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二十四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疏。三別釋者。前之二釋。一則一一別對。二則互相總對。今不對前。則七八兩段義不相關。七約法開悟。八約身成益。身法不同故不相對。上言對前為三者。前二相由故名為對。今與前別亦是對前。

疏。此上菩薩法化始終下。上約順釋。今乃逆收。以彰深妙耳。細尋易了。

疏。初悲智相導度眾生而不疲者。悲無大智。即成愛見。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今劫海修行而無疲厭。明有智導矣。智若無悲。則多趣寂名為下劣。今脫苦眾生。心無下劣。即有悲導矣。悲故能度。智故無疲。

疏。次偈空有雙觀等者。空有雙觀即是前半。空無份量。有無邊際。入法門而常寂。即是後半。內前觀有入一切法門。由前觀空而恆寂滅。

疏。後偈等者。三世二利是願皆修。斯則名為物我無滯便成。後半化他自淨。

疏。言與前影略者。前有入塵。此中即無。此有住一毛端遍動諸剎。塵塵多身剎那頓現等。彼皆略無。

疏。分與無分皆無礙故。乃至然各四句者。總相而言。分即是事。無分是理。理事既融故無障礙。言各有二四句者。事理皆四故。理四句者。一無分限。以遍一切故。二非無分。以一法中無不具故。三具分無分。謂分無分一味。以全體在一法而一切處恆滿故。如觀一塵中見一切處法界。四俱非分無分。以自體絕待故。圓融故。二義一相非二門故。事四句者。一有分。以隨自事相有分齊故。二無分。以全體即理故。大品雲。如色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此即無分也。三俱以前二義無礙。是故具此二義。方是事故。四俱非。以二義融故。平等故。二相絕故。

疏。身等不唯分故等者。謂由上諸義理性不唯無分。故在一切處而全體。在於一內不唯分故。常在一中而全在一切處。而事法不唯分故。常在此處恆在他方。不唯無分。故遍一切處而不移本位。又由理性不唯無分故。不在一事外。不唯分故。不在一事內。事法不唯分故。常在此處而無在。不唯無分故。常在他處而無不在。是故無在無不在。而在此在彼。無有障礙也。然此中有兩對事理。各有二四句。乃成八句。疏中但出二句。謂上云證理不唯無分故。即初對約理一句。其一切法皆爾者。舉例耳。今雲身等不唯分者。即是後對中約事一句。以身等即事也。餘之六句略而不出。故上總言各二四句。意中含取。

疏。於體不計有無二邊者。一切諸法體。不出於有與無故。於義不著常等者。就一有上。自有常無常之義。謂生滅。是無常義。不生滅。是常義。又不生滅。是無常義等。只要一有法上。即有常無常。我無我。苦之與樂。淨非淨等。故云諸法相遍。於行不習苦樂者。斷見計樂行。常見計苦行等。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因果交徹故。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故。隨順觀察世諦。即入第一義故。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故未堪實化。權為說三。大根既熟便為說實。權是即實之權。實是即權之實故。

疏。照初二藏令菩薩證者。一如來藏在纏含果法故。二自性清淨藏。在纏不染故。此二本有故令其證。

疏。照次二藏令菩薩成者。一法身藏。謂果位為功德所依故。二出世間上上藏。謂出纏超過二乘菩薩故。並已出纏故致成言。

疏。照第五藏令化令淨者。以第五法界藏。通因通果。外持一切染淨有為。名為法界。內含一切恆沙功德。故復名藏。以有因故化之。以有染故淨之。餘如前說。

疏。三中後二如下業中者。即藏有三義。中後二義下動剎網。一一塵中現無數佛。即第二義。三雨法雨。即第三義。妙法輪雲。即如來藏故。便是所證。二出離雲。即令化令淨。三大願雲。令得令成義。

疏。謂色如燈雲者。相海品雲。如來眉間有大人相。名遍法界光明雲。摩尼寶華以為莊嚴。放大光明具眾寶色。猶如日月洞徹清淨。其光普照十方國土。於中顯現一切佛身。復出妙音宣揚諸法。

