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四十四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七無著行。

疏。體即方便者出體。下皆釋名。於中有二。先依唯識二方便釋。後依本業釋。前中唯識但列不釋。無性釋雲。方便善巧者。謂不舍生死而求涅槃。是則說名方便善巧(此總釋也)若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共諸有情。為欲饒益諸有情故不舍有情。當知即是不舍生死(此釋總中不舍生死即唯識拔濟方便)若以此善迴求無上正等菩提。為證無上佛菩提故。當知即是希求涅槃(此釋總中而求涅槃亦唯識迴向方便)疏。本業後四下。二依本業釋。於中四。一舉彼經。二初即迴向下。會唯識二方便。三不舍不受下。雙出經論有無之因。兼正之義下文當知。四三皆善巧下。正釋行名。於中二。先總。後則二不下別。於中三。一合釋。前二以二同唯識故。以進趣同迴向。即大智故。巧會同拔濟即大悲故。此二相即故唯一心。二即一心故不著二。一心即二故不著一心。

疏。有是幻有下。第二別約巧會有無釋無著名。

疏。有能起用下。第三約不舍不受釋名也。

疏。即聖天梵等後會當廣明。

疏。謂證法毘尼等者。又此證者亦了知義。故梵本具雲蘇缽唎味底多達磨毘柰耶。釋曰。蘇者善也。缽唎味底多了知也。而譯人揀異上果果。但了知理諦證故。又約其四法但言是理。對上菩提即是涅槃。涅槃即是性淨之理。證即已為圓淨涅槃故。

疏。先總觀迷四諦故等者。然約二愚迷四諦理。即是迷勝義。愚即四重二諦中第二重二諦。今取第三重中勝義。謂即真如故。與四不同。四諦但是俗故。

疏。頑嚚即是癡愛。尚書堯典注雲。心不則德義曰頌。言不道忠信。曰嚚。故頑即癡嚚是愛也。

疏。二菩薩行想念生故者。此有二意。一要須想念方能起行。如夢從想。故智論之中。所聞見事多藉思惟念故夢見也。二未大覺。大覺是佛。近而說之七地已前猶為夢行。八地為覺。又八地之中無明未盡亦是夢境。永斷夢妄思想念。無復諸大陰界入。唯佛一人。是故如來獨稱大覺。

疏。如夢度河即八地經。

疏。七總結可知者。彼亦釋疑。謂有疑雲。眾生既爾何故菩薩說法赴機。故此釋雲所說法如實際。即此言說常同實際故。今疏中將初為總。故將後實際以為總結。所以名為略加添改。餘義多同但是取意有小異耳。

疏。既二經小異等者。晉經即雲一切法界如幻。諸佛法如電。菩薩行如夢。所聞法如響。一切世界如化。業報所起如摩[少/兔]摩。化身一切眾生猶如畫像。種種異形皆由心畫。所說諸法皆如實際。釋曰。此經亦有八喻。唯如畫像以經自合。餘但有牒法為喻耳。彼之電喻今改為影。彼摩[少/兔]摩喻今改為幻。故有二幻。此亦是改亦是添義。彼業報所起屬摩[少/兔]摩所喻。今將合化亦是改處。又後四喻皆經自釋。即是添處。經之添改總為小異。添改二字正約疏明。彼釋電雲。亦有彼闇照明等用。今由為影。改雲亦有應質覆蔭等義。彼釋第四疑雲。果行等可使是空。今世界事廣此應為實。由經以界為間則世間通三世間故。

疏。改別彼釋第五疑。若世如化何有彼因果。有善惡異。釋雲業報生如幻生。彼疏釋摩[少/兔]摩雲。古德釋雲。摩[少/兔]摩者。重義即是重化。今更問得三藏法師。摩[少/兔]摩者。此雲意生。亦云意成。即是意生身也。彼身更起化故。釋曰。此三藏釋亦有重化意耳。但取文別。彼釋第六牒疑則同今之疏文。釋雲如畫像隨心壁有高下故。

