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師靠什麼走出了莫賀延磧

玄奘法師辭別烽火台的守將,一個人走向莫賀延磧,長八百多里,古時候叫做沙河,上無飛鳥,下無走獸,更看不見一點水草。奘師一個人孤伶伶地走在這無垠的沙漠裡,四週所見,除了黃沙,還是黃沙。奘師怎樣也見不到路的盡頭,從白天到晚上,從黑夜到黎明,一路上,奘師一直默念著觀世音菩薩聖號及《般若心經》。

當初奘師在成都的時候,遇到一個衣衫襤褸,長滿膿瘡、全身臭穢的病人,沒有人願意理他,奘師見了心生悲愍,就把他帶到寺裡,施與衣服並招待飲食。病者感奘師不舍救濟之恩,於是授予《般若心經》。因為經文簡短而意義深刻,所以時常誦習。

在沙漠裡,身邊遇見那些惡鬼等怪異現象,有時高聲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影像就應聲消失,有時還是無法排除,環繞在左右。這時只要念誦《般若心經》,一發出聲,這些怪異現象就銷聲匿跡。在危難關頭念誦《心經》祈求就能得到感應,這就是很好的例證。

好不容易走了一百多里路,可是奘師卻發現找不到野馬泉這個地方,心想可能弄錯方向迷了路,很是焦急。就在停下來喝水的時候,一個不小心竟然把水囊掉在沙地上,沒多久水囊裡的水就一滴也不剩地流光了。在無垠的沙漠中,沒有水喝怎麼活下去?

不得已,奘師打算掉頭回第四座烽火台,重新裝水再繼續西行,走了十多里時,突然念到自己發的誓願:「若不到天竺,決不東歸一步」,心想,我在做什麼?怎麼可以因為遇到一點挫折就走回頭路?寧可向西走而死,決不東歸而生!於是又振作起精神,掉轉馬頭,也不顧水囊裡沒水,就這樣一心念著觀音菩薩的聖號,繼續向西北行進了。

在沙漠中的奘師,不分晝夜孤單地前進著,環顧四週,沙海茫茫,了無生機。餓了就隨便吃些乾糧;累了,人馬就地躺下來休息。白天時狂風挾著沙礫席卷而來,使人眼睛張不開,連呼吸都困難;夜裡則滿天鬼火閃爍如繁星,魑魅魍魎,形狀恐怖,前後跟隨。因為稱念觀音聖號及《般若心經》,所以奘師心裡毫無畏懼。

可是沒有水喝畢竟不是人和馬所能忍受的,經過了五天四夜滴水未進,口乾舌燥的奘師,已是全身發燙,頭暈目眩,終於連人帶馬倒臥在沙層上,奄奄一息。這時的奘師仍一心稱念著觀世音菩薩,祈求道:「弟子天竺取經,既不為財利,也不求名譽,只為能求得無上正法,導利群生。求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消除災厄。」奘師就這樣至誠地不斷祈求著。

到了第五夜夜半,忽然起了一陣涼風,吹到身上,渾身感到涼快,心神頓覺一爽,模糊的雙眼,視線復明,連那匹老馬也都霍然站起。但也許真的是太累了,奘師竟然在這種情況下睡著了。在夢中,奘師見到一個身高好幾丈、傲然站立的巨人,威嚴叱喝他說:「為什麼不

打起精神繼續趕路,還躺在那裡做什麼?」奘師一下子被這夢給驚醒了,雖然身心已非常疲憊,但不敢再作停留,立刻動身上路。

大約走了十里路時,老馬突然轉過方向,另走一條路,奘師拉它不住,經過數里,忽然看見了青草數畝,那馬像發狂一樣,撒蹄狂奔,趕到草地上,忙不迭地一口一口吃草。離開草地不過十來步,又發現了一個水池,水泉甘冽,澄清如鏡。奘師喜出望外,下去就飲。正是天無絕人之路,人馬俱得更生。仔細看看水草,青翠鮮嫩,一定是菩薩悲愍群生,神通變化所成。

奘師在草原上安靜舒適地休息了一天,而後把皮囊裝滿水,再割一些青草,作為繼續前進的行資。經過兩天,終於走出大沙漠,抵達伊吾國境(新疆哈密)。

《大慈恩寺玄奘法師傳》慧立法師著 趙曉鶯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