疏。亦具同時具足等十門及教義等者。十門可思。但法是所依體。事中一華事。由此華事為理所融故。具十對令同時等。而康藏和尚約義分齊釋成雲。一教義。謂見此蓮華能生解故。二事理華。即是事舉體同真故。三境智華。是所觀同智性故。四行位。是萬行華。隨位別故。五因果。因事之華。覽因成果故。六依正。全是所修亦能依故。七體用。體同真性。用應機故。八人法。恆覽於人。攝為法故。九逆順。逆同五熱。順十度故。十感應。遍應一切。亦能感故。

疏。而其本意正表義耳者。以十玄十對。凡舉一事必具十玄。凡一玄門必收十對。泛明一法。一一圓收故。若作教者但是傍來。然其本意唯表義耳。

疏。忽然現者。隨難牒釋。准觀佛三昧海經第二。明地金剛白毫相光雲。此相現時。佛菩提樹白毫力故。根下自然化生寶華。縱廣正等四十由旬。其華金色金剛為台。佛眉間光照此華台。其光直下至金剛際等。與此大同。

疏。亦如涅槃從牛出乳者。即第十四經。南本十三雲。爾時眾中有一菩薩。名住無垢藏王。有大威德成就神通得大總持三昧具足。得無所畏。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長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諸佛菩薩所可成就功德智慧。無量無邊百千萬億。實不可說。我意猶謂故不如是大乘經典。何以故。因是大乘方等經力故。能出生諸佛世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佛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是諸大乘方等經典。雖復成就無量功德。欲比是經不可為喻。百倍千倍百千萬億。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善男子。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醐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從佛流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者。喻於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善男子。以是義故。說言如來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稱計。釋曰。彼約讚法勝。能從微至著。今但取從佛出教。以況眉間出眾耳。然此段經文諸說不同。若澤州先於菩薩申已解中。有一問雲。此經是其言教。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其果證。教淺證深。何故菩提不及是經。釋言。此中偏名宣說佛性之詮。法身之教。以之為經。所證即是性淨因果。所生菩提是其方便。因果性淨為本。方便為末。末不如本故。佛菩提功德不及准後。佛答其義如是。次下釋佛答。合中雲。以佛合牛。約應身佛。十二部經合乳。說小乘經。修多羅合酥。名大乘教。藉小開大故名為出。後四俱大乘。詮事之教名修多羅。謂施戒等事。方等合生酥。即大乘中破相空教。因事顯理故名為出。以般若合熟酥。究竟離相證實之慧。名為般若。依理起慧。是故名出。約行辯教。亦得名出。般若經云。然此般若即是向前菩提體也。以醍醐合涅槃。般若了因。了彼無始法性涅槃。是故名出。約實辯教。亦得名出。涅槃經言。佛性即是如來者。是法身如來。非報身如來。報身功德不及此經。故不即之。上皆遠公之意。若望經意未必如是。謂此公堅將大小事理。以配五味。乃成屈曲。如何不說大乘十二部等耶。今謂無垢藏意。推功歸本。果從教生。如來述成。成其推功之義。醍醐最上功本由乳。如來至極功歸於教。故涅槃即是如來。如大即是菩提。誠謂。滔滔之水本於濫觴。合抱之樹生於毫末。故說教為佛本。何用強分大小法報別耶。然佛自揀此經。異於小乘。今牛出乳。是大教耳。若爾何成五味。謂十二部經辯所說教。出修多羅者。十二分教出生契理合機之義故。修多羅出方等者。由契理故顯出真理。正理廣陳為方等故。從方等出般若者。依理生智等。般若出涅槃者。以智契理成極果故。故云涅槃猶如醍醐。醍醐喻於佛性。佛性即是如來。文理昭然。何須屈曲。亦有說。言從佛出十二部經是本質教。從十二部出修多羅是影像教者。亦是妄推度耳。都無本影之意。