疏。其中施設下。隨難別釋。而經云種種生者。

疏。以易故不廣釋之。今當重釋。即四生等。又緣起經說三種生。經中有一苾芻問言。世尊。如是四種生身之相。由生老死有何差別。釋曰。四種生身之相者。謂名色六入觸受也。經云。世尊告曰。此四種生身之相。若次第生。若屬彼生。若如是生。世尊。云何次第生身之相。世尊告曰。於其最初有下種生(一)從此無間有漸增生(二)從此無間有出胎生(三)從此無間有漸長生(四)既成長已受用言說。能得生即受用生(五)如是品類名次第生。次明屬彼生。經云。世尊。此屬誰生。世尊告曰。蘊界處生都無有我。所以者何。以諸蘊等漸增長故。其性無常。即無常法有此生相。三明如是生。經云。世尊。云何而生。世尊告曰。由命根力有暫時住分限法故。其性無常。即無常法如是而生。涅槃十二說五種生與上大同。南經十一經云。生者出相。所謂五種。一者初生。二者至終。三者增長。四者出胎。五者種類。彼疏釋雲。初言生者出相總顯生義。下別顯中。一初生者識支。是其一報之始故名為初。報起名出。二至終者。名色望前所依說以為終。三增長者。即前名色增為六入。此三胎中。四出胎可知。五種類者出胎已後。乃至老死一報之中。運運新起皆名為生。釋曰。然此五生即前次第生。以彼第三為此第四。初生即下種至終即漸增。增長即前漸長出胎名同。種類即前受用。涅槃增長意是胎內。緣起經中在於胎外。小有異耳。經云。種種沒者或延或促三性等殊。亦即九種命終。緣起經中說六種死。經云。即於此四生身相中復有六種死差別相。一者究竟死。二者不究竟死。三者自相死。四者不究竟死。分差別相。五者究竟死分差別相。六者時非時死。彼釋曰。究竟死者。謂業盡死。不究竟死者。翻上應知。自相死者。謂識離身諸根滅沒。不究竟死分差別相者。謂業不盡中隨緣多種。究竟死分差別相者。謂業盡處中隨緣多種。時非時死者。謂八萬歲至十歲。或依時命終。或不依時命終。涅槃十二雲。死者舍所受身。舍所受身亦有二種。一命盡死。二外緣死。命盡死者。亦有三種。一者命盡非是福盡。謂正報雖亡依報猶在故。二者福盡非是命盡。謂依報滅壞正報猶在。三者福命俱盡。謂依正俱亡。二外緣死亦有三種。一者非分自害。二者橫為他害。三者俱害。又有三種。一者放逸死。謂有謗大乘方等般若波羅蜜。二者破戒死。謂有毀犯去來現在佛所制戒。三者壞命根死。謂舍五陰身。今此菩薩悉並委知。第八難得行。

疏。各攝上求下化等者。以唯識中有二願。一求菩提願。二利樂他願。釋相可知。初即上求。次即下化。故本業有三願。一自行願即是上求。二神通願。今經略無。三外化願。後二皆是下化願也。故舉上求下化即攝唯識二願本業三願。以本業第二外化攝故。

疏。由得最勝解受難得名等者。此有三釋。初以後成前。即後因前果。二亦可由有難得下。以前成後。即前體後用。三又亦以後一下。通相釋成亦具前二意。但前別配後遍通耳。故疏結從前義雲別配分明。

疏。合上中流亦言生死者。疏文有三。一依文正釋。意以中流亦合上生死故。二非生死涅槃之中下。結彈異釋。三會取異釋。二中先總非。以自古今皆謂二法中間故。有問雲中流不唯屬於此岸。何以偏名生死中流。二然晉經失旨不應廣引者。即別破刊定。刊定先舉向問後引古釋。以晉譯失意古釋豈是。晉經云。譬如河水不至此岸不住彼岸不斷中流。故古釋非一。苑公今並引之。故今總非恐後誤解須知昔非。今抄為引一。苑公雲。前不趣二處是離有。後不住中流是離無。謂生死無處名斷中流。不住無故云不住中流也。二賢首雲。如東流水不住南岸不住北岸。亦得說言不斷北岸。中流以中無別體約岸分故。若爾南岸亦得。何以不言涅槃中流。由所度生在此岸故。所以偏就生死而說。而刊定具引竟雲。今助釋有二。初會文。後釋義。初中新舊經本說喻不同。謂舊經約河水不趣兩岸不斷中流為喻。喻菩薩以離有無悲智度眾生也。新經約船師不住兩岸為喻。喻菩薩以無住悲智度眾生也。問若爾梵本豈有異耶。答梵本是一。由譯者異。謂此梵文雖云河水意屬船師。即是於能依聲處作所依聲說。是譯者若善文義則會意譯之為船師。若但知文則按文譯之為河水。二釋義者。即准此文。有二種中流。一者生死中流。謂兩岸中間處自別故。此則存二之中名生死中流。如是見者。不絕生死故。二者涅槃中流。謂離此彼岸即為中流更無別處。此則泯二之中名涅槃中流。如是知者。必證涅槃故。今此喻中喻菩薩大智故不住生死大悲故不住涅槃。悲智唯是一心不住生死時即不住涅槃。以無住故。故但云爾。釋曰。上刊定意前會梵本雙出二經之意。及其問答結成晉經失旨。以從今經義則善矣。及後釋義還同古人。以生死涅槃皆有中流。而以存二岸為生死中流。亡二岸為涅槃中流。由不住故不存二岸。是則住於涅槃中流。則不順不住中流之義。故疏並非諸釋云云文旨顯然。

疏。有以煩惱為中流下。重敘異釋。為其義收略有三義。初一生公釋維摩意。約其漂溺從因說者。疏為會取。是生死因故與涅槃意同。二雲有以賢聖為中流者。即什公釋淨名意。約受下會釋。三有以中道為中流者。肇公意也。約觀下會釋並不應住。總收諸義意在不住。若住煩惱不證涅槃。豈能度生。住聖涅槃則無增進。亦不能究竟度生。住中道則不契理。安能成佛度生。上三皆屬生死故。

