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真如自性文章

覺得環境不好,為何不把你的心換一換呢

九種無為法:九無為說,窮生死蘊,就是深入地研究第八意識,種子相續,一直不斷地叫...

大安法師2024年正月初三開示|一念與十界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徹悟禪師語錄》,大家看這個文句: 吾人現...

第一念是哪裡來的?如何讓它不起

問: 當自己遇到人或事兒,剎那間就會一絲貪嗔閃過心頭,第二念是思惟還真是和上一...

【佛學漫畫】水中月

自性時時刻刻顯現在我們的面前,無時不見、無處不見。...

真如緣起的三種問難

《大乘起信論》的真如緣起,特別是在唐朝有三種問難,我們必須要了解的。 一、真妄...

從妄想轉向真如就靠這六個字

從《楞嚴經》的角度來說:妄想跟真如它們兩個是同時存在的;生滅心跟不生滅心,這兩...

我們本來是清淨的,怎麼染上了貪瞋癡的

問: 我們知道了通過念佛,與佛感應道交,能去到彼岸;知道了去向,知道了發願的重...

反聞聞自性有沒有修持的具體方法

問: 請益法師,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貼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識了這句...

【佛學漫畫】我有明珠一顆

我有明珠一顆...

《華嚴經》的四種法界

這個《華嚴經》的境界呀,談四種法界。事法界,就是從隨緣生起的現象界,他有種種的...

把心帶回到心性時,應該怎麼修

當我們把心帶回到心性的時候,應該怎麼修呢?全修在性。你這個時候在心性當中要修習...

雖然控制不了妄想,但是要知道什麼是妄想

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如果我們要走上既堅固又圓滿的...

不管遇到什麼因緣,它就是迴光返照這個明瞭的心性

我們佛教在止觀當中的修學,因為修行人因地發心的不同,大致上我們有二種的差別:一...

萬法虛偽,唯是一心,了悟自心,觸目菩提

而妄從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體。非於念外別得菩提,故云萬法虛偽,唯是...

【佛學漫畫】真心

法華經云: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件大事,就是開示眾生悟入佛知見。修行人自修...

五分法身香

在《六祖壇經》懺悔品中,六祖首先開示: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此事是指生死解...

心若有迷,便要至誠念佛,即能喚起心性覺醒

【原文】 古德有言: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佛者覺...

心地一明萬法明

禪是總持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我們能夠相信,修持這一法真是火中...

不隨妄轉,心常覺照,安住真如

修《楞嚴經》的人就是,我不隨你阿賴耶識而轉,我安住一念清淨心,你才能夠跟過去徹...

這個名號開顯自性寶藏的力量太大了

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現。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

入了那伽大定,打那麼厲害都不知道

佛法在世界上存在,世界上有災有難,我們也要跟著受災受難。像高旻寺,解放了,來果...

【推薦】要走出你的妄想,才可以感應道交

從淨土宗的角度來說,我們要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必須要具足三種主要的思想,或者講...

我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

【原文】 有修淨土懺法者,一僧謂曰:經不雲乎?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胡為是僕...

不要求因果的回報,因為真如會回報你

圓頓止觀為什麼對大乘善根薄弱的人沒有用?就是說,圓頓止觀的修法,簡單就四個字,...

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大報恩經》裡面,善友太子到海中取如意寶,要滿眾生願。我們這個寶是如意寶,我們...

我們的本來面目是不受染污的

真心不墮妄境!就像一面鏡子,鏡子可以照了整個外境,但是它跟外境沒有真實地結合。...

求生西方淨土與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互相矛盾嗎

問:淨土法門攝受各類不同根機的眾生,果然是很廣大的,我不敢再評議了。然而我也曾...

「覓心了不可得」的含義

《楞嚴經》的觀念,覓心了不可得的意思,不是說它的作用不存在,不是的。我們這一念...

先把自性功德力現出來,再來處理問題

我們日常生活的空觀跟假觀,都是培養第二念。第一念落入相狀、因緣,正常。生死凡夫...

為什麼佛菩薩的法身能常住呢

法身的相貌,他是常住的,他沒有生滅變化,那是恆常存在,沒有消失跟斷滅的情況,叫...

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人生

【觀性元真: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

善根增長,煩惱淡薄的兩帖藥

剛開始都是帶妄修真,平常打打妄想,也來聽聽課,也來打打佛七,打完佛七以後,回去...

什麼是真如

那我們談談什麼是真如呢? 它的體性,經典上給它兩句話,叫 清淨本然,週遍法界!...