疏。故此十句攝為五對者。重收前釋。謂一如理如量對。二法身報身對。三身毛心念對。四外感內安對。五竪見橫圓對。

疏。既現既至者。疏於釋文之前。總彰讚意。於中有二。先正釋。後總科。今初。既現即勝音讚。既至即十方菩薩讚。罔極者。即無極之情。故詩序雲。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則詠歌之。詠歌之不足則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故生公用此意釋說偈意雲。以罔極之心詠歌舞蹈耳。

疏。初一眉間菩薩讚下。科釋。先總科。二新眾才集下。明讚次第。於中亦二。先正明。後結彈。今初。亦是通妨。謂有問言。若以後十為十方菩薩讚者。十方先來。何以後讚。故今通雲。現瑞與讚。二皆同時。則勝音與十方讚亦同時。自是結集。集讚一處耳。又應問言。既是結集排次居然。合排十方在前。何以向後。故釋雲。承前讚勝音德次。是故先舉勝音讚耳。

疏。昔人不曉下。二結彈古德。於中又三。初正辯非。次何者且眉間出眾下。立理。三況法界品引例合嘆。

疏。亦含諸問思之者。文含四十句。且收十海。初偈即佛海。次偈演說海。三一偈變化海。一毛示現故。四一偈眾生海。五一偈世界海。六一偈法界安立海。七一偈波羅蜜海。八一偈佛壽量海。已證佛地必有壽故。九一偈解脫海。普賢開覺已離障故。已獲神通作用解脫故。十一偈名號海。身雲普遍。隨物立名故。十海既爾。攝餘問例然。故令思之。

疏。則十身圓融遍四法界者。以但言佛身故通十身。但云法界故通四界。以體即理。以用即事。體用無礙即事理無礙。即一即遍。即事事無礙。又初句體遍。次句明用。第三句明用遍第四句不動本也。本有二種。一真身為本。本體自遍。以用如體故。不動本而能普遍。二應用之中自有本末。菩提座身即本。周十方即末故。下不起樹王而昇四天。正明不動本而週遍。今明雖遍法界而處此座。明不壞末而歸本。此二不相離故。

疏。以不動本而週遍。釋不壞末而歸本耳。

疏。上則事如理故等者。菩提座身是事。以如理故週遍。言此則事含理者。一毛是事無不包故。由理有二義。一無處不遍。二無法不包。猶如虛空具包遍義。今事如理故具上二義。即事事無礙中。事理融通門也。

疏。又一毛表解脫門者。約觀心釋。一毛外有內空能容受故。

疏。初二總身總相遍等者。然有四句。謂一總遍總中。二總遍別中。三別遍別中。四別遍總中。然所遍通依正。且約能遍為正。所遍為依。依正各有總別。正總即全身。別即眼耳乃至一毛。依總即全一國土。別即若樹若石。乃至一塵。初但言剎中安坐故。是總身總相遍。後明身遍塵中之土。總遍別中。疏言眾中者。即大眾海中為揀昔解。以為勝音眷屬讚故。則是勝音眾中菩薩故。今明是新舊二種大眾海中。

疏。又句各一智者。上約二智。此約四智。四智之相已見第一經。今但取其與今經文相應之處。而引之耳。

疏。力無畏等皆無異故者。即問明品文。經云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諸佛身。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言相同者。即相似名同。非謂共也。

疏。此即無礙慧身不依一切者。上以無住本釋無依。無依是理故無住。即實相之異名。今以智慧釋無依故。出現品雲。一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復依方便立。方便依智智依慧。無礙慧身無所依。故疏離諸分別。是無差別者。上釋無差別。約理無二。今釋無差。但心無分別耳。故無差別與無分別。有通有局。局則無差別是理。無分別約智。通則理亦得名無分別。故問明品雲。佛剎無分別。無憎亦無愛。智亦得名無有差別。謂無差智為能證故。今用通義。以無分別釋無差別。

疏。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皆無二故者。即唯識釋大圓鏡智之能。亦如上引。

疏。即法身無色應物現形者。引證此語。正是肇論。論雲。法身無色應物現形。般若無知對緣而照。若取其本據。即是經云。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下經亦云。佛以法為身。清淨如虛空。所現眾色形。令入此法中也。