疏。正釋理無不該。亦由了其非有故不舍者。即大智不舍生死也。

疏。已化未化俱有舍著二義者。著已化者言屬我故。未化未屬故不著也。有著未化者是所應化故。已化竟者故不著之。

疏。此文昭著而末學之徒下。結彈法相師。已如玄中而雲。但謂者。然彼宗中亦有此義但非究竟耳。以生界有二義。一性義即眾生是法界義。二者是性分義。謂眾生相。若依究竟相即同性。亦理平等。彼但取分義。眾生成佛義則有減。但不盡成故言無減。即少分之義。非究竟理故可悲之。

疏。然初自行下。疏文有二。先總彰大意。後文有五對十句下釋文。今初。意雲菩薩慈悲重重顯悲智無礙收上四段。四段別說。一自行。二化他。三雙行。四雙拂。今明自行即有自他雙行。雙行既俱義。必不著即是雙拂。從增科之顯菩薩悲深耳。今初自行能轉生死即自行之實。不舍大願即利他之權。雖前科為四而今疏文乃有六節。一即第一自行。二而謂多明下。起第二利他。三而多似起用大悲者。亦是第二利他中徵釋之文。四然其復似悲智二心行有前後。即生第三雙行。五而猶慮物二事不融下。生第四段上之四段皆初。一句躡前起後。六豈唯十行下結嘆。嘆二菩薩一十行難得行。用心之深即所說行。二即功德林能說之人。重重曲巧說斯悲智。

疏。且如究竟下。釋初一對以為體式。疏文有三。一權實交徹釋。二又但言下。拂跡入玄釋。唯蕭然無寄理自玄會。即肇公百論序前已用竟。三然雙非下。又融拂雙非。雙非即第四段。雙照即第三段。融拂二段成玄之又玄。又即此第四段中初權實交徹。釋即是雙照。後拂跡入玄。釋即是雙非。雙非此二方入玄矣。又既融第三則已具前二故。四門一致方顯深玄。故下結雲總前諸段理極於斯。下諸句中皆倣於此者。例下諸句諸句多唯明初權實交徹一義。故例令如初句知。

疏。若棄惡從善魔業攝持故者。即五十八經說十種魔業。中雲舍惡性人遠懈怠者。輕慢亂意譏嫌惡慧是為魔業。又云已得解脫已安隱者。常樂親近而供養之。未得解脫未安隱者。不肯親近亦不教化是為魔業。即棄惡從善也。第九善法行。

疏。今初。唯識二力論但列名。梁論雲。思擇力者。正思諸法過失及功德。此思擇力若得增勝。自地惑所不能動。體性堅強故名為力。修習力者。心緣此法住於觀行。令心與法和合成一。猶如水乳。亦如熏衣。

疏。四辯即池之四口者。此中四河四口等皆依十定品。一東恆伽河。從銀色象口流出銀沙。合以義辯才說一切義。二私陀河。從金剛色師子口流出金剛沙。合以法辯才說金剛句。三信度河。從金色牛口流出金沙。合以詞辯說隨順世間緣起。四縛芻河。從瑠璃色馬口流出瑠璃沙。合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無盡辯雨無盡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法等。下別合云云何菩薩四河。一願智河。二波羅蜜河。三三昧河。四大悲河。並如彼文。

疏。或各配屬下。上即通釋故。或一因成四河等。今此別配言同體悲加故。即以他佛外加為大悲河因。二見心性故。即第二自藏離礙故。自藏即如來藏性。此即心性能觀心性名為上定故。為三昧河因。三諸度圓故即第三所照法圓故。為波羅蜜河因。四二智圓滿故。即第四能照智具故。為願智河因。一切智是根本智。重言智者即後得智。後得智攝願故。

疏。三旋繞中下。疏文有二。先彰大意。初成就等即十定。經文從隨順即是下疏釋旋繞之相。二文中下釋文中三。一總科。二為五對釋。三總相收攝。二中先列五對。後今初明理無不證下。別釋細尋可知。

疏。勒此十身下。第三總相收攝。於中五。初收五不出體用。二體外無用下。融體用為法界。於中言用即智應者。兼融三身以為一體。三隨相顯十者。出十身之由。四一乘圓融下。通妨難以有難雲。地前未證。何得爾耶。故為此答。五更有餘義者。指廣有本。即是彼十。一即威勢身菩薩眾中威光赫奕滅諸闇故。二即意生身遍趣生故。三即菩提身正覺無生故。四即福德身福絕三際不可說故。五即智身智契實理故。六即化身隨應現故。七即力持身力持不變故。八即法身法界性故。九即相好莊嚴身。十蓮華藏相同於一相周法界故。十即願身願轉法故。觀法無相現相無所不周故。經云毘盧遮那佛願力周法界一切國土中。恆轉無上輪。斯即十地中義。會於離世間十佛同前十地。已會十身然彼約佛身。今約菩薩所得則望彼皆因。以因望果故小有不同。而圓融交徹故得例彼。若不例彼當文自釋義亦無遺。又顯十身五體五用。謂威勢福德智法相好此五皆體。餘五為用。體即是真。用即是應。同真應二身融為一味可知。第十真實行。

