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愚人食鹽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頭喻 婦詐語稱死喻 渴見...大佛頂首楞嚴咒...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戒賢論師祈禱觀音文...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爾時,居士因此指示...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楞嚴咒註音版...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佛說闢除諸惡陀羅尼經...佛說文殊尸利行經...佛說腹中女聽經...佛說意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彼時,有異比丘獨坐房中,意作是念:...佛說作佛形像經 闕譯人名出後漢錄 佛至拘鹽惟國。有諸樹園主,名拘翼。時國王名優填,年十四。聞佛當來,王即勅傍臣...佛說佛名經...八吉祥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摩訶薩...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三界熱惱,猶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長苦。欲免輪迴,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遠覓...佛說轉有經...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賢愚經卷第一 元魏涼州沙門慧覺等在高昌郡譯 (一)梵天請法六事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摩竭國善勝道場。初始得...佛說阿難分別經 乞伏秦沙門釋法堅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利者,有衰耗不偶者,云何不等耶?願天中天,普...依《佛說八種長養功德經》錄出...子題:五戒多論不得重受、五戒成實四分俱開重受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若准 多 論 , 不得重受 。依 成實 、 四分 ...謂天然而不假造作之真理。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大四六·一四三下):「理非造作,故曰天真。」 p1356...◆生命的序曲是幾聲的哭泣,而終結郤只是一聲的嘆息! ◆生命的本質超越時空之外,死只不過是此世他生形式的改變,但...
習氣不除,無出生死分。然習氣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不痛加錐拶,何由頓革? 須猛念身世無常,幻緣虛假,人道難生,...
1.生平 蕅益大師(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號西有,別號八不道人(自云:古者有儒有禪有律有教,道人既蹴然不敢;今...
過去有一位惡生王,某日游賞王宮林苑時,在園中的廳堂看到一隻金貓從東北角跑出來,隨即鑽入西南牆角。國王便遣人尋...
地面上江河湖泊的一切月影就是一個月影,一個月影就是一切月影,天上和地下的江河湖泊的月影沒有兩樣,那通過這個來...
有一青年叫林鐵雙,仗著叔父為官之勢,掙了不少錢。一發大財頓忘結髮妻子之艱辛,另結新歡捨棄前妻,終日酒色淫賭無...
詳夫心者。非真妄有無之所辨。豈文言句義之能述乎。然眾聖歌詠。往哲詮量。非不洞明。為物故耳。是以千途異說。隨順...
編者按:不殺生是十善法戒中的第一戒,也是五戒的第一戒。戒殺的功德十分廣大,而殺生的果報又極為可怖,實為我們學...問: 師父上人,聽說您在講完《楞嚴》之後,接下來會講的一部大經是《法華》,請問《楞嚴經》跟《法華經》有什麼不同...
楞嚴是經名,今由楞嚴寺發起講經,故講楞嚴大意。本人初出家時,讀誦《楞嚴經》,頗有啟發。民三四、在普陀著《大佛...
人類的智慧從何而來?「反思」、「反省」是重要的源泉。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未經自省的生命不值得存在。」...準備: 先淨手漱口,然後準備開水一杯,不拘涼熱。有條件的可於觀音菩薩像前敬香以求加持。 儀軌: 1、懺悔: 往昔所...
【註音版】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唐中天竺沙門般刺蜜帝
上篇:【註音版】玉耶經 | 下篇:【註音版】一切法功德莊嚴王經 |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
百喻經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註音版】戒賢論師祈禱觀音文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華嚴經善財童子參觀自在菩薩章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楞嚴咒註音版
【註音版】二時臨齋儀
【註音版】佛說闢除諸惡陀羅尼經
【註音版】佛說文殊尸利行經
【註音版】佛說腹中女聽經
佛說意經
佛說作佛形像經
【註音版】佛說佛名經
八吉祥經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註音版】佛說轉有經
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賢愚經
佛說阿難分別經
【註音版】弘一法師:受八關齋戒法
【佛教詞典】五戒重受
【佛教詞典】天真
慧律法師《清心語錄》

習氣不除無出生死分

淨宗九祖-蕅益大師

金貓的因緣

一體萬用,一念萬涵

迷戀五欲失福報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

戒殺放生的重要意義
《楞嚴經》跟《法華經》有什麼不同

太虛大師:楞嚴經大意