何謂「無生法忍」

這個無生法忍我們也解釋一下。在古德的註解當中也提到,其實這個忍不是忍辱的忍,這...

真如三昧能遣除煩惱障、所知障

健行三摩地,健行就是堅固而不可破壞的意思,就是首楞嚴王三昧、或者講真如三昧。真...

臨終時,沒有一個妄想可以對治的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自性功德力。自性功德力跟六根,它們兩個是漢賊不兩立的,所以...

你一造新殃,等於又添了一層污染

那時候在雲居山,也有人偷懶,晚上也好白天也好,早板香、午板香不願來,虛雲老和尚...

我們心中的真如跟佛陀的真如差在哪裡呢

空性的智慧跟淨土事修的佛號,應該怎麼融通呢?這就要談一談性相圓融的問題。很多人...

【推薦】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

今天是打七的最後一天,我們打七的目的,是用參禪的方法或是念佛的方法,離卻攀緣心...

如何分辨虛妄與真實

虛妄的東西是變化的。你看到這個東西,看起來非常莊嚴,但明天就產生變化了。凡是會...

誦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在《六祖壇經》說,有一個法達法師,他去參訪六祖大師,頂禮的時候頭沒有著地。六祖...

安住一念心性會讓念佛的檔次提高嗎

問: 師父慈悲,關於這個安住大乘一念心性的安住,那結合到念佛的話是不是會讓我們...

慳貪的煩惱對治下去,內在心性的寶藏就打開了

一個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麼去修?從哪裡下手?這不得不加以討論。菩薩的六度前五度...

憶佛念佛就是真如熏無明

這個憶佛就是憶念佛的功德,憶念佛的慈悲,憶念佛的光明,憶念佛的神通,憶念佛對我...

覓心了不可得

參禪人,不信參禪之人開悟,不信自有佛心,更不信心是誰個。自疑曰:若我有心,究在...

無心的阿賴耶識「猶隔一重關」

修學佛法跟修學世間法這當中的差別,蕅益大師有一段的開示,說:世間學問,義理淺,...

如何消除跟佛陀之間的距離障礙

心空如太空,豁然無所住。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 這個是天台的禪師,他開悟以後...

阿彌陀佛為什麼能夠隨機應現

盡虛空界元同體,極一微塵總是真 阿彌陀佛為什麼能夠隨機應現?只要有眾生的地方,...

禪與淨土殊途同歸

疏文: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意蓋如是。是則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

心佛眾生一體之圓頓法義

疏文: 心、佛、眾生者,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蓋心即是佛,佛即是生,諸...

一心念佛就在即心即佛

離相是談空,離一切相,當下是要即一切法的。宗門下的人常常講即心即佛。什麼叫即心...

到達心佛雙忘時,才會會得真實義

在理和事的圓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達心佛雙忘的時候,才會會得那個真實義,...

捨自心污穢的娑婆,取自性清淨的極樂

知道這個真心和妄心,我們就了解,原來我們的緣影心之外的極樂世界也恰好正是我的真...

反聞聞自性與反聞聞妄想

我師兄弟,他問海公一個問題問得很好,他說:反聞聞自性,我們這一念心聽到聲音,你...

原來一切都在

過去有一個禪師,他參訪一個善知識。他到了那個地方就住下來,不走了,就做善知識的...

這兩種身份對我們都很重要

《法華經》有一句話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就是說,...

心態如果不歸零,那根本沒辦法修行

法華經的思想,觀照現前一念心性當體即空。要修空,那要空掉什麼?我們凡夫沒有修法...

一個人的成敗就是看你離心性有多近

我們一般的因果的修證是向外,從因緣所生法去修因證果,這個是遠路。而《法華經》不...

正當念時,西方淨土依正莊嚴,就在我心中

最初迷真起妄,則曰一念妄動。末後返妄歸真,則曰一念相應。是則起妄之後、歸真之前...

從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來解釋無量壽

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無量壽。應身隨願隨機,...

只有事修沒有理觀,你不是妄想的對手

你臨終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妄想,過去打的妄相、今生打的妄想,它一個都放不過你的,臘...

都言淨土唯心是,十萬餘程是外求

都言淨土唯心是,十萬餘程是外求。 這是撥正一種觀點,而且在省庵大師那個時代還是...

為什麼說名號即實相

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

佛心與眾生心都是一個心體

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

淨土法門,圓收圓超一切法門

《解》淨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甚深難信。故特...