疏。以智契如下。會上二身令無障礙。是真法身。引金光明。已如上引。即三身品。

疏。望前應身即重化者。應身對法報。應身是化身。今於應身上起化。故云重化。如釋迦是應身如涅槃受供。於其毛端現多化佛。即重化也。

疏。先一偈顯真佛者。此約法報無礙之身。為真佛也。第一義常者。本有常也。智符於理。湛然常照者。即是修成。合本有也。若依法相。後常是相續常。今依法性宗。冥符於理。同理常也。故生公涅槃疏雲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則同無差悟。豈容易不易之體。為湛然常照。即其義也。顯者離二障者。亦有二意。若別說者。離煩惱障故法身顯。離所知障故智身成。合則二障俱障二身。離於二障俱顯二身。智性本有非照今有故。

疏。諸根相好一一無邊者。即自受用身果。無限福智所莊嚴故者。即自受用因。故唯識雲。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習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及極圓淨常遍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恆自受用廣大法樂。釋曰。以論對疏。居然可知。

疏。初一普隨物樂下。三義皆通他受用身及變化身。故唯識雲。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居純淨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故。

疏。無生為佛法體故者。諸經論中皆詮無生之理故。淨名不二發始明之。楞伽經說。一切不生中論不生。為論宗體。傅大士亦云。佛法以無生為體。無著為宗。忘想為因。涅槃為果。諸文非一。

疏。無住處者。拂約性雲。法性如虛空。諸佛於中住。似有住處。今謂法性如空。則無所住。況體無生。安有能住不住。諸法方住法性故。上文雲。諸佛於中住故。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大品雲。若住一切法。不住般若波羅蜜。不住一切法。方住般若波羅蜜。故大般若會會之初。皆先明無住。淨名亦說無住為本。

疏。無盡相言兼真身故者。一應用無盡。若鏡對萬形。二真體無盡。此復二種。一十蓮華藏之色相故。二一一色相體無窮盡。湛然不變故。經云。如來妙色常安隱。不為時節劫數遷。大聖曠劫行慈悲。獲得金剛不壞體。勝鬘雲。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故疏言。十化者。即佛地經說。佛身有十化。初依身輪起三種化。一受生化。謂受最後身。二神通化。謂現諸變等。三業果化。謂受金鏘等。又依語輪起三種化。一辯揚化。謂轉法輪。斷疑答難。二讚勵化。謂讚勝勸學。三慶慰化。謂有進修。或能斷證隨喜慶慰。意化有四。一領受意化。謂領問受取等。二抉擇意化。謂觀有情心行差別。揀擇諸法性相不同。三發起意化。謂能發起宿世善根。及令二乘發大行等。四造作意化。謂能建立諸法事義。是故當知依實起用。即是化身。故說化身無別心色。釋曰。上即論文疏文具用。欲會釋經少有添減。但觀向引。自分疏中主客之言。

疏。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者。復有文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疏。慈氏論雲。但離四相等者。此釋上離一切言故。四加行位菩薩。但觀此四。四者。一名。二義。三名義自性。四名義差別。名即能詮。義為所詮。名中有句。名詮自性句詮差別。則名中有自性差別。義中亦有自性差別。能詮所詮此二異相故。二別觀。若名義自性。名義差別。二二相同故合觀察。謂觀於名必詮自性。若觀於句必詮差別。故自性名與自性義此二相同。名義差別相同亦爾。

疏。亦是釋疑為物現相不乖如空者。疑雲。既以法為佛身。清淨如虛空。何緣現金色等。云何令人悟於虛空。答有三意。一體雖無相為物現相。物宜見故隨他意耳。二者若不現相。云何令人悟於無相。如不因言豈顯無言之理。上二意即為物現相句中通之。三如虛空言。取其清淨。無相非離相求。相即無相故不乖空。故下經云。佛住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虛空。而於第一實義中。示現種種所行事。所作利益眾生事。皆依法性而得。有相與無相無差別。入於究竟皆無相。故相不乖無相。相即無相耳。

