子云居道膺之印可。孝恭王十四年(911)歸國。奉高麗太祖之命,於黃海道海州郡須彌山開創廣照寺。門弟子有處光、道忍等數百人。[禪門九山來歷(金包光)、朝鮮佛教通史、朝鮮禪教史、朝鮮佛教の寺と歷史(鐮田茂雄)] p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