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濂《護法錄·寶積三昧集序》云:「釋氏之書,有三法藏焉,曰經、曰律、曰論。經則佛與菩薩等所說,論則諸賢聖僧所著,唯律必佛口親宣,而非諸大弟子之得與聞也。然而三藏之間,總為十二部,分為大小中三乘,廣大殊勝,無所不攝。其文久流中國,至秦而絕,漢遣郎中蔡愔及秦景往使天竺,受其書以歸。自是譯師疊至,代有所增。以卷計者,梁則五千四百,隋則六千一百九十八。唐承隋亂之後,稍有廢逸。開元之目,則五千四十八。至貞元中,則又增二百七十五。宋太平興國以來,或翻譯,或編纂,或收貞元未附藏者,又增七百七十五。逮元有國,又增二百八十六。其中頗不能盡知,今以千文紀之,自天至遵為號者五百八十六,通為六千二百二十九卷。噫嘻!其廣矣哉!」

舊說曰:「大藏以千字文命函,未知始於何人。智升《開元目錄》猶未言天地玄黃等。」忠按:唐智升撰《開元釋教錄略出》四卷,自《大般若經》六百卷已下,以千字文天等字命函帙,直到群字,都四百七十九字。舊說雲智升未命之,蓋不核及《略出》也。

《釋氏通鑒·唐開元十八年紀》云:「沙門智升撰《開元釋教錄》二十卷,銓次大藏經律論,凡五千四十八卷。 自天地玄黃字號,止笙字函,後數十函系傳錄及唐宋新譯經。 」

又《護法錄·贈令儀藏主序》云:「三藏靈文,瑯函玉軸,世所嚴奉者,凡五千四十八卷,六百億三萬一千八百八十八言。其刊定因果,窮究性相則謂之經;垂范四儀,嚴制三業則謂之律;研真顯正,核偽摧邪則謂之論。三者莫不具焉。」

《應庵華禪師錄·有散藏經小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