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五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第五依現相。疏文分四。一總明大意。二顯相不同。三別明放光。四料揀同異。今初。應有四句。一者隨相。二者無相。三者無相不礙相。四者相即無相。法性寂寥。即第二句。無相之相。即三四句。下別明中有初一句。故應莫執無相。以斥諸相也。故下經云。如來非以相為體。但是無相寂滅法。身相威儀悉具足。世間隨樂皆得見。十地經云。佛住甚深真法性。寂滅無相同虛空。而於第一實義中。示現種種所行事。所作利益眾生事。皆依法性而得有。相與無相。無差別。入於究竟皆無相等。即其義也。

疏。起教多端下。第二顯相不同也。由所起教異故。能起相殊。如說法華。以放光動地雨華為相。將說涅槃。以聲光遍照普告為相。如說般若。以散金華為相。今經具有諸相。華藏世界六種震動。雨於華雲香雲蓋雲鬘雲瓔珞雲等。皆其相也。又現相品。現五種相等。

疏。故諸會下。第三別明放光。於中文三。初總明。次然有二下。別顯後隨處放異總有十光各有所表至文當知者。重釋隨相。三中言十光者。第一會放於二光。謂現相品初。於如來眾齒之間放種種光。二亦於此品放眉間光。第二會放足輪光。第三會足指放光。第四會足上放光。第五會膝輪放光。第六會亦眉間放光。第七會初不放光。而出現品放二種光。謂放眉間光加於妙德。放於口光加於普賢。第八會總。不放光。第九會亦放眉間白毫光明。初會七會各二光。八會不放故。故九會共有十也。言各有所表者。初面門眾齒放者。表教道遐舒。金口所流。從佛口生。真佛子故。以是義故。於總處放也。又表咀嚼法味滋法身故等。眉間放者。通表一乘中正之道。足輪最下表信四義。一自下而上。信最初故。二最卑微故。三為行本故。四信該果海已滿足故。第三會足指安住故。四足上依行故。五膝輪屈伸可迴向故。六十地眉間。表所證十如具足中道故。七出現眉間。表出現中道。不住生死涅槃之二邊故。又口放光。表佛口生真長子故。第八會不放。行依解發依解光故。或略無故。第九眉間。表證窮法界之中道故。廣如下疏。故云至文當知。

疏。其動地等下。第四料揀同異。慶前起後。二義不同。故取起後。不取慶前言如十地等者。九地初雲。說此菩薩八地時。如來現大神通力。振動十方諸國土無量無數難思議等。既牒八地。明是慶前讚竟。便請第九地故。義兼起後。

第六依說人。疏文分二。先總顯來意。後開章別釋。今初。先立理。然法有四種。教理行果。理法湛然無興廢。龍宮教海亦多長在。修行剋果。則在於人。故般若論雲。法欲滅者。修行滅故。然弘有二義。一者自行。二者轉化。今取轉化。下文雲下。引證也。即第十六卷勝慧菩薩偈。具雲。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故說者如燈。能照眾生心寶故。

疏。今此能說通三世間下。開章別釋。於中三。初總明說人。次指文顯說。後說儀不同。今初。總有四種。一明有三。二開三為五。三開五為十。四開十為無量。

疏。開即為五者。開三世間中智正覺一。為三乘故。眾生世間及器世間。仍舊不開。故為五也。

疏。更開為十等者。以三世為三。微塵說為四。毛孔說為五。疏。器及有情各有分圓下。出為十所以。直語世界說。是器家之圓。若言微塵說。即器家之分。但言有情說。是有情家圓。若云毛孔說。即有情家分。言有情者。即含前佛菩薩聲聞眾生也。疏。此上諸說通三世者。上之七說。並通三世也。謂過去佛說。現在佛說。未來佛說等。疏。故普賢下。引證。言如是說等者。等取下句種種悉了知也。亦等餘文。

疏。廣則無量法界品中類非一故者。法界品中。略明五類法界。皆有說義。五類之內一一復多。故云無量。言五類者一法法界。二人法界。三俱融。四俱泯。五無障礙。初中有十門。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境。四行。五體。六用。七順。八逆。九教。十義。二人法界亦有十門。一人二天三男四女五在家六出家七外道八諸神九菩薩十佛。又事有多事。天有多天。神有多神。百一十城。三千知識等。故云類非一也。