疏。地地三心者。即入住出。下當廣說。

疏。一梵音故者。唯取五天梵音意在一故。二即此一梵音稱性故遍。三此一梵音中即具一切音故。

疏。釋雲事理融故。一梵音是事事為理融故一具一切。四多法雨者。隨前一音。即說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因果等法。五隨說一法具多文辭。如四諦品說四諦法。遍周法界主伴無盡。六隨前一音一法。各同一切眾生之音。如百道風各吹多竅。競發異響。前第三一音具多。是佛音自具。今一具多。是隨一音外同物類。七德一類音各遍一切處。多類皆爾。八唯宣稱性融差別故。九能令萬類皆得見聞上之性淨。十隨聞大小益皆究竟。言文處可見者。上之八義句各一義。唯第九義具於三句。十亦一句。故十二句而有十義。疏言影像者。顯無方所者。此句標。下別釋之。離其影像以為二喻。影取光影喻。故云光東影西等。然光影喻自有二意。一以若身若樹等。以喻物機。日月之光以喻佛智。所見之影喻佛色形。如瞿師羅之短質。佛智對之為三尺之影。無邊身之長質。佛智對之為窮上界。而有餘之影。今不取此義。二質喻法身。無二相故。光前機感。隨其東西所感異故。影喻色形。隨機感光而東西故。今取此義雲無方所。二以像一種為鏡像喻。故云質對像生。無從無去即無方所故此影像下。雙結二喻無方所言意明空耳。疏言如空者。不可取等故者。等於四義。謂此偈中五義如空。一不可取。無物可取智覽無性故。二無生。非從無之有故。三無起作。非新成故。四應物現前。無有一物不對空故。隨器大小孔隙之異故。五平等。十方虛空皆不可量。三際虛空同一相故。如來五義者。一離相故。二真常故。三湛寂故。上三寂然不動。四即感而遂通。五體相用等。佛佛相望平等無二。

疏。故雖現形猶如水月者。經云。佛真法身猶若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此義佛佛平等。故結雲平等如虛空。

疏。既以結通菩薩雲集尤顯上嘆。是彼十方者。謂若是勝音眷屬。何以嘆後結雲如此四天下道場中。以佛神力。十方各有一億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等。而來集會耶。明知。上是十方菩薩嘆佛德耳。現相品竟。

普賢三昧品第三

疏。二釋名。疏文有二。一正釋。二解妨。前中有三釋。第一釋普賢是人。第二釋普賢是法。第三依梵本義通人法。

疏。縱佛加下品。二解妨難。有二種難。一義廣名局難。難雲。文中具有佛加光讚。何以偏名三昧。一法釋意可知。

疏。餘會入定下。通第二違例開品難。難雲。諸會中皆入定等在於本品。今何開耶。故疏牒此以答。答文有二。一釋餘不開所由。二今此開下。釋今開所以。而文有四。一正答前問。二從四五二種下。展轉生難。難雲。光讚眾請十地亦有。何名六異。彼何不開今此則開。答意可知。三以此果下。出廣所由。七八九下。通躡跡難。難雲。若說果法。別立此品。七八九會。此三亦說果法。何不立耶。答意雲。彼唯有一而無二義故。

疏。二此三昧下。彰定名字。疏文有三。一解文。二彰入所以。三敘昔異同。今初。先指前。後復有下。正釋。文有二釋。一約廣大生息釋。二約光明遍照釋。前中先總後別。今毘者。廣大也。盧遮生也。那者。息也。即安國意也。疏諸佛有者。慈悲無邊下。二廣釋也。先明修成。言生相盡者。即起信意故。彼有三細。謂業轉現。總名生相。在賴耶識。今言盡者。論雲。菩薩地盡。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釋曰。遠離細念。即生相盡也。故次引涅槃經離有常住。即第四經。離有即生相息也。常住之義。同上起信。

疏。言本性者下。釋本性。言本覺現量者。本覺即是所證本性唯真。現量方能證故。與佛等者。起信論雲。所言覺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即是如來平等法身。說名本覺故。以等佛而釋大也。言新新生者。上約本淨。今約隨緣。言染淨苦樂所不能動者。上約隨緣。此明不變。又約上生滅。此約真如故。約生滅隨緣常生。約真如不變常息。

