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不敵生死

昔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化時,有梵志兄弟四人,皆已得五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四位梵志都知道自己七天後壽命將盡,於是便聚在一起討論:‘五通之力不僅能令天地反轉,也能輕易地手撫日月、移山止流……無所不能,難道神通無法讓我們避免一死嗎?’

有一梵志說:‘我可以神通潛入大海,不浮出水面,也不到達海底,處於大海的正中間,無常殺鬼必定不會知道我的所在。’

又一梵志說:‘我要以神通飛到須彌山中,再將我所在的地方封閉起來,讓外表看起來毫無痕跡,無常殺鬼豈會知道我在哪裡!’

第三位梵志說:‘我只要展現神通,就能隨意飛隱在虛空當中,就不相信無常殺鬼找得到我!’

最後一位梵志說:‘我要藏到人口密集的大市集中,無常殺鬼一定會隨便找個替死鬼,又何必一定要抓我?’

四位梵志各自作好決定,臨行之際向國王辭別,說道:‘我們的壽命只剩七天了,現在我們將各自以神通脫免無常,避開死劫之後,再前來覲見國王。請大王善自珍重,進德修業,護祐人民。’向國王辭別後,四人便各自離去,前往自己預設的躲藏之處。

七日期滿,這四位梵志都不免一死,就像熟透的果實終會落下。市集的監長前去報告國王:‘有一位梵志死於市集之中。’國王當即了知:‘四位梵志都想要逃避死亡,現在已有一人往生,其餘三人豈能倖免?’

於是,國王立即命人駕車來到佛陀所在的精舍,恭敬頂禮佛陀後,退坐一旁,虔心請示:‘世尊!近來有梵志兄弟四人,皆獲五種神通,知道自己的壽命將盡,便各自到自認為安全的地方躲避,不知他們現在是否都逃過了死難?’

世尊對國王開示:‘生為人者,有四件事無法逃避。第一,在中陰身時,不得不受生;第二,從母胎出生後,就必定會漸漸老去;第三,老了以後,就不得不生病;第四,遭病難者,最後也免不了一死。’世尊隨即說了一偈: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間 無有地方所 脫之不受死 是務是吾作 當作令致是

 人為此躁擾 履踐老死憂 知此能自靜 如是見生盡 比丘厭魔兵 從生死得度’

國王聽了佛的開示,讚歎言:‘是啊!就如同世尊的教誨,四位梵志雖然竭盡神通躲避無常,現在已知一人往生,每個人的福報與壽命,雖有多少、長短的差別,但都免不了一死啊!’隨從的官臣們聽聞之後,莫不信受。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第一·無常品第一》

省思:

有聚必有散,有生必有死,任誰也無法逃避。一般人面對週遭親友的死亡,免不了感傷、痛苦,甚至逃避,這是因為無法接受生、老、病、死必然之現象。即使成就五種神通,若未能漏盡煩惱,縱然極盡神通,仍須受無常業力之逼迫。

所謂‘眾生’,就是心念有眾多生滅;有生滅,就有生死。因此,真正要了生死,不是從一期的生死上去了,而是必須從心念來下功夫。時時刻刻迴光返照,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善念?是惡念?依著‘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的原則,以善念舍除惡念,進而連善念也不生,回歸不生不滅的清淨自性,才能真正地出離生死、解脫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