疏。如僧祇下。指文顯說。言菩提樹等。即器世界說。至文當知者。經云。其菩提樹恆出妙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而言等者。等取餘文師子座說等。又等取塵毛之文。如善慧地雲。或時心欲放大光明演說法門。或時心欲於其身上一一毛孔皆演法音。或時心欲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形無形物。皆悉演出妙法言音。乃至雲。或時心欲令不可說無量世界。地水火風四大聚中。所有微塵一一塵中。皆悉演出不可說法門。如是所念一切隨心無不得者。上之所引。即器界塵毛等說也。

疏。其能說下。三明說儀不同。指下文耳。

第七依聽人。疏文有二。先明大意。後即下諸眾下。略指類別。疏。子期雲喪者。列子云。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想流水。鐘子期雲。善哉。洋洋兮若江漢。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游於泰山。又遇天陰卒逢暴雨止於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子之善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吾於何處以逃聲哉。莊子加雲。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文選雲。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明人之道術在遇知音。知音即聽者。

第八依德。本文三。初明大意。次略。有二類下別釋。後若感者下揀濫。初中疏。川有珠下喻。內無得下合。後然唯約說者。揀定。

第九依請人者。文二。先舉無顯有。後然有二下。別示請儀。

第十依能加者。亦二。先總明大意。後然若佛下。別釋所以。今初先立理。後指陳。前中借尚書意故。彼第四雲。民罔常懷。懷之有仁。鬼神無常享。享於克誠。心冥至極下。指陳也。以入定契理故佛加耳。故下文中。以三昧力故。感十方諸佛現前等。別釋中四。一總彰有無。二所以加者下。出加所以。三若爾僧祇隨好下。釋通妨難。四加有下。就類彰別。二中先徵後釋。釋有三意。疏。欲顯諸佛同加即同說故者。即第一意。若佛自說即不可言加。即但名自說耳。今由同加皆與智勸說。則顯同說也。疏。一說一切說故者。第二意也。上顯通方之法。此顯圓融之教。然一經中。總具四句。今但舉一以順同加義。故言四句者。一者一說如僧祇等。二者一說一切說。如向所明。三者一切說是一說。如一切處文殊遍周法界同聲說偈。顯法無異故。四者一切說是一切說。如十方來證皆自敘雲。我等諸佛所亦如是說。餘三不順同加故。疏不明耳。疏。亦顯果海下。第三意也。佛表果海。菩薩表因故。故十地經云。此處難宣示。我今說少分。論經云一分。論釋雲果分不可說。但說因分。因分於果分為一分耳。

疏。若爾僧祇下。三釋通妨難。於中三。初設難。二釋難。三遮難。今初也。

疏。表微細下。二釋難也。略舉二意對前三意。言微細難知者。對前同說及一切說。前菩薩說。以受加故表佛同說。今以僧祇數量重重微細。唯佛能知。隨好光明功德。一好一光能破地獄。三重頓圓故亦難知。唯佛能了。故佛自說。疏。超出因果故者。對前果海不可說也。前難中意雲。若以菩薩表因。今佛自說應可。表果可說故。今答雲。對果說因言因可說。因無果外之因。沒同果海故。因亦叵說。如鳥跡同空跡亦叵說。因既非因。果亦非果。欲拂前因果之相。故佛自說。

疏。然施設不同不應一準者。三遮難也。恐有難言。若今佛說。即表微細。餘應是麁。此言超出前應繫著故。此遮雲。聖教施設。千差萬別。各取一表不應剋定。受加表於同說。亦非麁非著。佛說表細顯超。亦不礙於同說。約表小異大旨全同。何不亡言觸途生滯。故云不應一準。

疏。加有二種下。第四就類彰別。於中二。先顯別。後指文。前中顯有三業者。口業勸說以益辯。意業冥加以益智。身業摩頂以增威。然意與智雖則是冥。以與身語同時。此二顯彰以少從多故。三皆稱顯。冥唯與智故有不同。

疏。普光法界下。後指文也。普光攝三會。謂二七八也。法界即是第九會故。此四會並唯有冥。由二七兩會不入定故。故無顯加。而文殊師利普賢菩薩。皆言承佛神力故是冥加。第八會普賢雖入三昧無有加分。但有作用發起故無顯加。亦云承佛神力故有冥加。法界品。如來自入三昧不可有加。下普賢文殊有說無定故闕顯加。皆承佛力故。能說能證故有冥加。疏。餘皆具二者。即餘五會。顯必有冥者。釋具所以。冥即未必有顯。顯即必有於冥。以如來有力有慈常冥加故。未定緣闕。不容有顯故唯有冥。顯加之時冥常不舍。又有意加故言必有。疏。餘至下明者。謂冥顯加相有多義門。隨文具顯也。