疏。即上法身在纏下別釋藏字。謂空不空標二藏名。起信雲。復次真如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釋曰。上即雙標。

疏。空為能藏藏不空者。即次下論中意。論雲。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所言藏不空者。以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恆不變。清淨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釋曰。上引論文。即雙釋二藏。而疏引意釋於空藏藏不空。意猶似難見。謂標論中本意。自性清淨心不與妄合。則名為空。性具萬德即名不空。及至釋文乃雲。若離妄心實無可空。即顯空藏同妄而顯。不空之藏要由翻染方顯不空。如本有檀德今為慳貪。本有尸德今隨五欲。本有寂定今為亂想。本有大智今為愚癡。是則慳藏於施。乃至癡藏於慧。故論雲。以知法性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等。萬行例然。故下論釋本有真實識知義故。故云。若心有動非真識知。明妄心之動藏其真知。是以即妄之空。藏不空之萬德。故下經云。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故上論雲。以能究竟顯實故名為空。故知空藏能藏不空。能藏既空。則不空之藏本來具矣。

疏。若以光明下。二約光明遍照釋。猶有二意。前以毘盧遮那為能證。又毘盧下。以毘盧等以為所證。則以如來而為能證。言本有真實識知義者。即起信生滅相中之文。論雲。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以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若心有動非真實識知。意雲。若無動念即真識知。既雲即是遍照。則毘盧遮那亦本有矣。

疏。顯於依正下。第二彰入所以。可知。疏賢首雲下。第三敘昔異同。意以身包剎海得藏身名。但是下文用中。一義。攝義不同不為正釋。順經宗意。故存而不論。疏普入下。明體相用。文有三。初總科。二言六對下。隨文別釋。三言四節者。結束稱讚。

疏。初二句下釋初對中。先雙摽。謂以因因性下。雙釋。先釋正入一切佛平等性言因因等者。即涅槃二十七。師子吼菩薩品雲。佛性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因者。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發心已去。果者。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無上大涅槃。今疏文意。因因即觀緣之智通發心已去。果即所證之理。能證至果。為大菩提為大菩提。所證至果名大涅槃。前二是因。後二是果。而有重因果言者。謂十二因緣。是正因性。雖有此性若無觀智不能成果。今由觀智令彼成果。即與因作因。故名因因。菩提對前已名為果。而大涅槃由菩提顯故。此涅槃即是菩提果家之果故。彼經喻雲。如無明為因。諸行為果。行緣識果。則無明亦因亦因因。識亦果亦果果。舉此無明為因因則在行前。行如十二因緣。無明如觀智。則觀智。在於十二因緣前。而遠公雲。十二因緣近起觀智。遠為涅槃正因。故名為因。方依前因以起觀智。依因起因故名因因者。則因因在於十二緣後。理則可矣。而不順喻。無明因因在於行前耳。然上四句之後經中。復有四句雲。一是因非果。如佛性。二是果非因。如大涅槃。三是因是果。如十二因緣所生之法。四非因非果。名為佛性。此之四句。三即是前二三兩句。智慧菩提皆依十二因緣生故。初及第四。皆前中初一。以十二緣約相是因。若約緣性即非因非果。是中道正性法身理也。二即第四。而菩提望前是果。望後是因故。言亦因亦果。涅槃之後更無所顯故唯是果。又第四句非前四句。總為四句之體。就緣成四。與此為因名為因性。與此為果名為果性。猶如真如出煩惱障名為涅槃。出所知障名為菩提。而體無二隨出得名。佛性亦爾。因等四句皆望緣取。而佛性體。體絕四句。俱非因果。四句已亡。思之可見。若總合上二種四句。成五佛性。復成四句。一或有佛性。闡提人有。善根人無。是前因性之中一分之義。以未成佛時。善惡無記皆名佛性。亦取其惡故。雲一分闡提有也。二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闡提人無。即因因性。三或有佛性二人俱有。即是因性中通十二緣。亦非因非果之性。四或有佛性二人俱無。即彼果性及果果性。對前兩重四句。可以意得。十二因緣名佛性者。一當體淨故是法身性。二能知名義成反流故名報身性。又前滅後生非斷非常顯中道故。又三雜染即三德故。翻煩惱雜染。以成般若。翻業雜染以成解脫。翻苦雜染以成法身。當相即是性淨三德。觀之則是觀行三德。證之則是圓滿三德。又初因性。即染淨緣起。二因因性。即內熏發心。第三果性。即始覺已圓。四果果性。即本覺已顯。又初隨緣隱顯。二微起淨用。三染盡淨圓。四還源顯實。又初與四俱是理性。但染淨分二。二之與三俱是行性。但因果有殊。又初染而非淨。二淨而非染。三亦淨亦染。四非染非淨。又初自性住性。二是引出佛性。三四皆是至得果性。又初二因中理智。後二果中理智。因果雖異。理智不殊。理智似分。冥契無二。唯一心轉。絕相離言無不包融。故名佛性。由此名為佛性契合門也。