疏。初徵名如本分釋者。即言行不虛故名真實。又稱二諦故。故瓔珞經云。二諦非如。非相非非相故名為真實。次經即雲誠諦之語等即釋名也。

疏。體即下出體。

疏。今更略釋。於中有三。初依唯識二智而論但列其名。無性釋雲。由施等六成立此智。復由此智成立六種。謂相教等種種品類。是則名為受用法樂。由此妙智能正了知此施此戒此忍進等。如所聞法饒益一切有情之類。是則名為饒益有情智。

疏。本業有三下。二約本業便會上二智。

疏。下文雲下。三依下經會上經論。先會唯識論。後知十方智下。會前本業。

疏。誠實審諦即真實義者。次下疏文引下經釋。有用金剛四語釋。雲真語為顯世諦故。實語為顯世諦修行有煩惱無煩惱。及清淨相故。於中實者。此行煩惱此行清淨。故如語者。為顯第一義相故。不異語者。顯第一義修行。有煩惱及清淨故。

疏。二約現修自他二行者。即由實語故所作皆成。如涅槃第三十一說。昔與調達二人入海採寶。船破之後二人不死。調達悲泣我有二珠。分一與之。又貪一珠遂刺我目我時呻吟。有一女人問我。我即具答。女人問言。汝名何等。我即答言。我名實語。彼雲。誰信我。即答言。我於提婆達多無噁心者。令我兩目平復如故。言訖如故。忍辱仙人亦同此例。同在此卷。又如說能行亦是如語如行。能說即不異語也。

疏。窮法實相謂如是相性體力等者。即法華經云。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此之十句天台歷十法界一一界中復具十界互相攝故。十界便成百界。界各十如即有千如。更分一一界各有三界。一眾生世間。二五陰世間。三器世間。便成三千世間。彼宗以此為實法華經樞要最玄。後明知見但舉能知耳。思大師三種讀此十如。一以如是為頭。雲如是相為一句。如是性為二句等。即約假觀觀十別相故。二雲。所謂諸法如為一句。是相如為二句等。以如字為空。即成空觀。三以如是字為末。雲所謂諸法如是為一句。相如是為二句等。以如是為中道觀。一家之意理無不通。第七重頌分偈中。第六行二偈中初偈頌前正辯三諦。次偈初半頌依智起悲。後半頌行成益物。然皆有無對辯具三諦義。古將初半為加行。次半根本。後偈後得。然取攝論之文。論依六度似不會教。若兼正明義理。則可通前文。既依本業今頌不可錄舊。

疏。第七四偈頌。無著行。初偈即二方便中迴向善巧。三方便中進趣向果。已得灌頂是向果故。次二偈即拔濟善巧。次半偈即巧會有無。謂善入文字。是會有也。不分別者是會無也。後半一切法不舍不受。若配經文。初偈頌淨菩薩道受菩薩記而無所著。次偈頌悲念眾生。後二偈頌前於一切世間成熟眾生。前約所化種種音等。此約能化一音隨類。前令所化不著。此即能化不著。

疏。第八安住下。八頌中言頌最勝等十句者。於中初句頌廣大解。次二句頌決定解。第二偈除護念一句。頌餘七句。後之二偈頌佛護念。以明見故得護念也。二無量下。三偈頌自行。中初偈即能轉多劫生死。後二即見者不空。初偈辯不空之果。後偈辯不空之因。由見佛無厭故。

疏。我為。最勝等二偈。即最勝義。謂善入平等。及達法界不取著故。

疏。同佛善根者。初偈頌最上。同一佛性是調御故。次偈頌離翳。次三偈頌已辦及善變化。後偈頌為依怙與佛化他故。

疏。頌得佛十力等如文思之者。一偈頌得佛十力。次一超頌轉法輪。次二頌無礙解脫。次一偈半頌智慧解脫。後半偈卻頌雄勐無畏。次一偈頌了知世間境界。智海法海即智正覺世間。次或現已下四偈。絕生死迴流。初二偈八相明絕生死。故方能現生。次一偈非生死身方能現身。次一偈頌入智慧大海。樂觀不移是入義故。次於諸下三偈。頌護持正法。初偈神力加持。後二六通護持。其無礙意即他心通神通具足兼宿命漏盡。次其心正定下四偈頌到實相源底。餘並可知。

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

初來意有三。初正明。次准問下釋上問。前卻妨二義通之。三然明法下。會差別有二義釋。初以位揀。後以前後揀。明法即勝進所成者。是勝進家果故。故經云。菩薩滿足如是願時。即得十種無盡藏。所謂普見諸佛無盡藏。二總持不忘無盡藏。三決了諸法。四大悲救護。五種種三昧。六滿眾生心廣大福德。七演一切法甚深智慧。八報得神通。九住無量劫。十入無邊世界無盡藏。後是一位之果者。以是第五迴向之果故。經云。菩薩住此迴向得十種無盡藏。所謂見佛無盡藏。於一毛孔見阿僧祇諸佛出興於世故等。其中名有同者亦復優劣有異。