第二藏教所攝。疏文分二。先總。後別。總中亦二。先總科後。今初下。牒釋總名。引世親攝論者。然攝大乘論。本論即無著菩薩所造。釋有多家。此方有二本。即世親無性。二菩薩也。大唐三藏俱譯二本。各有十卷。梁朝真諦譯。世親釋論。有十五卷。今稱梁攝論。是釋義大同小異。疏家隨便引之。恐濫三本故。各以異名揀之。然依古德多引梁論。若今自取多引無性世親。疏。謂攝一切所應知義者。即彼論自釋攝義。所應知者。然論無別釋。下廣顯論所明。即十勝相。謂一應知依止勝相。二應知相勝相。三應知入勝相等。十相皆言應知。即理事等法皆應知也。

疏。攝即包含者。疏家轉將攝義復釋於舍。以前標雲以舍攝故。故牒釋也。疏言三藏下。第二別釋分二。先三藏。後二藏。前中三。初總列。次初中下。別釋。後然此三藏下。總顯所詮。二中三藏即為三別。皆先標。後釋。疏。今初亦名下釋也。於中四。一會梵音。二敘古釋。三敘古破。四會順違。今初。言梵音素怛纜者。唐三藏譯雲。是中天之語。什公多譯為修多羅。亦云修妬路。多通諸天什公是龜茲人近於東天。實叉三藏于闐國人多近東北。然什公亦游五天。隨時所受小有輕重。語其大旨理則無乖。然前後三藏。多雲修多羅也。梵音楚夏者。秦洛謂之中華。亦名華夏。亦云中夏。淮南楚地。非是中方。楚洛言音呼召輕重。今西域梵語有似於斯。中天如中夏。餘四如楚蜀。西來三藏。或有南天。或有北天。或有中天。東西各異。

疏。古譯為契經下。第二敘古釋也。於中五。一標名。二智論下。引證。三契謂契理下。會義。四即契理合機之經下。會六釋以契對經。即名依主。以契經對藏。便名持業。五復雲下。會傍正。疏有云。按五印度至斥於古德。經非敵對者。第三敘古破。此古即是靜法寺苑公刊定記中義也。但言有云。即是刊定記主。若云古德。多是藏和尚。亦有此前諸德。此中總舉先古諸德。又此中疏撮略刊定之意耳。刊定記敘古義竟。便雲。今詳諸論及以梵本。良恐不爾。所以者何。此中通辯。有三失故。一敵對翻名失。二以義為名失。三總別不分失。今疏所明即第一失。謂修多羅一名既含四實。線既敵對。經何得非。經亦是敵對。言非敵對。故云敵對翻名失。故今疏雲斥於古德經非敵對。二以義為名失者。意雲。經字是名。契字是義。以經有契理合機之義故。借契義。以助經名。而呼契經兩字全作名者。即是以義為名失也。若是全名者。應雲欲底修多羅。欲底之言。有其三義。一者契義。二順古所行。三依正道理。今取契義。既無慾底之言。明知名無契字也。又舉例雲。如質多名心。集起為義。詎翻集起亦作名耶。意雲。集起既非心名。契理豈是經目也。三總別不分失者。彼雲。但藏部立名。各有兩重總別。一謂三藏十二部為總名。修多羅等為別稱。二謂修多羅為總號。毘奈耶應頌等為別目。古來相傳。唯辯前門不論於後。今修多羅依藏部中總相業用。而立其名。餘藏部名依藏部中別相業用。所以者何。修多羅業能貫攝故。餘藏餘部所詮所化。由此貫攝彼方成故。故涅槃十五雲。始從如是我聞。終至歡喜奉行。一切皆名修多羅故。釋曰。刊定記文猶似難見。今更為釋。言各有兩重總別者。如三藏中兩重者。一雲三藏是總。經律論為別。二修多羅是總稱。調伏對法為別稱故。三藏中修多羅即是總名。雖標總稱即受別名。故云今修多羅依三藏中總相業用。古人不知此從總相得名。但謂為別。故云總別不分失也。又如十二部亦有兩重總別者。一雲。十二部經是總名也。謂修多羅祇夜等。即為別稱。二雲。修多羅是總名。祇夜等十一為別稱。不取修多羅。以修多羅為總故。亦雖標總稱。即受別名。是則三藏中修多羅。通於二藏。十二分中修多羅。通餘十一故。若不通者。修多羅既稱契理合機。餘無此名應不契理合機。既俱契理合機。明知修多羅是從總相立名耳。三藏十二部。皆有兩重總別。故云各有也。刊定之意亦有理在。今謂若十二部中修多羅。則通十一及於三藏。若三藏中修多羅名。唯通十二不通二藏。二藏之中有契合者。自屬十二分中修多羅耳。思之以非苦要故。