疏。如是佛性即有七義者。即涅槃三十五經云。善男子。如來十力四無所畏。乃至如是等法是佛佛性。如是佛性則具七事。一常二樂三我四淨五真六實七善。今但義引故小不次。澤州雲。不遷名常(四)自在名我(六)安隱名樂(五)無染名淨(七)離妄是真(一)不空顯實(二)體順成善(三)後明菩薩性有六種。於前七中略無我樂。加少分見。以其未得八自在我故無我德。未得大涅槃無真實樂德。未見自身佛性故加少分見。

疏。生佛之性下釋平等義。言佛平等性。即如來藏下。會別歸總。此為第一下。結十門之一。疏言勝用下。即釋經能於法界示眾影像。是第二門。言能現能生身土智影者。即唯識論釋大圓鏡智之文。謂三身三土三智之影。皆是鏡智之所現故。如第一經說。前抄已引。

疏。謂若自相等者。謂觀色等六塵入正定。故名為自相。若觀無常空等八定。則名共相。並皆不離如來藏性。性即真如故。起信論雲。真如三昧是諸三昧根本。上釋出生一切諸三昧法。

疏。後攝受下。即釋普能包納十方法界。終歸此者。約事法界。法界體性。約理法界。疏四有二句。前句即三世諸佛智光明海。皆從此生。言不體此理。非佛智故。體謂體達。若能證入藏身之性。即名佛智正用。起信始覺同本。名究竟覺故。生公立體理成照義。雲理不待照而自了智。必資理而成照。故知理無廢興。弘之由人。智雖人用。不在人出矣。故人有照分。功由理髮。失理則失照故。要見此理方成佛耳。

疏。後示現諸境門者。釋經十方所有諸安立海悉能示現。上攝受法界。即言終歸此。故此能現者。文影略耳。皆自此生者。皆歸此故。故知萬物依地而生。終歸於地。

疏。五有二句即依正含容者。二句共成一門。一門便成一對。內含因果智力。釋經含藏一切佛力解脫諸菩薩智。從外令塵下。釋經能令一切國土微塵。悉能容受無邊法界。釋雲。由塵全依法界藏現。即是事塵頓現萬境故。言同真性者。約理法界。

疏。六有三句下。三句成一門。一門分二。一對前二句即成人。經云。成就一切佛功德海。二顯示如來諸大願海。是故疏雲初成果人功德大願。即二句也。疏後持法輪。即是持法。釋經一切諸佛所有法輪。流通護持使無斷絕。言由斯玄理法眼長全者。法眼長全無缺減。即第十四經。由真理湛然故悟亦冥符。理既無虧法眼常矣。

