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則一切行門,皆為淨土助行

至於日用之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皆悉以此功德,迴向往生。如是則一切行門,皆為淨土助行。猶如聚眾塵而成地,聚眾流而成海,廣大淵深,其誰能窮。——《與徐福賢女士書》

念佛行人以執持名號為正行,助行也不能忽略。所以在《觀經》裡面佛無問自說淨業三福,淨業三福都是助行的範圍。福德的範圍是不能忽略的。

在我們日常的修行生活當中,我們所有做的善——只要是佛教徒,他深信善惡因果報應,他自然會傾向於做些善事。要蓋寺院他會來佈施、要塑佛像他會來貼金、鋪橋補路、慈善事業、放生、印送經書這些善行,一般正信因果的居士,他都會隨分、隨力地去做,出家眾也更會去廣修一切功德。

所以大至很大的善行,小至一絲一毫,乃至於自己沒有錢而隨喜、讚歎,這也是善。人家捐一萬,我就捐一塊,那也是善。以及我們讀誦大乘經典、禮懺,種種善根,怎麼樣呢?都要以這些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

有的人,他只是念佛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行一些修橋補路、放生、慈善這些善事,他不迴向往生,迴向求人天福報,迴向他的孫子考上大學,等等。你不要岔開,還是所有的你都要迴向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我們一切淨業的行門,都會成為往生淨土的助行。

為什麼叫助?助和正,正就是主力軍,主打的。助就是幫助他達到目標,所以正和助的目標是一致的。只不過是扮演的角色不一樣,所以既然是助行,幫助正行達到目標的,不能說你做了善行你往另外一個方向走了,你就不是助了,這些我們都要了解。

這就比喻成你要成大地,構成大地的那種厚德載物,必須要很多的塵——眾塵,很多小土塊構成大地呀!你成為浩瀚的大海,你必須要江河湖泊的水都要去呀!才成其為大海的廣大呀!所以「有容乃大」——所有的都集中在一個方向去,要聚焦,不要把它分散,是這個意思。

所以這樣就形成大地的廣大,形成大海的深邃,就成了無量了,不能窮盡它的邊際。我們的功德一定要到達一個臨界,形成一種無量、無邊,它就放大,放大了無量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