疏。略不敘。唯明初一。恐欲知根本故鈔具敘耳。彼復破於遠公三修多羅。至十藏品當說。

疏。今更詳之者。第四會順違也。於中三。初全縱。次半奪。後出古意。今初。言古如所破者。經線俱為敵對而言線是經非故如所破。

疏。若兼順義下。二半奪也。縱其經是敵對。奪其不名聖教。是故一名含於多實。應須順義立名。如仙陀婆一名四實。若譯經中五味之處。應譯為鹽。若譯經中王之所乘。仙陀婆者。應譯為馬。不可言水言器。今譯佛經云修多羅。合名聖教也。言線言索非全愜當。故云經自屬於席。經敵對應名聖教。梁攝已下。引文為證。即第一論。然此所引上兩句全是論文。為成聖教下。乃取義釋。以彼本論雲攝大乘論即阿毘達磨教及修多羅。釋論雲。此言大乘者。欲揀小乘阿毘達磨。何不但說阿毘達磨名。復說於修多羅名。有阿毘達磨非是聖教故。此中意雲。若但言阿毘達磨。揀濫不盡故。加修多羅言。揀異凡夫所造之論。明是聖教之論故。今引意者。本論牒修多羅。釋論之中乃雲聖教。明是譯修多羅為聖教也。

疏。古德見此方儒墨皆稱為經。下出古意也。席經不順本義。是故借耳。儒即儒教。夫子為主。墨即墨教。墨翟為主。亡身益物。是其所宗。如夏禹之勤用斯意也。儒有九經五經等。皆稱為經。經者。常也。典也。聖人之言方得稱經。此方既以聖人之言為經故。譯聖教亦名經也。言雙含二義者。即聖教及經緯義也。俱順兩方者。順此方夫子等經。順西域經緯聖教之經也。恐濫席經故。加契字以揀之耳。古人既以敵對為線。明知亦未了契經。半從義耳。故為允當。

疏。二顯相下。此中大意。取其一名四實。以會雜心五義。便是顯修多羅之相。文中三。初總舉包含。二故雜心下。正會五義。三總上五義下以義貫通。二中即雜心。第八修多羅品雲。修多羅者。凡有五義。一曰出生。出生諸義故。二曰湧泉。義味無盡故。三曰顯示。顯示諸義故。四曰繩墨。辨諸邪正故。五曰結鬘。貫穿諸法故。如是五義。是修多羅義。今疏引初二義不次者。依古疏引。取義便耳。

疏。總上五義不出貫攝。於中二。先總釋貫攝。後彰所貫攝。前中有三。初標義。二引證。三釋所引。疏。故佛地論第一者。二引證也。全引論文。更無所少。而次下對所詮雲。應知此中宣說佛地。饒益有情。依所詮義。名佛地經。如緣起經。如集寶論。意雲皆從所詮也。

疏。此或貫攝通所說所化下。三釋所引論也。釋有二義。一通。二局。上即通也。言二義通所說者。謂貫穿所說之法。攝令不散故。故下疏引瑜伽。雲攝取聖語。言二義通所化者。貫穿所化眾生心行。攝取不舍故。局義可知。