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成佛不能分內外

一個人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成佛之後,所謂心轉則一切轉,內心轉凡成聖以後,整個有...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這裡,傳燈大師施設了一個問答來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現前一念之心和西方淨土相即的道...

這樣念佛能入如來法身果海

如來微妙色身,雖在極樂,離隔十萬億剎;如來清淨法身,普遍十方,充滿法界,故名法...

六根的功能沒有錯,錯在你的攀緣心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我們常常說,調伏攀緣心最好就...

一切依正莊嚴都是一切眾生自性本具的

明上住處、生處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 這是總結開示阿...

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感應

大乘佛法的一個觀念是這樣,諸位要知道,你要修圓頓止觀,你要有一個觀念:你不管是...

不斷「放下」的時候,你跟「真如」就越來越近

楞嚴經中,虛空藏菩薩說,他在因地以觀察虛空無邊,觀察四大地水火風是無依,就是它...

真實的力量要強過虛妄的力量

我們一般人剛開始學佛,你不是說馬上改變。學佛以後,你開始迴光返照,這時候是「真...

安住於真如,再來觀察這一切的假相

【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

為何五蘊的身心世界,本質卻是真如本性呢

菩薩遇到因緣的假相,第一件事情,不是馬上處理,先觀察你本來沒有這個因緣的,安住...

客來客往,自心不動

《楞嚴經》中,憍陳如尊者因悟客塵二字得證聖果。起心動念這一念心,一個是客,一個...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於一心,則念極而空。無念之念,謂之真念;又念...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見,是名真心

參禪人,由散亂心,參到有心,只有參禪心,無妄想心。復由有心,用到無心。無心,無...

向外求安,自古學人之通病

學人不知向上一路,但求增益知見。殊不知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此不知本有而向外馳求...

面對煩惱,大小乘的態度不一樣

前面講到橋陳那比丘知道:原來三界這個地方是住旅館的,我們是客人。他覺悟到三界是...

大乘佛教修學的三個次第

楞嚴經在大乘佛教當中,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法門,因為它探討的是我們生命的根本。從...

若不立文字,以何為心

若不立文字,以何為心? 汝問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吾若無心,因何解答汝?...

【推薦】主導我們的見聞覺知,其實是那一念心性

在我們生命當中,主導我們見聞覺知的,不是你的眼根,也不是嘴巴,真正的背後的本來...

匯三乘五性,同歸淨域

匯三乘五性,同歸淨域。導上聖下凡,共證真常。 淨土法門的施設,就是因為它面對的...

想要明心,這句名號就是佛心

念佛也要明瞭自心,這些都是作為上品往生的開示,這種要求是比較高的。覺明妙行菩薩...

內觀真如,外順彌陀

我們看最後的結示。 (一)內觀真如 安住心性,不隨妄轉。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

在日常生活中情緒起起伏伏,如何來對治它

問: 師父您好!關於權法、實法的操作,弟子這邊再具體問一些生活上面操作的細節。...

【推薦】從空性的真如中啟動佛號

一個念佛人必須要以此緣生無性之一念,念彼無性緣生之佛名耳。這個很關鍵,就是念佛...

轉五濁而成清泰

【疏文】 上言靈明湛寂之體,本無清濁向背,畢竟平等,惟是一心。今謂約生滅門,以...

般若非他,現前一念心性而已

般若非他,現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本自豎窮橫遍,故廣大。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

《金剛經》讓你悟理見性

《金剛經》主要是教授我們,讓我們明白佛的道理不是一般的道理。見性,見性成佛,跟...

為什麼古來有些祖師能把腿一盤,要走就走要來就來

我們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脫死。那麼何謂生死?生死的根本是什麼?又如何了脫呢...

眼前萬物生生不已,皆凡夫之所妄計,實無所生

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者,緣生無性,正示生無所生也。 人為萬物之靈,萬物為人之所知...

彌陀名號聲聲喚醒夢中人

《觀經》告訴我們: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

如來十力能無礙摧毀無明等障

如來的十力能無礙摧毀無明等障而不為餘者所摧故,如同金剛能摧一切而不為一切所摧。...

觀一切法即空,清淨本然,週遍法界

如來之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隨拈一法,無非法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凡不...

心外無法,全佛即心,彌陀即我心,我心即極樂

初明性。 序文 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

萬境本閑,唯心自鬧

【原文】 人苦日在煩惱中,尚不知是煩惱;若知是煩惱,則煩惱便消滅矣。(心本是佛...

不能離開事相來談事外之理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句經文當下令我們要深信這種事事無礙的境界...

即心是佛,云何識自心

洪州黃檗希運禪師。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