疏。言四節下。第三結束稱讚。言次四句者。即出生一切下。言二句者。即含藏下。言後三句者。即成一切下。及下三義。皆是結束此三。圓融稱讚也。

疏。此第十句有二義者。昔人唯有後義。則是佛身所現國土中塵有諸佛剎。遂令普賢不遍如來身外之剎也。

疏。及此國者。指前十處之國者。即前第十句中初義。謂及盡法界國土中。盡虛空國土。盡三世國土等。其第十義身中國土。以文近故。疏中不指。

疏。於上諸處下。總結能遍。上之四重但所遍故。於中三。初正結遍身。二此處入定下。類通。三故約主定下。後解妨難。謂有難雲。別明入定。佛前唯一普賢。今此結通。何以一一佛前各有多耶。疏中含有二義。一正約主伴。二遍明即入。初主伴中。謂為主須一為伴必多。難雲。此中普賢應不為伴。故應答雲。若為伴時。亦得有多。二者即由上義故。此一者是即多之一故。

疏。雲一切之一故。彼類通中多是全一之多故。疏雲一一切故。前是舉一結多。此是即一即多。前是通辯緣起相由。今明力用交徹。一有一切等故。普賢身不可思議。略有三類。一隨類身。隨人天等見不同故。二漸勝身。乘六牙象等相莊嚴故。三窮盡法界身。帝網重重無有盡故。今當第三。含有前二。

疏。得定所由所由有三等。疏文有三。初當句釋。二又上三下。展轉釋。謂由自有行願。方得主佛願加。由主佛願方得伴佛同加。故云前前由於後後。三餘豈無下。通妨。難言。一切菩薩皆修行願。何故不加。法門主下。疏答。答中二意。一約教相。二表諸下約表法說。如金剛藏表地智等。

疏。餘九即是十海者。就十海名二處具出。影帶鉤鎖文該五處。言二處者。一現相品。眾海問中十海。二成就品。初標章答中十海。然文小異開合不次。問中十者。一世界海。二眾生海。三長行闕一偈中即有。謂世界安立海。四諸佛海。五波羅蜜海。六解脫海。七變化海。八佛演說海。九佛名號海。十佛壽量海。三世界成就品。初答中十者。一世界海。二眾生海。三一切諸佛海。四一切法界海。五一切眾生業海。六一切根慾海。七一切佛轉法輪海。八一切三世海。九一切如來願力海。十一切如來神變海。若將此十對現相品者。此中一二名次俱同。此中三即問中第四。此四即彼三。此中五六皆帶第二眾生海中。開出亦可。第六根海通下諸海。須知根。故至成就品當更會之。此七是前第八演說。及第五波羅蜜海。是所演故。此八即第六解脫。此九即前九十二海。謂名號壽量。皆由願力而得成故。此十即前七。上言此者。此成就品。言文該五處者。二處如前。三即此所為中。是為十海故。四者即下意加與智。即十海智故。五世界成就品答中。稱嘆十智。即是知此中十海之智。正是此中諸佛所與十智也。此上五處三處。是海。二處是智。其所為中雖無海言。而是海義。然其五處決定相承。謂由問十海故。加所為中。為於十海佛與十智令知十海。普賢得智將欲說之故。觀察十海。智海難思。唯佛智能知故。稱讚十智。亦是讚所得之智。方能遂佛所為。答前問也。而其五處開合廣略者。顯義無方故。亦似譯人不相對會。故今疏文並為會釋。使前後無違。下成就品更委會釋。今此所為中十句。正對問中十海有三。兩海兼下答名。以文同故。謂一即問中第三安立海。二即問中第二海。言業者問中所無。即兼下名。答中開出。然有眾生必有於業。以此經中有淨治雜染得清淨言故。疏加之及業海也。三同問中第一。四同問中第四。五中攝前四海。謂九名號海。十壽量海。六解脫海。七變化海。以其上四皆佛隨機之大用故。故云一切佛功德也。六即問中第五。七九二海皆是問中第八。答中但有轉法輪海。而無演說。問中但有演說。而無法輪。今此所為及與嘆智。並開成二。八亦問中第二眾生開出。然上九句。七九合成。問中一演說海。八複合歸第二故。此九句唯有於七。而第五佛功德中。獨有其四。兼七中餘六故。十海具矣。

疏。與下十智令知此十者。上來正釋經文。今對後生起。如前已說。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