疏。又世親攝論下。第二彰所貫攝之法。於中二。初引攝論正釋。後例同指餘。前中即彼論第一。文中亦二。先引論總標。後依者下。引論別釋。釋標四義則分為四。初釋依中。舉其三事。一於是處者。即說經處。如佛在摩竭提國等。二由此者。即說經因緣。即所被機等。如十地經。由十方佛加。解脫月請等。三為此者。即說經意。如發心品雲。為欲顯示佛法故。為以智光普照故。為欲開闡實義故等。故梁論雲。是處是人是用。疏。相者。謂世俗諦相。勝義諦相者。謂世尊說法。有何相貌。諸佛唯依二諦為眾生說。更無餘相。疏。法者。謂蘊界處等者。即所詮法門軌持之法。一一皆通二諦。蘊即五蘊。界即十八界。處即十二處。緣起即十二因緣。諦即四諦。食即四食。如世親論第十初說。靜慮即四靜慮。無量即四無量。無色即四無色。解脫即八解脫。勝處即八勝處。遍處即十遍處。菩提分即三十七品等。無礙解即四辯才。無諍即無諍三昧。等者。等餘法數。並下經文廣有其相。疏。義者隨順密意說等者。義名所以。世尊說法。或顯了說。或密意說。如說一切皆空。此就第一義說。凡夫不解謂無俗諦等。亦如四意趣四隨等。梁論釋義雲。義者所作事故名義。生道滅惑是事。此意雲。佛所說經。但令眾生生道滅惑。以為其義耳。亦佛之意趣也。

疏。瑜伽二十五。顯揚二十等者。二例同指餘。先例同。謂彼二論皆云素怛纜者。謂佛世尊於彼方所。為彼有情。依彼所有諸行差別。演說無量蘊相應語。乃至廣說。結集法者。攝取聖語為法久住。以美妙言次第結集。貫穿縫綴。能引義利。能引梵行真妙實義。是素怛纜。疏。餘義至十二分中當明者。下有異名有四。一依仁王二諦品名為法本。二依梁論名為聖教。三依成論名直說語言。四依智論第二。但名為經。四中疏文已有二四。初三二名在十藏品。又三局十二分中修多羅。故此不釋。又遠公立三修多羅。一總相。二別相。三略相。刊定記。破於後二。並在十藏品中。故云餘義等。第二毘奈耶藏。

疏。文分二。初總科。後前中下。別釋。於釋名中二。先正釋。後辯異名。今初。

疏。此翻為調伏者。准刊定記雲。義翻為調伏。若敵對翻。正稱為律。若素律師疏雲。梵曰毘尼。或云鞞泥迦。毘那耶。鼻那夜。此等皆由梵音輕重不同。傳有訛略不得正名。正曰毘奈耶。此雲調伏。

疏。毘尼或翻為滅下。二辯異名。於中有四。今初。名滅者東塔。又云毘膩多。此雲已調伏。當其滅義故。母論第一雲。滅諸惡法。故名毘尼。釋曰。若依此釋。則毘尼但是毘膩多之言略耳。則與毘奈耶。調伏之義有乖。而上又云。毘尼。鞞泥迦等皆梵音輕重。則毘尼亦是毘奈耶略稱。含其調伏與滅二義耳。故疏雲。毘尼或翻為滅。疏。滅有三義等者。釋義。一滅業非者。不殺盜等故。律中有犯毘尼。有諍毘尼。二滅煩惱者。是發業之本故。律雲為調伏貪嗔等令盡。是故世尊制增戒學。三得滅果者。即無為果故。戒經云。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道。疏。或名尸羅等者。第二名也。即雙從因果得名。

疏。亦名波羅提木叉等者。第三名也。言揀異定道者。非是定共道共二戒。是遠離覊縛業緣。名為解脫。疏。亦翻為隨順解脫者。即第三名中別義也。故遺教經云。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又相續解脫經云。五分法身。名為解脫。梵雲。毘木叉。若涅槃解脫。梵雲木叉。依此亦可雙從因果得名。隨順是因故。又刊定記雲。離過無障。名無木叉。業用無礙名毘木叉。又云。復有異名。名優波羅叉。此西域外道律名。又名刺闍爾地(地字音提)此西域王法律名。

