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的往生,取決於心中的愛取

在《高僧傳》講到唐朝有一個叫僧藏法師的。這個僧藏法師出家以後,白天修福,晚上念佛。他的修行就是兩個重點,修福念佛、念佛修福。

到後來,晚年臨命終的時候,在《高僧傳》上說,他的中陰身,六欲天次第來迎。剛開始四天王天現前,他內心不動;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種諸天的安樂果報次第地現前來迎接他去受生,他完全不為所動。

當然,他內心不動愛取,他對六欲天沒有愛取,這個時候六欲天的種子不能得果報。這個時候六欲天的中陰身消失了,最後阿彌陀佛現前。阿彌陀佛現前的時候,他內心當中產生強烈的皈依心,這個時候跟彌陀感應道交,往生淨土。

這樣一個往生的公案,我們應該來了解一下。也就是說,這個僧藏法師,他平常的「分別自性緣起」,他的業種子,有持戒修福的種子,也有念佛的種子,這兩個種子都有。

當然,我們應該說這兩個種子都有成就安樂果報的功能。但是問題就是說,他持戒念佛的種子,到底是在人天享受福樂,或者是到極樂世界享受清淨的功德莊嚴,這個時候「分別愛非愛緣起」是一個關鍵點。

這是十二支的緣起,就是你心中無明的淺深:你心中對於整個生命的愛取,到底是對娑婆世界比較愛取?或者對極樂世界比較愛取?那這樣的差別的愛取,對我們內心的業力就有一種主導的功能。

就是說,同樣是一種善業,但這個善業到底是投生到淨土去得果報,或者是在人天得果報,這個時候你心中的愛取是居於一個主導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