疏。各有業用者。如信以能除不信濁為業。戒以遮防破戒蔽為業。慚以對治無慚止息惡行為業。愧以對治無愧止息惡行為業。聞以能破無知為業。施以止慳為業。慧以破癡為業。念以治忘念為業。持以治忘失為業。辯以治於謇訥為業。

疏。然念慧及戒下。上正釋名。此下得名。得名有二。一約隨相。二若就下約融通。

疏。然約隨相前九自利者。二利分別。

疏。信為行。下明次第並可知。

疏。初三三空信所執無相等者。意以前九別約三性後一總融。前中即依三性信無三性。此初信所執即遍計所執性。雲無相者。即相無自性性。二依他無生。無生即生無自性性。三圓成無性。無性即勝義無自性性。

疏。後一總信三性無生下。一句總融前九。文中有三。一指前即第二經。清淨功德眼自在天王。得知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無功用行。解脫門廣如前說。二言十皆無生者。一即空是無生義。二無相是無生義。三無願是無生義。四無作是無生義等。三言並通三性者。此有二義。一空等通三。謂遍計空依他空圓成空等。乃至三性難超越。二者無相無生無性亦通三性。下疏依後義作一重雲。如一無生若作無相。應雲但信依他無遍計之相。則是圓成之相。若信依他無自然之性。則悟圓成之性。是故結雲餘例可知。

疏。若剋文取義者。上但當文通釋。今對前別釋可思。

疏。二彼諸下釋第二意。文有四義。一謂已得未得下約真如本無增減等。亦即就前廣無邊涯之經。離二邊之偏邪。二寂照下。菩薩寂照契如絕戲論故。三但以世俗下。暗引淨名證成。四菩薩既堅信下。結成不怯。

疏。五有正慧故下。釋常有根本。於中三。初按文略釋。次靜法雲下。引昔解。後此或應爾下。會通言或應爾。且許昔解。後今以理下。引例會通第二戒藏。

疏。謂雞狗等者。涅槃二十四雲。菩薩摩訶薩受持禁戒。不為生天不為恐怖。乃至不受狗戒雞戒牛戒雉戒。乃至是名菩薩修大涅槃是第三戒。又十住毘婆沙論第三明穢土中。多諸外道有持牛戒者。鹿戒者。狗戒者。烏戒者。象戒者。釋曰。此皆外道所持惡禁戒。通由二因生此妄計。一由天眼見有眾生。從雞狗等即生天上故。二由非理尋思妄生此計。婆沙一百一十四。有二外道。一名布剌拏憍雉迦。受持牛戒。二名頞剃剌羅棲爾迦。受持狗戒。二人異時往詣佛所。種種愛語相慰問已。時布剌拏先為他問。此棲爾迦受持狗戒。修道已滿當生何處。世尊告曰。汝止莫問復再三請。佛以慈心告言諦聽。受持狗戒若無缺犯當生狗中。若有缺犯當墮地獄。聞佛語已悲泣哽咽不能自勝。世尊告曰。吾先告言。止不須問今果懷恨。時布剌拏白言。世尊不以此人當生狗趣故我悲泣。然我長夜受持牛戒。或恐將來亦當爾耶。唯願大慈為我宣說。世尊告曰。准前狗戒。此等皆由不了真道。婆沙又問雲。云何受持豬戒牛戒狗戒名無缺犯。答一如牛法。一如狗法。名無缺犯。

疏。非如難陀。難陀之緣甚長而人多聞正明。其性多欲染著孫陀羅。佛方便誘引之至於天上。見諸天女端正姝麗過其本妻。見諸天男皆有天女。獨於一處見有天女逈異姝麗而無天男。問佛佛令自問。彼女答言。我有夫主即佛弟難陀。難陀答言。我身即是。女言。難陀為僧身披袈裟。聞已便求剃落持戒。本為貪著天女而持禁戒故。阿難譏之。如羝羊相觸將前而更卻後。汝為欲持戒其事亦如是。身雖能持戒心為欲所牽。斯業不清淨。何用是戒為。意雲。如羊本擬向前。如汝欲生天上受欲。而更卻後。如汝持戒故業不清淨(云云)疏涅槃云何故持戒等者。即第二十七師子吼言。何因緣故受持禁戒。佛言為心不悔。何故不悔為受樂故。何故受樂為遠離故。何故遠離為安隱故。何故安隱為禪定故。何故禪定為實知見故。何故為實知見。為見生死過患故。何故為見生死過患。為心不貪著故何故為心不貪著。為得解脫故。何故為得解脫。為得無上大涅槃故。何故為得無上大涅槃。為得常樂我淨故。何故為得常樂我淨。為得不生不滅故。何故為得不生不滅。為見佛性故。是故菩薩性自能持究竟淨戒。疏家但至涅槃已為究竟故略後三。後三即涅槃中事故。