疏。後顯相者下。顯相文二。先指前總說。謂制伏過非及滅惡等。即行止行調練三業。性善守信等。通於止作。毘尼以止惡作善為宗。律宗其唯持犯故。以止作總為顯相。

疏。若別說者下。二論別釋。言廣如彼論者。論雲犯罪者。謂五眾罪。等起者。為無知故。放逸故。煩惱盛故。不尊敬故。而犯諸罪。還淨者。謂由意樂不由治罰。如受律儀。出離者有七種。一各各相對說悔所犯。二誓受治罰。謂受學等。三等有妨害。為先制學處。後由異門。還復開許。四別立止息。謂僧和合還舍所制。五轉根。謂苾芻苾芻尼轉男女形故。舍不共罪。六由真實觀。謂作殊勝法嗢拕南等。諸行相觀。七由法爾得。謂由見諦法爾而得謂無小隨小罪。應知毘奈耶。復有四義。一補特伽羅故。世尊依彼制所學處。二制立故。謂告白彼補特伽羅所犯過已。大師集僧制所學處。三分別故。謂制學處已。更廣解釋先所略說。四抉擇故。謂於此中決判所犯。云何有罪。云何無罪。然明瞭論。釋無小隨小罪。自有二說。一雲小謂第二篇罪。隨小謂二種方便罪。一雲小謂性罪。隨小謂諸戒中制罪。問今明大乘。那引小教有。答雲。理實三藏大小不同。今且就引接教說。古來同此。今更一解。謂持心雖異名意大同。故得引小。又上所引論名。分明易曉故。又上云如受律儀者。梁論雲。如本受持對治。第三阿毘達磨藏文中二。先標。後釋。釋中三。初辯名。二顯相。後異名。初中二。先得名。後釋名。前中先釋法。後釋對。前中即取俱舍意釋。故論雲。能持自性故名為法。若勝義法唯是涅槃。若法相法通四聖諦。是善是常故名為勝。即釋彼論也。相者性也狀也。二俱名相者。亦釋彼論也。以四聖諦中滅諦是理。而皆云相者。滅諦之相。即體相也。餘三約相即相狀也。

疏。法既有二下。釋對。亦取論意。彼論雲。此能對向。或能對觀故。為此屬之。

疏。其能對者下。出對法體。亦取論意。故論頌云。淨慧隨行名對法。論曰。慧謂擇法。淨謂無漏。淨慧眷屬名曰隨行。如是總說。無漏五蘊名為對法。疏。由對果對境分二對名等者。釋疑。疑雲唯一淨慧。何有二對之名。故為此通。疏。慧但是對而非是法。非所對故者。揀濫。此是古德解釋。意雲為分能所故。言慧但是對。若據法能持自性。慧何非法。故今揀雲非所對故。

疏。言對法者下。二釋名也。即會六釋。法之對者。依主釋也。疏。故對法藏特名慧論者。若據所對所依。應名法論。慧依於法。慧為其主。故名慧論。故所詮中詮於慧學。疏。舊譯已下出其異名。兼成上慧義。

疏。世親攝論雲下。第二辯相。於中二。先總。後對。義同前下。別釋數者。數字通去入二聲。此取去聲。數數宣說者。數即入聲。自相者。如色變礙為相。受以領納為相等。共相者。共有無常苦空等。廣如十地疏明。疏。論處所等者。即瑜伽論說。論有七例。頌云。論體論處所。論據論莊嚴。論負論出離。論多所作法。亦如初地中辯。言能勝伏他論者。勝約能立。伏約能破。故梁論雲。伏者此法能伏諸說。立破二能。由正說依正等方便故。雲通者梁論名解。由阿毘達磨。通修多羅義。易解了故。亦名已下。三辯異名。文處可知。問曰。三藏前二。是佛所說。後一論藏。是菩薩說。是則如來不說三藏耶。答婆沙最初即有此問。問曰。誰造此論。答佛世尊。誰問誰答。或云舍利弗問。或云諸天問。乃至或云化比丘問。佛答。若爾何以雲迦多演尼子造。答。造彼諷誦耳。有云。亦是彼說。是則論藏。有是佛說。有是菩薩說。取經中義廣以釋之。以本統末。亦佛說三藏耳。

疏。然此三藏約其所詮下。第三總顯所詮也。疏。如攝論說者。亦是世親攝論第一。論雲。又能說三學故。立素怛纜藏。能成辦增上戒增上心學故。立毘奈耶藏。謂具尸羅。即無悔等。漸次能得三摩地故。能成辦增上慧故。立阿毘達磨藏。謂能抉擇無倒義故。梁論亦同。疏。兼各通三者。經中戒慧其文非一。毘尼增三文雲。云何增戒學。所謂增心學增慧學。是名增戒學等。