疏。五不同調達者。佛說四依為除比丘四惡欲故。調達加一為五。謂加不食酥鹽魚肉。復皆盡形壽說。雖有同本意不善故。四分律第四卷雲。調達以五邪法誘諸比丘。盡形壽乞食為一。盡形壽著糞掃衣為二。盡形壽露地坐為三。盡形壽不食酥鹽為四。盡形壽不食魚及肉為五。

疏。不違涅槃者。非涅槃經以無相持順寂滅故。

疏。一非為欲惱眾生。先須持戒者。如欲禁龍。曾聞羅漢持戒而能遣龍。遂即持戒是也。

疏。如馬祀等者。即百論中外道計。殺馬祀天得生梵天。即逼惱於馬。謂為戒等。

疏。定有定無者。今律學者多計為有。禪學之者說戒如空。定有著常。定無著斷。此為邪見。雜於正戒。

疏。觀緣性離者。觀緣之相不壞堅持。緣戒性空故不起迷倒。

疏。又如十住婆沙論說。一矯異者。謂有貪利養故行十二頭陀。作如是念。他作是行當得敬養。我作是行亦或得之。為利養故改易威儀。二自親者。為有貪利養故。至檀越家而語之言。汝等如我父母兄弟姊妹親戚無有異也。若有所須我能相與。若有所作我能作之。不計遠近來相問訊。我住此者正相為耳。為求利養貪著檀越。能以巧辯牽引人心。三激動者。謂有不計貪罪欲得財物。現於貪相語檀越言。此衣缽尼師壇好若我得之則能受用。若人能隨意施者此人難得。又有謂檀越言。汝家羹飯餅肉香美衣服又好。若常供養我我以親眷必當相與。四抑揚者。謂貪利養故語檀越言。汝極慳惜尚不能與父母兄弟姊妹妻子親戚。更有誰能得汝物者。檀越愧恥俛仰施與。又至餘家語彼人言。汝有福德受人身不空。阿羅漢等常入汝家與汝坐起語言。欲令檀越必謂我是羅漢。五者因利求利者。謂有以衣缽及僧伽梨尼師壇等資生之物持示人言。此是國王及施主等。並餘貴人將來與我。令其檀越心中生念。王及貴人尚供養彼況我不與。因以此利更求餘利故以名也。第三慚藏。

疏。今初然慚愧相別者。此釋標章。而雙釋慚愧。兩章之通別言涅槃雲慚者羞天等者。即南經第十七。耆婆為阿闍世王說也。經云。大王諸佛世尊常說是言。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慚者羞天。愧者羞人。是名慚愧。無慚愧者不名為人。名為畜生。其成唯識即當第六論雲。云何為慚。依自法力崇重賢善為性。對治無慚止息惡行為業。謂依自法為尊貴增上。崇重賢善羞恥過惡。對治無慚息諸惡行。釋曰。言自法者。謂於自身生尊重增上。於法生貴重增上。二種力故崇賢重善此是慚相。論雲。云何為愧。依世間力輕拒暴惡為性。對治無愧止息惡行為業。謂依世間訶厭增上。輕拒暴惡羞恥過罪。對治無愧息諸惡業。釋曰。謂依世間他人譏毀。及自羞惡法而不作等。名依世間訶厭增上。有惡者名暴。染法體名惡。於彼二法輕有惡者而不親。拒惡法棄而不住。由此增上對治無愧息諸惡業。論又云。羞恥過惡是二通相故。諸聖教假說為體。釋曰。此會顯揚。顯揚說羞恥為二相者是通相耳。從通假說為體。實是崇拒等是別相故。下疏云是二通相。疏俱舍亦同者。即彼第二疏根品之中。偈云無慚愧不重。於罪不見怖。釋曰。不重賢善名為無慚。謂於諸功德及有德人。無敬無崇無所忌難無所隨屬說名無慚。即是恭敬所離。對法雲。功德者。戒定慧。有德人者。有戒定慧人也。無忌難者。無畏懼也。不隨屬者。不作弟子禮也。於罪不見怖。釋無愧也。為諸善者所訶厭法說名為罪。於此罪中不見能招可怖畏果說名無愧。翻上即是慚愧之相。謂重賢善等故同唯識。

疏。若說羞恥下。釋二通相先依唯識已如上引。後依今經以一文中皆有不相恭敬故。

疏。自惟即是內自羞恥者。正同涅槃。兼得唯識依自法力。第四愧藏。

疏。不覺苦集故無知見者。不知苦果不見集過。

疏。依顧世間即順唯識意。

疏。從婬欲生即種子不淨者。疏中先說五種不淨。一種子不淨。二住處不淨。三自性不淨。四自相不淨。五究竟不淨。即智論二十一說。梵行品已廣其相。但自性不淨即三十六物。今當更說。即涅槃十二聖行品雲。從頭至足其中唯有發(一).毛(二).爪(三).齒(四).不淨(五).垢穢(六).皮(七).肉(八).筋(九).骨(十).脾(十一).腎(十二).心(十三).肺(十四).肝(十五).膽(十六).腸(十七).胃(十八).生藏(十九).熟藏(二十).大便(二十一).小便(二十二).涕(二十三).唾(二十四).目淚(二十五).脂(二十六).膏(二十七).腦(二十八).膜(二十九).骨(三十).髓(三十一).膿(三十二).血(三十三).腦(三十四).膀胱(三十五).諸脈(三十六)。菩薩如是專念時。釋曰。遠公不分其中骨有二。腦有二。腦連膜。除二缺二。腸有大小。亦缺其一。餘處有胞具三十六。直就經文今具者。復有分垢為一汗為一。則穢字屬汗亦具三十六。

疏。又垢穢形是內污穢不淨者。然有二種。一內二外。論雲。云何依內污穢不淨。謂身中發毛爪齒塵垢皮肉骸骨筋脈心膽肝肺大腸小腸生藏熟藏肚胃脾腎膿血熱痔肪膏肌髓腦膜涕唾淚汗屎尿。如是等類名為依內。釋曰。此亦三十六物也。論外謂青瘀或復膿爛。或復變壞或復[月*逄]脹。或復食噉或復變赤。或復散壞或骨或鎖。或尿所作或唾所作。或涕所作或血所塗。或膿所塗或便穢處如是等類名為依外污穢不淨。二苦觸不淨。論雲。謂順苦受觸為緣所生。若身若心。若不平等受。受所攝如是名為苦觸不淨。三下劣不淨者論雲。謂最下劣事。最下劣界。所謂欲界除此更無極下劣最極鄙穢餘界可知。如是名為下劣不淨四觀待不淨者論雲。謂如有一劣清淨事。觀待其餘勝清淨事便似不淨。如待無色勝清淨事。色界諸法便似不淨。觀待薩迦耶寂滅涅槃乃至有頂。皆似不淨。如是等類名為觀待不淨。五煩惱不淨。論雲。謂三界所有一切結縛隨眠煩惱纏。六違壞不淨。謂五取蘊無常故。恆不可保信是變壞法。是故靜慮無色皆名不淨。釋曰。今疏隨勝已略配竟。但觀所引論文自然明瞭。第五聞藏。

疏。聞為本故實則多知者。故大品第六雲。須菩提白佛言。何等一切法中無礙相應學應知。釋曰。即多知之義下。佛答中與此列大同。佛言一切法者。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世間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共法不共法。釋曰。此十法但共不共。此中略無以一向是不共般若故。彼經云云何為共法。四禪四無色。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如是等法是名共法。智論釋雲。凡夫聖人生處入定處共故名為共法。經云。何等名不共法。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是名不共法。論釋雲。菩薩分別知此諸法各各無相。是法從因緣和合生故無性。無性故自性空。釋曰。此即聖人法不共凡夫。如十八不共等亦不共二乘也。餘大同此。

疏。依生引二門開為四重徵釋者。然第六地廣顯其相。今文略引。然此一段疏文有三。一總顯生引。二然依雜集下。以三緣生會釋經文之意。三正釋經文。二中二。先正說三緣生。後會釋今文。今初。然雜集論雲。云何緣生。幾是緣生。何義觀緣生耶。問也。謂相故分別支故。釋曰。彼有十五義。今略用一二耳。論名相者。謂無作緣生故。無常緣生故。勢用緣生故。是緣生相由此三故薄伽梵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為無明緣行乃至廣說列也。此有故彼有者。顯無明緣生義。等具如疏文。即是釋也。然功能差別下。更雲如從無明力故諸行得生。乃至生力故得有老死。

疏。然今經中下。第二會釋經文也。於中有五。一正明二門。然此有彼有等。亦兼勢用正顯二相故。指勢用在於六地。二然二門下。出其影略。言前後互舉者。謂能所引中明無作緣生。能所生中明無常緣生。三前七許同因位下。出生引所以。言許同者。據三世義。初二次五過現不同。約二世義許得同世。但引五種故不名生。四由此能所引中下。出此經中影略之由。以前於能所引中無作義顯。而影取無常。能所生中無常義顯影取無作。五故集論下。引證生引之相。

疏。然文有染淨下。第三釋文。文中三初句標也。有染淨觀者。六地廣明。謂無明緣行等。前能生後生死流轉為染。無明滅行滅等。反本還源為清淨耳。

疏。初能引中下。二別釋即為四番。初番可知。

疏。第二約所引下。約所引染淨。例前亦合雲識有故名色有。前文亦合有無明無故行無。

疏。以識通能引下釋。上亦通能所引義。正義正取識名色為所引義。今釋上言通能所引。若識支通能引。名色唯所引。故識與名色是能所引對。於中先反釋經文。約染觀明。然識通能所引者。若取識種為識支即是所引。若取行種為識支識是能引行是能引故。今舉二業初業是能引。以取行習氣為識支故。實是行種與識俱故名為識支。即集論意。正取業種以為識支。識種乃是名色支攝而緣起。經通能所引業種識種俱名識故。識種但是名色所依非名色故。今第二意即是識為能引。雲與名色作緣。從謂由識入母胎下。兼顯現行二果。然今下。經義通能所故。六地雲。於諸行中植心種子即具二也。其二種業言即六地自業助成章中。然彼二業雲識有二種業。一令諸有相續。二與名色作生起因。今取其勢以能所引而為二業。約持行種即是能引。約其自體即是所引。