疏。第二明二藏等。疏文有四。一標二即。由前三下。釋三故。莊嚴下引證。四此就二乘下。出所以。於中分三。初正出為二所以。次若約教行別故下。出三乘三藏不同。後又由緣覺下。重成二藏之義。疏。即大小半滿不同者。諸經論中多以大小相對故。分大小經律論。別大乘之中有大乘經律論。小乘之中有小乘經律論。別華嚴般若等為大乘經。菩薩戒善戒經等為律。瑜伽智度等為論。小乘四阿含等為經。五部律為戒。婆沙等為論。故大小三藏迢然不同。言半滿者。即出涅槃。北經第四。如來性品文雲。善男子。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心常憶念憐愛不已。將詣師所欲令受學。懼不速成尋便將還。以愛念故。晝夜慇勤教其半字。而不教誨毘伽羅論。何以故。以其幼稚力未堪故等。下合雲。所言一子者。謂一切眾生。如來視於一切眾生猶如一子。教一子者。謂聲聞弟子。半字者謂九部經典。毘伽羅論者。所謂方等大乘經典。以諸聲聞無有慧力。是故如來為說半字九部經典。而不為說毘伽羅論。方等大乘。善男子。如彼長者子年既長大。堪任讀學。若不為說毘伽羅論何名為藏。乃至雲。今我亦爾。為諸弟子說於半字九部經已。次為演說毘伽羅論。所謂如來常存不變。上即經文。半滿是喻。大小是法。餘義可知。又西方三藏之外加一雜藏。謂陀羅尼五明論等為四藏。大小俱有則有八藏。若六波羅蜜經說有五藏。小乘三藏及雜藏為一藏。大乘為一藏。故為五藏。若大開為三即有七藏。三乘各三便是九藏。加一雜藏便為十藏。三乘各四應十二藏。疏中。第二明所攝下。文中有二。初明彼攝此經。後若約下。明此攝彼藏。文並可知。上來藏攝竟。

◎第二明教攝中。

疏。二者諸宗立教等者。由前經藏有權實等。故有此門。於中三。一標舉將說。二總辯深玄。三開章別解。今初可知。

疏。夫教海沖深下。二總辯深玄。有標釋結。今初。教海總含深廣。文略語深。法雲智光略明深廣。下經云。一切諸佛雲雨說法。唯十地菩薩。能安能受能攝能持。佛剎微塵法門海故。雲雨說法故。夜摩偈讚品。勝林菩薩雲。譬如孟夏月。空淨無雲翳。赫日揚光輝。十方靡不充。其光無限量。無有能測知。有目斯尚然。何況盲冥者。諸佛亦如是。功德無邊際。不可思議劫。莫能分別知。故云智光無際。妙辯叵窮者。法華雲。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是法不可示。言詞相寂滅。故四辯八音。不能談其狀也。普賢行願雲。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

疏。以無言之言至無窮之機者。二釋即出叵窮所以。全依體上起大用故。非是無言非在言故。然能說之妙。謂無言之言。所說之深。謂言絕之理。故經云。了法不在言。善入無言際。而能示言說。如響遍世間。法華雲。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說等。以無變之變者。能說多端故。下經云。一法門中無量門。無量千劫如是說。所演法門廣大義。普運光天之所了等。應無窮之機者。所感非一故。故九地雲。如是乃至不可說世界所有眾生。一剎那間。一一皆以無量言音而興問難。一一問難。各各不同。菩薩於一念頃悉能領受。亦以一音普為解說。各隨心樂。令得歡喜等。菩薩尚爾。何況如來。出現品雲。如來音聲亦復如是。普入一切處。一切眾生。一切法。一切業。一切報中。而無所住者。即無變之變也。又云。佛子。如來隨一切眾生心行欲樂。無量差別出若干音聲。而轉法輪者。即應無窮之機也。廣如下說。是知如來教法。能深能廣能高能遠。其猶大海週天雖涉而難越。孤峯四絕可仰而叵昇也。

疏。極位所承凡情難揖者。三結成難思。揖由測也。九地已下。皆測量不及。唯十地菩薩位極能承故。十地經云。譬如娑竭羅龍王所霔大雨。唯除大海餘一切處。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攝。不能持。如來秘藏大法明大法照大法雨。亦復如是。唯除第十地菩薩能安能受能攝能持。餘一切眾生聲聞獨覺。乃至第九地菩薩。皆不能安不能受。不能攝不能持。第五經云。佛子眾會廣無限。欲共測量諸佛智。諸佛法門無有邊。能悉了知甚為難。喜目雲。諸佛法海無有邊。我悉一時能普飲等。證上可知。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