疏。今言識無者。上反釋經。今順釋也。反上二義可知。

疏。第三下。能生所生相對。上愛取有是能生。生老死為所生故。第四可知。

疏。後之三門下。料揀然第二門識與名色。識雖有能引之義正取所引。故三皆能所相對。先問後答。答意可知。

疏。又為顯能引支下。重顯前二相次為一所以。識支是所引則能引唯二。識是能引則能引有三。若識取所引則上四番而為三類。初一唯就能引明第二唯就所引說。三四通能所相對故。顯十二一一相望皆得此有彼有此生彼生等。不必要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相對。以明方有此有彼有等故。疏雲說者之妙。

疏。第二有漏五蘊下。文五。一釋總名。已見光明覺。雜集藏果等者。即第二論。其藏果義與蘊義大同。重擔與陰覆義大同。然彼論雲。蘊義云何。答諸所有色。乃至若近若遠彼一切略說。色蘊積聚義故如財貨蘊。如是乃至識蘊。釋曰。此即藏果義蘊藏色等果法耳。言重擔者。論雲。荷雜染擔故名為蘊。如肩荷擔。荷雜染擔者。謂煩惱等諸雜染法皆依色等故。譬如世間身之一分能荷於擔。即此一分名肩名蘊。色等亦爾能荷雜染故名之為蘊。

疏。而標名下。二釋世間。世有三義。隱覆名世通為無為。如世界成就品下。二唯有為世間。世即是間。持業釋也。

疏。然色等下。三料揀。言通無漏者。諸佛五蘊。況因滅無常色獲常色等兼通無為。今但取有漏有為蘊。不攝無為義不相應故。留於無漏在後段說。

疏。云何知下。四釋知相。即大品意。前文已引初知相中。言色以變礙為相者。俱舍第一中。色有二義。一變壞義。論問雲。始自眼根終乎無表。世尊何故說為色耶。答可變壞。故名為色蘊。釋曰。變者顯剎那無常。壞者顯眾同分無常。論問雲。誰能變壞。謂手觸等(云云)故即便變壞廣說乃至蚊虻等觸。此變壞者。即是可破壞義。二變礙義。論雲。有說。變礙故名為色。釋曰。變謂變壞。礙謂質礙。若爾極微應不名色無變礙故。此難不然。無一極微各處而住。眾微聚集變礙義成。餘廣如彼。雜集亦二義。一問雲。色蘊何相。答變現相是色相。此有二種。一觸對變壞。二方所示現。觸對變壞者。謂由手足乃至蚊虻他所觸對時即便變壞。方所示現者。謂由方所隨何相示現。如此色如是如是色等。

疏。受以領納者。雜集問雲。受蘊何相。答領納相是受。故領種種淨不淨業所得異熟。又唯識雲。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疏想者取像者。即唯識文。下云施設種種名言為業。謂要安立境分齊相。方能隨起種種名言。雜集雲。搆了相是想相。由此想故。搆了種種像類。隨所見聞覺知之義起諸言說。

疏。行謂遷流者。俱舍雲。造作遷流二義名行。雜集雲。造作相是行相。由此行故令心造作。謂於善惡無記品中驅役心故。釋曰。俱舍二義今取遷流欲訶毀故。

疏。識以了別者。俱舍雲。識謂各了別。論雲。了別名識。此有六種了別不同。故名為識。雜集雲。了別相是識相。由此識故。了別色聲香味觸法等種種境界。

疏。況知一切法趣色者。即於第三義中傍況此義。亦大品經云。一切法趣色。色尚不可得。云何當有趣及非趣。天台為三觀釋雲。初句假。次句空。後句中。然經文但顯性空。今疏引意卻取一切法趣色。明事事無礙。一中有無量義故。是名善巧多聞。

疏。然諸蘊性下。第五解妨。此即以通為別。妨釋有二義。初一可知。又攝法多者。第二釋也。因此略明五蘊攝法多少。且依大乘百法。識蘊唯攝八識心王。色蘊唯攝十一種色。想受二蘊但攝心所遍行中二數。四蘊但攝二十一法。除六無為。蘊所不攝。餘七十三。皆行蘊攝故云多也。百法已見第一疏抄。

疏。第三無漏中有四。初釋總名。二然無漏蘊下。顯類別。三欲顯戒下。釋立總名所以。言理實亦有世間戒等。上五蘊亦有出世間。然世間戒等自有二戒。一者外道共有十善等戒。四禪等定。世智之慧脫下地惑。於中知見。二者正教之中。亦說十善五戒四禪八定。無見慢修欣厭之慧。脫下界縛了見分明。而是有漏故名世間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